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聊斋假太子 >

第344部分

聊斋假太子-第344部分

小说: 聊斋假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仙就是如此。”

    锦瑟听到苏阳为她出气,欣喜笑道:“正是,眼前书仙便是只能言之,不能行之。”也就是只会说,不会做,不懂得将书中的智慧运用出来。

    不过这话怎么有些怪?

    锦瑟收敛笑容。

    “既然她说我们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今天晚上,我们就带上这个书仙,她就是一本活书,我们也让她知道什么叫手不释卷。”

    苏阳发起了多人运动的邀请。

    锦瑟稍微愣了一下,和颜如玉目光对视,两个人拿起文稿砸在了苏阳的头上,联袂而逃。

    苏阳见此摇了摇头,解放思想,解放思想……

    文稿被她们这一扔,也散落的满地都是,苏阳也没有运用法力,将这文稿一张一张又捡了回来,重新整理排序。

    “相公。”

    春燕自外面走了进来,她身穿桃红长裙,云鬓斜簪,柳眉杏眼,打扮一如和苏阳刚相识的时候,只是多了几分慵懒,走进来后,说道:“昨夜你跑我那里,可是让她们两个吃醋了?”

    苏阳摇摇头,伸手揽着春燕,让她坐在怀中,抓着春燕的手,说道:“你怎么不多睡一会儿?”

    “外面吵闹的厉害。”

    春燕捂嘴打了哈欠,杏眼朦胧,说道:“模模糊糊,听到外面一直都在吵着说绘画的事情。”

    “你呀!”

    苏阳轻点春燕额头,说道:“自闭视听都不会吗?”

    修为到了他们这一步,感知非常敏锐,许多里之外的事情,都能够被他们听到,因此若是想要正常生活,就要有一定的自闭视听,否则烦不胜烦,或者就是苏阳完全开通六识,有眼,舌,身,鼻,耳五识感知世间一切,意识处理一切,到了那时候,不必自闭视听,也能够清净自在安稳的生活。

    “倦极而眠,没有用五龙蛰法。”

    春燕闭眼说道:“因此这神识不是收敛,而是发散,不自觉就听到了这些。”

    苏阳揽着春燕,柔声说道:“这说绘画的人已经来了……我给你抱回去,你再稍微睡一会儿。”

    春燕点了点头,就靠在苏阳的怀中闭眼,苏阳将春燕抱回房中,盖上薄毯,小心翼翼的走出来后,梅香已然到了外面,瞧见苏阳,连忙说道:“姑爷,外面有官府的人在找您。”

    苏阳示意明白,便往前面走去,待到前院,这里的人早已经被梅香安排了进来,共有九人,还抬着三个箱子,带头之人,正是身穿简服的顾巡抚。

    “殿下。”

    顾巡抚要对苏阳行礼,被苏阳拦下,而后对苏阳说道:“这里面是从陆家抄出来的财宝,都是陆伯渊在皇家宝库而拿,下面的人清点出来后,知道这不该充府库,便将这些给您送来,也是物归原主。”

    陆伯渊也真够贪的。

    苏阳现在妻妾成群,一大家子,也正需要这样的横财,点了点头,也就把这些钱给收了。

    “还有就是陆家所说的绘画之事”

    顾巡抚对苏阳问道:“此事是否要进行?”

    “当然要!”

    苏阳肯定说道,八仙不是就想要个画吗。

 第一百二十八章 苏阳审鹅

    孙离身穿素洁长裙,和苏阳并肩走在杭州的西湖边上。

    许久没有单独陪着孙离,现在苏阳左右无事,专门和孙离两人走了出来,陪着孙离在杭州城里面游逛。

    长久以来多在阴曹地府的孙离,此时走在外面,看着宽阔的西湖,浩渺的水面,长长出了一口气,颇有些心旷神怡之感。

    “我们一起乘船?”

    苏阳对孙离说道。

    “我更喜欢走走。”

    孙离笑道,伸手牵着苏阳的衣袖,向着前面人多的地方跑去。

    古人的都市生活,起于北宋,自这北宋之后,城市生活成熟,而就在这杭州里面,茶肆,酒楼,面食店,诸多杂货,往来摊贩,从早晨到三更,在这城市里面尽皆能看到这些小贩。

    孙离生在金陵繁华之地,也是一个爱凑热闹的主,杭州繁华虽不比金陵,却也是应有尽有,此时孙离有了兴趣,在这杭州街头穿行,看到小摊就要往前面凑一下,看到一些精巧的制品,或者听到一些跑江湖的叫卖,更是乐意在前面凑个热闹。

    “这几只螃蟹真好。”

    孙离驻足在一鱼贩前面,看着水中饲养的螃蟹。

    八月正是吃螃蟹的时候,而在鱼贩前面饲养的这些螃蟹,个头十足,有满满的一盆。

    “买回去吧。”

