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隐世医女 >

第51部分

隐世医女-第51部分

小说: 隐世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念西屈膝应了,便轻声把刘夫人身上一些不妥之处细细说了。

    那方夫人听完,只气得一口气卡在嗓子眼上,如今这事,已是再明白不过的了,好不容易透过口气,直把那手里的帕子揉得皱成一团,才咬牙道:“这个孽障……”

    方老夫人歇了口气,又扬声喊了玉嬷嬷进来,直对她道:“你让钱茂回去一趟,把管着夫人药上采买的孙管事,召到这里来,就说我们要在君仙山上住一阵子,缺人用。”

    老太妃见得玉嬷嬷领了命出去,又转身看向秦念西道:“念丫头,这落红之事,你可有何想头?”

    秦念西屈膝道:“回太妃话,阿念观刘夫人之脉象,仿似旧年有伤,说不得与这事有几分关联。”

    方老夫人摇头道:“这旧伤之事,我们在君仙医馆时,那郎中也曾说过。但我当日便问过阿媛的陪嫁丫鬟,俱称从前并未曾受过外伤。”

    秦念西蹙眉道:“老夫人可曾问过,夫人是从何时开始痛经不止?”

    方老夫人摇头道:“因女子月事疼痛者极多,倒未曾细问。”

    秦念西看了看外头天色,便道:“此事也不急在一时,今日天色已晚,老太妃不若先回去歇息。”

    方老夫人忙赔罪道:“太妃旅途劳顿,又为我们家里这些事耗费心神,妾身实在是惶恐得很。”

    老太妃见得事情大体也闹明白了,便道:“如此,我便先回去了,念丫头不和我一起走?”

    秦念西屈膝道:“刘夫人今日夜里当是极为凶险,阿念需得在此,方能安心。”

    那方老夫人又吓得心口直发紧,嘴里却是千恩万谢不断,广南王太妃拍了拍方老夫人的肩膀,微微叹了口气:“阿芸,你也歇一歇吧,咱们如今,可都上了年纪了,经不起折腾了。”

    广南王府别院里,眼看着天色已晚,六皇子和广南王世子到了老太妃院里,却听得说老太妃出门了,两人一脸惊诧。

    广南王世子挑眉问道:“可是和今日送来的那帖子有关?”

    老太妃身边的嬷嬷点头道:“回爷的话,说是那家的少夫人生了重病,快要不行了,老祖宗着急,就去了,去的时候,还带着秦姑娘。”

    六皇子问道:“是那钱思恒家的?那家少夫人是谁?没听说过啊,值当老太妃亲自过去看望。”

    那嬷嬷道:“听说是前雍城守将刘达的小女儿,许是家里闹家务,老祖宗不放心,便去了。”

    六皇子和广南王世子听得这话,只一口气堵在喉咙里,互相对视了一眼,忍不住苦笑了出来。

    广南王世子撇着嘴角道:“老祖宗在京城时,过得跟个世外高人一样,轻易懒得出院子,到这山上倒好,还管起了闲事。”

    六皇子满脑门子疑问,声音都提高了些:“许是有什么内情?”

    两人端着杯茶,有一句没一句聊着些闲话,外头报说老太妃回来了。

    两人从外头迎了老太妃进来坐下,嬷嬷上来奉了茶,老太妃一口气喝干了一盏茶,广南王世子满脸惊奇道:“老祖宗这是管闲……口渴了?”

    六皇子高耸着眉毛,看着广南王世子舌头打着旋儿拐弯,又见老太妃把那茶碗往桌上一放道:“累得慌,话说多了。晚膳好了没?”

    旁边一个嬷嬷立即上来屈膝道:“回老祖宗话,都好了。”

    老太妃道:“那行,先吃饭去吧。”

    三人上了饭桌,六皇子和广南王世子看着老太妃不紧不慢,喝了一碗酸笋老鸭汤,又吃了一碗半米饭,才松了口气。

    三个人往外头院子里转着圈儿消食,老太妃才慢慢说了才刚去管的那趟子事儿。

    院子里清风徐徐,正是不冷不热的好天气,星河灿烂,天蓝得悠远深沉,衬得星辰越发闪耀。

    远远地,不知道从哪里飘过来的花香味儿,老太妃深深吸了口那香气,才缓缓开口道:“到底还是这山里好,连这什么季节,都能从风里闻出味儿来。哎,往常在京城,我最不赖烦管这些闲事了,可到了这山上,还是没躲过去。”

    六皇子轻笑道:“老祖宗要管的事,自是有道理,不如给我们讲讲。”

    广南王太妃点着广南王世子道:“峥哥儿,韶平钱家,你可知道?”

    广南王世子立即点头道:“知道啊,那钱家,钱思恒早些年,不是点了武状元嘛。”

    广南王太妃道:“哎,你们啊,只知道人家点了这武状元,却不知道这状元是怎么来的。”

    广南王世子一脸惊讶道:“那钱思恒文韬武略,是近些年武将里,出类拔萃的人才,难道他这状元点得,另有内情?”

