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隐世医女 >

第168部分

隐世医女-第168部分

小说: 隐世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是时辰将至,此时殿中殿外,尽皆已经安静了下来,氛围显得端肃而神圣。

    此时太阳已经升了出来,随着一声巨大的钹响,仪式开始。道云行了一大段念白之后,开始接引神光。

    殿中诸神皆以红布遮面,掀了红布开光之时,大约大家都在感叹,这些从南边儿来的造像师傅果然都极不简单,那些神像,造得尽皆温润如玉,栩栩如生,连面上的表情都那么自然。

    不知为何,秦念西和胡玉婷都觉着,那些神像,在被接引神光之后,似乎看上去真像是变成了神仙,仔细看过去,每一尊神像,都有神光幻彩之感。

    随着最后一声众人齐唱“天下光明,神光普照”之后,旁边钟鼓铙钹齐鸣,仙乐声起,道人们双手合十,念诵经文……

    在这样隆重而热闹的场合里,秦念西瞬间只觉,心神似乎都被涤荡过,突然明白了何谓人生而为蜉蝣,如沧海一粟般渺小短暂,天地洪荒是何等的浩渺……

    这果然是一种洗礼,一种最震撼最直接的洗礼……

    观过礼,秦念西和胡玉婷便往后山去练功,此时后山的密林之上,空空荡荡。成年的精锐尽数去了军中配合大军训练,半大的少年要上早课,如今后山那一大片被半边山体和密林参差掩盖的营房里,朗朗读书声不绝于耳。

    两个人跑得恣意而欢实,正一头一脸汗准备下山时,道齐找了过来,说是安北王府三夫人带了家中姐儿来,想见见秦念西和胡玉婷,观中遍找不见人影,紫藤不得已,才央了道齐法师往后山上寻人。

    秦念西和胡玉婷回了院子里,三夫人带着安婉茵已经等候多时,弄得二人极不好意思。

    匆匆见过礼,安婉茵只一脸好奇打量着两人,三夫人却笑道:“原是我们冒昧了,二位姑娘快去洗洗,瞧这一头一脸的汗。”

    秦念西和胡玉婷连忙告了罪,秦念西记得似乎隐约听说过这位三夫人极喜读书,又嘱咐了紫藤带了她们去这院子里的书房,好消磨一下时光。

    这处书房里存了些从南边儿带过来的医书药典,因为大殿还没有完全修葺好,便尽数先放在这处。安婉茵最近在学堂里听了医女授课,自然对这些十分感兴趣,瞧着哪一本都觉得爱不释手,翻开来看,真正能看明白的,却是少之又少,不自觉生出一股挫败感。

    三夫人听着女儿的叹息声,从那桌案上的一摞医案上抬起头,微微叹了口气,看了紫藤道:“有劳姑娘,给小女寻一本简单好懂的,让她习学一二。”

    紫藤应诺,搬了个杌子,往最上层的架子上,找书去了。

    安婉茵低声问了自家阿娘:“阿娘,您说,这么多医书,才刚那两位姐姐都看过吗?这么多,要是让医女来讲,只怕也得好些年呢!”

    三夫人看着拿了本薄册子过来的紫藤,笑着问道:“你别问阿娘,你只问问这位姐姐,这些医书,她看过没有。”

    紫藤屈膝把手上那本册子递到安婉茵手上,才笑道:“夫人说笑了,奴婢们自小儿学认字,都是从药名上开始的。”

    三夫人看了看一脸向往的安婉茵,笑道:“茵娘你说,这和咱们北地,武将家的女儿,打小儿就要习武,是不是一个意思?”

    安婉茵愣了半晌才点了点头道:“阿娘我懂了,这叫术业有专攻,茵娘不该妄自菲薄,也不该自以为是。”

    紫藤瞧着这对儿极有意思的母女,却隐约想起当年,太太领着姑娘,在书房里默写药典的情形……

    半个时辰过后,秦念西和胡玉婷两人才挽了半干不干的发髻,穿了身医女们日常穿着的衣裳,进了书房。

    两人重新又见过礼,秦念西才笑道:“夫人是为了今日的开光仪式来的?”

    “是,原说是昨日就过来的,茵娘学堂里今日才休沐,便央了我,今日一大早过来的。茵娘说听了医女授的课,觉得有趣极了,无论如何要过来拜会一下。还请二位姑娘原谅则个,我就这一个女儿,养得有些娇惯了。”三夫人笑道。

    秦念西连忙摇头道:“夫人这是折煞我们了,小姐金枝玉叶,能得小姐喜欢这些微末之技,是我等医家之幸。”

    三夫人又笑着对胡玉婷道:“茵娘知道我见过编写茶经和药膳的医女,兴奋得不行,说是极想瞧瞧真人,”

    说完又对只坐在一旁,极有教养,不问不答不发声的安婉茵道:“茵娘,你心心念念相见的医女,就是这位姑娘,你怎的倒一言不发了。”

    安婉茵一双亮闪闪的眸子盯着胡玉婷道:“姐姐,茵娘叫你姐姐行不行?姐姐唤我茵娘就好,就是那个茵陈的茵字。”

