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隐世医女 >

第143部分

隐世医女-第143部分

小说: 隐世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大的事,自然也不能急在一时,秦念西只点了点头:“既如此,我等袁二叔好消息就是。”

    一转眼,到了隔日,袁家两兄弟让人传了信儿,请了秦念西到了君山药行。

    秦念西看着袁二一幅成竹在胸的模样,便笑问道:“如何?可有什么好法子?”

    “小的这里有上中下三策,端看姑娘如何抉择。”袁二抱拳答道。

    秦念西抬眸看了袁二一眼,便问道:“袁二叔不如直接说说,你心里的上策是什么?”

    袁家二郎被秦念西瞧得心里凛了凛,忙又躬身道:“不瞒姑娘,小的就想把事情闹大,最好闹得人尽皆知,虽说安北王府面子上不好看,可只有这样,才能打落这王府的高高在上,才能让北地真正的主人,立起来。”

    “中策呢?”

    “借刀杀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是朋友,做点暗中相助的事情也很正常。”

    “还有呢?”

    “做个局,闷在那王府里,不过估计没有太大妨害,他们那几兄弟,为了体面,定然要掩盖下去,无非就是不能随意颐指气使了。”

    秦念西眯了眯眼道:“袁二叔言之有理,所谓不破不立,袁二叔便放手去做吧,就是千万小心些。”

    “姑娘放心,咱们的人,定然不会出面的。”

 第212章

    秋收后的安远城里,虽说天气一日比一日凉,但是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按照北地的习俗,收新米后一般都要宴客。

    武将人家一顿大酒,再带点马球射箭等比试,安远城里武将世家本来就多,自然也就极热闹。

    文官家里诗会茶会,也是热热闹闹,还能连带着说说亲,相看相看,再赏一拨北地最后的菊花,便要萧萧索索,待到来年见绿了。

    安远城里的文臣几乎是朝廷委派,俱是饱读诗书,金榜题名的治世能臣。武将却大部分是在这北地生长,为这北地贡献青春年华的热血儿郎。在这北地边城,文弱武强极为明显,但文人有文人的风骨,也不主动往上靠。

    官家任免北地文官之时,考量最多的是脾性是否能屈能伸,为人是否圆融豁达,实务上是不是有些本事,至于那什么学问文章之类的,反正都能上了金榜的,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便是连个学正,也几乎是这个原则。

    而这安远城里,自最先出了几桩子事情,有几个文官集体请辞之后,王爷便下了严令,若再有武将胆敢冒犯文臣,便削军籍,赶出北地。

    因此,安远城里的宴席,文臣武将泾渭分明,各不相扰,反倒是商户之家的宴席,能见到文臣武将,堂上共同举杯的欢乐景象。

    当然,这也是安远城里数得着的大商家,从前为安北军出过力的。武将们钦佩这些富商豪爽仁义,虽行的是银钱事,却也能心怀家国天下。文臣们要治理好北地,要让北地民众安居乐业,也要靠这些商人通贸易,畅经济。

    这时节,也是少年们飞鹰走马的欢畅时光,祁城的儿郎会成群结队,快马几匹,往安北城里吃酒玩乐,但这些二郎们似乎倒是没那么多顾及,只要得了张帖子,管你哪家,有酒就去喝,有热闹就去凑,嫌不热闹的,还要一个后头串着三四个。

    顾高贤第一回见到那位柔桡轻曼、妩媚纤弱的朱家姐儿时,是跟在一帮纨绔身后,故意聚在安远军中军副将刑将军家的巷子口,想着法子让乘大车进去的女儿家掀了帘子,好瞧上一眼,或是调笑一番。

    这也是这群纨绔们最喜欢武将家宴的原因,武将们没有那么拘谨,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玩笑,他们都是大而化之地不会太当回事。文臣要说这有伤风化,武将们一句堵回去,你们文人还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怎的我们瞧一眼也不行了?

    当然,纨绔们也还是极有眼色的,那些人能惹,那些人不能惹,只能悄么么瞧一眼,分得挺清楚。

    那朱家姐儿便是被一阵不知道哪儿吹来的风掀了帘子,又被一颗石子吓得从车里爬了出来,那一幅仿佛受了惊吓的小兔子的表情,撩得顾高贤一腔热血直接冲上头顶,再接着往下蔓延,心里痒,身上热,下身滚烫。

    袁二瞧了一眼顾高贤那眼睛发直的模样,便心知这事儿成了。

    安北王回到安远城第二日,正是安抚使郑大人家宴客。安北王素来极给南边派来的文官脸面,这样的宴席,虽说寻常都不怎么参与,一般都会让家中一个弟弟前去吃席,还会派个贴身小厮送点什么新鲜玩意儿过去,当作致歉。