    广南王太妃心口闷了闷才道:“那钱家祖上是镖行出身,本朝太祖打江山的时候,他们附骥,太祖把他们指到了广南军,历代都有杰出儿郎。到钱思恒父亲钱志群时,已经独自领了一路军。”

    广南王太妃站到一处水榭里,往远山望去,才缓缓道:“二十年前,和月安一战,钱志群那一路调到广南,充了先锋军。那一战,极其惨烈,钱家五名儿郎战死。”

    说至此处,老太妃后头都带着哽咽,三人悄无声息,安静了许久,六皇子和广南王世子均是胸腔翻涌不息。

    许久之后,老太妃才继续道:“此后,钱氏族中分家,那两支皆弃武从文,只剩钱思恒这一支,继承先祖遗志。钱思恒的母亲方氏,出自广南诗书大族方家。方氏年轻守寡,硬是咬牙将钱思恒养育成才,承袭武将家门,多少难为。”

    六皇子恍然道:“钱思恒这状元,原是为帮着钱家重振门庭?”

    老太妃点头道:“一是为钱家,二是为安武将之心,培育起下一代能战善战之将领。当时帝国南北两线作战,损失了多少好儿郎。当然,也是这钱思恒自己争气,若是那扶不上墙的烂泥,费了再多苦心,也是枉然。”

    说着,老太妃又把这钱思恒从军之路大致讲了讲,便又对着六皇子问道:“六哥儿可知,钱思恒一入军中,你父皇为何要把他指到前雍城?”

    六皇子略一思索才答道:“一来,这些年,南边太平。二来,前雍城守将刘家忠君爱国,自本朝开国以来,世代镇守前雍城。即便二十年前,北边动荡,前雍城却是稳如磐石。可虽说安稳,但前雍关外年年都要打上几仗。前雍城既能历练他,也能护他周全。”

    老太妃点头道:“刘家子弟,不论男女,及笄便要上战场历练,因此,刘家世代极其护短。后头你父皇应是看这钱思恒在前雍关,因刘家女纠缠不休之事,极是难为,才又把他调到广南军中。这一处,爱才惜才,你父皇做得极好。”

    六皇子听得极其仔细,知道这是老祖宗在教导他,只默默点头受教。

    老太妃又道:“后头刘达求到安北王府老太妃那里,才让钱思恒续娶了这刘家姐儿。这会子那钱将军正可独当一面,这刘家姐儿若是折在这钱家,即便不出大事,这嫌隙一生,往后于钱家,钱将军,只怕都不是好事。而且这钱将军如今已经是续娶,这往后……”

    老太妃悠悠叹了口气道:“虽说妇人不干政,可这前朝连着后院,哪朝哪代都不能免。如今这梁子还没结下,我这也是,能解就顺手帮着解了吧。说到底,是我广南王府,欠着钱家,当年,是老王爷点了钱志群,做了先锋军……”

    六皇子忙躬身道:“老祖宗切莫如此说,原都是为了这江山社稷,外祖一生,风光霁月,身先士卒,便是他自己,也是,哎……”

    广南王太妃沉默了许久,才点了广南王世子道:“这些事,你不能只看眼前,要前头后头,都勾连着看,才能看个清楚明白。往后你去了军中,也要注意到这些细处,将帅之道,何其不易。”

    广南王世子立即躬身道:“是,孙儿知道了。”

    广南王太妃慢慢逛回了主院,接过白嬷嬷递过来的花茶,想了想还是觉得不放心,又对那白嬷嬷道:“老白,你还是去钱家院里守一守,若有什么事,及早派了人来禀我。”

    白嬷嬷屈膝领了吩咐,便带了个丫鬟去了钱家住的院子里。

    院子里点了火把,只照得如同白昼,医婆仿似又多了几个,外头秦医婆统总。廊下药炉竟变成了三个,还用灶房里的大灶煎了一大罐药,医婆们有的守着大案台捡药,有的端水,有的守着药炉扇火,分外忙碌……

    玉嬷嬷迎了白嬷嬷进了刘夫人住的室内,屋里也是灯火通明,却是极其安静,只能听到刘夫人不停轻声喊着冷。

    那方老夫人正在望着那边榻上打着转,手攥得铁紧,后背上冷汗涔涔。听了玉嬷嬷轻声提醒,才转过身,见得白嬷嬷,紧蹙的眉头也只是微微舒展了一瞬。

    白嬷嬷福了福,只轻声道:“老祖宗不放心,让我过来瞧瞧。”说着便走过去,此时那刘夫人正是高热,牙关打着颤,嘴里直喊冷,人却仿似又是晕厥状态。

    秦念西正一脸凝重立于榻前,手中不停俯身辨穴,然后从旁边立着的丫鬟手里接过银针,刺进去。

    许是因为刘夫人在打抖,针刺力度极难把控,秦念西一丝也不敢懈怠,连带着看得白嬷嬷都极其紧张。

    大约过了小半刻钟,秦念西才终于直起身,轻吁了一口气,才觉额头上仿似已经汗湿,后背也是湿冷一片。

    随着秦念西口气一出,屋里众丫鬟婆子的心才算归了位,才对着白嬷嬷屈膝行礼,白嬷嬷忙伸手拦了,又见得秦念西鬓间汗水滑落,拿着手中的帕子便去替她擦汗。

    秦念西嘱咐旁边的王医婆道:“先留针一刻钟,还请王娘子在此看着,有任何不妥便喊我,我出去看看药。”

