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隐世医女 >

第19部分

隐世医女-第19部分

小说: 隐世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好你自己的事,让我们阿念好吃好喝,好好长大便是,若耽搁了她,老道我是不依的。”

    张青川一脸苦笑,望望父亲,又望望老道人,再望望秦念西。秦念西却眨巴眨巴眼道:“舅舅想让阿念学点什么?”

    “你这将来,总是要,那啥,那女红针织、琴棋书画、还有那厨房、内宅掌家、甚至是庶务,都得知道一二吧。”张青川摸了摸脑袋道。

    还未等秦念西说话,那老道士就跳了起来:“你们,就是这样,把这一个个好孩子都教成了大俗人。”

    秦念西却拉着真人的袍角道:“真人勿急,舅舅也是为了我好。那药不用天天吃,那病也不会天天生,但那饭却要天天吃,衣也要日日穿。从明日起,我先替三位长辈打理打理膳食,可好?”

    太虚真人指着张老太爷道:“老张,你是缺银子还是缺仆妇,要个小娃娃学这些?”张老太爷有些好笑地望着太虚真人道:“不缺是不缺,总不能什么也不懂,做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人吧?”

    张老太爷笑眯眯转脸又对秦念西道:“那灶上之事,也不用你动手,你只说了让婆子们去做就行。”

    秦念西屈膝道:“是,阿念省得。”

    太虚却嘟囔道:“让个小娃娃管膳食,这饭菜莫不都要换成泥巴和着水……”

    这张家祖孙三代,听着真人那嘟囔,却是只觉得好笑。

 第四十二章 归葬何方

    这日夜里,秦念西却十分认真地拟了份菜单,直把第二日三餐饮食都写得清清楚楚,又让胡嬷嬷把灶上的婆子叫了来,仔细交代了,才去歇下。

    到得第二日晨间,太虚却发现,桌上那白米粥换成了杂粮粥,蒸饺里的馅儿变成鸡蛋豆腐韭菜,原来那豆沙馅,莲子馅的甜包子全没了,只剩一盘芝麻饼里还掺了紫菜沫子,吃起来却是咸甜适中,香脆可口,秦念西却不许太虚和张老太爷多吃那饼。

    太虚看着秦念西把那饼一块块夹给了张青川,碰了碰张老太爷哼了一声:“你看看,开始嫌弃我们这两个老东西了。”

    秦念西却笑道:“太虚爷爷莫不是嘴馋?这饼里放了猪油,又是甜的,老人家不可多吃。”

    张老太爷只不搭太虚,吃着那鸡蛋豆腐馅的包子问道:“这里头是放了麻油?”

    秦念西笑着点头,张老太爷也不再问,只一边点头一边吃。

    秦念西见太虚耍起小孩子脾气,就是不肯吃那蒸饺,便觉得好笑,前世里,那是他最喜欢的食物之一,说那个味儿软嫩鲜香,十分可口,隔三差五就要她包一回。

    连着过了几天,张青川都不在芜州,张老太爷和太虚真人每日三餐被秦念西安排的饭食吃撑了,待得张青川回来那日,便笑着道:“这灶上的事阿念以后就不要过问了。”

    那太虚又跳了起来:“才吃了几天饱饭,又要换人管,那可怎么成?”

    张青川一时忍不住笑:“原是我的不是,害得真人以往都没吃得一顿饱饭,我这就让胡嬷嬷把灶上的人都换了去。”

    太虚又道:“你们这一个两个的刁钻得很,道爷我是说这小娃娃管得好,又没说别的什么。就是口腹之欲而已,你们自己家的事,自己随意便是,哼!”

    秦念西笑道:“太虚爷爷别生气,阿念这两招,那灶上的嬷嬷早都学会了,和阿念管不管的,没有大碍。”

    太虚又教训张青川道:“你这小子看见了吧,我说这娃娃天纵奇才,既是奇才,哪有什么她拿不起来的,你非要她浪费这功夫。”

    张青川只笑着不说话,秦念西却道:“太虚爷爷可别夸阿念了,那女红,阿念就不会,是真不会,而且是怎么也学不会的那种不会。”

    太虚却道:“再天纵奇才也是人,是人就不可能什么都会,阿念莫听你舅舅的,你多养几个绣娘便是了。那绣花针十个女子八个能学会,可这针灸的针,千百个女子,有一个学得会,也是大造化了。”

    秦念西却摇头正色道:“却也并非如此,只世情如此,女子拿绣花针天经地义,拿医家的针,只会让人非议,然医术一道,若天下女子能得机缘,有所成就的也必不会少。”

    听了这话,几人都没再出声,过得良久,张老太爷才说道:“往后,阿念愿学什么便学什么吧,不必拘着自己了。”

    秦念西呆了半刻,才出声道:“有一事,阿念想请外翁和舅舅示下。阿念想,想让母亲归葬入张家坟山。若,若实在不行,便在张家坟山左近,找一处地方也行。”

    张老太爷和张青川听了,半晌才回过神,张老太爷道:“你可知你母亲怎么想?”

