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隋帝国风云 >

第268部分

大隋帝国风云-第268部分

小说: 大隋帝国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世雄又命令薛万彻,继续对云内方向的北虏进行sāo扰xìng攻击,竭尽所能牵制他们,想方设法阻止他们继续派兵南下赶赴白狼塞战场。
    薛世雄又急书郭绚,与叱吉设可以边打边谈,充分利用突厥人内部之间的矛盾,实施离间、反间之计,行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之事,比如向叱吉设提供代北战场的最新军情,有真有假,让其真假莫辨,误导他对战局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总而言之,这场决战的主战场在代北,而不是燕北,所以东北道的主力大军将陆续进入代北战场,至于阻御叱吉设的北虏南部军团入侵燕北的重任,就完全托付给郭绚和他的五千将士了。
    薛世雄又命令屯军于安阳镇的武贲郎将赵十住、贺兰宜,武牙郎将晋文衍,马上率幽州主力军团推进两百里,进入青陂道的崇山峻岭之中,以便随时支援白狼塞。
    又命令正在安阳负责前线军需调度的刘炫等行辕官僚,考虑到进入白狼塞战场上的军队越来越多,战斗越来越激烈,军需的需求量会暴增,要求他们在不增加民夫数量的基础上,迅速提高运送效率,以确保决战所需。
    这一天入暮时分,薛世雄接到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第三百二十九章 援军
    ()    右武卫大将军李景与北平镇戍军到了燕北,约一万五千余名北平将士已从居庸关方向越过太行山,正rì夜兼程向燕北行辕急行而来,未来两三天里,他们将陆续抵达行辕所在地怀戎城。
    薛世雄惊喜不已,立即派卫府长史并两名参军事先期出迎,以表敬谢之意。
    北平军进了居庸关,过了太行山,之后李景才报讯薛世雄,明显就是表露出一种姿态:我可以接受你的领导,但你不能限制和干涉我的战场指挥权,也不能越过我直接命令我的部下,更不能凌驾于我的统兵权之上,任意调遣我的军队。
    薛世雄心领神会,对李景的含蓄表态做出了积极回应。两人虽同为帝国名将,卫府大将军,关陇贵族中的杰出之辈,但李景年长,在军中资历更老,功勋也更为卓著。当两人共同镇戍东北时,薛世雄却为统帅,李景则效力于其帐下,这必然会产生矛盾。另外,薛世雄出自关陇的河东系贵族,而李景则关陇的陇西系贵族,双方各有其利益所在,发生冲突也是理所当然。
    如今李景能遵从圣旨,能遵从薛世雄的命令,带着北平军赶赴代北战场,算是主动放低了“姿态”,这让薛世雄心花怒放、倍感欣慰。现在他只要军队,军队越多越好,至于其他具体细节,都可以拿来磋商,都可以妥协,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进入代北的军队多了,粮草武器的消耗也必将成倍增加。燕北军需的囤积量非常有限。虽然之前伽蓝已经做了充分准备,但远远不足。好在涿郡囤积有数量惊人的粮草武器等各种战争物资。而薛世雄在做出参加南北决战的命令后,又第一时间下令征发徭役、征召大量民夫向燕北运送军需。不过考虑到这场决战规模之大,耗时之长,所需军需之巨,薛世雄还是急书涿郡留守府和东北道大使府,敦促两府官员竭尽全力支援代北战场,并想尽一切办法加大军需供给和加快军需的运送速度。
    九月初一,白狼塞战场战况激烈。双方都投入了所有兵力,战场上旌旗翻飞、鼓号喧天,气势凛冽。
    双方军队在白狼塞南北两条防线上展开了激烈厮杀,山岗、谷地、树林和河溪之间,凡防线所及之处,皆是杀声震天,箭矢如云。
    双方将士酣呼鏖战。奋勇搏杀,战场上尸横遍野,血肉横飞。
    这天下午,薛万均率两个鹰扬府二千余名jīng兵赶到了白狼塞战场。
    浑身浴血的伽蓝亲自出迎,与薛万均紧紧拥抱,“三哥。谢谢……”
    “手足兄弟,生死与共。”
    薛万钧用力拍了拍伽蓝的后背,然后推开他,连退数步,与帐下众将站到了一起。纵声吼道,“诸将。拜……”
    众将轰然应诺,齐齐一拜,“参见将军!”
    这是一位传奇将军,一位如神迹般崛起于中土的将军,一位杀人无数如阿修罗如地狱恶魔般的将军,如今他就站在这里,血染征袍,威风凛凛,而尤其令人敬畏和让人崇拜的是,在这场南北决战中,他不仅指挥麾下将士与数倍于己的北虏浴血奋战,还把突厥人的可汗和突厥人的主力大军堵在了雁门。试问当今天下,谁有这样的勇气和气魄?唯有伽蓝将军。接下来的战斗将异常惨烈和血腥,今rì白狼塞上所有的将士都有可能英勇战死、壮烈殉国,但没有人退却,没有人畏缩,为了中土,为了帝国,虽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辞。
    “免!”伽蓝躬身一礼,高举双手,厉声说道,“帝国的勇士们,卫府的兄弟们,今rì我们生死与共,誓死奋战,以手中长刀斩北虏于塞下!”
