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隐世医女 >

第164部分

隐世医女-第164部分

小说: 隐世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改改?阿念觉得可行吗?”

    秦念西略作思忖之后才道:“王爷,实际上,大部分还是资质平庸之人,洗筋伐髓术所需药材和大夫,是有穷尽的。对一般人而言,能强健筋骨,入伍服役之后,形成合力,也能提升战力的。”

    安北王略想了想才哈哈笑道:“念丫头这是在拐着弯儿说本王贪心呢,也是,几十万大军,岂能人人都是将军。那就这么改,还是选拔吧,比照军中精锐选拔的路数来。”

    秦念西有些迟疑道:“王爷请恕阿念多言,阿念只觉,这个年龄的童儿,或许只需做敏捷、力量、悟性和耐力考验即可,至于武艺,不应是入营之后再行训练吗?”

    安北王看了看秦念西,笑而不语了许久,才轻声对六皇子道:“此事六哥儿先记下,回了大营再议。”

    随后,安北王和张家老祖几人,往后山去探看地形,长公主和三夫人领了秦念西和荣尚宫几人,干脆去泡了温泉。

    到得下晌,兴建北地万寿观各项大事几已议定,东西两路偏院,君山医馆和君山药行迁到东边,女医馆迁到西边,待中路大殿修好,再将医馆挪到二进殿……

    长公主主持大局,银钱捐献之事,三夫人统总,修建之事,道明宁元统总,医家之事,道云统总,药行之事,胡先生统总……

    五日后,张家老祖带着秦念西、道齐、胡玉婷和宁平,加上侯将军一干护卫,前往磐城。

    王医女和两个专司药膳的医女,留守长公主府。

    旌南王世子亲迎到城外,一脸笑容让人如沐春风:“仙长如约而至,实在令吾欣喜。”

    张家老祖不以为意笑道:“贫道尽医家之本分尔。”

    旌南王世子又看向一身道人打扮的秦念西道:“上回多得小仙长救命大恩,还没相报,这回又要请小仙长再施援手,多谢了!”

    秦念西一脸淡笑,一幅惜言如金的模样:“不敢当!”

    旌南王世子也不计较,只笑着看向张家老祖道:“不知众位仙长如何称呼?”

    张家老祖看了眼道齐,道齐行了道礼,笑答道:“贫道道齐,这位宁平,司药,这位宁念,司针,这位宁玉,专司药膳。”

    “至于吾等师祖尊号,已久不示人,还请世子爷见谅。”

    旌南王世子听得道齐说出师祖一词,稍怔了怔,才一脸欣喜道:“失敬失敬,还请仙长恕我礼数不周,我旌南王府何其幸哉,竟得遇君仙山不出世之仙长施以援手,实在是……”

    道齐笑道:“好说,我道家医术虽兼济天下病家,却也深知何谓家国情怀。”

    侯将军和李参军相视一眼,只低头微笑不语:这位道齐法师,果然极其老道,有他在旁支应,那两位姑娘,应该不会露了行藏。

    还是那座旌南王府别院,旌南王世子安置好张家老祖等几位医家,约定天明之后再行看诊,才来和侯将军、李参军会面。

    稍稍寒暄了几句,旌南王世子便问道:“上回吾献上的诚意,不知贵国安北王意下如何?”

    侯将军拱手笑道:“今日吾等二进磐城,且请了君仙山万寿观众位仙长出手,便是我们王爷最大的诚意了。”

    旌南王世子拱手道:“此事,吾确实要多谢王爷援手之谊。如此,我旌南便要先剪毕彦敛财之路了。”

    李参军拱手道:“只不知此路是只管敛财,还是兼有谍报传递消息之用?”

    旌南王世子怔了怔才摇头道:“只怕很难用其反噬,且如今必要先断了他的财路,才能掣肘其结党营私之举,敛财和谍报,对他来说是一而二,可对我旌南和你大云来说,绝不是二而一之事。”

    李参军思忖了许久才道:“如此,还请世子爷容末将十日之期,两地同时发作,似乎更稳妥些。”

    旌南王世子点点头道:“可以,便以十日为期就是,拿了人就地审问,再互换消息吧。”

    第二日一早,张家老祖领着秦念西和胡玉婷,分别往旌南王和旌国大王子跟前诊了脉,再拟了药方和药膳方。

    旌国大王子那处,无非就是破费些药材,倒是不用再施针,只那位旌南王,让秦念西眉头蹙了许久,才轻声道:“小道并无十足把握,只能勉力一试。”

    旌南王世子在旁看得仔细,他毕竟曾亲身体验过眼前这位宁念道长令人称叹的针术,这回见了他来,心里是抱着很高期望的,听得此言,也不竟有些黯然。

    倒是旌南王仿似以将身死置之度外,只笑着点头道:“无妨,便请小道长一试,吾自知疾重,小道长不必有负担才是。”

    秦念西只笑而不语,示意道齐和宁平帮着病家宽衣,才自取了全套玄黄针出来,重新净过,略略凝神调息片刻之后,竟用流影针术,将八根素玄黄抬手打出,隔空入穴,再驱动玄黄针隔空入体,留针一刻钟之后,再轻弹玄黄,一声轻噗,八根素玄黄尽数飞出,针眼之上,就带着一丝近乎凝滞的浓黑血液。

    张家老祖和秦念西当即再去诊脉,片刻之后,两人相视而笑,张家老祖轻声道:“宁平,把那个药方改改……”

    旌南王世子视线从刚虚弱地躺了下去的旌南王身上,移到秦念西身上时,正见得她那微笑中的璀然,心里不禁跟着颤了颤:阿爹他,这是有救了?!