    “秦老爷害了母亲,就是已经自绝夫妻情分,母亲若在天有灵,必不会想和他死同穴。再者说,我梦里里,秦老爷就没有让母亲进秦氏祖坟山。”秦念西泫然若泣。

    此话一出,张老太爷只闭了闭眼,深吸了一口气。

    张青川却一巴掌拍在几上,气得面色紫涨。

    停了几息,张老太爷呼出一口气道:“如此,便回我张家吧。”

    藏在秦念西心中已久的巨石终于落了地,她不想说她母亲是葬进秦家祖坟之后,因舅舅一番作为,秦老爷私念未遂,泄愤将母亲棺木从秦家坟山扒了出来……

    秦念西知道这件事时,秦老爷已经身首异处。

    可这时,她才真正见识了人心之恶无边无际,而这个恶人,就是给了她一半生命的父亲。她也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刻入骨髓的恨,即使被恨的那个对象已经灰飞烟灭,仍旧不能消除心头的点滴恨意。

    前世里,她就是这样扭曲地活着,现在来看,那时的每一天,似乎都漫无目的,苟延残喘,只是一个能喘气的活物而已。

    张老太爷和太虚真人见秦念西只那样呆呆地坐在,眼神空洞迷离,不知心神在何处,心下十分怆然。是怎样的所谓梦境,才能让一个如同花骨朵儿一般的小小女孩儿,有那样的眼神?

    张青川一看秦念西的表情就着急了,怕她又如那日一般,只呆了呆就把她抱进怀里道:“阿念,阿念醒醒,那日咱们说好了,不再去想那噩梦了,往后你说什么便是什么,舅舅和外翁都不再问了,你不要吓我们……”

    真人听张青川如此说,忙从怀里掏了个小药瓶出来,喂秦念西吃了一粒。

    张老太爷见了眉毛微蹙,只吃惊地看了看太虚,又上前给秦念西把了把脉,才颓然放下了手。

    那药丸服下,略冰凉辛辣的味儿让秦念西清醒了过来,很快又觉得困倦,在张青川怀里悠悠睡了过去。

    待得张青川把她安置好了回来,张老太爷才问他:“阿念之前也这样过?”

    张青川点头答道:“是的,父亲,不过那回她哭了,今日却是一滴眼泪都没掉,儿子怕她老去想那些事,只怕不好……”

    太虚点头道:“大郎顾虑的是,这孩子只怕是,心里苦太多,又不愿说或是不能说,怕叫我们知晓。如此下去,若有一日心神失守,那便大为不妙。”

    张老太爷忧心忡忡对太虚道:“如此说来,你那药做起来再繁难,怕是还要再做些,而且她以后一定要有咱们在身边……”

    太虚点点头道:“这倒没什么,只花些功夫罢了。近日里,她把那郑氏医女的心经和针法默来给我看了,我细细揣摩了一下,若那心经能修成,倒是于她大有裨益。”

    张青川道:“若真如此,倒可让咱们略略放心了。只眼下,父亲,儿子想着,咱们得让阿念有事做,不能让她有时间胡思乱想,尤其不能想她母亲的事。”

 第四十三章 侥天之幸

    秦念西一觉十分香甜,睡到午初,醒来神清气爽。

    赵嬷嬷见她醒了,面色还好,只拍胸口道:“姑娘没事就好,可把嬷嬷吓坏了。老太爷和真人来看了两回了,吩咐让姑娘醒了就去梧桐苑。”

    秦念西到梧桐苑的时候,张青川已经被一拨又一拨的管事催出去了,预收秋粮的事已经开始了,纷繁复杂,都等着他拿主意。借力其他粮行的事,有些需要他亲自出面走一趟,有些则是要做好安排,行事还得机密,相当不易。

    张老太爷和太虚真人见秦念西看上去神清气爽,面色红润,松了口气。

    秦念西笑着给太虚真人道了谢,又道:“今日吃了道长这药,倒突然想起一事。原是准备到了江南西路,再给长公主做一幅丸药送过去,却没成想,在这路上耽搁了许久。”

    太虚真人对张老太爷笑道:“这丫头倒自己会给自己找事做。”

    张老太爷捻着胡须道:“做药这事原不用你自己动手,你一个小丫头,哪里有药行里积年的供奉功夫深,只需把方子开来,等真人看过,派人去做就行。”