    苏阳凑在前面,看着水中螃蟹,对孙离说道。

    现在家中人多,将这些螃蟹全部买回去也不嫌多。

    孙离看着盆中螃蟹,忽然笑道:“不如我们多买一些,养在池子里面,索性家中有五色珊瑚,也不会坏。”

    五色珊瑚是苏阳在金陵得到的秘宝,孙离知道,这五色珊瑚放在水中,水质就不会坏,但凡是水中所生的鱼蟹,在这五色珊瑚的池水之中,全都能够养活。

    “把鱼虾蟹全都养在池子里面,我们若吃,直接就在池子里面打捞就是了。”

    锦瑟将那五色珊瑚,作为养观赏鱼的地方,而孙离看来,应该用在水产养殖。

    “……”

    苏阳瞧着孙离美目透着认真,点了点头,说道:“你若是想要在里面养吃的虾蟹鱼类,就等一下,回家我把池子再改善一下,到时候让给孤园弄一些偏远海域的鱼蟹。”

    给孤园里面都是鬼物,魂游千里,往来不测,背靠十殿阎罗,生意在阴曹地府做的极大,让他们弄些鱼蟹,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偏远地区的海蟹,在这杭州商贩处是买不来的。

    “也好。”

    孙离对苏阳一笑,说道:“我也正不想回去呢。”

    这街头卖茶水的,卖干果的,卖奇花异草的,又有卖各种器物的,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孙离正想要在杭州城里面好好转转。

    两人携手,在杭州城里面走动,从这西湖边上,一直走到了南码头,那里万舟竟发,城中的许多物资都是由外而来,码头上面人来人往,浮蚁鼎沸。

    “你看那边的白鹅。”

    孙离伸手指向一方,让苏阳看过去,只见在那边有十几只鹅,一个个高昂着头,呼扇翅膀,雄赳赳,气昂昂。

    瞧见这一群大鹅,苏阳便想到了自己有的钝鹅秘方,看向孙离,孙离目光也自看来,就算不说,两人也知道彼此想到了一处,相视一笑,向着那边大鹅处走了过去。

    今日遇到这个多鹅,家里还有那么多的人口,至少要宰杀三个!

    苏阳和孙离两人来到这边,两个人正在这里吵闹,周围也站立了不少人,大多数都在这里凑个热闹,而听两人口音,其中一人说话是杭州口音,而另外一人说话,则明显是外地口音,两个人就因为鹅的归属,争论不休。

    “这些鹅里面,有我的十三只!我敢赌咒发誓!”

    “胡说,这些鹅里面,我的才是十三只!我也敢赌咒发誓!”

    两个人争吵叫道。

    “我的是十三只!”

    “十三只是我的!”

    两个人就在这个问题上面顶了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

    苏阳干脆问询旁边卖茶水的店家,这店家一直都在这里,应该是看清楚了情况。

    店家听到苏阳询问,说道:“是这边两个客官,都是赶着鹅要往杭州城里面去卖,来到这边,两个人就坐在这里喝了茶,喝完茶后,那边李庄的张客官就赶着鹅要走,这边张庄的李客官就把他给拦下,原来是他们两个的鹅聚在了一起,这李庄的张客官就给张庄的李客官道歉,说是一时疏忽了,要在这里面挑出来十三个鹅,张庄的李客官就说自己的是十三个鹅,李庄的张客官是八只鹅,两个人就在这里争了起来了。”

    张庄的姓李。

    李庄的姓张。

    两个人的鹅跑到了一起,这群鹅一共有二十一个,两个人都说自己的鹅是十三个,现在混在一起,长得也都一样,事情就说不清楚了。

    “你没看清楚谁的鹅多?”

    苏阳问店家道。

    “这您说的……我在这里卖茶水,来来回回这么多的客人,我的眼睛都放在这些客人的身上,看着他们谁穿绸子,谁穿麻子,谁看起来有钱,谁看起来没钱,谁嘴唇干燥,谁嘴唇湿润,谁闲情独步,想要往这里来,谁急匆匆,瞻前顾后,我这哪里能注意这里的鹅啊,我是依稀记得有两群鹅,但是当时我都看着陕西来的富商,去给他攀交情,讨一点赏,哪里注意到这张庄的李客官,李庄的张客官两个人的鹅聚在一起了呢,就算它们一个吃青草长大,一个吃粮食长大,我也分不出来啊……”

    店家说起这话,滔滔不绝。

    “好了好了。”

    苏阳止住店家,说道:“一句话的事,你也太能啰嗦了。”

    传说朱元璋在审阅奏折的时候,有人水了一万字没有进入主题,被朱元璋抽了一顿,苏阳感觉和这差不多。

    “你们两个别吵了!”

    苏阳叫道:“我给你们分鹅!既然你们说不清楚,就让鹅上堂来说个清楚!”

    苏阳这话喊出来后,正在吵闹的李,张二人一并收声,看到苏阳坐在茶摊上面,让人将茶摊上面的东西都给清掉,目光看向了一旁也在看热闹的书生,叫道:“把你们的笔墨纸砚借我一用。”

    这群书生是在这里等船离开,听到苏阳的话,彼此对望,最先一个人将箱笼放下,在里面取出笔墨纸砚,放在了桌上。

    “多谢。”

    苏阳看书生说道,顺便问一句:“贵姓?”