    北地隽城,春夏秋冬四个小厮,小心翼翼从王爷那里领了磐城送回来的那本册子,惊怒交加,各自带了人,从安远往隽城,一路拉网似的搜过去,不过十来日,便把那册子上的人尽数拿了。

    缴了旌南私运过来的瑶花等旌南独有的药材满满五大车,抄了十数个商家,缴获银钱三百余万两……

    审过之后,长冬一脸凝重,将最触目惊心那一份口供,放在了最上头,送到了安北王的案头上。

    安北王看着那份口供,发了许久的呆,才长吁了一口气道:“去,让老四去,把那两个,送去祁虔山家庙里,给祖宗们守灵去。”

 第243章

    长公主府一场花会过后,两件大事,逐渐把安静于帝国一隅的北地,搅得热闹至极。

    安北王妃得圣上钦点的君仙山医女诊治,大病痊愈。

    安北王妃感念北地苦寒,缺医少药,多方斡旋,请得君仙山万寿观在安远城外,兴建北地万寿观。

    一时间,从安远到隽城,便是岐雍城和前雍城,俱都掀起捐建热潮。

    令人侧目的是,尽管安远城有长公主和三夫人,以及多位将军夫人捐银都过万两,算得总数,竟输给了祁城所捐之银两。

    此时,君山药行、医馆、女医馆已尽数迁入祁远山脚下,长公主和三夫人看过账册,默然良久之后,才商量着,去了一趟祁远山。

    长公主和三夫人请了所有医女,把账册子摊开在医女们面前,请了包括韦医女、王医女在内的年长医女看过。

    长公主看着已经泪如雨下的韦医女,轻声安慰道:“都过去了,满祁城的百姓,在以这样的方式,向你们告罪,百姓们其实都是淳和善良的,不过是当时……”

    医女们从震惊到心头发热,俱都有些眼圈发红,尤其是当时在祁城的那几位医女,尽皆泪盈于睫。

    韦医女紧紧闭了闭又热又胀的眼睛,才屈膝哽咽道:“奴家会给夏槿烧一炷香,告慰她在天之灵的……”

    北地万寿观捐建的消息,往南边一路散播,再往后,北地各大商会加入捐建行列,尤以江南西路、两浙路、京城商会、广南府商会为最,不过夏末秋初,预估支出与实收捐赠,几乎已经平衡,宫殿修缮已近三成,南边请来的造像工匠,住进了祁远山万寿观中。

    磐城旌南王府别院中,旌国大王子得张家老祖和胡玉婷药浴加药膳一番调养,再得了些张家老祖亲手做的瑶生丸,已经由旌南王世子派人护卫,北上往旌南王宫去了。

    旌南王已经能正常下地活动,虽说不上健步如飞,但已看不出重疾在身之象。张家老祖留了药方,胡玉婷留了药膳方,一行人向旌南王世子辞了行。

    这日傍晚,北地的丹桂开始飘出隐约的香味,旌南王府别院里,张家老祖一行准备启程南归,却迎来了从来未曾露面的旌南王妃。

    旌南王世子摆宴,替大云诸人践行,旌南王妃和旌南王同坐了主桌。

    旌南王妃身形颀长,面色红润,长眉入鬓,目露睿智,精明内敛而不显其外,一番场面话说得极是漂亮,又将旌南王府感激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到末了,这位旌南王妃扬手示意了身后的一个婆子,端了个木匣子上来。

    旌南王妃笑容满面道:“此番诸位远道而来,只因府中诸事繁忙,吾不得抽身,未曾亲身致谢,也是救命大恩不知和以为报,近日听说安远城新建万寿观,这里一点捐资,谨表吾身为人妻,身为人母的一点心意,还请诸位仙长勿要推辞。”

    说完这句,旌南王妃竟亲自端了那匣子,走到张家老祖桌前,双手屈膝奉上。

    张家老祖略怔了怔,只微微笑着,示意旁侧的道齐接过了那匣子,才哈哈笑道:“如此,老道便替万寿观上下,多谢王妃之善举。”

    旌南王妃颔首笑道:“不敢当,万寿观在安远建观,乃我北方大地之福。大云和旌国素来友好,万寿观以道音劝人向善,以道医拯救天下苍生,我旌南与安远,相距不过百里之遥,相信总有一日,我旌南百姓,也同样能受到福泽。”