    今年过府的是长春,一般情况下,若是王爷不在安远城里,长春便是王爷在安远城里的眼睛。

    长春选的时机极好,客人差不多尽数道齐了,正是茶会过半,宴席未开之时。

    郑大人请了长春到花园前头的书房喝茶,长春先是拱手长揖致歉:“我们王妃身子不舒坦,官家从南边请了圣手,特意下了圣旨,送到长公主府,给我们王妃调治,王爷关心王妃,一时走不开,还请大人见谅。”

    郑大人连忙还礼道:“这是说的哪里话,王爷待下官抬爱有加,更是极为体恤我们这份差使的艰难,下官只有感激不尽的……”

    二人正在寒暄间,只听花园深处水阁方向,喧哗声突然而至。

    郑大人脸色变了变,明显有些不悦。反倒是长春笑呵呵抿了口茶道:“定是这群哥儿们又得了什么好玩的物事了,也只有这时候才能肆意飞扬的,再往后成了家立了业,连嗓门都压低了。”

    “春爷这胸怀,着实令在下敬佩……”郑大人一脸感激抬手道。

    长春拱手道:“不敢,跟在王爷身边久了,王爷就极喜欢这些少年人活力四射,洒脱飞扬……”

    正此时,郑府大管事郑怀进来行了礼,觑着郑大人脸色,再看了看一心喝茶的长春,想了想,还是咬了咬牙,凑近了些,对着郑大人耳朵轻语了几句。

    郑大人顿时面色铁青,有轻声问了句什么,郑怀答了一句,郑大人倒仿佛松了口气,想了想,倒是清了清嗓子,站起身对长春拱手道:“春爷,园子里,孩子们惹了点事,其中还有点蹊跷之处,只怕还得春爷出个面,今日里,来了许多武将家的儿郎。”

    长春一听这话,便知道,这事儿,只怕就是武将家的纨绔们惹出来的,当即笑了笑:“什么大事,值当大人如此慎重,若是这些臭小子敢在大人府上造次,在下必定先结实抽上几鞭子,再押送回去各家里,闭门思过。”

    郑大人拱了手,笑容有些干涩:“今日是顾将军家的三爷,在园子里按倒了一个不知道跟谁过府的绣娘,都扒干净了,才发现,竟是,竟是个哥儿……”

    长春听得此处猛然抬头,眼中精光四射,看向郑大人,知道他这春秋笔法,举重若轻后头,不知道都有些什么。

    郑大人叫长春瞧得有些头皮发麻,干脆让郑怀接着往下说:“因是在花园的一处暖阁里,边上极好藏人,一群哥儿被那顾三爷的大叫声惊着了,蹿了进去,又跟着嚎了起来,才弄出了刚才的动静。”

    “小人赶去的时候,那个绣、绣被那些哥儿狠揍了一顿,虽说一条命是保住了,可如今也是进气多出气少,那些爷们还不肯撒手……”

 第213章

    郑大人府上因今日来客极多,男宾女宾都有,还好园子大,郑家夫人索性将园子从中间那条水系隔断,靠外院书房的一边招待男宾,靠二门内院那边,招待女宾。

    长春跟在郑大人后头进去的时候,郑家大郎和二郎一处,靠作揖和好言相劝,再借着自家阿爹作为安抚使的几分薄面,总算勉强控制住了局面。

    长春一打眼,这一忽儿站的,都是安远城和祁城两处的纨绔,多是武将家的哥儿,而且大多还是家里最小的那个。

    郑大人一看这架势,略略给长春使了个眼色,便往外围去安排人手和叫人按抚宾客去了。

    长春冲着这群大多不以为然的纨绔,呵呵笑了出来:“今日这是什么热闹?这两处城里的纨绔,竟都差不多聚齐了?”这些纨绔里,没见过长春的居多,几个人扯着嗓子就喝道:“说谁纨绔呢?你才纨绔呢,你全家都是纨绔……”

    “你扯我干啥,小爷我就骂了他怎的了,阴阳怪气的,我们这是为民除害,为民除害知道吧。”

    “就是就是,就这样的假货,频繁出入内宅,这是……”这一个话还没说完,却被长春狠厉的眼神瞧得有些后脊发凉。

    那后头做小动作的再也扛不住,噗通一声跪到了地上:“春大爷好,还请春大爷千万告到我父亲那里去,我错了,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

    旁边站的那几个脑子这才慢慢转过了弯来,当得起这几位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跪地叫大爷的,名字里还带个春字的,也只有王爷身边领头的大管事长春了。

    那位骂了长春全家的,这会子只后悔为啥自己长了根这么快的舌头。这北地里,谁不知道王爷身边这四个管事,都是年幼成了孤儿,自幼跟在王爷身边长大,王爷在哪儿,哪儿就是家的。

    长春眯了眯眼道:“郑大人府上这茶虽好喝,可只怕不合各位小爷的口味,各位小爷不妨跟着我,往城外头狩猎去?”

