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聊斋假太子 >

第131部分

聊斋假太子-第131部分

小说: 聊斋假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不觉,已经在聊斋世界引起了这蝴蝶效应,让苏阳不由失笑。

    “我看严馆笔记,严尚书为官秉正,落得如此下场,是齐王听信谗言,误杀好人,可是有什么人在其中作梗?”

    苏阳问道。

    《侠女》篇目之中,此女苟身金陵,便是为了替父报仇,只是因为母亲病症,一直不曾下手,真正去报仇的时候可谓轻而易举,轻易便将仇人手刃。

    “就是当今的吏部尚书。”

    明月说道。

    吏部属于六部之一,负责官员们的考察,职权广大,但一个吏部尚书若是要扳倒一个兵部尚书,平常之时恐怕要大费手脚,但在齐王入京之时,三言两句,就会让齐王大下杀手。

    “齐王入京,当先便要铲除乱国之贼,吏部尚书投诚齐王,将所有考察一律送给齐王,在其中便夹杂了家父名字,齐王不多辩驳,便将家父和乱过之贼并做一处,一并处置。”

    言及此事,明月一手拳头紧握,指甲深入肉中,这轻轻的一道喻令,便让她家破人亡,牵连了多少无辜的人,更是彻底毁了她的家庭,生活。

    “唉……”

    苏阳也感叹,他自觉兵部尚书应当是能予以辩驳,只是不知他为何没有丝毫辩解,任由自己被朝廷所杀。

    现在陈宣来到金陵城中,吏部尚书随之来此,协助陈宣管理金陵,浙江,江西,湖广一代,更是意欲在金陵另成一六部,管理江南区域,镇压江南局势。

    这些是苏阳在秦淮河听来的。

    “倒是先生,听师兄说,先生曾经是青云山城隍,不知为何要辞去城隍之位?”

    两人聊了许多,明月也问苏阳。

    “静极思动。”

    苏阳呵呵笑道:“当城隍也就那样,我想的是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洒然自在,阴司当官,和阳世的蝇营狗苟也没多大差别,也没多大兴致。”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此句出自赤壁赋,苏阳无意一说,倒是冒了明月的名讳,无心之话不由多了几分邪意,这一点是苏阳看向明月之时才忽然醒悟。

    不过明月仪态端庄,气质孤寒,并不因此而动,反而是轻轻点头,说道:“人生在世,确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吾生须臾,长江无穷,虽说物各有主,人却不由自主……”

    明月幽寒的两句话,说的也都是赤壁赋中句子,只是赤壁赋中的物各有主让明月多感慨两句。

    不由自主,好个不由自主。

    苏阳想到了观世音菩萨所说的随处做主,立处皆真,所修所求,便是真心。

    倘若明月能够报仇,脱离了仇恨藩篱,全了母亲之孝,由不由自主而变,将来在修行路上必然大有造就。

    “姑娘也曾读书?”

    苏阳问道,赤壁赋是千古名篇,若放在现代,必然人尽皆知,但在这识字率不高的时代,这等千古名篇有些书生都不知道,平时苏阳谈诗书,多是和颜如玉两人漫谈,讨论,此时忽然听到明月说赤壁赋中句子,让他有几分新鲜。

    “学过一些,些许认识几个字。”

    明月回应道:“赤壁赋一文读之唇齿余香,翻看之时便将它抄录下来,平日品读一二,先生见笑了。”

    “嗯……姑娘所抄录的可是一个蓝封半旧本子?”

    苏阳想起了当时在扬州一并买的诗集。

    “呀!”

    明月冰山忽化,面色发烧,问道:“这也在先生那里?”

    对明月来说,这诗集属于私密之物,其中也有几首诗非是来自名家,而是来自才子佳人类的小说集中,此时听苏阳一说,让她反倒坐立不安。

    才子佳人类的书籍,是她们大户人家的禁书。

    “果然是姑娘之物?”

    苏阳笑道:“明日我便给姑娘送来。”

    关系拉近的差不多了,苏阳便准备说刘翰之事,严尚书管家的女儿代明月受过,嫁给傻子,以及刘翰之事一说,想来能借明月之口,从刘翰那里问明这条隐线。

    “不必了。”

    明月站起身来,说道:“先生回家一把火将它烧了便是,不必再送来了。”

    话毕,明月自房内走出,径直到了外面。

    嘿你个丫头,话题刚有些苗头,你反倒跑了。

    苏阳不必往外去了,只见朱星团已经自外回来,在院中和明月知会,得知苏阳又来此,朱星团便连忙走了进来,看到苏阳坐在椅上,拱手一礼,谢道:“多谢先生施手,让我姑母情形大好。”

    苏阳轻轻摆手,示意不算什么,再看朱星团一身粗衣,问道:“你在金陵城中有何营生?”