    席间诸人皆尽忍不住在心里,替旌南王妃这一席话喝彩,这位王妃之高明,着实令人赞叹。

    如今旌国在毕彦掌控之下,旌南王府虽说早已掌控旌南全局,可越是有进一步的想法,就越是要小心翼翼,不敢动作太大。

    旌南王妃这席话,虽说得漂亮,却并不指望大云之人能接上,只又自家一个转身,目光从道齐宁平身上掠过,再落到秦念西和胡玉婷身上。

    旌南王妃脚步轻盈移动,走到秦念西和胡玉婷桌前,笑道:“万寿观果然人才济济,听王儿说替他们父子施针和掌药膳的,竟是两位年仅总角的小道长,今日一见,果然灵秀不俗,将来必能成就一代大医。”

    秦念西和胡玉婷心里十分无奈,却也只得齐齐行礼应道:“王妃谬赞,不敢当。”

    旌南王妃嘴角含笑,又细看了二人几眼,只看得秦念西和胡玉婷心里开始发毛,道齐正欲发声,旌南王妃却又突然问道:“听说君仙山有座女医馆,这一回北地万寿观,也设了君山女医馆,不知消息是否属实?”

    道齐干脆把话头儿接了过来,拱手道:“回王妃的话,确有此事,君山女医在北地已开馆多时。”

    旌南王妃这才从秦念西和胡玉婷身上移开目光,冲道齐颔首笑道:“多谢道齐法师见告,吾平生最是敬佩有本事的女子,更是敬佩敢开女医馆先河的君山女医们。这回,要请诸位,向安北王妃带个好,听说她得了女医诊治,如今已得康复,此乃我旌南和大云之福。”

    说到这处,旌南王妃已是转身面向侯将军和李参军……

    旌南王世子最是知道自家阿娘,绝不会无的放矢,只不着痕迹斜斜看过去,打量了秦念西和胡玉婷二人许久。

    夜色完全黑透,月亮只露了个芽儿,张家老祖一行人终于踏上了归途。

    旌南王世子送了人回来,刚踏进自己院里,就见自家阿娘靠在那棵丹桂树下的摇椅上,就着壶酒,静静望着天上的月亮。

    旌南王世子微微一笑,移步过去,略略行了礼,才靠在旁侧那张摇椅上,也开始望天。

    旌南王妃啜了口酒,才轻声问道:“送走了?”

    “嗯,阿娘这是?有话要对孩儿说?”

    “那两个小道长,应是两名医女……”旌南王妃说得云淡风轻,却把旌南王世子直惊得坐直了身子。

    “你这个傻孩子,听阿娘说,阿娘细想了想,若不是再无其余人选,那位老道长绝不可能,带这两个还未成年的女医来我磐城。”

    “阿娘,上回儿子着了道儿那回,也是那个小道长替孩儿施的针,孩儿曾问过一回,那位老道长说是那些小道童习学的针法,比较对我和阿爹的症状。”旌南王世子轻声道。

    旌南王妃轻轻颔首道:“你再想想,那位大云长公主的病,不管是病还是中毒吧,多少年了,前些日子还只听说在治,不过就是他们去而复返这些时日,突然就传出来,说是所中之毒已经全解了,你上回跟我说,头前儿给你阿爹治病的那个小道长手段不行……”

    “阿哲,你把这前头后头连起来想想,只怕,这两位医女,来历不凡,尤其是那位替你们行针的医女。而且,你看她俩,那样的场合,你阿娘我那样盯着瞧,竟然一丝儿慌乱也没有,那样的平静从容,岂是一般人能有的?”

    旌南王世子耳朵里听着旌南王妃的话,眼前全是秦念西和胡玉婷的一举一动,不自觉点头道:“阿娘,是孩儿大意了。但是,阿娘,即使她们是两个来历不凡的女医,也仅仅只是个医女而已,和咱们,也没太大干系吧。”

    旌南王妃沉吟道:“那你说,她们为何要隐藏身份?”

    旌南王世子愣了愣才道:“许是因为女儿家出门行医多有不便,又或是别的什么……”

    旌南王妃轻笑道:“你看,你也被弄糊涂了吧。照如今安远城的情势,医女的名声可比还未成年的小道长令人信服。阿娘如今也弄不太清楚,只觉得这里面有古怪,阿娘是觉得,你不妨派几个人,去一趟君仙山看看,也许就有答案了。”

    旌南王世子一脸惊讶道:“阿娘怎的突然对这君仙山如此感兴趣了?”

    旌南王妃笑道:“阿娘只是觉着,事出反常必有妖,早先多少年,君山药帮,君仙山万寿观,你说他隐于市井之中也对,你说他隐于方外也对,就是不显山不露水,这回突然冒了头,竟有卧虎藏龙之象,这不是件极有意思的事儿吗?”

    “再者说了,如今这天下,医婆药女是个卑微得不能再卑微的行当,可这君山女医馆,竟就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