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咸鱼格格靠运气躺赢(清穿) >

第34部分

咸鱼格格靠运气躺赢(清穿)-第34部分

小说: 咸鱼格格靠运气躺赢(清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呢。”

    云瑶现在虽然暂时领先,但是她也没有种过西瓜,以后谁胜谁负的确难说,现在她也不敢把话说死了。

    她只管不断拍胤禛马屁,把他哄得开开心心的,还带着另外一个免费劳力苏培盛,替她做完了最辛苦的活。

    从地里回来,云瑶主动伺候胤禛去洗漱,他那张晒得黑红黑红的脸,才露出了些喜色:“还算你有点良心。”

    云瑶见他手掌都是血泡,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垂着头不作声,帮他用白酒在血泡周围擦拭过,再用干净的针头挑破血泡,挤出里面的血后,再抹上太医院的药膏。

    胤禛见先前还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人,突然哑了火,侧头去看她的脸。

    他见她皱着眉头小脸上都是心疼,心里涌上股甜蜜,柔声安慰她道:“不过几个血泡而已,以前我学骑射的时候,手可比这伤得厉害多了。你不要担心,我没事。”

    云瑶正在全神贯注抹药,听到他声音突然放低,暧昧了起来:“等手心结了厚茧,你才会觉着好呢。”

    云瑶手一抖,按到他破了的地方,他吃疼手猛地一缩,嘴里长吸了口气。她无语看着他,“爷,这时候就别说这些了不行吗?”

    痛过之后,胤禛又把手伸到了她的面前,抬着下巴道:“怎么就不能说了,难不成我还撒谎了,抚摸在你身上,快活的可是你。”

    胤禛经常说一语双关的话,以前云瑶都没有回击,主要是怕吓着了他。

    怎么说她也是见过无数不可言说之人,想了想一边卷着纱布,一边慢条斯理地道:“爷,附近村子里老王家养的公牛倒下了,听说快不行了呢。”

    胤禛有些不明白她怎么突然说起了头牛,满脸不解。

    云瑶抬头看着他笑问道:“爷知道为何吗?”

    “为何?”胤禛很快问道。

    云瑶一本正经地道:“听说牛犁地犁太狠了,可见只有累坏的牛,没有耕坏的地啊。”

    胤禛愣住,很快他就明白了过来,冷哼了一声道:“还不是因为母牛太懒,都让公牛使劲了,可不是会被累倒么。”

    云瑶心道,母牛太多了,忙着要下小牛犊呢。不过她没有说出口,合上药膏瓶,转开了话题道:“爷,苏培盛他们的手估摸着也伤了,这些药膏妾身拿去让他们也用用好不好?”

    胤禛笑了起来:“这西瓜种出来,可得卖十两金一个才行。我知道你好心,去吧,下地的都抹抹,别耽误了以后的功夫。”

    云瑶就等着他这句话,自动忽略了他后面地主奴役长工的嘴脸,先去把药膏拿给了姚姑姑。

    云瑶不理她的拒绝,又亲自帮着她手心的血泡,用烧酒重新清理过周围,再抹上药膏包扎起来。又嘱咐她好好歇息,提水这些重活就让别的丫鬟来做。

    长兴苏培盛她就没有亲自动手了,只在旁边他们自己动手,再出言指点几句,等到他们都抹了药之后才回了屋。

    胤禛已经等得不耐烦,“怎么去这么久?”

    云瑶笑道:“爷先前不是说还得让他们下地吗,用狠了总得好好养着,不然以后使唤谁去呀?”

    胤禛被她噎了一下,伸开手臂道:“我也用狠了,快来好好养着我。”

    云瑶笑着一拧身就走,“妾身去催催厨房,让他们赶紧拿饭菜上来,让爷多吃几碗养身子。”

    胤禛悻悻收回手,抬眉大声道:“吃完饭就上炕犁地!”

    云瑶脚下一滑,差点摔了一跤,扶住门框回头无语斜了他一眼。看来这头牛还挺壮的,亏得她先前还那么愧疚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地里的西瓜苗长势良好,准确说是一半长得好,另外一半在衬托下,就不那么好看了。

    胤禛背着手在田坎上,看着自己那半边明显弱了许多的西瓜苗,心里无限感慨。

    看来尽信书不如无书,还是没学问的老农会种地啊!

    没学问的老农云瑶戴着斗笠,蹲在地里看着拳头大的西瓜,心里说不出的喜悦。

    她用树胶将剪成云朵状的布黏在西瓜上,准备来个独家标记,以后她种的瓜都刻上了她的大名!