    一听苏阳询问营生,朱星团面色微微尴尬,惭愧道:“师门不在此地,钱财已经用的差不多了,眼下一心留意敌人,平日里吃穿用度,在于借用,或在打抱不平……”

    借用就是偷,打抱不平就是做打手。

    金陵城对他来说也是异乡,又有明月和明月母亲在此,在花销上面不免有些大,朱星团要找寻常工作自然养活不起,不免让他碰碰法律的边,在金陵城中赚个安家的钱。

    苏阳听到之后,反倒笑了,说道:“这并非长计,不妨你便随我干吧,我在金陵城中刚好有一门生意,正在用人之时,也正好需要有信得过人看护一二,在我看来,你正合适。”

 第二百零三章 穷路富路

    邀请朱星团过来一起干,这本就是两全之事。

    苏阳有了朱星团的帮衬,在运作上面更为自如,朱星团有了苏阳的帮衬,再不必做这等冒险之事,因此朱星团听到苏阳如此说来,欣然同意。

    “还钱之事就不必了。”

    朱星团说道:“我盗的都是为富不仁之辈,他们家中钱多的生锈,米多的生虫,我拿来用用也没什么。”

    随你吧。

    江湖人有自己的思想和准则,苏阳不可能一席话语,让人家心服口服,朱星团既然愿意跟着做生意,对苏阳来说都是一件省心的事了。

    此人是一把好手,在青云山的时候不能收为己用,现在倒是能用一段时间。

    又喝了两杯桂花茶,苏阳始终不见明月再出来,便将十六楼之事说给朱星团,由朱星团转告明月。

    严尚书和刘翰曾为至交,管家女儿“明月”又配给了刘翰的傻孙子,明月若是能是时拜访,必有收获。

    如此交代过后,苏阳便离开了此地,没有回家,而是径直前往秦淮河而去。

    当初芊芊透露瑞王府之事,苏阳曾经应承芊芊,必然要给她一个清名,而若是要给她名声,苏阳琢磨着也就只有前往秦淮河,找着那里的人编排戏曲,再找说书先生口口相传,将芊芊此女的事情说出,如此才算完成芊芊心愿。

    自明月家中离开,天色本就黑了,再度来到秦淮河的时候,秦淮河上浮光烂漫,左右画舫雕栏,莺莺燕燕,放眼望去,不少的书生仕子,富贵豪绅都在此地游逛。

    苏阳也做寻常书生打扮,在下面租一花船,吩咐船家,将花船送往秦淮正中的梨园。

    “花兄,不想今夜我们碰上了,不若结伴雅游?”

    “甚好甚好。”

    “昨夜你在十娘处做的诗文,才是妙文,春风一度,可谓风流啊。”

    “哪里哪里,不过是做了一首集唐诗,实在不能有此等赞誉,王兄,请……”

    一行书生租了一个花船,也在秦淮河上游荡,和苏阳并列而行。

    “昨夜兄弟的插花为界竹为墙,遍是美人独取张,可谓妙句,哄得张大家喜不自胜,想来兄台昨夜也够快活。”

    “不足挂齿,不足挂齿。”

    “今夜人家已经和张大家再定鸳盟了。”

    狎游说成雅游,这就是古代仕子吧。

    时代不同,观念不同,风气使然,苏阳感受这异时空的秦淮河,左右没有颜如玉和孙离,在这种场合没了掣肘,感觉更加洒然自在。

    女人在旁和男人在旁,是不一样的。

    在花船里面谈笑之时,一书生从怀中掏出来了一个红色酒囊,对着众书生说道:“各位,今日我要给你们尝一点好东西,以此助兴,这可是我偷偷从我爹的酒坛里面弄出来的,平时我都尝不到。”

    一群书生见此,自然有了兴趣。

    这书生打开酒囊,苏阳和他相隔不远,便嗅到了醇厚酒气,并且这等酒气,让苏阳点开的肾神都蠢蠢欲动。

    这可是滋补肾神的良药啊!

    书生拿起酒囊,在船中取出酒杯倒上,分给在座书生,众位书生端起酒杯端详,而后一饮而尽,众人齐声称妙。

    “这位兄台,你我都是秦淮雅游之人,我也给你一杯以作傍身。”

    书生看到并船而行的苏阳,倒了一杯,向着苏阳递来,苏阳伸手接过酒杯,端详杯中之物,一片殷红却又纯澈透底,里面并无一点杂质,看着似葡萄酒,但嗅起来却又像黄酒,喝上一口,酒入腹腔,已经点开的肾神盈缩鼓动,自然而然将这杯中酒力全部纳入,而后苏阳便感觉腹腔暖洋洋一片,通达四肢百骸,让苏阳自觉强劲有力。

    燕子,蛇,龟,黄酒……

    已经开通舌识的苏阳,品尝到了酒中配方,但是其中有一些玄妙之气,通达四肢,苏阳一时难以测度这种力量。

    “好酒。”

    苏阳对着书生称赞道。

    “本是好酒。”

