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

第74部分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第74部分

小说: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

    电话里声音兴奋的说,“电话里的人说他们是戍卫部队后勤保障部门的。然后问我们是不是想在三环内找一个新场所?我说是的,然后他们就说可以帮忙解决。他们有个废旧准备不用的储备仓库,要是我们愿意,可以改建一下就可以使用的就等我们回复了,还可以带我们去看看场址。”

    “噢?”

    李南池没想到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得到的回报如此丰厚。当初捐赠物资也仅仅是出于表达谢意,维系关系的举动,毕竟往后自己还要拍军事片,到时候一些大场面戏总归是要去借力的,但李南池没想到,这一在自己看来不过是感谢的举动,带来的后续的影响效力远远超过了自己的所求。

 第143章 和军博馆做了邻居

    “这么急着叫我过来做什么?”

    姜苗苗一路小跑着过来时,嘴角还残留着包子皮。

    “红星厂的新地方有苗头了,捐出去的物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报答,有个不用的军需仓库人家愿意租给我们,待会儿一起去看看。”

    “这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嘛,他们怎么知道的?”

    话刚说完,姜苗苗就自己拍了一下光洁的小脑门儿,她知道自己问了一个很蠢的问题。

    李南池一点都不稀奇对方是怎么知道自己要找一个新地方作为红星厂扩大规模之所的,笑话,这可是在龙城脚下。

    一个半小时后。

    李南池和姜苗苗并红星厂陈婷这几个高层坐着商务车沿着复兴路往西三环里一顿开。

    往里面开的时候,李南池心中愈发觉得不对劲儿。

    感觉不对劲儿的还有姜苗苗。

    因为,眼前竖立着一栋熟悉的老式大楼,正是老央视大楼!

    在去年春晚的时候,两人都来过!

    李南池疑惑问道,“陈婷,你确定电话里说的是这儿?”

    陈婷看着手机上的导航说,“还在前面,不过快了,前面红绿灯过去拐个弯儿到军博西路,约定的地方就是在军博馆。”

    姜苗苗打开手机上的导航地图,挠挠耳朵后面有些稀罕,“春晚的时候都没注意老央视大楼旁边就是军博馆。”

    也就油门一踩的功夫。

    商务车在军博馆前面找了一个停车位停了下来,刚下车走了几步,就有一个戎装青年走了过来说道,“你就是李南池导演吧,来,请跟我往这边走。”

    一行人沿着军博馆前面的人行路往东边走,这才发现在军博馆东侧的围墙之间,有着一块儿跟相邻军博馆差不多一样大小的地皮。

    这块地皮上,就建着整齐的三栋老式仓库,还有在角落上的一栋独立三层小楼和一栋两层长排宿舍,爬墙虎将独栋三层小楼都吞噬了进去,独留着楼顶旗杆和高高飘扬的红旗。

    仓库墙体全是一清水的红砖,顶着深色瓦片,就只有一层,长长挺挺大横列在地面之上。

    墙面之上还刷着“听指挥、打胜仗!”、“严禁烟火!”等大字标语。

    往管理室走的时候,经过仓库时李南池探身看了一眼,里面空得已经可以跑老鼠了,而且地面下挖得挺深,目测能在地下弄个一层出来。而且地面虽然只有一层,但仓库墙体高度足足约有八米样子。

    戎装青年人边走边介绍道:

    “这围墙之内的整块面积有12万平米,比旁边的军博馆小了06万平米,目前三个仓库合计的室内可用面积有5000平方米,要是合并起来,你们可以弄一个跟旁边军博馆室内面积一样大小的制片厂出来。但实际上,要是修缮一下做个现代工艺装修,地下地上的整个空间高度做个三层是不费事儿的”

    李南池心中估摸了一下,母校京影本部也就105亩地,算起来也就约摸有七万平米的样子,也就是说,在这占地面积上,自己脚下的这块土地面积已经有京影的七分之一了。

    何况正如这戎装青年人说的,每栋仓库内的整个空间充分利用起来,是个很大的厂地!

    就现在红星影视制片厂的那点儿人马拉过来,连仓库的一角都摆不满。

    进入到三层楼的独栋小楼内,来到三楼的东北角。

    “咚咚咚!”

    “进!噢呵呵呵,李南池你过来啦,坐。”

    姜苗苗几个人站在楼道间,也不敢说话,整个小楼像是自成一统,气氛自带安静肃穆。

    李南池眼睛一扫了整间办公室,除了桌角放着一面小旗作装饰物外,没有任何的盆栽啊多肉啊作为装饰。

    “刚才这走了一圈,觉得我们这里怎么样?”

    “大!好施展!”

