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赐我神之名 >

第161部分

赐我神之名-第161部分

小说: 赐我神之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龙格森冲进军阵里,这群弓箭手只剩下被宰割的份,龙格森带走了二十多条性命,朝着荒野继续狂奔。

    不能让他继续逃了,再逃就真的逃出了视线。巴克恩率领十几名神罚武士亲自上前围堵,神罚者们率先发动了圣光,一束圣光打伤了龙格森的肩膀,还有一束圣光擦伤了龙格森的脸颊,其余的圣光全部被龙格森战袍上的甲叶反弹回来,一束反弹回来的圣光击中了一名神罚者的面门,在他脸上直接打了一个洞。

    龙格森算是个正直的人,但并不意味着他在战场上不够阴狠,这一身战袍价值一万六千个金币,是专门针对神罚武士定制的。

    巴克恩也没打算用三阶技击败龙格森,他冲到军阵前面,准备发动流炎技。

    但他没有意识到一件事,龙格森见过霍威特的流炎技,知道每一个动作细节,巴克恩此时用出了同样的动作,他暴露了。

    在赫拉克勒斯的高阶信徒面前暴露自己,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巴克恩的火蛇还没有出现,龙格森突然回头开弓,一箭射了过来。

    巴克恩也穿着厚重的盔甲,可没想到箭矢的力道大的惊人,直接穿透了盔甲,射穿了巴克恩的肩胛骨。

    巴克恩痛呼一声,险些落马,这一箭差点让他失去了意识。

    这就是大力神五阶信徒的实力,龙格森的弓也是特制的,几个人合力都拉不动弓弦分毫。他在城东也有不少生意,可生活过得非常素朴,他把所有积蓄全都用在了这一身装备上。

    龙格森的反击还没有结束,箭矢接二连三飞来,巴克恩控制着战马,藏到了其他神罚者身后,龙格森箭无虚发,十几名神罚武士相继落马,但在周旋之间,神罚军组织好了阵型,渐渐形成了合围之势。

    “不能让他跑了!”巴克恩高声呼喊道,“主在看着你们,杀了他,我们将赢得最终的胜利!”

    围攻之中,龙格森找不到出路,他的马蹄放慢了,这也意味着他基本失去了突围的可能。

    一名神罚者刺伤了龙格森的右臂,他无法再自如的挥舞骑枪,也不能轻松开弓。

    肋下也受了几处伤,痛楚可以忍耐,但伤口在不停流血。

    战马也受伤了,脚步开始踉跄。

    龙格森做好了准备,他知道单枪匹马杀透重围的概率微乎其微,但至少要死的更有尊严。

    城头上的战鼓仍未停息,士兵们红着眼睛喊着大将军的名字。

    前方有一片密集的长矛,龙格森朝着阵型最薄弱的地方冲了上去,他知道这是自己最后一次冲锋,也许能杀掉几个敌人,但结局不会改变,他会被长矛戳成筛子。

    可正当龙格森靠近的时候,敌军突然散开了,巴克恩吹响了撤退的号角。

    龙格森一惊,他不明白巴克恩为什么要放过自己,英雄相惜吗?

    他想多了,巴克恩没那种心情。

    一支军队出现在了视线当中,烟石伯爵卡雷恩率领三千士兵来到了城下,巴克恩必须立刻组织起防御阵型。

    巴克恩和卡雷恩伯爵算是老相识,他非常清楚卡雷恩的立场,卡雷恩一直在暗中对抗神罚者,虽然不像盖萨克那么高调,但态度非常坚决。

    三千兵马不算多,巴克恩手上还剩一万多人,对付卡雷恩绰绰有余。

    可卡雷恩来的太巧了,这会不会是国王的阴谋?

    只来了一个烟石伯爵,还是各地领主都来了?在王都城下陷入围攻,对巴克恩来说等同于末日降临。

    巴克恩下令全军退守营地,同时派出信使前往王都。

    他同意和国王议和,唯一的要求是当晚能够进入王都。

 第三百八十五章 乱局

    卡雷恩是德恩科大公的附庸,他奉了大公的命令前来王都支援。虽然国王曾下达命令不允许各地领主靠近王都,但大公威严同样不容小觑,沿途的各路领主没有一个敢站出来阻止卡雷恩。

    救下了遍体鳞伤的龙格森将军,卡雷恩基本推测出了情势的变化,那个软蛋国王又认怂了。

    这对所有支持国王的领主都将构成致命打击,他们会成为神罚者眼中的罪人。

    而这其中又以卡雷恩为首,他的军队做什么来了?先是违背了国王的命令,又对神罚军构成了威胁,等巴克恩掌控王都之后,直接可以用异端罪将卡雷恩处死。

    “尽快离开这,”龙格森提醒道,“国王已经和神罚者达成了和议,你可能会遭到王军和神罚军的夹击。”

    “再等一夜吧,我是来支援王都的,只要神罚者没有进入王都,我至少还算得上师出有名,况且城墙依旧坚固,城外还有援军,陛下或许能改变想法,继续和神罚军战斗下去。”

    龙格森摇头道:“别等,一刻也别等,给我些食物和水,我们各走各路。”

    卡雷恩一怔,转而笑道:“龙格森将军,我救了你的命,你说走就走?”

