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

第91部分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第91部分

小说: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辆集装箱大卡车呼啦啦的往沪都而去,三辆大面包商务车跟在后面。

    李南池跟着队伍随行,【此时此刻】的排练都已进入正轨,他就趁着在联排之前请了三天假,跟着剧组来协调探个点儿。

    因为三毛剧组没有制片人,所有的资金都来自红星厂本身,也就是李南池从前两部电影里积攒的票房收入。所以身处随行剧组成员中的李南池不只是“导演+制片人+资方”的份量,而更是剧组绝对的“一言堂”。

    既然是“一言堂”,那与剧组相关的所有各项开支和决定都需要李南池来决定。

    更主要的是,李南池自幼在沪都长大,对于这座繁华城市的大片地方都是很熟悉的。坐在车上他心中已经有了主要锁定目标,他决定把主场景放在了沪都影视乐园。

    汽车在高速路上行驶,十多个小时后,下了沈海高速。

    当晚,已经事先和乐园管委会打过招呼的红星厂车队,自松江的车墩镇直接进入沪都影视乐园,在西门口的停车场停下。

    置身其中,才发现这个整个乐园很大,整体占地约80万平方米,拥有多个取景建筑群,不愧是十大影视基地之一。

    一路走过,可以看到欧式马场、庭院、西班牙式楼,有着旧法租界、百乐门,有亭有湖,有电车铁轨,也有曾经的民国监狱、和平广场和老街,以及南京路上那些个民国时代的沪上著名公司。

    除了固定的建筑,建筑物外面还挂着“奉祥鍾表行”、“醉仙酒楼”等一应广告帆布吹拂着

    坐到旅游观光的电车上面,沿途的这些建筑以及广告细节,无不是在展现着民国沪上的浓郁风情,旧沪都的市井风情以及民国洋气在不同的路段尽情的释放着。

    像《情深雨蒙》《色劫》等那些以旧沪都背景展现的故事自然而然的就在脑海中浮现出来,尤其是在此刻华灯璀璨的晚上,霓虹闪烁,民国老沪都的夜上风情尽露无疑。

    游览观光电车最后在1号摄影棚前停下。

    乐园里面的摄影棚都是现成的,三个专业的大号摄影棚都在乐园的北部,连成一个三角形,中间有着一大块置景场地,可以按照剧组所需自己搭建合适的场景。

    进去看了一圈,对于这个成熟的摄影棚,李南池挺满意,事实上,园方管委会对于此次三毛剧组的入驻本身就很是重视。

    这会儿已经挺晚了,李南池这会儿过来只是进来看一眼,置身其地的看看这里到底怎么样,好为明天与管委会方面的场地价格谈判做准备。

    从1号摄影棚出来,才发现不远处就是百年老店:先施百货公司。

    沿着这个先施公司往西走,还有一个民国时期的老爷车展览单位,这里可以提供各种能动的民国老爷车以剧组拍摄。

    坐着观光车转了一圈后,李南池心中有底了:各项条件齐全!

    跟管委会的拍摄场地商谈放在第二天,既然回到沪都,李南池就在家里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早上跟乐园管委会方面商谈完未来的拍摄场地使用计划。

    双方达成计划后,李南池又从这里离开,连轴看了几个空荒地。

    《三毛从军记》电影里有众多野外作战戏码,而且镜头很多,需要找到合适的野外场景。

    拿着地图又实地探访了一圈之后,最后定下在崇明岛上拍摄野外戏。

    处理完这些事,李南池就坐高铁回到京城,继续投入到【此时此刻】的春晚节目排练中去

    直到临近月底,春节将至。

    红星厂的仓库门口,李南池准备给红星厂员工作放春节假的总结。

 第175章 散财猫的人间迷惑行为

    姜苗苗站在李南池旁边,胸前挂着一个超大号的旅行包,双手托着包底。

    眼神里示意着李南池长话短说,他有点儿不堪重负旅行包的重量。

    因为大书包里面放着的全是红包,足足有五十多万元。

    两个人来这里、给红星厂员工放假之前,李南池先是买了一书包的红包壳子,姜苗苗则是在银行提取了五十万元,两个人就在银行的贵宾室往红包壳子里塞钱。

    李南池站在前面,看着面前众人说道:

    “还有三天就除夕了,不耽误大家伙回家过年,所以我们今天放假。这些日子由于我要参加春晚排练,所以咱们也没弄个年终总结会,我就简单说两句。

    咱们红星厂很年轻,在五一档《地雷战》上映前因为需要一个发行方而成立,走到现在不过大半年的时间,却已经先后成立了电影制作以及动画制作两个拳头团队,这两个团队都是在从事《地道战》和三毛动画项目的制作中成长起来的”

    李南池拉了一遍红星厂成立以及成立后的工作,还要说什么,姜苗苗脚步扑哧横移着来到李南池旁边,先是利用胸前挂着的大包顶了顶他,然后右手拇指指了指自己背着的大包。

    没有说话,大眼睛扑闪了闪,意思在说:大包很重,别顾着扯淡!