    护卫营林大人家五哥儿听得这话,便自感觉不妙,又自觉比起在场的这几位,自家阿爹和这位春大爷要略亲近几分,便试探着说:“春大爷,才刚来前,我大哥说了,午时……”

    长春笑道:“林五爷放心,现下我便让人带信儿给你大哥,让他过来接你。”

    林五听得只觉得身上的皮肉都发紧,家里揍他的,可从来就是大哥,父亲对他,不过都是吓唬……

    林五连忙摆手道:“不用了不用了,侄儿觉得,还是跟着春大爷去见见世面比较好,春大爷多忙,平日里哪里有空教导我们这群最没用的东西……”

    长春略笑了笑,这林五倒还是个心思转了些弯儿的,便点了头道:“既如此,今日这些人,便都托付到五爷手上了,一个也不能少,那一个,郑家大爷,烦请你给他找身男装穿了,再找辆大车,把他塞进去,交到月夕手里。”

    郑家大郎二郎听得长春说要把这群纨绔,尽数带走,连忙躬身长揖致谢。

    长春交代了自己的小厮月夕和月影,把这些纨绔和那辆大车,先带到城外的一处庄子里。又回过头和郑大人略交流了几句,两下分好工,紧锣密鼓还得悄无声息,开始各行其事。

    长春又遣人去给长冬送信,带了些人手,先去了城外,自己却去请见王爷。

    安北王这回从营里回来,见得长公主比之从前,倒仿有枯木逢春之感,心情好极了。

    长春垂着头,声音极低,把这事儿简单禀了,又下意识地做了个吞咽的动作才道:“爷,隔壁府里,有两位绣娘,经常上门……”

    安北王猛地抬了头看向长春,他本来还奇怪,长春怎会把这样的事揽上身,而且审都没审清楚,就敢往自己面前送,没成想,竟是在这里等着。

    长春虽有些胆寒,却不得不继续往下说:“爷,那个,她们是给太妃送寿字秀图得的青睐,后头说经常陪着太妃,陪着绣佛经……”

    “爷,今日这事儿,只怕有些兜不住,那些哥儿,咱们一个也不敢留了过夜,只怕是越留越……”长春略有些试探道。

    “先审,完事了再灌些酒,送回各家去,嘱咐的事,就不说了吧,聪明的自然一个字也不敢多说,没有眼力见儿的,说了反而是欲盖弥彰。”安北王踌躇着道。

    长春一个是字还没答出来,安北王又问了句:“你觉着那两个绣娘,今日会去隔壁府里吗?”

    自家王爷这句暧昧不清的问话,只让长春心里突了突,却是半刻都不敢犹豫,点了头道:“回爷的话,不敢说一定,但是八成会来。”

    “你确定那两个也是两个西贝货?”王爷又问了一句。

    长春心里松了口气,这是幸亏自己才刚只说了个八成,忙躬身道:“爷,小的待会儿便让长夏去瞧瞧,究竟是个什么货色。”

    安北王点了点头道:“好,未时末,本王在这里听回音。让长秋去查查,这事儿后头有没有什么蹊跷,别是什么人做的笼子才好。”

    长春躬身长揖应诺,退了出来,在书房旁边的一处耳房里,找到了长夏和长秋,交代了王爷的吩咐。

    长夏听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儿又松开,忍不住一声冷哼:“她那样的性子绣佛经?只怕佛爷都要发笑。”

    长春蹙眉低喝了长夏:“你怎么敢?”

    长夏连忙低眉敛目躬身拱手道:“是,春哥,是我错了。今儿这事儿,我必定办好,不敢有一丝儿折扣。”

    长秋跟在长春后头,先撒了些小厮到城里打听情况,自己也往庄子上去看看能不能审出来些什么,再回来做打算,毕竟,这事儿突然得,简直让人有些猝不及防。

    半个时辰后,韵嬷嬷进了晓月轩,嘴角挂着一丝浅笑。

    秦念西略听了听,这屋里暂且四下无人靠近,便笑着问道:“是有好消息?”

    韵嬷嬷一幅看热闹的表情道:“今日是安抚使郑大人家中宴客,一群武将家的纨绔在他家把这个脓疮给揭开了,正好王爷身边的管事在,甚至匆忙接了手,才刚王爷身边四个最得用的人,尽数都出去了。”

    秦念西又问了句:“袁二呢?”

    “前日便去了祁城,一丝儿也没漏,这还真是个坏点子满肚皮的主儿。”韵嬷嬷答道。

    “好,嬷嬷警醒些,如今千万不要再往前凑了,只当我们从来不知这件事,千万千万记得。”秦念西又多嘱咐了一句。

    韵嬷嬷当即正色道:“姑娘放心,奴婢省得,必然一个字也不会提,不管在谁跟前。”

 第214章

    长冬跟在那群纨绔口头进了庄子,指挥着月夕月影,一人一处,独自关了起来。

    一群差不多大小的纨绔凑在一处,除了些极特殊的情况,一般也都是以自家老子的身份相处的。

    虽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