    “哈哈,这处仓库是我们部队仓储所有,不过新建了一个标准化仓库后,这里的职能马上就要隐退了。部队财产不能转让,所以等我们最后一批留守的人转场到新仓库后,这里很可能就要被暂时废弃下来。南池你要是接手这里,也能物尽其用嘛,我看你的那个影视公司名字和我们这里就很贴切。”

    中年人话虽然这么说,但李南池不能这么想,部队不动产不是空着你就有资格去沟通着用的,即便是荒着,他们也不屑于用来盈利。

    “是我的荣幸,这地方很满意,交通也方便,这个每年的租金?”

    “这个好商量”

    一番商议之后,双方决定整体出租,每年租金来个吉利数字:八百万。

    合约十年签订一次,十年租金分起租、期中和合约期末三次支付,红星厂可在合约结束前的一到半年年决定是否继续续租,红星厂决定是否续租间不会引入第三方租方竞争。

    合同协议对李南池很友好,坐在办公椅后面的中年人却是明白,要不是眼前这个年轻人目前拍摄的都是宣传人民战争智慧的军事片,而且最近做的这件事儿也摁到高层的心头爽处,加上掌握的这个红星影视制片厂从名字上就对他们的口味,还有前面那首【红星放光芒】的旋律谱的也昂扬向上大有可用,否则这样的好事儿根本不会落到眼前这个年轻人的头上。

    毕竟这片土地已经就算是皇城脚下了,沿着复兴路往前过了复兴门,再走过内大街进入西长安街,那就到了大广场了啊!

    部队办事儿效率很麻利,这会儿谈妥了意向,一个电话交代下去就开始准备协议合同。

    红星厂随行而来的陈婷几个人下去负责具体签约事谊的时候,中年人向李南池交代了一点注意事项:

    “这里不能动土,实在需要动土需要申请批准。要破土动工新建个什么东西,打报告会有些费流程,但内部装修什么的,随便你怎么整。其实也没必要推掉重建的,我们的这仓储墙很结实的。

    我们在元旦之前,剩下的这些人就会全部搬迁出去,所以元旦之后你就可以入驻这里,按照意愿对这里进行装修。这里的监控设施等等的,我们就不拆除了,全留给你,到时候你派人过来交接一下。”

    李南池点头说道,“红星厂这边不急的,这么大的地方,我公司的人现在估计才只需要一个仓库小角落就可以了。”

    中年人哈哈笑着道,“你这样的认识不好,做大事首先要有可以拓展的根据地!地盘一大才施展得开嘛。”

    中午就在这里吃了一顿部队小灶饭,整个仓库溜达了一圈,从这里出来后,看着身旁就是恢弘的军博馆,李南池猛然意识到:

    元旦之后,自己这往后就是和军博馆做邻居了?

 第144章邻居的地儿有了下家

    军博馆是恢宏大气的,牌匾都是金光闪闪的。

    李南池站在边上看了半晌,说起来以后自己也可以整一个同样金光闪闪的牌匾挂在旁边。

    牌匾镀金了都没事儿,在这旁边还有人敢来撬牌匾的话,那就真不知死活了。

    抬脚走进军博馆,今儿是工作日,游人并不算多,展览馆里空出了一片又一片空间,零零散散的几个人,拿着相机对着橱柜里面拍,都没有注意到李南池几个人。

    展柜前的讲解员小姐姐倒是认出来了这行戴着蛤蟆镜的人,但她们的专业素养很高,工作时间不会离开工作岗位。

    看着展厅橱柜内的一行行老物件儿,盯着卡牌上的物品主人和事迹介绍,李南池脑海中浮现了许多从北伐开始到建国一刻的经典抗战影片。

    尽管这条时间长河中的许多人物故事在这个时空已经被拍摄,甚至于建国的那些人那些事已经被翻拍了一只手掌数不过来的次数,但在李南池看来,自己亦然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如今这个时空的军事抗战片低迷日久的原因,李南池认为在于对抗战历史的呈现一板一眼,秉持的是跟拍纪录片的严谨,要的是对历史的尊重还原。这样做自然严谨很好,只不过这种思维下,对于艺术加工是个极大的制约。

    就比如原时空的《亮剑》,李云龙这个人物本身是不存在的,他是以某个人为骨架,从多个人物中提炼出事迹充实到骨架上凝练成血肉,最终艺术化的创造出这个任务,成为一个抗战群体的代表。

    要是一板一眼的去呈现那段抗战历史,像李云龙这样的角色形象那就不可能被创造出来了。

    何况,历史就摆在那儿,英雄故事说多也多,可适合呈现在镜头里、有价值呈现在镜头里的,也就那么些了。

    李南池经过一年多的观察后认为,原先对于这些历史抗战片的拍摄有些历史英雄主义,他明白这是无法避免的,抗战片不凸显出英雄让观众有代入感,那还拍个毛?