    胡玉婷连忙摇头道:“茵娘这声姐姐,可不敢当,茵娘便唤我胡医女就好。”

    安婉茵瞬间一脸挫败,却又极快变了脸道:“要不,茵娘唤您一声先生?茵娘此来,其实是有一事相求,想请您到学堂里,给我们上几日课。”

    安婉茵说这话时,眼角余光忍不住瞟了眼自家母亲,三夫人显然不知情,只愣了愣便一脸歉意道:“姑娘莫要在意,她们小姐妹之间,在学堂里,也偶尔会炫耀攀比,必是这丫头又和人斗嘴了。”

    胡玉婷看了秦念西一眼,见她微微点了点头,便笑道:“夫人莫要客气,正好,这几日阿婷也不是很忙,去学堂里重温一下昔日氛围也好。”

    安婉茵一脸惊喜道:“先生这是答应了?”

    胡玉婷笑着点了头,又十分有眼色对安婉茵道:“茵娘坐在这里也拘束得很,要不,我带茵娘出去逛逛,这书房里,书太多了,让人有些气闷。”

    安婉茵顿时喜出望外,却又忍不住看向自家阿娘,见她微微笑着点了头,才忙跟了胡玉婷行了礼,出了门。

    三夫人看向桌上那摞一尺多高的医案,笑着问道:“这阵子没见着姑娘,都是在整理这些医案?”

    秦念西点头笑道:“这些都是整理好的,阿念只是看看,顺便找找有没有什么比较特殊的病案,可以编撰成册子,往后医女们都可以传看。”

    三夫人略怔了怔才感慨道:“难怪得,这处才不过短短几个月,就已经兴盛繁茂起来,姑娘和像姑娘这样的医家,真真是令人敬佩。”

    秦念西十分谦逊道:“不敢当,不过萤烛之光,当不得夫人盛赞。”

    三夫人笑道:“对万千病家来说,你们都是救命之光。今日观礼,只觉一股浩然之气,想象若干年后,这北地万寿观,成为北地百姓的福地,让人忍不住心生豪气,着实令人向往。”

    秦念西笑道:“今日神光幻彩,确实令人向往。”

    三夫人却突然转了个弯儿道:“姑娘可曾替王妃把过脉?不知胎相如何?”

    秦念西点头笑道:“前几日才把过脉,极好,没有什么不妥当,夫人放心就是。”

    三夫人点了点头道:“好,如此便好。我有件事,想跟姑娘商量一下,看看姑娘的意思。”

    秦念西笑道:“夫人直说便是。”

    三夫人略沉吟了一下,才叹了口气道:“我是想着,哎,我们北地这大局势,想必姑娘也略知一二,姑娘为王妃,所做良多,可有些事,没个三年五载,极难回转。”

    “我是想,在这祁远山万寿观山门外立块碑。就把圣上钦点医女入北地,替长公主诊病的故事,刻于其上,让北地诸人,都能知道,这北地万寿观是怎么来的。姑娘觉得可好?”

    秦念西眼睛亮了亮,当即点头道:“夫人这一招绝妙,就是前面干脆把长公主和王爷的故事写上几笔,也算是一段可歌可泣的佳话,文可以先拟好,不过立碑的事,最好是等到长公主诞下麟儿之后,似乎更好,夫人觉得呢?”

    三夫人忙点头笑道:“姑娘说的是,那如今我先找位才子,把文拟出来,届时姑娘一定要帮着看看。”

    秦念西眨了眨眼道:“有夫人这么位女中才子,还要去找旁人做什么,这其中内情,长公主对北地的意义,还有谁,比夫人看得更清楚?”

    “这,也不是不行,但我终究是个内宅妇人,一来无声望难服众,二来只怕还会遭人诟病轻狂二字。只怕还是要请了王爷示下,看看他是什么意思。”三夫人沉吟了许久才道。

    秦念西想了想,又道:“既是要立功德碑,捐建之人的姓名,悉数可以刻于碑上,夫人觉得如何?”

    三夫人眼睛亮了亮,忙点头道:“这倒是个好法子,这么多人捐了银钱,刻在碑上以证其实,再好不过了。”

    两人又就细节聊了许久,秦念西便在这院子里留了膳,又歇了晌觉,才送了三夫人和安婉茵回城里。

    隔日,孟嬷嬷得了空,突然来问了秦念西:“姑娘是真想让紫藤姑娘嫁给那位陈将军?”

    秦念西正拿了女医馆近日的医案在看,听得这话,有些讶然道:“嬷嬷怎么会这么想?”