    “喏!”众将轰然应诺,再施一礼,“誓死奋战!”
    吼声如雷,震撼天地。
    黄昏时分,薛万均率两个鹰扬府进入了鹅毛口战场,并即刻投入了战斗。
    在战局僵持的关键时刻,帝国jīng锐军队支援而来,极大地鼓舞了士气,燕北将士士气如虹,信心空前高涨。
    同rì,雁门战场同样惨烈,双方将士以空前的勇气、不屈不挠的意志、慷慨赴死的决心和对未未的无限憧憬,继续战斗,继续杀戮,继续接受死神的召唤。
    始毕可汗已骑虎难下,左右为难,更瞻前顾后,犹疑不决。他的信心已动摇,他祈盼着听到惊天动地的欢呼,听到雁门攻陷的喜讯,听到俘获中土皇帝的好消息。侥幸的心理和贪婪的**已控制了他的神智,加上对失败的极度恐惧和对胜利的极度渴望,让他备受煎熬。但他只能无助等待,等待天狼神显露神力庇护他的子民,等待命运之神对突厥人做出最后的裁决。
    雁门城内的皇帝却在愤怒的诅咒,诅咒穷凶极恶的突厥人,诅咒忘恩背主的始毕叛贼,诅咒东都和西京里yīn谋推翻他的权贵,诅咒曾经发誓效忠他的卫府将军们,甚至诅咒留守太原的云定兴,咬牙切齿要杀了他。
    云定兴是前太子杨勇的岳父,一度因太子案而遭罢黜弃用。皇帝也不想用他,但无奈宇文述极力举荐,正好皇帝也想找个机会挽救因太子一案对自己声誉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于是便重新起用了云定兴。
    皇帝这一刻懊悔不迭,认为自己识人不明,用错人了,连带把宇文述也骂了个狗血淋头。宇文述也很郁闷,暗自怨怪云定兴,心想你也太无能了吧?你还想不想活了?皇帝被困雁门都半个多月了,你好歹也要在雁门城外露个头吧?你这不是找死吗?你找死就找死吧,但你不要祸害我啊。
    云定兴若是知道皇帝要杀他,肯定觉得冤枉。恨不得一头撞死以证清白。
    这一天在崞山战场上,云定兴督军猛攻。
    帝国将士武器jīng良。擅长步战,又是本土作战,气势如虎,而北虏控弦仅仅拥有数量上的优势,再加上南下攻击受阻,寸步难进,士气倍受打击,所以双方正好打了个旗鼓相当。杀得血流成河。
    同rì,东都勤王之师已渡过黄河,由河内方向越过了太行山,正飞奔在晋南长平郡的崇山峻岭之中。
    同rì,西京勤王之师也已渡过黄河,由河东北上飞速前进
    同rì,山西、河东抚慰大使李渊率河东主力大军。由龙门北上,沿汾河一线急速赶赴太原。
    九月初二,右武卫大将军李景、武贲郎将罗艺率北平军十个马军团率先抵达怀戎城。
    东北道大使、左御卫大将军薛世雄出辕门十里相迎。双方稍事寒暄后,薛世雄便请李景共赴行辕,不料李景却摇了摇手,婉言拒绝。“战事紧张,救兵如救火。舞yīn公毋须客套,还是让某等先了解一下军情,然后便直接下令吧。北平军自某以下,唯舞yīn公马首是瞻。”
    李景言辞之间并不客气。这位身高体阔、气宇轩昂,长着三尺美髯的军中老帅。对资历军功皆不如自己,却因为门第更高、又深得皇帝的恩宠而高居自己之上的薛大将军,显然抱有一定的成见。
    薛世雄却假以辞sè,不做无谓的意气之争。仗打赢了,对大家都有好处,帝国的安危和将士们的xìng命才至关重要。
    “如此甚好!”薛世雄躬身致谢,然后冲着身后的僚属们挥了挥手。
    卫府录事参军事带着两个掾属急忙上前,一边打开代北战场的军事地图,一边开始向李景、罗艺等北平将帅们详述当前战局,并做出分析和推衍。
    据薛世雄获得的最新消息,皇帝和部分中枢大臣依旧被困雁门城中,齐王杨暕和行宫官僚也依旧被困崞城,骁果第二军则坚守崞山,把北虏选锋军阻挡于雁门境内,确保了太原的安全。而太原的援兵集结缓慢,左屯卫大将军云定兴直到八月二十三rì,才集结了两万人马北上救援。依薛世雄的估计,云定兴因为受限于兵力不足,最多与骁果第二军坚守崞山,无法救援崞城和雁门,也无法对雁门战场上的十几万北虏大军形成威胁。
    不过东北道大使府和燕北行辕对战局的发展有个共识,那就是始毕可汗和北虏大军迫于季节、气候、军需以及牙帐和大漠局势rì益恶化等各种不利因素,必然会在九月中旬前后实施战略撤退,也就是说,只要皇帝在雁门坚守到九月中旬,那么帝国就取得了这场决战的决定xìng优势,而北虏将陷入被动,假若俟利弗设阿史那咄栗和俟利发康鞘利不能在九月中旬之前拿下白狼塞,打通战略撤退的通道,那么北虏主力大军将被包围,而帝国将取得这场决战的最后胜利。
    所以,能否守住白狼塞,是帝国能否取得这场南北决战最后胜利的关键所在。
    李景听得很认真,全神贯注。待录事参军事讲述完毕,他对整个代北战场已经了然于胸。稍加思索后,他提出了第一个问题,“陛下在雁门城能否坚守到九月中旬?”
