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1918远东战云 >

第70部分

1918远东战云-第70部分

小说: 1918远东战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陈启民似乎找到了办法。用更加完善的制度似乎就能战胜苏俄。

    只要全心全意的以民为本,以百姓的利益至上,真心的服务百姓,而不是像苏俄一样让百姓服务于自己的政策,那就能战胜他们!

    列强们不得不感叹,到底是意识形态和阶级立场相似的两方啊。还是陈启民出手更加的稳准狠!

    但是。。。。。。

    这种办法同样需要牺牲大地主和大资本家的利益,那些列强用得了这一招吗?

    他们能做到以民为本吗?他们敢于像陈启民一样为无产阶级的利益而奋斗吗?

    苏俄那边倒是还好说,照理来说,他们那边模仿陈启民的制度应该不是问题。

    毕竟苏俄和陈启民的理念其实一出同源,这种理念对苏俄的信仰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但是问题就在于,纵观整个苏俄的历史,他们都太注重意识形态和信仰的对抗了。

    在他们的统治区内,他们不允许任何其他信仰以及不符合自身信仰的风俗存在,好像只要这些东西还在,就能威胁他们的正统地位一样。

    这种狭隘的胸怀和不自信,完全被另一个红色碾压了。

    而且现在苏俄已经建立有几年了,他们施行的制度也已经在内部得到了推广。如果冒然采用陈启民的政策,就意味着要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改革。

    在战事这么紧张的期间,来一场波及全社会的改革?这怕不是在作死吧?

    别的不说,光是这种行为对苏俄高层权威性的打击,就够他们喝一壶的了。

    这一切都在陈启民的预料之中,他之前那么优待哥萨克们,就是为了让他们将自己的制度推广出去。

    熟知历史的陈启民太清楚了,如果不用更加成熟的理念同苏俄对抗,想要战胜这只北方巨熊简直是不可能的。

    但是,更加成熟的理念偏偏又跟苏俄一出同源,如果陈启民早一点把这个杀手锏拿出来。

    那照搬了陈启民的苏俄将会变得更加的可怕!

    所以,陈启民才会一拖再拖就是不在第一时间介入苏俄内战。他就是要在苏俄最难受的时机,给予苏俄最沉重的打击。

 第149章 借势发展

    时间已经到了1920年,苏俄红军为了统一思想。已经多次祭出了意识形态和信仰的大旗,现在他们想回头也不可能了!

    因为拉辛的崛起,西伯利亚地区的局势再次发生了转变。苏俄高层不得不紧急动员了大批政工人员,这才勉强维持住前线的均势。

    就这样,陈启民一子落下,苏俄内战的局势再次被逆转!

    现在,再也没人敢说陈启民在干涉苏俄内战的时候出工不出力了。

    很快,拉辛和高尔察克再次进军到了喀山附近,双方再次在喀山展开了对峙。

    这下各国列强的工作也简单了,他们只要出钱给拉辛和高尔察克,再让陈启民为他们生产足够的物资,苏俄就绝对没有好日子过。

    其实,各国列强也不用出太多的钱。

    这些钱,他们完全可以转嫁到刚刚战败的同盟国的身上。而且高尔察克的手中可还握着沙俄国库最后的家底呢。

    统治俄国的罗曼诺夫家族有多富有?

    就这么说吧,高尔察克有大量的黄金大家都知道。但是,这笔钱捷克斯洛伐克人和曰本人也找到了一小部分。

    捷克斯洛伐克人就拿着自己找到的那一小部分,就足以建立一家军团银行,支撑起整个国家的早起建设。

    曰本那边更是如此,他们赖在外东北那么久,真就让他们找到了几吨黄金。

    他们就借着这笔钱发展经济,不仅还完了外债,甚至还刺激了自身经济的增长。

    现在,因为陈启民的出现,他有意无意得干扰了捷克斯洛伐克人和曰本人的行动,沙俄国库基本上全都掌握在高尔察克的手中。

    他现在基本上可以算是这个世界最大的资本家了!

    要不陈启民为什么始终惦记着他的家底,不住得拿他当肥羊宰?

    当然了,指望拉辛将苏俄拉下马是不现实的。

    因为拉辛的势力先天不足。他几乎永远不可能拥有俄国的合法统治权。

    毕竟他是个傀儡这一点大家都清楚。拉辛的上限恐怕也就是一个依附于陈启民的地方军阀而已。

    既然是依附于自己,陈启民自然要榨干他的最后一丝价值。

    俄国内部接受过高等教育、掌握着高级技能的大部分都来自于有产阶级。

    他们是受到苏俄打击最重的一批人,拉辛崛起之后,有大批的技术人才投入了他的麾下。

    陈启民怎么可能放过他们?