    “我不是忘恩负义之徒,可我不想连累你,我将成为王国最大的罪人之一,带上我,你的处境会更加窘迫。”

    “这可未必,安心休息吧大将军,到了该出发的时候,我绝不会丝毫迟疑。”

    当晚,王都城门大开,巴克恩率军进驻大教堂。

    次日天明,巴克恩来到王宫,面见国王。

    刚刚经历了一个月的恶战,见到巴克恩时,国王有些尴尬。

    可巴克恩非常自然,三言两语将之前的事情一笔带过:

    “这不全是您的过错,前任大主教霍威特的一些举动的确冒犯了您的威严,斯人已逝,凶手已得到严惩,种种过往不必深究,宽容的主能包容一切,烟消云散之后,主的恩泽依然庇佑着您的王国。”

    国王心里踏实了不少,暗暗庆幸自己做出了英明的抉择。

    客套话说了许多,该说正题了,巴克恩提出了一个要求:“请陛下立刻下达命令,剿灭城外的叛军。”

    国王愣住了,他知道巴克恩口中的“叛军”指的是卡雷恩的军队。

    不管国王多么懦弱,他也知道卡雷恩的来意,卡雷恩是来支援王都的,背后还有德恩科大公的授意,如果现在对卡雷恩动手,就等于得罪了北方的所有领主,也会让王国的所有领主感到寒心。

    “烟石伯爵可能和我们之间有一些误会,”国王谦和的笑道,“等查明真相,再做处置不迟,我已经派出了使者,很快收到回音,我想烟石伯爵很快就会离开王都……”

    “离开?你打算放他逃走吗?”巴克恩的语气突然变了。

    国王耐心的解释道:“我只是不想做出草率的决定。”

    “不需要你做出什么决定,我已经替你起草好了命令,只是需要你的印章而已。”

    巴克恩拿出了起草好的文书,等着国王盖印。

    国王的脸吓得煞白,之前无论和神罚者出现了多么严重的冲突,霍威特都没有做出如此过分的举动。

    可巴克恩已经把文书摆在了国王面前,他在等待国王完成任务,而不是要国王做出选择。

    五阶的霸气压得国王喘不过气来,他转脸看了看政务大臣,政务大臣一脸木然,好像眼前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莱西奥,你觉得我们是不是应该再做些商议?”

    商议?还能商议什么?一万多名神罚军已经进城了,国王的大部分军队已经被缴械了,风骁战骑被像囚犯一样关押了起来,国王能动用的武装力量只剩下王宫里的一百多名侍卫,到了这步田地,还有什么可商议的?

    巴克恩就在眼前,如果政务大臣出手,依然有杀了他的可能。

    可杀了他之后呢?接下来还要面临和教皇的战争,龙格森的教训在眼前摆着,政务大臣大概率会被当成替罪羊,和龙格森落得同样下场。

    政务大臣挤出一丝笑容,低声道:“这件事还是由陛下决断吧。”

    巴克恩没有理会政务大臣,直接来到国王面前,眼睛盯着王国的大印。

    在他的注视下,国王颤巍巍拿起了印章,盖在了文书上。

    当天下午,巴克恩率兵出城攻打卡雷恩的营地,卡雷恩早已率兵离去。

    巴克恩没敢追赶,因为他不确定其他领主的态度,他再次起草了一份文书,要求国王下达“除魔令”。

    所谓“除魔令”,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剿除异端者的命令,国王再次犹豫,这让巴克恩很不耐烦。

    “如果你觉得这是一种负担,干脆把印章交给我来保管吧!”

    国王不敢多说,赶紧在文书上盖好了印章。

    这份命令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终于传遍了王国的各个角落,可得到的反馈却十分复杂。

    北方领主反馈的非常积极,以德恩科大公为首的北方诸侯愿意服从王国的命令,尽快诛杀领地上的异端者,但他们也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之前的事情既往不咎,包括卡雷恩在内,所有人都是为了王国着想,不能追究过去的责任。二是神罚者暂时不能在他们的领地上修建教堂,理由是局势尚不稳定,各地领主无法保证神罚者的安全。

    这样的回复让巴克恩非常愤怒,可冷静下来一想,他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北方的领主们非常团结,德恩科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在他们当中树立起了强大的威望。

    细想一下,原因也不难猜,反复无常的国王让领主们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感,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寻找一个强有力的靠山,德恩科大公显然是最佳选择。

