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

第94部分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第94部分

小说: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年初一的早上,京城因为禁止燃放鞭炮而静悄悄的,早上的清梦根本不会因为鞭炮声而被吵醒。

    李南池睡得很沉,直到姜苗苗不厌其烦的敲门。

    今年的除夕夜姜苗苗的爸妈并没有跟过来,似乎是去年过来考察了一番之后,就放手放心了。

    “老板早上好,新年快乐,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姜苗苗穿着件棉质睡衣,这架势看起来是刚起床就过来敲门的,白嫩的手掌往前一摊,大眼睛就闪亮的期待看着,再多的起床气也被这扑闪的大眼睛也融化了去。

    “你怎么起来的这么早?”

    姜苗苗挠了挠后耳朵,有些憨的说,“我一不小心从床上掉下去了,然后就醒了,所以就过来叫醒你要红包喽。”

    “这什么理由逻辑。”

    李南池都感觉姜苗苗的这个逻辑有点扯淡,她自己睡掉下了床,为什么要过来打扰我的清梦?

    “哎呀,新春佳节的第一天,不要赖床嘛,知道现在几点了不?”

    李南池一抬手腕,一看手表,发现才是七点钟。

    这么早就敲门?

    李南池没好气的看着姜苗苗说,“这才七点钟,你就算掉下床,也别来搅我清梦啊。”

    “七点啊不,是我们的起点鸭!”姜苗苗先是嘀咕着时间,然后神出鬼没的来了这么一句。

    带着节目播出的余波,大年初一的早上,在李南池踏上回家路上的时候,【此时此刻】这首歌也是登上“经典留声”以及各大音乐app上,至于春晚【此时此刻】视频播放量已然成为一个恐怖数字。

    李南池本以为回家可以舒坦的过三天,结果因为带了姜苗苗这一个拖油瓶,三天里就没能安静下来。爹妈的心情很不错,也有这次剧组是在沪都本地拍片的缘故。

    大年初四,上午。

    三毛剧组开始按照年前计划日程进行汇合。

    剧组工作人员以及三毛饰演者蒋越下了高铁站之后,齐聚在沪都影视乐园的1号摄影棚,并且在1、3、5号摄影棚之间的置景场地搭建出了“应征入伍”的台子。

    至于兵油子老鬼的饰演者侯永老师、官太太的饰演者伊妮以及委员长的饰演者马小伟则还没进入剧组。

    毕竟这不是地雷地道那两部电影,那两部电影使用的演员都是从京城艺术院系中海选的,没有名气,拍摄之处就被李南池打包带到拍摄地,没戏拍的就先等着。

    而这次《三毛从军记》电影的拍摄,自然不能让人家名气演员在剧组干等着,何况人家本来就有新年后的行程,所以这些名气腕儿演员是在拍摄期内按照行程规划依次入组的。

    初四整个一天的集合之后,大年初五。

    敬过财神爷之后,三毛电影官脖推送了一则剧组在案台前焚香开机的动态。

    关注三毛电影动态的粉丝都意识到:三毛电影今天要开拍了!

 第180章 繁忙的服化道准备

    沪上的气温比京城的干冷多了许多湿润之意,一大早,沪都影视乐园,李南池带着三毛剧组团队正式开工。

    今天的主要任务、准确的说未来三到五天的拍摄任务,就是要完成治安警察抓三毛的戏份,这段戏码是整部电影在历史背景叙述之后的开场。

    服化道组首先进入了十分忙碌的状态,他们要着手一众出镜演员的装扮工作。

    给三毛以及治安警察这两个角色饰演者化妆的工作量并不大,主角和主要配角以及主要龙套的形象和服装设计在年前就已经是事先设计好的,装扮起来并不费事儿。

    反倒是一众群演的上妆穿衣,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量。虽然治安警察抓三毛的这一段戏码短暂,但沿路追抓的过程中,往来有不断走过的人群。

    为此,李南池是招募了八十个群演以往复穿梭在街巷之间,营造出人来人往的气氛,现在这八十个群演的都需要进行换装。

    要知道,抗战时期的那个沪上,怎么说也是民国最繁华的一个城市之一。街道之上鱼龙混杂,体面人和破落户往来其间,要展现出沪上街道的车水马龙,并不是简单的破落衣服一穿就了事儿的。

    为了塑造出街道行人的各色身份,李南池让服装组准备的这些群演服也不是一清水儿的破落服。

    男士群演服装里面,有长衫、有西装、有马褂,这里面还分寒酸版和体面版。

    女士群演服装里面有长裙、有旗袍,细致到穿的高跟、洋帽、普通布鞋等都一应俱全。

    还有岛国的武士服,可是费了一点劲才找来的。不找来不行,电影开场有一幕就是三毛跟随两个岛国浪人学走路的片段。

    就连暴风乐队里面的杰夫也过来,凑了一个洋人路人甲的角色。

    所有的这些群演的服装并不是如杂货铺一般杂乱的堆在一个地方,群演衣服按照饰演身份分门别类着。

    每个群演穿完衣服,就在化妆组前进行妆容打理。虽然主要是打理头发,不用刻意去上粉上妆,但人数基数摆在这儿。尽管这些群演出现在镜头里的时间可能也就一闪而过,可对于他们的形象打礼以及换装都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量,所以服化组一大早就进入了纷纷嚷嚷的忙碌状态。