    这个问题绝大部分人都无法回答,不过李景知道薛世雄和伽蓝都是皇帝所拟定的这个决战策略的执行人,虽然对此他颇感失落,甚至有些嫉恨,但皇帝相信什么人,恩宠什么人,那是皇帝的事情,他即便做得再好,对皇帝再忠诚,无奈皇帝不相信他,他又有什么办法?所以他初始对出战代北并不积极,直到薛世雄告诉他,皇帝被困雁门,他才敏锐地察觉到了机会,此时此刻,第一个冲到代北战场浴血勤王的人,必将赢得皇帝的信任。
    薛世雄给予了肯定的答复。除非上苍一定要摧毁帝国,否则皇帝肯定能守住雁门城。
    “东都和西京的援军何时抵达代北?”
    这个问题薛世雄亦无法回答,他到目前为止甚至都不知道东都已经下诏勤王,他只能祈祷上苍的保佑。
    李景摇摇头,无声叹息。
    皇帝在豪赌,这些年皇帝的xìng格变化很大,冲动大于理智,浪漫大于现实,虽然皇帝在中外大战略的布局上堪称惊艳,并且屡屡得手,如果这一仗打赢了,皇帝也就基本上接近了他理想中的美轮美奂的战略大构架的建造,但是,皇帝把理想与现实混淆了,而现实距离他的理想总有一段距离,为此皇帝非常急躁,表现得急功近利,不论在策略上还是在用人上,都充满了矛盾和变异,由此也让皇帝和他周围的人时刻处在一种焦虑和郁愤之中,于是在策略上便常常脱离现实不顾一切的进行豪赌,而在用人上更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常常让人匪夷所思,比如对伽蓝的使用,在帝国历史上便是空前个例。
    李景问了第三个问题,“伽蓝能否守住白狼塞?”
    薛世雄摇头,他把伽蓝的预测告诉了李景,“始毕可汗和北虏主力抵达白狼塞之刻,也就是白狼塞失陷之时。”
    李景知道北平军的使命了,他冲着薛世雄躬身致礼,“请舞yīn公下令。”
    “北平军火速赶赴白狼塞,于神武川、桑干河一线布阵,与白狼塞形成钳形防御,不惜一切代价将北虏主力阻截于白狼塞下。”
    李景、罗艺等北平军将帅躬身领命,轰然应诺。
第三百三十章 九月初三
    ()    九月初三,白狼塞激战进入第十五天。
    双方损失惨重,但此刻双方就如失控的战车,除了狂奔至死外,别无他策。
    伽蓝身先士卒,每rì与将士们一起浴血奋战,他的金狼头护具和他的威猛雪獒已化身为燕北将士心中顽强的信念,就像那面高高飘扬在白狼塞上空的帝国大纛,始终烙刻在中土人的心里,屹立不倒。
    每rì燕北军团的军官们都要齐聚要塞,共议军情。校尉、郎将们随着伤亡与rì俱增,随着时间一天天流逝,心情也rì渐沉重。北虏拼命攻击,目标明确,那就是以命搏命,单纯消耗,消耗燕北军的兵力,消耗中土人的士气和勇气,只待始毕可汗率主力大军北撤而至,则必能一击而中,一击之下摧毁白狼塞。北虏人多势众,消耗得起,但燕北军消耗不起,每rì掩埋了阵亡将士后,防御战阵便削薄一分,这样打下去,若无援军,则要塞必失,要塞若失,则必然导致南北决决战在最后一刻功亏一篑,无法实现决战之战略目标。
    伽蓝尤为焦虑。这天军议上,有军官再次担心雁门,提出雁门失陷的假设。军议气氛由此变得沉闷、压抑,令人窒息。伽蓝断然否决了这一假设。白狼塞外北虏数次增兵,不计损失的连rì攻击,足以证明雁门战局依旧处在僵持之态,而随着激战时间的延续,战局发展对北虏会越来越不利,由此进一步导致北虏不得不狂攻白狼塞以打通北撤之路。
    伽蓝依旧坚持自己的推测,九月十三rì前后,也就是北虏攻击雁门城三十天前后,北虏迫于气候、 ” ” 战局发展和牙帐内部矛盾等诸多不利因素,不得不撤离中土。从路程上来推算。伽蓝估计九月十八rì前后,白狼塞将迎来这场决战的最高cháo,迎来南北决战的巅峰对决,而帝国能否赢得这场决战的最后胜利,关键便在燕北军能否守住白狼塞。
    伽蓝的信心有些动摇了,现在伤亡在增大,燕北军每rì都在流血,士气、实力都在衰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