    不能对他们太强硬,如果激起北方的联合反抗,立足未稳的巴克恩还真未必抵挡得住。

    南方的局势更加混乱,整体情况分为东南、正南和西南三个部分。

    东南地区的状况最为棘手,以贝萨流大公为首的领主们拒绝接受国王的命令,并宣称要继续保持和神罚者的敌对态势。

    正南地区的态度模糊不清,以谢尔泰大公为首的领主们没有给出任何明确的回应,他们在观望。

    西南地区有点滑稽,他们没有强有力的领袖,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情况,有人表示坚决和神罚者战斗到底,有人表示坚决遵从国王的命令,有人表示没有参与之前的事情,有一位领主表示他之前只是和当地的执事吵了一架,随时可以和解。

    如此混乱的西南,却得到了巴克恩的重视,他把目光投向了灰鱼镇。

    “这里被一个叫罗曼·威尔金斯的神罚者占领着,”巴克恩跟部下商议着,“先从他入手,让灰鱼镇成为西南的神圣之地,我们给他一些支援,让他剿灭七星山的蒙奇克和黑水城的艾尔猛,其他领主在武力震慑之下,势必会投靠威尔金斯,届时我们再利用西南的力量,改变正南地区的模糊态度,让东南陷入孤立,然后从海上出兵,将其一举歼灭!”

 第三百八十六章 巴克恩的战术

    曼达最近很忙,因为他发现治理一座城市比他想象的要复杂。

    财务运转就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领主的收入来自于税收,但在这个时代,税收的结构要比后世复杂的多。

    向艾尔猛缴税的一共有三类人,第一类人是农民,由艾尔猛直接管辖的农民。农民缴税的形式有两种,第一种是义务劳动,他们每个月要花上三分之一的时间在领主的田地里工作。第二种是秋赋,到了秋天,农民还要把自己土地上收获的粮食拿出三成缴纳给领主。农民的税收,是领主的主要粮食来源。

    第二类需要缴税的人是商人,按照罗姆路国的律法,商人每经过一地,都要向领主缴纳一次税金,金额一般为商品价值的两成或三成。商税是领主重要的财务来源,黑水城地处要道,每年的商税收入几乎能达到一万个金币,而偏僻的红叶镇,每年的商税可能不超过一百个金币。

    第三类需要缴税的人是贵族,也就是艾尔猛的附庸,按道理曼达也是其中之一。所有艾尔猛治下的贵族,每年都要向艾尔猛缴纳三成的收入,这笔钱的数量不少,而且意义非凡,这代表了艾尔猛的地位和统治力,也代表了附庸对他的尊重和服从。

    现在这三类人都出了点小问题,曼达必须逐一化解。

    首先是农民不想缴纳秋赋,理由是为了备战,他们已经向艾尔猛缴纳的了军粮。

    这件事倒可以理解,如果已经缴纳过军粮,再让平民缴纳秋赋就等于断了他们的生路,他们会变成流民,甚至会变成暴民,这显然不是曼达想要看到的结果。

    对农民,曼达的处置方式相对温和,打开账本一一对照,凡是缴纳过军粮的农民,只要在数量上达到三成,即可免除秋赋,多退少补。

    接下来是贵族,他们为艾尔猛提供了士兵,并且捐赠了不少武器和粮食,这份贡献足以抵挡他们的税金。

    曼达对此表示理解,这和免除农民的税金道理一样,可他还是鼓励贵族们缴纳税金,主动做出一份贡献。

    贵族之中还是聪明人居多,艾尔猛治下有十一位贵族,其中有八位贵族在曼达的劝说之下缴纳了税金,但还有三位贵族如同铁板一块,一个子不出。

    曼达言出必行,没有为难这三位贵族,可不幸的是,这三位领主遭遇了强盗,被抢的倾家荡产。

    通过这件事,贵族们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别讲太多道理,道理讲得越多,吃的亏也越大。

    最后剩下的是商人,他们的情况更复杂,在艾尔猛备战期间,一直到曼达接管黑水城的过渡期,因为管理的疏忽,造成很多商人浑水摸鱼,没有缴税。

    这群商人很好辨认,凡是缴过税的商人,都会得到一块刻有艾尔猛族徽的木片,这块木片就是缴税凭证。

    曼达没有追究他们逃税的责任,只是要求没有凭证的商人在途径七星山时把税金补上。

    可商人们总是变着花样拒绝补税,有人说他们把凭证弄丢了,有人说他们根本没有路过黑水城,曼达长叹一声道:“商人奔波一路也是辛苦,我是个宽容的人,就放过他们一次吧,等他们走出七星山的地界,叫罗曼·威尔金斯关照他们一下,记住,一定要宽容,抢光货物就好,尽量别杀人。”

    罗曼·威尔金斯的任务很重,可税收工作刚有起色,罗曼·威尔金斯的扮演者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