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隐世医女 >

第136部分

隐世医女-第136部分

小说: 隐世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院子,只怕要守得更严实些才好。这公主府里,虽说还算太平,但有些事,还是尽可能防备着不是。

    黄尚宫干脆调了四个粗壮婆子,拨给韵嬷嬷分派,专门负责看守晓月轩,但一步院门都不能进。

    胡玉婷拣了几样药材,由胡尚宫带着,进了正院的小厨房,开始忙碌起来。晚膳前半刻钟,胡玉婷从蒸屉里端了盅汤出来,请胡尚宫试过了,再奉到王妃跟前。

    那个味儿酸酸甜甜,还隐约带着一丝像茶又不是茶的香味儿,极好入口,胡尚宫看着王妃一勺一勺,不过片刻,就饮尽了那汤水,放了汤盅还赞道:“这个味儿好,这是婷姐儿配的?”

    胡尚宫忙屈膝笑禀道:“回王妃的话,正是那位婷姑娘配的,奴婢瞧着,倒像都是些花草加了豆子还有乌梅配出来的,婷姑娘说这也是药膳的一种,奴婢听了半日,虽说没十分懂,但大概齐是说,有时候药补不如食补……”

    胡尚宫正说着话,却突然听见一阵咕噜声,忙微微蹙眉住了声,便听见长公主问道:“晚膳好了吗?”

    胡尚宫眉毛这才高高扬起,心里那丝酸楚直直冲上了鼻子,王妃这是多久没有问过吃饭的事情了,这一盅汤下去,竟是立竿见影。

    胡尚宫连忙屈膝低头掩饰道:“王妃稍候,奴婢这就让人摆膳。”

    长公主点了点头笑道:“若是还没好,等等也无妨,婷姐儿刚来,难免不熟,你们多帮衬着些。”

    胡尚宫连忙道:“不怕王妃笑话,奴婢虽说司膳这么多年,到了那位婷姑娘跟前,也只能帮着打打下手,她做的那些东西,奴婢根本搞不懂。”

    长公主有些讶然,旋即又笑道:“也是,那你就帮着分担分担就行,她们做的虽说是饭,可也是药。”

    正多说了两句,胡玉婷就领着人端了食盒,进门屈膝行了礼道:“王妃该饿了,今儿有些仓促,便只做了两样素点,四样小菜,再熬了点粳米粥,还请王妃试试合不合口味,若是觉得有哪里不好,直管吩咐婷姐儿,明日再改过。”

    长公主笑着起身,拉了胡玉婷往桌边走,又道:“难为我们婷姐儿了,我活了这几十年,可还没听说过还能给药改个味儿的。”

    胡玉婷笑道:“咱们变药为药膳,实际上更好吃,更好吸纳其中养分,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目的,药改不了,咸了淡了的,总还是有些法子的。”

    长公主瞧着那两碟子素点心和一碗略泛着碧色的粳米粥,肚子里又发出一声咕噜声,直笑道:“念丫头呢?怎的还不过来用膳?”

    胡玉婷忙屈膝道:“王妃先吃,晓月轩那边还没收拾妥当。”

    长公主想了想才笑道:“也是,这是药膳,可不好叫念丫头陪着一起吃药的。”

    说着又一边拿起筷子,一边嘱咐胡尚宫道:“晓月轩那边的晚膳嬷嬷要经些心,可千万别怠慢了。”

    胡尚宫忙屈膝道:“王妃放心,都是奴婢拟好的菜单子,也是积年的老人儿,必不会有差错的。”

    长公主又看向胡玉婷道:“今晚用过膳,若是有什么,直管告诉嬷嬷们,可千万别委屈了你们两个姐儿才是。”

    说着才端了碗,舀了一勺那不知道用什么药汤煮出来的粳米粥,竟觉得无比香甜,便是桌上那几碟子也不知道是掺了什么药材的小菜,都格外爽口,便是那一碟四个,咸甜两种口味的素包子,都吃得津津有味。

    一时间,屋里静谧得只有长公主用膳时,发出的几不可闻的声音,胡尚宫看着那些膳食逐渐被长公主吃了下去,竟只能双手紧紧交握,才能强迫自己不要落下眼泪……

    倒是胡玉婷,一脸闲适温和的笑容,仿佛大厨见得自己的手艺被人欣赏,其实她开心的是,这一顿的投石问路,明显能看出,长公主的胃气虽弱,但还是有办法的。

    一桌子膳食几乎都被长公主吃了下去,又在胡玉婷的建议下,扶着丫鬟往院子里散着步,去了晓月轩看看。

    到得晚间,秦念西三人煎出了浴汤,看着长公主泡在药水里,闻着舒缓的药香味儿,身子也软了许多。

    泡完药浴,王医女开始给行长公主行按抚之法,亥时末,长公主便打了几个哈欠之后,悄然沉睡了过去。

    秦念西和胡玉婷再诊过脉,互相对视一眼,眼中都漾起了一丝欣喜。

    这一晚,是王医女跟着胡尚宫守的夜,长公主足足睡了两个时辰,后头王医女又燃了一根胡玉婷自己制的香,迷迷糊糊直到天大亮,才彻底清醒了过来。

    第二日一大早,胡尚宫便往晓月轩,往秦念西三人跟前,深屈膝行了大礼:“奴婢这一礼,还请三位无论如何要受了,实在是往常多少日子,我们王妃都是食不知味,寝不安眠,那个滋味儿,太难受了。只昨日大半日,王妃便吃了顿饱饭,睡了个好觉,奴婢实在不知该如何说出心中这感激之情……”