    胤禛慢吞吞走到云瑶身边,看了半晌后也蹲了下来,开始动手帮忙,嘲讽地道:“真是小心眼子,难不成以后你种出来的,我还会强行占了去,说是我种的么。”

    云瑶嘿嘿笑,“爷,以后等你的瓜长出来了,妾身也帮你剪头牛”

    见胤禛瞪她,忙改口道:“爷喜欢什么,妾身好帮你剪,等西瓜长大以后就留下了一道印记,看上去可有成就感了。”

    胤禛沉默不语,云瑶以为他嫌弃不理会呢,没想到听他突然出声道:“就剪成小狗的模样吧。”

    云瑶差点儿没笑出声,小狗还不如牛呢,他还真是十足的狗痴。不过西瓜上长出条小狗来,可爱是可爱,跟他的形象怎么也不搭啊。

    她想了想还是建议道:“爷,以后若是你种出来的瓜,肯定要送去给皇上娘娘们尝是不是,他们看到西瓜上的小狗,会不会笑话爷啊?”

    胤禛回头看了一眼自己那稀稀拉拉的西瓜苗,平静地道:“也得要能先长出西瓜来,长大成熟后才送得出去。”

    云瑶死死忍着没有嘲笑他,算他有自知之明。

    早上虽然太阳不大,可下地干活还是热出了一身汗。胤禛最近学着云瑶穿起棉布衣衫。两人都戴着斗笠,如同寻常的老农那样沿着田间小径往回走,一边走一边对周围指指点点,这里可以种什么,那里可种什么。

    云瑶以前见西瓜育苗长势良好,又用同样的方法育了丝瓜冬瓜南瓜苗。并且见缝插针,种得到处都是,如今都快如她先前吹嘘的那样瓜果满园了。

    她甚至还在院子里的石榴树下种了颗丝瓜,如今藤蔓沿着石榴树往上爬,大有将石榴树都缠满的趋势,胤禛不知道嫌弃了多少次,怪她的丝瓜都害得石榴都长小了许多。

    洗漱完换了身干爽的衣衫,胤禛喝了一大杯温茶,感叹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得来不易啊。”

    云瑶慢慢捶着自己的腰,跟着长叹:“可不是,不过见到自己亲手种出来的开花结果,心里真是高兴。”

    胤禛斜靠在矮塌上,怔怔出神,思绪渐渐飘去了别处。

    最近康熙正式定下了太子妃人选,果真如他先前所想,是三等伯石文炳的嫡女。

    老大先前憋着劲在家里准备生嫡子,也没有个动静,倒是老三的福晋与老五的侧室先后有了身孕。

    他成天黑着脸不高兴,被康熙训斥了一通不友爱兄弟,下令他回府反省。

    胤禛觉得有些幸运,若不是自己一心扑在了地里那几颗癞痢苗上,他估摸着也会如老大那样,见府里还没有儿子,也会沉不住气。

    云瑶不知道他心中所想,见他突然眼神柔和看着自己,怔怔摸了摸自己的脸,脑子转得飞快。

    天气要热起来了,康熙又要来畅春园避暑,他那串女人们也要跟着来了,他是又要以情理说动她,让她不要跟她们生气吵嘴吗?

    “你的地种得很好,先前都是我想左了,我认输。这种方法我们再多试试,以后若是能成,就献出去交给汗阿玛,再给你请封好不好?”

    云瑶登时张大了嘴,这些都是后世积累出来的经验,这么大的功劳她可不敢冒领。

    再说请封有什么用,有了身份之后,得出去应酬,节庆时得进宫领宴,得进宫给德妃请安,听她训斥得伺候好胤禛,为爱新觉罗家开枝散叶。

    以前在宫里当差时,云瑶可没有少见那些命妇们,起得比鸡还早,不管天冷天热,都穿着重重的命妇朝服,进宫依着规矩,不断下跪,再不断磕头。

    然后筵席上的饭菜就不用说了,估计给到现在的猫大爷,它们都不稀得看。

    要是她想在女人堆中打交道,她还种什么地啊,直接杀回府与福晋她们斗个你死我活好了。

    当然有了诰命也有好处,如果封了个侧福晋什么,在福晋面前就更有底气些,毕竟满人福晋侧福晋的地位相差可不大。

    还有月例这些会随之增长,老了死了以后,刻在墓碑上的字也会长许多。若是再来个追封,说不定一块墓碑还写不下,得换块大的来。

    可她现在有钱有闲,也不用见福晋,这些好处对她来说,就一点用处都没有了。

    云瑶忙笑道:“爷,妾身实在受之有愧,没有爷的帮忙,妾身哪里能做成事。爷将这些法子献出去当然好,能让老百姓多些收成妾身求之不得。

    只是这功劳万万不可安在妾身的头上,妾身头虽然大,还戴不起朝冠啊!”

    胤禛见她拒绝,眉头又拧起,“这是天大的好事,谁不盼着”

    说到这里他没再说下去,她心大得很,这么久没有孩子还一直乐呵呵,从没有见她发愁去找偏方。

    完全如她自己所说,胸无大志,只想吃好喝好睡好。

    胤禛非常谨慎,育苗之法虽然好,可因地制宜,关乎着老百姓的收成,断不能轻易就四下推广。

    还得多试几次,等完全没问题之后再呈给康熙,反正也不急着一时,便没有再劝云瑶。

    中午天气热,厨房做了清淡的饭菜上来,摘了云瑶种出来的丝瓜清炒了,她就着米饭吃得无比欢快,笑着道:“这丝瓜好似比以前吃到的要甜许多,嘿嘿自己种的就是好。

    不过吃带汤的丝瓜,得配上硬一些的饭才好吃,最好是粒粒分明的,下次让厨房去采买些东北大米吧。”

    胤禛笑着道:“你真是,先前还夸你聪明,这一下就露怯了,东北那地方那么冷,那里能种水稻?”