    秦念西知道,张家祖上的根基就在药行。

    也因为天下成名药师十之八九出自张家药行,所以那江南西道君仙山下的药市,是整个帝国的药材枢纽,张家在其中执牛耳。

    医药不分家,因医而药,因药而医,张家与道家医者从来密不可分。张家医馆开遍整个帝国,一向以慈悲心肠和医术精湛著称。

    这天下医者,又有几人能说完全与张家,与道家无关,只张家从来行事低调,不事张扬,且人丁单薄,手艺从不藏私,让这些大药师即使开山立派,也仍旧愿意在张家的羽翼下生活。

    而张家更大的底气在于,多少年来活人无数的大慈悲。试想,人活一世,谁敢担保能没个病痛的,万一遇上那一般大夫看不好的毛病,那还是得奔张家医馆,奔君仙山啊。

    秦念西说起这做药的事,原本也不是真的想自己去做,只是想让太虚真人以他的名义,把这药送出去。

    太虚真人自然知道她心里的那些小九九,便让她把那方子开了出来。

    秦念西在梧桐苑的书房里磨了墨,把那个在心里衡量了许久的方子写了下来。

    只见那一笔十分亮眼的簪花小楷,哪里是一个六岁女童能写得出来的。太虚真人和张老太爷见她写完,只被那字晃花了眼,太虚只赞了一句:好字!

    可随后二人看那方子,越看却面色越凝重,张老太爷问道:“阿念可知这其中有两味药乃剧毒之物?”

    秦念西只点了点头,太虚真人便道:“你为何把这两味药用如此重的分量?”

    “积重难返,不下猛药,怕是毒性难以控制!长公主成年已久,胞宫内的毒素只怕已经蔓延出来了,这两味毒只为中和她身体里的毒素,否则只怕等不到我会用玄黄针,长公主就已经药石无医。”秦念西很肯定地答道。

    太虚心中想的极多,他知道这小女娃娃说的是实情。她即使能学会那玄黄,至少也得三年五载才敢去给长公主施针,而且风险极大。当年他给长公主驱毒时,不是没有想过用毒制毒,但那时长公主太小,身子又十分孱弱,一个不小心就会让她香消玉殒。

    秦念西见太虚真人捻着胡须,只望着那方子不说话,知道他在细细思索,便也不打扰,却又到书案边慢悠悠写下了一个方子。

    等到她把那方子写完,太虚才道:“我观你之前给长公主的那个药方,中正平和,原是为了调养她的身子,为了吃这副药做准备的。你且说说,你如何会想到把这两味药用在一起?“

    秦念西答道:“原是在药行的一位老供奉的手札里看到的,还仔细向他请教过,我说的是在梦中。”秦念西见张老太爷耸起了眉毛,连忙又补了一句。

    张老太爷道:“你说的是哪位供奉?你这药剧毒,只怕只有胡先生能做。”

    秦念西点头道:“正是,天下懂毒药者,无人能出胡先生之右。看过他的札记,真的获益良多,也让我解开了许多心中难解的疑团。”

    太虚真人当年给长公主驱毒时,也让这位胡先生一起辨过毒,只那时,胡先生并不知晓此毒可以如此制衡,估计也是一直苦苦探寻,才得了这体会。

    太虚苦笑着摇头道:“当年我和老胡研究了那么久,都没什么好法子,倒被你这小丫头想到那郑氏针法。你这么用药虽猛,大凶险却也没有,这个方子确实挺妙的,这两味药虽都剧毒,但用在一起互为阴阳,彼此牵制又能制住长公主原本中的那毒。加上其中别的辅药,都用得极为巧妙,确实是花了心思。”

    秦念西笑道:“原都是因缘际会,若只有药没有那针法也不行,若只有针法没有药也不行,恰好我都有幸得见,十分幸运。”

    太虚抚须点头:“对长公主来说,果然是侥天之幸啊。”

    秦念西哪里不明白真人的意思,当即十分认真说道:“若能凭医者微薄之力让长公主平安诞下子嗣,与其说是长公主之幸,不若说是北疆无数民众之幸。”

    “此言甚是,上天如此安排,必有其深意。如此,老道人也不需爱惜那不足道也的几根羽毛,便担了这干系便是。”太虚真人停了停又说道:“你刚刚又写了张方子是给谁的?”

    秦念西递过那墨迹还没大干的方子道:“这是给王家三郎的。道衍法师替王家三郎施针,到了冬日,便不再适合施针,用用这方子可能更好,待来年春天,惊蛰前后,再行施针,方能应四时之变化,激发他体内之元气。”

    太虚真人看着那方子若有所思道:“我道家医术与先天弱症上并不擅长,你这是如何参得?”

    “郑氏医女除了一本针法之外,还有一本行医札记,有点滴记载,我又结合了医家常说的医病要顺应天时,便想出了这些法子。”秦念西细细解释道。

 第四十四章 湘楚之旱

    道衍细想了想,又仔细回忆了那王家三郎的脉案,一脸苦笑道:“王家三郎这病,你虽能治,可事后又该如何自处呢?”

    秦念西顿时面色一片赤红,虽则两世里她都未经男女之事,但毕竟是心知肚明的。

    张老太爷见她如此面红耳赤,心中直往下一沉:“你说梦中得了王家的庇护,莫不是,那王三郎……”

    秦念西见张老太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