    李南池会意。

    “行,我话不多说,下面是你们最喜欢的环节,大家辛苦一年,应该给大家发写年末红包。”

    话音落下,下面响起了一片欢呼声,其实他们早就对姜苗苗身前费力托着的大包感兴趣了,这会儿一听里面装的是红包,每个人嘴都咧到了耳朵根子。

    到了年底,最能让人高兴的两件事就是:回家过年,以及年底红包。

    姜苗苗走上前,从身前挂着的大包里拿出一份份红包,按照上面的写着的名字分发给个人。

    三毛的饰演者蒋越也得到了一份厚实的红包。

    经过这一个多月来的角色学习和感悟,14岁的蒋越已经将三毛这一角色该有的气质模仿了个十之七八。

    小个子之下,头大脖子细,圆圆的大眼睛咕噜的转着,时而灵敏机灵,时而在迷茫中透着渴求,稚气的脸上还透着故作老成、满不在乎的神态。

    在这些表情管理上,蒋越已经磨练得挺不错。

    李南池亲自将红包交到蒋越的手上,“回去过个舒服轻松的年,好好放松放松,等过了年,接下来就要吃苦了。”

    蒋越人小却已早熟,接过红包后乐着说,“嗯,谢谢李导,过年我保证不会吃胖的。”

    “哈哈,春节这一周,你可以不身材管理,你这年纪,糊涂一周是长不胖的,好吃的好喝的都能小小的放纵一下,最多回来消耗锻炼一下。”

    蒋越闻言,抱着手上的红包,脸上很是高兴。

    在红星厂这里,为了保持饰演三毛这个角色时身材不走形,蒋越的生活还是挺苦的,每天吃的是营养师专门配置的营养餐,可以满足身体健康所需,但多油多脂是肯定不要想了。

    每一个角色,都不是天上掉馅饼,得了这份荣誉,就需要付出一份辛苦。得到与付出是对等的,三毛是国民级的角色形象,付出的排练辛苦和形象维持辛苦也是需要大毅力的。

    蒋越虽然年轻,但是他明白这个道理,自己每晚回到宿舍,妈妈也叮促着自己,在没有正式进组之前,一旦自己表现出懈怠的情绪,当初那些应聘的竞争者就可以随时顶上来。

    这会儿有大导演发话,他决定待会见了自家老妈,原封不动的把这话复述一遍,让她回去过年的这一周多给自己整些硬菜出来。

    其他领完红包的每个员工脸上都笑呵呵的,红星厂的这些员工都是年轻人,其实每个月的工资都颇为丰润,但现在手上见着了一沓厚厚的现钱,脸上的笑容挡都挡不住。

    姜苗苗也舒服的挺了挺腰,身前的大背包瘪了下去,终于轻松了。

    “好了,大家可以离开了,我们过完春节后见。”

    见包括食堂师傅、保安、门卫在内的当下每个人手上都领到了红包,李南池就让众人收拾收拾可以离开了。当然,门卫大叔春节期间都会换班值守,虽然这里的治安是不用任何质疑,跟着军博馆一墙之隔,也根本不可能出现翻墙入室的情况,但是留个人把把门的样子还是要做一做的。

    “老板,姜姐,那我们就提前恭祝你们过年快乐了。”

    背着行囊、推着行李箱的红星厂员工们打着招呼离开了这里。

    送走完这些员工后,李南池在投入使用的这个仓库一角转了一圈,作离开前的最后检查。

    姜苗苗走在旁边,然后在一个桌台前停下脚步。

    这是红星厂财务处的办公室,桌台前放着一只招财猫,不断的自我招着手。

    看着招财猫对着自己招手,姜苗苗忽然不禁的陷入沉思,刚才自己不断从大背包里掏出红包、还不亦乐乎的,是不是散财猫行为?

    呃?

    姜苗苗突然想起来,自己在前面发红包的时候,李南池就站在后面看自己,他不会认为自己是个败家娘们吧?

    这个念头只是闪烁了刹那。

    嘿tui!

    为啥自己会突然冒出一个“败家娘们”的想法?