    形象打理完毕的群演,就先在旁边的空调室里保持体温,毕竟这会儿室外温度还是挺冷的。

    聚在空调房间里面的群演自然就聊开了,天南海北,无所不聊。

    这些群演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活跃在乐园里面的专职龙套;一部分是沪都本地的三毛粉丝群体报名后成功应选者,这是最大头,也是事先定下来的;还有一小撮是乐园里面的游客。

    有一小撮还是春节期间来乐园里面的游客,单纯是感到新奇,也单纯就是想体验一把群演的感觉,在三毛剧组海报一挂要招募群演的时候,他们就上前报名了。

    李南池给群演的福利很不错,除了当日的群演工资,还有出演三毛电影的纪念章以及三毛动画精美周边一份,周边里还有一本签名漫画书。不少三毛粉丝报名群演其实就是冲着李南池亲笔签名漫画书来的。

    除了服化组,道具组也很忙,他们要在街道之间大量布置民国景。

    虽然本来整个影视基地都几乎是民国风情,但那只是大环境,还需要在细节上进行具体的细化布置。

    忙忙碌碌的布景之中,李南池手里拿着“大声公”行走其间,检查布置,然后在一个布置牌匾的面前停了下来,站在道路中央看了一会儿说:“歪了歪了,左边上去一点,成了,保持住,就这样!”

    在李南池的指挥下,两个竖梯上的人马终于将一块刚下车的牌匾给整齐的挂了上去。

    而这块黑面金字的招牌上书:“宇宙無綫電商行”七个大字,繁体字下还有一行英文。

    这就是中西合璧。

    阳光之下,闪闪发光,“宇宙”二字尤其亮眼,霸气侧漏。

    “李导,这是按照你的要求制作出来的。”

    道具组长一路小跑着过来,手上单拎着一个滑轮车过来,滑轮车前面一个轮子、后面两个轮子,带着手扶长杆,样式跟现在小孩儿玩的滑轮车一摸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这个是木质框架。

    “李导,这是订做出来的滑轮车。”

    “给我干嘛,蒋越和那个群演小孩过来,这玩意儿会玩么?”

    “嗯。”这玩意儿,现在的小孩子都多少会一点。

    “那行,蒋越你拿过去再熟悉一下,待会儿不能摔倒!”

    蒋越拎着玩具车到一旁,跟在道具组长后面的两个员工各拎长杆的一端,上面让李南池过目,长杆上全是晾着的标语以及海报:

    “毋做亡国奴,宁为救国死!”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精诚抗日,共赴国难!”

    “”

    竹杆上晾着的每条标语都很慷慨激昂,与普通的印刷不同,这些条幅都是白纸黑字,而且都是繁体字。这拍的是民国背景片,那个时候可没有简体字这么一说。

    pia!

    道具组的人拿着竹竿上的标语一张张的往墙上、门框上一糊,很惹眼瞩目。

    这些条幅张贴的时候,为了不破坏墙体,还要事先在墙体布置上仿墙体贴纸,再在上面刷上这些标语横幅。

    弄完眼前的牌匾以及标语这一茬,李南池又去检查其他地方的布景。

    “这蒸笼盖起来先,不然包子热气儿全走了。”

    “这店铺里面怎么还能有二维码呢?收起来先!”

    “”

    李南池不断眼挑着细节。

    “哔哔哔!”

    身后传来一阵响,是老爷车厂开了四辆能动的老爷车过来,沪上路上的大物件儿来了。这要完全模仿出整个民国沪上的街道生活场景出来,不仅要有小孩推着滑轮,也要有两轮叮当响,还要有四轮哔哔响。

    这样才是车水马龙嘛。

    所有的一切,几乎花了整个上午的时间,才完成拍摄前的服化道工作。所以有时候也不是剧组想要拍到凌晨两三点,实在是整个拍摄前的准备期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这次开拍三毛,对于三毛剧组里的服化道团队也是一次很大的考验,之前拍摄《地道战》,化妆布景是都没《三毛从军记》这部电影来得繁重的。

    今日戏份的服化道准备工作完成后,后勤组把盒饭拉了上来。

    众人上来领盒饭,然后各自找地方坐下来吃饭。

    “明天换一家,每个人盒饭标准再加十块,这狮子头才两口就没了,啥玩意儿!”