    陈启民假意帮助拉辛建立起了各种工厂,但却在工厂中安插了大量的东北技术人员。

    这些人像海绵一样吸收着俄国人才的知识,甚至,陈启民还亲自下场用高薪从拉辛那里挖来了很多高级研究人才,充实到自己的大学之中。

    就这样,在陈启民的殚精竭虑之下,即便周边的环境这么复杂,陈启民依然给东北赢得了一个相对安稳的环境,可以让东北安心完成自己的三年计划。

    很快,东北的一些顽疾也因为这批人的涌入得到了解决。

    “轰!”

    在东北的一间训练场之中,传来了一声剧烈的爆炸声。

    紧接着就是一阵剧烈的欢呼声!

    陈启民也在一边露出了老父亲一般的微笑。

    终于啊!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等待,东北终于解决了炮钢的锻造问题。

    在陈启民的面前,三门160毫米口径的榴弹炮正在不断得怒吼着!

    东北终于有制造大口径重炮的能力了!

    很快,借着这批俄国技术人员的涌入,再加上英美两国技术人员的支持。

    东北迎来了一段技术井喷的时期。

    军用卡车!半履带装甲车!还有各种军用技术迅速成熟。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一款陈启民力主研制的装备,半履带摩托车!

    半履带、摩托车,这个组合是不是非常奇怪?

    但它其实在战场上也有过一段高光时刻。

    众所周知,在二战前期德三军队主要以摩托化步兵师为主。论到摩托化装备,德三才是真正的行家。

    但是,即便是德三也有失手的时候。

    随着战争的进行,德军所要面临的作战环境也越发的复杂起来。尤其是东线战场上的雨季和春季,泥泞的土地几乎让德军所有的车辆都无法正常行驶。

    就在这时,一种本来给伞兵设计的装备Sd。Kfz。2型半履带摩托车进入了德军的视野。

    这款小型半履带车能搭载三名士兵,还能承担运送物资的作用,拖着小型火炮和重型无后坐力炮快速机动一点问题都没有。

    更重要的是,这款装备的越野能力极其出众。几乎能适用任何复杂的地形。

    即便有些地形过于复杂,前轮深陷在泥地或者沼泽地中,那也不要紧的,把前轮拆了用履带行驶照样“健步如飞”。

    盟军士兵对这种车也是喜爱异样,在战后,有很多盟军士兵想尽办法带了一些Sd。Kfz。2型半履带摩托车回家。结果他们发现,这家伙在耕地的时候居然也给力得让人难以置信!

    不过这种半履带摩托车继承了德国人的“传统艺能”,因为过度追求性能,让这种车结构过于复杂,造价极高不说,喝油喝得还非常吓人!

    这个时候,就要问出那个灵魂拷问了!

    德国装备好,但是造价太高,结构太复杂怎么办?

    苏卡不列!找毛子给你解决啊!

    陈启民的手中现在可是有不少毛子技术人员呢,在各种伏特加、红肠和大列巴的刺激之下。

    他们很快就给陈启民设计出了一种便宜、耐操、傻大憨粗的半履带摩托车!

    因为暂时被发动机技术阻挡了自行火炮、坦克和重型半履带装甲车的研制工作。

    加上边防军所要面对的作战地形也越来越复杂,再加上边防军装备的支援火力口径也越来越大,他们从前装备的重型摩托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部队的需要了。

    陈启民就弄出了这种看似不伦不类的装备。

    在装备发放到部队之后,得到了前线士兵的一致好评。尤其是炮兵弟兄们,对半履带摩托那是爱不释手!

    现在,他们运送重型迫击炮和大口径无后坐力炮,再也不用使用东北造的、性能极其不稳定的牵引车了!

    同样喜欢这种装备的,还有担任后勤的运输队,搭载着机枪和无后坐力炮的半履带摩托车,是他们最佳的伙伴,有这个可靠的大家伙在,他们再也不用怕有人将他们当软柿子捏了!

    当然了,装备的研发和装备那都是需要钱的,陈启民自然不可能自己花这个“冤枉钱”。他必须得从高尔察克的身上,把这笔钱坑回来!