    秦念西三人忙侧身避过,秦念西拉了胡尚宫道:“可不敢当,嬷嬷万莫如此,这才是第一步,至少证明,还没到药石无医的地步,但往后肯定还有反复,还有痛苦的过程,咱们慢慢来吧……”

 第199章

    长公主睡了香甜一觉,又舒舒服服用了一顿药膳,气色总算好了些,人也轻松了不少。看着秦念西穿了身鸦青色细棉布褙子,里头是本白色细棉布长裙走了进来,虽说看上去妥帖又舒适,只是太过素净了些。

    长公主边冲秦念西伸出手,边笑道:“这是怎的穿成这模样,是姨母给你做的衣裙都不合适?”

    秦念西屈了屈膝摇头道:“姨母给阿念做的衣服可好看了,阿念很喜欢,只今日下晌,阿念要出去一趟,这是君山女医日常穿的衣裳。”

    长公主拉着秦念西到自己跟前,边上的丫鬟立即搬了个杌子过来,秦念西略屈膝谢了,才坐了上去,那丫鬟却是忙忙避到一边。

    长公主笑道:“虽说姑娘家懂礼数是应当的,但在姨母这里,你要当成自己家,这些礼数就简省些,都是日日要见的,你冲她们行礼,她们还觉得不自在。”

    秦念西忙答了是,长公主拉着她的手,竟从那小小的手掌上,摸到了一层薄薄的茧子,却只笑道:“姨母正想问你,听黄嬷嬷说,你还留了十多个医女在外头,没带入咱们府里,你是有什么打算吗?”

    秦念西点了点头笑道:“阿念正想和姨母商量此事。此来安远城,与阿念同来的,除了我们三人,是专门为了姨母的病而来,其余还有四名医女,两名擅妇人科,两名擅哑科,另外八名学徒辅助。”

    “阿念是想把君山女医的招牌挂出来,在安远城里的君山医馆坐堂行医。阿念在君仙山这几年,也算经过见过了许多妇人科和哑科的病人,更知道如今这天下,这两科衰微到什么地步。”

    “老太妃曾教导阿念说,若是这两科不能强起来,看上去是一家一姓的悲剧,其实是整个家国的隐患,阿念便在君仙山试着建了君山女医馆,录的医女都是有些本事的。”

    “再从根本上教授医理药理诊脉,集大家之长,一种病一种病去规范脉案,治法,如今可说有小成,阿念带出来的这些能独自坐诊的医女,都是能独当一面的。”

    长公主细细摩挲着秦念西手掌上的薄茧,听她说完,才颔首道:“好孩子,你只怕吃了不少苦吧,这样的大事,真是难为你了,我收到老太妃的信,她都是说你过得好,一直在刻苦学医,日后定能成一代大家,我还觉着她老人家是在宽慰我,没成想,竟是真的。”

    秦念西有些羞赧道:“那可当不起,不知姨母觉得阿念这样安排可妥当?”

    长公主笑道:“治病救人是好事,这样的事,姨母怎么会拦着。姨母虽帮不上什么忙,但是倒能添些彩头,若是碰到那种家贫如洗,却又能救回来的孩子,这药资上,姨母出了,但是得悄悄儿的,只说是有好心人捐的就行。”

    秦念西眨了眨眼道:“姨母,叫阿念说,若是姨母想做善事,还不如把这钱花在建个善堂上,专门收留被弃的女婴,往后长大了,还可以学些本事。这件事也是来前娘娘和老太妃交代过阿念的,等回头阿念把广南府立的章程,说给姨母听,姨母看看能不能行。”

    “不过这会子,姨母该扎针了。”秦念西说着便开始给长公主把脉,长公主心里转了几个圈,却见秦念西一脸认真,当即也不再多想,只任由她施针。

    大半刻钟之后,长公主见秦念西收了脉,才笑道:“如何,是不是比昨日要好上不少?”