    云瑶彻底惊呆了。

    东北那片肥沃的黑土地,不仅仅只有人参鹿茸貂与烧烤!

    东北还有宇宙的尽头!

    东北大米做出来的米饭,完全不用菜。

    她云瑶也能干掉两碗!

    东北怎么能没有大米!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

    作为自封的老饕; 云瑶对东北居然还没有广泛种植水稻之事耿耿于怀,向胤禛提出了一百八十问。

    “又不是一年四季都寒冷,为什么不能种呢?”

    “以前都没有种过吗?”

    “那本来该种水稻的季节; 地里种的是什么啊?”

    “能去买块地; 咱们试试自己种吗?”

    胤禛一是被她念得耳朵生茧,二是他自己也好奇; 并且心中有隐隐的激动。

    他敏锐地察觉到,这件事如果能够成功,对大清江山的稳固; 甚至对康熙对噶尔丹,对蒙古的政策都有所影响。

    不过此事关系重大; 不能轻举妄动。若是没有成功,会被有心人参奏他为了争名夺利; 无所不尽其极。

    若是成功; 也会被人认为他是在争名夺利; 想抢了太子的风头。

    胤禛回到京城之后,去寻了东北当地的县志与地理志来读; 又经常去工部走动,与农桑,水利的官员闲谈,有意无意问一些种植的问题。

    他还从户部钓找出当地的粮食赋税; 每年缴纳多少粮食赋税; 如果种了水稻之后,要达到多少亩产; 才能抵得上现今的赋税。

    云瑶不过是为了吃; 胤禛却想得很远; 很多。她不知道他心中所想; 见他忙着帮她找原因,在京城与绮春园来回奔波,人都黑瘦了一圈。

    她为了投桃报李,虽然不是按照他的意愿自己动起来,还是尽心尽力,换着花样让厨房做了许多美食犒劳他。

    胤禛最后整理了厚厚一卷卷宗,在书房里逐一给云瑶解释,哪年种了水稻,最后收成如何,对赋税人口有何影响等等。

    她听到最后头都大了一圈,也没听太明白,便简单粗暴总结道:“妾身明白了,是因为种出来的产量少,所以怕浪费地,就没有再种了。”

    胤禛:“”

    他这段时间真是白忙活了,讲了这么一大通,真是白白浪费了口水。

    云瑶不解地道:“为什么不多试试,别一开始就大面积种啊,就像我们种西瓜一样,先拿出块地来种着试试看。”

    她只要为了吃,脑子就转得特别快,而且特别用功,不然以前也不会去偷康熙的“御虾”。

    胤禛只见到她掰着手指,踱步走动侃侃而谈:“妾身是这样想的,一,从南方种植水稻的地方,找有经验的老农去到东北,种过水稻的人懂得水稻怎么防治病虫害,怎么耕地犁地,怎么除草等等。

    二呢,再从东北当地寻找种地的能手,他对当地气候,以及脚下的那片土地熟悉,大家在一起多多沟通种地经验,因地制宜嘛。

    最后选种育苗,用不同的种子,做出对比,看哪种适合当地的气候。就算一年不成,就再试一年。以前神龙尝百草,也尝试了多次,怎么能一下就放弃了,永不放弃的精神去了哪里?”

    胤禛见她神采飞扬,整个人都灵动无比,心也跟着她的走动而动。此时听到她振臂高呼,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他极为配合地道:“嗯,你说得对,为了一碗拿来配你亲手所种丝瓜的米饭,一定不能放弃!”

    云瑶神情讪讪,嘿嘿笑道:“激动了激动了。”她神色又严肃起来,认真地道:“爷,妾身觉着,像我们现在的育苗法,也可以用在种子水稻上。

    妾身想吧,橘生南淮,其实就像是南方人迁到了北方,水土不服而已。可久而久之之后,还不是一样在当地扎下了根。只要选坚强些的种子,肯定能扛过去。”

    她为了强调,还特别用力点了点头。胤禛看得心中直痒,上前捧着她的头,也用力亲了口,一本正经地道:“嗯,我相信你。”

    要说别的事云瑶绝不敢乱出主意,东北在后世可是有名的水稻产区,所以她才敢这么肯定,一心撺掇着胤禛去种了。

    胤禛怀里抱着她,正色道:“此事我们不宜声张,等我去安排之后再从长计议。以后育苗也别大张旗鼓了,聪明人多着呢。”

    他迟疑片刻,与她走到矮塌上坐下,把她揽在怀里,细细跟她说起了朝堂之事。

    云瑶听得又是一头雾水,她不懂也不能乱出主意,不过她就像知道东北能产水稻一样,知道胤禛最后能登大位。

    可以前她只是旁观者,看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