    孟嬷嬷轻声道:“奴婢是看姑娘对那位陈将军满是夸赞之辞。”

    秦念西笑道:“倒也不是夸赞,不过是说点实话。也想探探紫藤姐姐,是真的心如枯井,还是只不过没有遇到那个让她放下成见的人。我阿娘的事,嬷嬷兴许也知道些,紫藤姐姐从前是我阿娘身边的大丫鬟,所以……”

    孟嬷嬷点头道:“难怪得杜嬷嬷和赵嬷嬷聊天,十分忧心紫藤姑娘的事儿。可这样的事儿,旁人是帮不上忙的,那位陈将军若是诚心求娶,还得自己想些法子才行。”

    秦念西怔了怔,又看了看意有所指的孟嬷嬷,失笑道:“看不出来,嬷嬷竟是这样的嬷嬷。”

    孟嬷嬷也失笑出了声:“觉得嬷嬷净出馊主意是吧,可嬷嬷是过来人,这有的事,旁人说破了嘴,一点儿用没有,关键还得那啥,还得自己想通才是……”

    秦念西见得孟嬷嬷说到最后硬生生转了个弯儿,更是乐不可支,笑了许久之后,秦念西才道:“若是到时候,那位陈将军来了,嬷嬷和孙叔可要帮着好好看顾看顾。”

    孟嬷嬷点头道:“这是自然,姑娘放心就是,嬷嬷还怕回到家里,在杜嬷嬷面前没法子交代呢。”

    又过了几日,安北王派人来请秦念西过去安北军大营,商量往岐雍城去的事情。

    老祖宗已经几日没见人影了,胡玉婷回了城里,到女学授课去了,韵嬷嬷几人都在大营里,秦念西因要准备西去的药材,留在了祁远山,这下落了单,只得请了道齐同行。

    临走前,紫藤憋了许久,才看着已经上了马的秦念西,面色红到要滴出血来,轻声道:“姑娘,若是,若是到营里见了那人,姑娘能不能帮我带句话,请他来一趟……”

    秦念西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大半,这些日子,紫藤明显有些神思不属,今日终于,终于下定了决心,真好!

 第249章

    冷风一阵接一阵刮过北方大地,山川逐渐变得萧索。

    这一日刚入夜,一队人马护卫着十多辆大车,从安北军大营出发,往西边行进。

    广南王世子等十余位岐雍关青年精锐在前开路,隔了几辆大车之后,便是道齐和道明等万寿观弟子,秦念西和胡玉婷骑着马儿行走在队伍最中段,在后头是楼家女将拱卫,隔着下剩的几辆大车,前雍关精锐负责断后。

    还有一批二三十人的暗卫队伍,远远跟在更后头。

    北地如今看上去风平浪静,但在安北王和六皇子心中,却是疾风暴雨之前夜。

    旌南传来消息,旌国大王子已经安全回了旌国王宫,却近乎被囚禁宫中,可见旌国朝堂局势之紧。

    旌王确定身染重疾,旌王令二王子监国,二王子最近给旌南旌北下的旨意是,两军统一进入战时状态。

    至于那位旌南王,要入旌北游说自家兄弟结成同盟,难度更增一筹。

    旌南军中,旌南王世子接了探报,安远城外,祁远山下的万寿观虽未完全落成,但从南边来的君山药行、医馆、女医均已迁入祁远山下。因为医家迁入,往日游人寥寥的祁远山,如今已经十分热闹。

    探报称,因万寿观尚在修葺,观中道人如今和医馆在一处看诊,未曾探听到宁玉和宁念两位小道的消息,也未曾在女医馆中探得有年不过及笄的医女坐诊,但在万寿观第一重殿开光仪式当日,曾见过两名面生小道出现在大殿之上,仪式还未开始便不见了踪影。

    另外,安远城内盛传,君山女医最大的本事,并不在治病救人,而是在治不孕不育症和替小儿强身健体,锻造筋骨上。安北军中受过伤而无后的侯将军,在医女入安远之后,将夫人迁入安远城内居住,如今已经大腹便便。

    更关键的是,安远城内隐约有传,安北王妃已有身孕。

    还有一样令人不解的军令,安远和祁城两地军户之家,十至十四岁少年,已经开始遴选入军。

    旌南王世子握着这纸探报,思忖良久。侯将军无后,根源在他,侯将军和他曾前后脚中毒,都得那位老道和小道救治,后来祁城医女被杀,撤回安远,陆夫人才迁入了安远,如今大腹便便,时日上正好能对上,侯将军这样的人,不大可能去找医女看诊,只能说明,侯将军的不育,是被那两位道人治好的。

    若是那位大云朝的长公主,如今的安北王妃,真能替安北王诞下后嗣,大云北境,便能平平安安,那位国师的如意算盘,只怕就要落了空。旌南对大云,唯一的策略,就只能是友好互邻。

    君山医女入北地替安北王妃治病,乃大云皇帝钦点的差使,那时的安北王妃,据说已经是油尽灯枯之状,不管是病还是中毒,如今不仅身子好了,还有了身孕,真是咄咄怪事。

    这事儿,还真不敢往深处细想,这大云北境广袤大地,竟靠了这些医女行了力挽狂澜之事?

    再往前推几年,安北王妃还曾回过大云京城,显而易见无功而返,回来后便开始闭门不出。君仙山万寿观道医早就声名远播,若能治长公主之病,不会拖到如今。

    那以后,据说大云六皇子遇刺,在万寿观住了一两年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