    但问题是,从英雄视角来拍的这些片子,都是高屋建瓴的,从大人物和战斗英雄的视角拍战争局势的走向,确实是英雄豪迈了,但大人物和战斗英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在值得拍摄的人物和英雄都拍完、看似拍无可拍之后,现在的军事片市场整个儿就进入了低迷期。

    不过自打自己整出《小兵张嘎》之后,从小人物讲述抗战岁月这一视角开始显露苗头,像川蜀和齐鲁两家卫视没事儿就反复播放的“抗战霸王花”、“神勇掷弹手”这些新出来的抗战片子,都是以小人物视角展开的。

    当然了,只是这些开头有些走歪了,这算是走上了旁门左道,虽然也是从小人物的视角来展现,但小人物却是拥有神人般的本事,拍得有些偏神,所以有些不入主流的眼。

    但这并不能说明这条路是错的,小兵张嘎和地雷地道两部姊妹篇都验证了朝着小人物大历史的方向走下去,在这个时空是完全可行的,所以李南池决定在现今的发育阶段,继续走小人物大历史的路子,接下来要拍的《三毛从军记》就是如此。

    此刻,李南池眼里看到军博馆老物件,可心思已经不在这上面。

    对于以往这段峥嵘岁月历史的影片再现,他心中大抵形成了一条清晰脉络,不过对于现代背景的军事片,李南池觉得自己缺少一些认知。

    想到这里,李南池向旁边的陈婷吩咐道:

    “陈婷,回去后告诉唐经,让他组织人手,做一个军事片现状调查,方向放在现代军事片。”

    唐经本来就是集团市场战略调查部的一个研究员,现在让他干这个,正好专业对了口。

    陈婷点头应答道,“好的,老板。”

    就在几个人在展柜之间徘徊闲晃的时候,一个负责展厅的副馆长走了过来,脸上带笑道,“李导,欢迎光临哈哈!”

    李南池如今走在社会上,到哪里被认出来都会被称呼一声李导。

    无关他的年龄,而是所达成的成就。

    旁白的一个讲解员介绍道,“这是我们的展厅负责人徐馆长。”

    来者并不是军博馆的一把手,只不过喊人不喊副,这是默契。

    李南池自然也知道这一点,客气的说道,“这还惊动了徐馆长,我们路过这里,就进来看一看。”

    徐馆长客气的说道,“我们这里是值得好好看一看的,打仗那一会子的老物件咱么这里都不缺,说不定能激发激发李导的创作灵感的。”

    “嗯,往后有的是时间过来!”

    “哦?”徐副馆长真的只是在客套一下。

    李南池笑着说道,“红星厂在元旦后就会搬到你们的隔壁。”

    “隔壁不是军需仓库哦!明白了,他们正好搬走,你们正好搬进来。”

    徐馆长随即恍然,对于隔壁邻居的事儿他还是知道一些的,这会儿看向李南池的眼光多了些其他的色彩,能用上部队的不动产象征意义可不容小觑的。

    馆里还在商量着要不跟邻居协商协商,反正大家都是挂着一个军字头的,与其把那块地儿放在那儿积灰,还不如做军博馆的物件展览场所。再者,馆里想弄几架老式飞机和炮艇回来,可是那玩意儿实在有些占地儿,要是能把邻居的地儿给借过来,那就足够折腾了。

    不过现在看来,邻居的地儿有了下家。

    虽然遗憾,不过往后两个文艺单位连在一块儿,说不定也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徐馆长客气道,“那感情好,以后咱们两家单位就守望互助了哈哈。”

    在军博馆又逗留了半天,到了五点多钟临近下班的时候,一行人才各分两路,李南池和姜苗苗回天空制噪基地,陈婷几个回到红星影视。

    “前面那个卤煮前停一下。”

    “干啥?”

    姜苗苗边解安全带边说道,“我买点酱鸭掌,晚上不是有你参与录制的《渴望的生活》开播么?零点【稻香】还会正式上线,买点儿晚上边吃边看结果。”

    这京城的大街小巷,永远不缺乏卤煮的摊点儿,多数都挂着老字号的牌子,但姜苗苗能在一众老字号中锁定口味最正点的那一个。

    晚上九点五十八分。

    广告之后,芒果台推出的《渴望的生活》第三季第一集“山里面的开学季”正式出现预告画面。

    预告画面里。

    张蕴雪、任敏和几个漂亮的小姐姐陆续抵达蘑菇屋,同章梓、何老师拥抱,同彭彭、黄老师打着招呼。

    当一伙人从山上捡拾着木柴回到院子开剁的时候,李南池拎着一只盒子,黄飞一道挂着背包出现在画面里。

 第145章 影视0。4个收视百分点(五千字大章)

    等待一件自己渴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