    沪都物价摆在那儿,尽管订购盒饭价格是拍《地道战》时的近两倍,但花样也没有在冀中冉庄拍戏时那么丰盛。李南池两口就咬掉狮子头,菜吃完了米饭还有一半,顿时十分不爽。

    姜苗苗将自己盒饭里的狮子头戳过来,“喽,我的给你,待会儿我就去换一家!”

    午饭吃完,简短的休息之后。

    剧组拍摄准备开始。

 第181章治安警察抓3毛

    “各组准备好了没,准备好了我们这就开始了。”

    “道具组完毕。”

    “灯光组完毕。”

    “群演组完毕。”

    “外围清场完毕。”

    各机位准备开拍之际,清场外的游客探头探脑的看着拦截线里的拍摄区域,各种禁止手机拍摄的声音自然少不了,在景区拍摄就是这点儿不好,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准备,开始!”

    石桥之上,几个孩子吃力的推着黄包车驶过。镜头随着黄包车前移照到墙上,然后来到“宇宙”牌无线电商行前。商行前面的路人们,有的垂着双手,有的双手自然负于背后,都是探头探脑,对着里面陈列的新奇物事儿很是好奇。

    蒋越饰演的三毛穿着一身粗布麻衣,腰间系着黑布条,脚上穿着麻绳鞋,从镜头外面走了进来。在蒋越走进人群之际,一、二号机位切换,监视器上从拍摄的三毛背面转到正面。

    个子比旁边的大人低了一大段的蒋越左顾右盼着挤了进来,头上耷拉着三撮毛,整个人一幅黑瘦的模样,旁边的男女大人们一脸好奇的看着电商行里面的物事儿。

    挤入人群之前的三毛老成的走到玻璃橱窗前,黑白眼珠滚动的看着自己从没见过的这些玩意儿。

    拍到这儿,按照剧本上的描述,第一条镜头至此结束。

    但李南池没有说话,一声不吭的让蒋越和旁边的群演有些纳闷儿。

    还是摄像师小声的叫了一下李南池。

    李南池盯了半天监视器,“准备再来一遍。”

    刚才看到监视器里面传来摄像机各机位的画面后,李南池就感觉有些突兀,走神就是在思考这种突兀感在哪里。

    这会儿他摸到突兀感来自哪里了,是整体色调不对,整个画面有些鲜了!这种展现年代的戏,所有的色调要是太鲜,就很难让观众融入到那个年代里。为什么很多抗战片越拍越突兀,除了服化道过于出格外,还有就是画面太鲜了。

    关于色调的使用,在《亮剑》中就最能体现出来,老版之所以经典,其色调用的很素就很功不可没。反观后来的翻版,不谈不靠谱的大背头那个因素,翻拍版画面很鲜就很容易让人跳戏。

    在摄像师重新调整光圈和滤镜之际,起身的李南池站到“宇宙”牌匾下说:

    “刚才站在三毛旁边的西装男和旗袍女,你们两个刚才表现不对。你们演的是体面人,穿的是光鲜衣服,是沪上的中产阶级,所以看到灰扑扑脏兮兮的人毛从你们身边走过的时候,要有嫌弃,三毛的脏衣服擦到你们的体面衣服时,要掸一掸!这样才符合你们的身份。

    有的东西我讲戏的时候没说道,但你们身处在戏中,要能有点自我感悟嘛,尤其是你们这些专职龙套,你们是在靠这一行吃饭,如果只是一味麻木的刷戏,而不能学着代入角色,那怎么能露头?”

    “明白了,李导。”

    “嗯,明白了就再来一遍。”

    再来一遍,监视器里面的整体色调变素,尔后切了四个机位,后面的两个机位拍的是抗战标语。

    一开始这里就用了对比讽刺的手法:抗战救亡的标语、海报以及抗战新闻就贴在墙两边,这些路人却不关注,反而对一个开张卖电器产品的商行兴趣浓浓。

    拍完之后,第二条镜头:

    穿着武士服、梳着光洁额头发髻、腰配武士刀、踩着木屐鞋的两个浪人有说有笑的从一端走了过来,从围观无线电商行的人群后面走过。

    两位浪人的奇装异服引起了围观人群的侧目和谈论,本在围观橱窗内物件的三毛扭头看到这两个奇装异服人士后,脸上大为好奇的就跟了上去。

    蒋越像个不倒翁似的,左右一摆一摆夸张的学着前面的两个浪人走路,走到半路还撞到了一个礼帽长袍路人,这位路人还向三毛竖起了一根大拇指,三毛则是一幅得意洋洋的神态,仿佛自己正在做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三毛夸张的邯郸学步,引起后面一个穿着礼裙女子的捂嘴大笑。

    这里同样是讽刺,抗战的标语就贴在墙上,而岛国浪人却谈笑风声的行走在沪上的大街上,可国人看到,却一幅看热闹的姿态。

    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