    王医婆忙屈膝应诺。

 第一百零三章 隐疾

    白嬷嬷跟着秦念西到了中厅里,赵嬷嬷也跟了出来,方老夫人正要问什么,白嬷嬷却道:“赵嬷嬷,快给你家姑娘打盆水擦擦,再换身衣服去,后背都汗湿了。”

    玉嬷嬷忙领了赵嬷嬷往净房去打水。

    秦念西松了心神,脸上才挤出一丝笑意,屈膝道:“多谢嬷嬷,阿念这下还好。”

    说着又转向方老夫人道:“老夫人,如今刘夫人正是寒热交加,心神失守。才刚我给她喂了两粒观中圣药还魂丹,又行了针,先稳住心神,等这一阵高热过去,汤药煎好,便行药浴。”

    那边玉嬷嬷从净房过来屈膝道:“姑娘,水打好了,先去换身衣裳吧。”

    秦念西见那方老夫人一脸担忧,便又安慰道:“此时虽说万分凶险,却也是病邪从内而出,正是好时机。”

    方老夫人听得秦念西如此说,才算松了口气,拉着秦念西的手,声音里还在打颤:“阿念,今日多亏有你,我这,哎……阿念快去换下衣裳再来说话。”

    目送着秦念西去了净房,白嬷嬷才和玉嬷嬷一左一右搀了方老夫人,坐了下去。

    方老夫人面上笑得极其勉强,才对白嬷嬷道:“不瞒你说,我这会子,身上竟都是软的,哎,真是……”

    玉嬷嬷指挥着丫鬟给白嬷嬷上了茶,又到外头端了两盅红枣汤进来,奉了一盅到方老夫人面前道:“老夫人,您先用一点,也好镇镇心神。”

    白嬷嬷也劝道:“这院里众多医婆看顾,那秦家姑娘也说了,应是有惊无险。老夫人要顾惜着自己的身子,切莫操心太过,伤了根本可就不好了。”

    方老夫人端了红枣汤,略愣了愣,才晃过神,原来,那阿念是姓的秦,才有些不好意思问道:“阿念家,姓的是秦?却不知是哪个秦家?日后,我们也好上门报答一二。”

    白嬷嬷微微叹了口气道:“老夫人无须介怀,便只当她是张家姑娘就是。”

    方老夫人见白嬷嬷不愿多说,便也知不好再多问,只端起汤碗,抿了口汤。

    秦念西往净房里擦了身上的汗,又换了身小衣,略略调息了一下,才觉得浑身舒爽了起来,便从净房直接去了院中,看着秦医婆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众医婆煎药,见得各色药汤差不多俱已备齐,放下了心,又回了屋里。

    秦念西往刘夫人那里看了一回,见高热已经逐渐退了去,才出来外间,神色平和,屈了屈膝道:“老夫人,白嬷嬷,夫人高热已退。”

    那方老夫人直要起身来牵秦念西,却是一个趔趄,玉嬷嬷忙扶了她坐下,白嬷嬷牵了秦念西到桌边坐下道:“姐儿快喝了这盅红枣汤再说话。”

    方老夫人忙点头道:“阿念,这会子,也是大恩不言谢了,老婆子虽嘴上不说,心里却是清楚得很,若不是上了这君仙山,有阿念出手,我这媳妇子怕是,凶多吉少了。”

    秦念西捧了那红枣汤,也不多客气,只一口气喝了,才呼出一口气,浅笑道:“老夫人过于客气了,可不敢当,阿念本是医家,医家医病人,天经地义之事。”

    说着又伸手替方老夫人把了脉,劝道:“老夫人还是去睡了吧,如此这般煎熬,待明日,阿念医好了夫人,怕是又要操心老夫人了。”

    说着又叫了沉香,从带来的物事里,拿了块香饼子,递给玉嬷嬷道:“到老夫人房里焚了这香,好叫老夫人安心睡一觉。”

    玉嬷嬷忙屈膝谢过,接了那香饼子,自去了。

    方老夫人却道:“我这心里,哪里能安心睡得了觉。”

    秦念西笑道:“老夫人只管放心去睡,这边有我呢。再说这院中积年的嬷嬷们都得用得很,还有白嬷嬷从旁看着,必不会有事的。”

    白嬷嬷也劝道:“来前我们家老祖宗就料到老夫人会这般,才让我来的,您只管放心去歇着便是,这里外头有我,里头有阿念,您不去睡,才叫我们悬着心呢。”

    几个人总算劝了方老夫人去歇着。秦念西才起身去内室,替刘夫人取了针,又调好了浴汤,替她泡上……

    这一夜直折腾到深蓝变浅,东方泛起了鱼肚白,刘夫人的脉象才平稳了过来,睡了一觉的秦医婆和王医婆才替了一夜未眠的秦念西,让她回清风院歇息去了。

    白嬷嬷回得广南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