    姜苗苗伸手敲了敲自己的头。

    抬头再看对着自己不断招手的“招财猫”,感觉这招财猫的两颗眼珠似乎在嘲笑自己,姜苗苗没好气的上去对着招财猫不断摇摆的胳膊狠狠来了一下。

    “别给胳膊打坏,不然让你站在门口做真人招财猫。”

    一旁走过来的李南池,过来就看到了来自于姜苗苗的人间迷惑行为,不知道为什么她要为难一只孤独可怜的招财猫。

    姜苗苗直接反馈过来一记白眼。

    走了一圈后,李南池给红星厂的仓库上锁,然后跟门卫交代了一下后,和姜苗苗离开这里,往央视老大楼走。

    央视老大楼面前,眼下日常聚着不少娱记。

    这些娱记裹着一身黑色的大羽绒服蹲在路边,摆弄着长枪短炮咔咔对着央视老大楼的大门。

    此刻,众多穿着大羽绒服的明星出没央视老大楼,还有三天就是除夕夜,春晚已经进入了紧张刺激的倒计时阶段。

    李南池已经是他们镜头里的常客了,这一月以来,他就日常出没在红星厂和央视老大楼之间,隔着一个红绿灯,连带着红星厂的新厂址都被报道了多次。

    这些娱记虽然没能进入到红星厂里面报道,但是镜头里面的红星厂牌子跟旁边的军博馆牌子就挨着。

    早就听闻红星厂新址的这块地不简单,现在眼见为实,果然不假。

 第176章 春晚之前新歌名出

    与其他明星春晚一会儿参加、一会儿不参加的搞得云里雾里不同,李南池确定参加本年的春晚在粉丝中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这每天蹲点都能看到李南池往来红星厂和央视老大楼之间,出没频次都跟央视的编制员工一样了,这铁定是上了嘛。

    一开始还有记者不厌其烦的跟着李南池的脚步往返穿梭,就想从他的口中掏出一点关于今年曲目是新歌还是老歌的消息。可时间长了,后面的这些天,连蹲点的娱记看到李南池从红路灯口走过来都已经波澜不惊了。

    进入央视老大楼的大门,人来人往。

    “李导,给红星厂放假回来了?”对面走来一个春晚的联络副导演,迎面看到李南池就客套了一句。

    李南池笑着回应,“是啊,马上就除夕了,卡着点回去的票可不好买,提前三天给他们放了。”

    “李导好。”

    过道里排练参演的演员小生小花们看到李南池,也是主动的打着招呼。

    明明李南池年纪其实比他们都小,但走在人前,很多人都会下意识的忽略李南池的年纪。

    “嗯,你好。”

    李南池对这些荧幕熟面孔给一一给出回应。

    今年歌舞类节目所占据的这楼层之间,依旧是挤挤攘攘,几个大的歌舞节目正在自我整合联排着。就像眼前这个刚刚完成一轮排练的节目,好家伙,六个人站在前面唱,后面密密麻麻一团人在跳着舞蹈操。

    拿着话筒演唱的六个人,都是今年俏红的艺人,青春、活力、靓丽、满脸胶原蛋白。

    他们在本年度里因为一两部剧爆红而一跃成为屏幕熟悉的形象,比如里面就有《举起手来》的“我姥姥”饰演者文珺。

    肉眼所及的歌舞类节目里,比起去年,今年的春晚年轻化趋势更加凸显。

    这也事出有因。

    如今春晚虽然总播放量处于一个恐怖数字的高位,每年春晚也已经成为国人除夕夜的习惯,无论看与不看,他们都习惯于在餐桌前打开这档晚会。

    但有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就是在观众中的口碑每年都在遭批,尤其是在年轻观众中。

    所以今年邀请了不少在今年呼声很高的小生小花们进来,不能说是讨好年轻观众,但也算是春晚这个近40岁高龄的老节目,为吸引九零后、零零后、一零后观众而做出努力。

    此刻,这些正在进行排练、即将走上春晚舞台的小生小花,如去年初次登上春晚舞台的李南池一样,脸上都带着一些紧张感,手指紧紧的握着话筒。

    对于他们而言,今年是人生迄今事业最光鲜的一年,可以说是处于迄今人生事业巅峰期,也因此得到了春晚邀请的机会。现在能走上春晚舞台,则是对他们这事业快速发展的一年里最完美的一个句号。

    当然了,这年末走上春晚舞台,也会让他们的名气、身价更上一层楼,在春晚自带的光环照耀下,话题度和粉丝度自然就蹭蹭上去了。

    对于华夏人而言,一年又一年的春晚已然成为心目中一种不能割舍的情怀,所以但凡是在娱乐文艺圈里沉浮的艺人朋友,基本都不会拒绝这个观看总规模超过十亿的舞台窗口。

    更何况,春晚的邀请首要标准就是明面上的德艺双馨,因此能登上这个舞台,也是对艺人品格的一种变相认可。

    “李导,喝水。”

    结束完阶段排练的文珺看到李南池、主动拿着一瓶没开封的水走了过来。无关功利,只是自己作为《举起手来》的女主,这哪怕是天天在同一个楼层排练能撞见,那自己也肯定是要上来打招呼的。

    对于文珺她而言,如果不是《举起手来》这个机会,自己也许还是湘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一名普通大三学生。按部就班的毕业后,或许会到中学做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