    秦念西点头笑道:“能吃能睡,自然好很多,姨母放心,咱们定能一日好上一日的。”

    秦念西又安慰了几句,才给长公主施了针。

 第200章

    下晌,秦念西和韵嬷嬷坐了一辆大车,往君山药行去了。

    敕造长公主府修建的时候,为了迁就城里那条地下暗河的水流,大概还有些别的什么原因,并不在城里最中心的地带。

    大车从长公主府出来之后,沿着笔直宽阔的街道往城中心那条主干道过去,正好要路过安北王府。

    秦念西在韵嬷嬷示意下,撩了帘子看那比长公主府明显高了一头的门楣,韵嬷嬷扬了扬眉毛,一脸的意味不明:“这大门,说是长公主府建好之后,那位安北王府太妃,借着安北王大婚的由头,推倒了重建的。”

    安北王和长公主大婚之后,是要居于长公主府的,既然敕造了长公主府,这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这位安北王太妃这么干,虽说不违制,可确实也是有些恶心人。

    韵嬷嬷跟着黄嬷嬷出来了一趟,就得了这样的信儿,至少说明,以后最好不要跟这座王府的事沾上关系。

    韵嬷嬷看着秦念西转头一脸惊讶看了自己,那扬起的眉毛就没落下,接着道:“这府里的这位老祖宗,还真是,啧啧……”

    秦念西蹙了蹙眉轻声道:“若是这样的性子,怎的会让长公主府的人如此忌讳?”

    韵嬷嬷一脸无奈道:“姑娘,我们习武之人有句话,叫乱拳打死老师傅。奴婢觉着,冲这位干的这事儿,那么要体面,其实就是不讲体面,长公主金尊玉贵,只怕是不好和她计较。”

    秦念西眨了眨眼,才好像略带叹息说了句:“也不知道,那位王爷当时怎么想的。”

    韵嬷嬷摇了摇头道:“奴婢倒是觉着,他未必会管得这么细,多少大事都等着她。那位老太妃先来个春秋笔法,后头木已成舟,难道还能再改弦易辙?那不是直接给长公主拉仇恨吗?那位老太妃肯定是算死了他不会如何,所以才敢这么干的。”

    秦念西微微叹了口气道:“不管是什么,嬷嬷回去跟大家都嘱咐一句,最好不要和那边府里的人和事扯上任何关系。”

    大车转弯,进了安远城里从南贯穿到北的一条长街,就叫安远大街。及目所至,街边商铺的招旗在微风中摆动,从积年的大树树荫中,寻找到一个个能让人看清的空隙,扎着堆儿,在招揽生意。

    可热闹和喧嚣明显离大车经过的这一片有些遥远,这一片几乎都是安远城里的贵人府邸,这一带的商铺,几乎都是银楼古玩和首饰行,每个店门口的匾额上,都挂着个老字号的名头,好像若没有这三个字,便不足以彰显自家的底蕴。

    大车越走越热闹,越过了一个又一个街口,才从快到城门处的第二个街口右转进去,街口是一家客栈,再往后,便是一处没有任何匾额的院落,门脸也不大,可这条街上,便再也没有第三家了。

    韵嬷嬷下了车,敲了半掩的侧门,孙大率先伸出了脑袋,再转头冲里面不知道说了句什么,两个中年男人便跟在孙大后头,出得门来,便见得一身医女打扮的小姑娘,已经身形矫捷地跳下了大车。

    几个人急急下了台阶迎了上来,冲着秦念西长揖到底行了礼,秦念西侧身避过,再行了福礼,孙大才笑着做了引荐,鬓角斑白的,是张家在安远城里统总管事的袁大掌柜,正当盛年的,是致和医馆的黄大夫。

    几人略略寒暄了几句,袁大掌柜才从旁引路,招呼着秦念西进了门,沿着游廊走了小半刻钟,进了一处院落里,一番谦让后,才分宾主,落座于正屋里。

    小厮上了茶水,便悄然无声退到门外。袁大掌柜起身弯腰拱手道:“姑娘长途跋涉,来这安远城,却是连咱们君山药行的门都没进,便被请去了军营里救人,这一路,只怕累坏了吧。”

    秦念西笑着抬手道:“大掌柜快坐下说话,按理说你们都是阿念的长辈,千万不要如此多礼。这一路走得不快,领队的打点得也极好,阿念倒不觉得劳累,劳大掌柜记挂了。”

    “不知咱们家老祖宗和二位法师,何时能回?”袁大掌柜又问道。

    秦念西摇摇头道:“只怕一时半会儿还无法从军营里抽身,且得耽搁一阵子,便是来安远城,也只能是过来看看,歇个一日两日的。”

    黄大夫一脸惊讶道:“不是说人都救过来了吗?怎的还有别的不好吗?”

    秦念西颔首道:“人是救回来了,可营里还有些身有伤病的将士,王爷留了他们,帮着诊治诊治。阿念营里的那位袁医正说,有陈年旧疾的将士还不少,黄大夫这里,素日接触得多吗?”

    黄大夫一脸凝重道:“不瞒姑娘说,可还真瞧了不少这样的军爷。但是因为他们往往都是休沐的时候来看诊,拿了药,进了营,这些药就不方便用了,有腿疾只将就用些咱们家的膏子,若是别的病,就相当于浪费了药钱。”

    “姑娘也知道,这样的陈年旧疾都不是一日两日便能看到效果的,病情进展也缓慢,平日里不发作,什么事都没有,就发作的时候难过一阵子,好多军爷干脆就咬牙熬过去,到了后头真的病入膏肓,我医家也只能束手无策了。”

    秦念西知道黄大夫说的都是实情,当即点了头,一边从袖袋里掏了张写了药材的纸,一边道:“老祖宗也知道这其中的烦难,便想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