    “免贵姓宁。”

    书生答道,然后自然就走到人群这边,来这里看热闹。

    孙离就在一旁,看到苏阳这般模样,像是在茶摊上面当一个县老爷,不由捂嘴轻笑,她也知道,今日苏阳如此,是为了让她看热闹,逗她开心。

    “您要审鹅,这鹅可不会说人话,莫非您会说鹅话……”

    茶摊老板看着苏阳,连忙问道。

    “公堂之上保持肃静!”

    苏阳一拍桌子,这当官的模样摆的十足,叫道:“姓李的,姓张的,你们两个把这二十一个鹅全都给我押上来……”又对人群中的众人叫道:“谁能帮闲,来扮个差役,过来把这些鹅一个一个的按住。”

    大乾从来就不缺乏凑热闹的人,听到这话,立刻就有不少人站了出来,将这些鹅一个一个的押着,就像是差役押犯人一样,把这些鹅给按在地上,让它们嘎嘎作响,急的屎尿齐流。

    “姓李的,你家的鹅吃的是青草还是谷米?”

    苏阳问道。

    张庄姓李的人走上前来,对苏阳说道:“我家的鹅吃的是青草。”

    “哦……”

    苏阳点点头,看向李庄姓张的,说道:“你家的鹅吃的谷米?”

    李庄姓张的说道:“对对,我家的粮食有些闲余,已经放在家里好几年了,就索性养了一批鹅,今年我赶了十三只来到这里售卖,喝了一碗茶,也没有细数,就赶着鹅要走,随后这兄弟就赶上来,我一看有错,连忙就要把鹅给他,谁知这兄弟反口就说他的是十三个。”

    苏阳点点头,说道:“你所说的不差,那一只,那一只,还有那一只……”

    苏阳坐在上面,将鹅一一的指派出来,在这二十一个鹅里面分出来了十三个,说道:“这些都是你的,你过来签字画押认领吧。”

    这李庄姓张的听苏阳一说,倍感惊异,看向苏阳指派的鹅,岔毛的,崴脚的……分毫不错。

    “不对!这不公平!”

    张庄姓李的叫道:“你说审问鹅,鹅又没有招供,你凭什么说鹅是他的?”

    旁边围观的人听到这话,也纷纷向苏阳这个审鹅的“县老爷”质疑,平日的县衙是一言堂,在这茶摊上面,大家都是能畅所欲言的。

    “鹅已经招供了啊。”

    苏阳坐在上面,老神自在的说道。

    “你都没有审它们,它们怎么招供了?”

    姓宁的书生也是质疑。

    旁边围观的百姓们更是如此询问。

    “哈哈哈哈……”

    苏阳坐在茶摊上面笑笑,盘膝在这茶摊板凳上面,毫无形象,说道:“你们看鹅的粪,这吃粮食的粪黄,吃青草的粪清,这岂不就一目了然吗?”

    此话说来,周围的百姓们往那粪上一看,适才人们一押,让这些鹅屎尿齐流,这证据就摆在了这里。

    张庄姓李的也面有羞惭,看着李庄姓张的说道:“我就是因为你把我的鹅赶走了,我以为你诚心的,才跟你蹩了起来……”

    现在鹅已经分清楚,姓张的倒是认了,两个人各自领了各自的鹅。

    “来,你们来这里签字画押。”

    苏阳写好了判决书,但是这姓张的已经赶着鸭子跑了,判决书也是白写了。

    “呀,先生的字迹当真烂漫神化,这一个判决书,不如就送给我吧。”

    宁书生过来收拾笔墨,看到苏阳所写的判决书,欣喜的拿了起来。

    “给你了。”

    苏阳将这判决书递给宁书生,目光凝视这宁书生,自觉此人有大运,问道:“宁是……”

    “在下宁采臣。”

    宁书生对苏阳拱手,那边正在看热闹的书生们已经看到船来,连忙叫着宁采臣要回去。

    “先生明事烛断,采臣万分佩服,可否赐下姓名,异日再行赐教?”

    宁采臣被这些书生们拉着,回头看苏阳问道,他要往金华去赶考。

    “苏阳……”

    苏阳瞧着宁采臣,说了自己的名字。

 第一百二十九章 芙蓉城景

    “叽叽叽,叽叽叽。”

    画眉鸟落在了苏阳的案头,正在笔耕不止的苏阳看向案头画眉,这案头的画眉就在苏阳身边,随即翅膀扇动,跳到了苏阳的肩膀上面。

    苏阳歪过头瞧着画眉鸟,画眉鸟落在他的肩头,居然闭眼睡了起来。

    这是画眉鸟能和苏阳对话之后,对苏阳的完全信赖。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冯骥才写珍珠鸟的时候,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