    书生接回酒杯,对苏阳说道:“我这酒是家父早年经商之时,路过河南,在南阳遇到了一个年老和尚,这和尚早年是儒生,后来做过道士,再后来成了和尚,精通三家教义,当时便要化我父亲入门,家父因为家中牵连,不肯弃家,和尚便说我父亲有一段富贵命,给我父亲这方子,让我父亲在富贵乡中不坏正体,以便将来和他修行……哈哈,此时是在我父亲十六七岁之时的事情,忽忽多年,现在家父已经七十有二,仍旧不曾见到年老和尚……哈哈哈……”

    十六七岁,此时已经七十有二,距离今日已经将近一甲子,当年遇到的年老和尚恐怕早已经成为枯骨。

    在座的众位书生听闻此言,皆是失笑,此事对他们算是一怪事谈资,而后纷纷称赞酒效之妙。

    “此药方可做我家传家之宝。”

    此书生笑道:“我父亲能在五十四岁让我娘成孕,靠的就是这药酒,昨夜我偷偷的将此秘法偷学,将来就算是弃了书本,也算是有了依仗。”

    众位书生听言,纷纷恭喜,声称来日此生意开张,必然要上门购酒,一时间宾主尽欢,嘻嘻哈哈笑成一片,苏阳打量着众位书生笑脸,忽然也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

    笑声原本是随着众位书生而笑,而后便压过了诸位书生,如此诸位书生正笑之时忽然收声,看向苏阳,不知苏阳为何笑的如此。

    “公子何姓?”

    苏阳看着那位公子,笑问道。

    “姓季。”

    拿着酒囊的公子看着苏阳,回道。

    “季书生,我来猜猜这酒的秘方。”

    苏阳看着季公子,说道。

    季公子一听苏阳要猜测,便看向苏阳,微微伸手,示意苏阳猜来。

    “我尝此酒醇厚,想来是用了上好的黄酒,这等黄酒在金陵城并不稀奇,不必一一细提,若说这酒中之物,应该是乳燕,长蛇,乌龟……”

    苏阳口齿清晰,一一列举,在场的众位秀才听闻此言,自然有了寻究解密的心,位于季公子听到苏阳猜测,面色已经开始不好。

    “若要酿酒,需要三春时节北来紫燕,在梁下产卵之时小心守候,看着梁下燕子刚刚破壳,在燕子飞出觅食之时,将穴口用黄泥封闭,如此等待三天,取下燕巢,看到燕子头朝外者取一边,燕子头朝内者取一边,而后用粗壮毒蛇,拔去毒牙,将头朝外者喂入其中,取大乌龟,将头朝内者喂入其中,取黄酒一坛,将龟蛇皆放入其中,四下紧闭,埋在人流汹涌的十字路口,如此七七四十九日方才能取回,可对?”

    苏阳一字一句,将季书生的秘法全部拆解。

    季书生闻听此言,简直如同将秘法再行复述,不由面色煞白,浑身发颤。

    苏阳摇头而笑,他能够将此步骤全部说出,非是舌识感觉,而是因为此等药酒,苏阳知道,就在玄真观获得的《阴阳秘典》之中便有记载,服用此酒,确实是强身健体,舒筋活血,养元固本的上好药酒,但是其中有一秘咒,在埋在十字街头之时必须念咒,如此调用地气,方有神效。

    “你这个人……你这全是坏了我家财路。”

    季公子指着苏阳,颤手说道。

    “何为财路?”

    苏阳看着季公子,问道:“是不辞辛苦的勤路?是起早贪黑的苦路?是防盗防火的谨路?还是全家齐心和路?或者是公平买卖的忠厚路?存心存德的善心路?”

    季公子听苏阳如此说,存心争辩,却也一时无言。

    “我在你身上不曾看到富路,倒是看到了穷路。”

    苏阳说道:“贪花恋酒瓶,不惜钱财手头松,想要攀高结友朋,不识人心邪正,季公子,你在这穷路上已经越走越远喽。”

    此话苏阳说来,旨在提点,适才季公子卖弄药酒,炫耀药方之时,左右书生,有几个已经起了不良心思,此时苏阳将药方戳破,又隐去了重要关隘,无形中已经为季公子免去了一场劫难,也算是酬谢适才季公子为苏阳端酒的情谊。

    季公子听苏阳如此句句戳在心里,声声锤在心中,回想过往面红耳赤,对着苏阳恭敬行礼,说道:“多谢先生提点,回想起以往心思浮动,每天在家中只想要憋出一两诗句以做邪游长脸,大违读书本意,实在惭愧。”

    苏阳呵呵而笑。

    “什么邪游,这是雅游。”

    季公子旁边有一书生扶着季公子,说道:“他来到秦淮河,不和我们一样,都是出来雅游的,你可莫要被他三言两语所骗。”

    季公子抬头,看着苏阳也坐在花船上面,方才醒悟,眼前苏阳泛舟秦淮,也是来雅游的。

    “呵呵……”

    苏阳笑笑,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