 第150章 新式步枪

    很快,高尔察克就在自己的办公室中,接见了来自东北的军火商。

    拉辛的战绩是东北造武器最好的广告,从前,高尔察克向陈启民采购的主要是弹药。

    现在,他对东北造的武器也感兴趣了起来。

    最让高尔察克感兴趣的,除了东北造的各种无后坐力炮之外,便是12式自动步枪。

    这种步枪在拉辛对苏俄的战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陈启民当然不会吝啬,很快,大量的12式自动步枪便被送到了俄国。

    高尔察克的手下注意到,东北运来的很多武器明显就是刚刚参加过实战的,应该是东北边防军替换下来的武器。

    他们只认为,这是陈启民用新装备代替下来的旧装备,却完全没想到,陈启民是打算把12式自动步枪淘汰掉了。

    有谁能想到?会有人将一款刚刚在战场上夺得了显赫战功的武器淘汰掉。

    事实上,陈启民早就有这种计划了。

    随着陈启民的部队越来越二战化,12式步枪这种准突击步枪很快就会变得无力起来。

    是时候给部队装备一种真正的突击步枪了!

    现在,陈启民手中掌握的技术要用来生产突击步枪并不算难。但是要制造出一种便宜、耐用,适合大规模装备部队的步枪就很难了。

    不过没关系,是时候拿出抄袭大法了!

    这次陈启民选择的是一种在历史上饱受诟病的装备63式自动步枪!

    63式自动步枪是我国自行研发设计的,一种用以取代著名的56式自动步枪的武器。

    这种步枪的外形看起来就像是使用了加长弹夹的五六半自动步枪。

    63式的总体性能上跟美军的M14类似,感觉都很像是可以全自动射击的半自动步枪。

    63式自动步枪的优点非常明显,因为是以56式半自动步枪为基础研制的,所以单发射击的时候精度极高,操枪平稳,枪口几乎不上跳,完全可以当精确射击步枪、甚至是狙击步枪来使用。

    而且这种步枪的可靠性极高,在各种复杂的地形和气候环境下都能保证极高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更重要的是,这种步枪工艺简单,也没有采用特殊材料,它出众的性能主要是因为结构设计合理,动力参数配匹得当,把互相制约的可靠性、精度、寿命、重量几个最主要性能,通过统筹技术措施有机的统一起来。

    这些条件加在一起,怎么看都正好适合陈启民装备部队。

    但是。。。。。。

    这种步枪之所以没有在我国被大规模列装,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因为后来有一款枪比它更强,那就是著名的81杠!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种步枪在质量把控不严的情况下,性能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不过,这些对陈启民来说不成问题。

    从前,想要换装十几万支步枪,一定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现在,有拉辛给自己打广告,再由高尔察克做冤大头,一切就都不成问题了。

    陈启民开开心心得用高尔察克的钱来为自己的部队换装。

    很快,当部队换装完毕之后,东北边防军内部对军工的需求就开始下降。但是因为有苏俄内战的存在,苏俄内部的军火需求加大,陈启民依然可以利用军火贸易大赚特赚。

    不仅如此,陈启民还可以利用高尔察克和拉辛的部队为新装备做各种测试。

    军工,可以说是这个时代刺激工业增长最佳的催化剂了。

    当一项技术在军工领域中被实验成熟之后,又可以迅速得转入民用领域,改善百姓的民生。

    更不用说,大规模的军工贸易,还能为东北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陈启民打得一手好算盘,但是,这个时代的大玩家们也不傻。

    苏俄方面很快就发现,有陈启民这个黑心的军火商在后面撑着。苏俄即便占据着俄国最核心的工业区,也无法快速得消灭白卫军。

    各国列强也渐渐得意识到了,苏俄内战恐怕没有希望在短时间之内结束了。

    这就是一个无底洞!

    于是,一股暗流开始悄悄得在远东地区汹涌起来。

    首先是陈启民,这天,他在自己的办公室中接见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陈总督,我谨代表伟大的苏俄政府,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陈启民饶有兴致的看着眼前这个自称阿尔弗雷德的中年白人。

    这个家伙对外自称是一个美国商人,可是实际上,他却是北极熊潜伏在美国内部的一名高级间谍。他此行的任务陈启民已经心中有数了。

    陈启民笑着说:“你们的最高领袖不想打下去了吗?”

    阿尔弗雷德说:“打是一定要打下去的。我们的宗旨是要解放全人类,可是,如果我们连俄国都无法解放的话,解放全人类自然无从谈起。”

    陈启民一摊手说:“那我们还有什么可谈的吗?”

    阿尔弗雷德说:“但是我们的最高领袖认为,我们跟东北在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并不大。我们双方的最终目标应该也相似,我们没有必要在战场上拼个你死我活。”

    陈启民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会坚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