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我要做明世祖 >

第108部分

我要做明世祖-第108部分

小说: 我要做明世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船队在海上飘飘荡荡。

    即便有百艘大船相行,但以海洋之大,仍然衬托的马欢一行犹如沧海一粟。

    “我华夏之民……能去到大海的另一边吗?”

    站在甲板上,马欢花白的须发被海风吹动,心中默默想到。

    而就在船队蹭着暖流往日本飘过去的时候,朱见济则是在国内继续颁布新政令。

    他在六月份,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废除了缠足这种落后习俗。

    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反对。

    毕竟关于这事,孔公诚早就在《文政杂谈》上嚷嚷许久了。

    作为目前唯一的报纸,还是被官方垄断的,这上面刊登的内容很多都具有引导性,想从其中看出上位者的心思并不难。

    特别是孔公诚入京之后,屡次三番为皇家喉舌,替皇帝摇旗呐喊,作派跟明里暗里鄙视老朱家的北孔完全不一样。

    很多人都清楚,这老头嘴巴一嘟,就要替最高统治者放屁了。

    但孔公诚这样的做法,却没惹来别人的厌恶。

    一般人给皇帝当喇叭,那早就要被清流给疯狂批驳了,可孔公诚……是孔圣之后啊!

    南孔比起北孔,也没那么多污点,更没有像后者那样踩到过政治红线。

    想当年北孔那么嚣张,还有人闭着眼睛当脑残粉,更何况孔公诚?

    甚至在某些人看来,南孔的站队姿势也很值得他们学习——

    面对蒙元的盛情邀请,南孔能保持风骨,做个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而面对年少有为的君主,南孔就能放下身段尽心的“侍奉”,让奉圣公一脉发展的越来越好,显然是继承到了儒家的精髓,还没有放弃汉人的底线。

    这比起某些单纯屈从于武力权势的小人好多了。

    所以当孔公诚在报纸上提到“缠足乃南唐陋习”,“谁做谁就像李后主”之时,就有人响应起了号召,不给家中女性束缚了。

    因为这个时代还是有正常人的。

    一般疼爱家人的,也舍不得从四五岁起就折磨女儿。

    酸腐的士大夫称赞小脚之美,那是因为他们没见过别人遭受扭曲的痛苦!

    正常人当有恻隐之心。

    等到皇帝下令,更是以强权威慑,迫使明面上停止了这股风气。

    盛行风流的东南之地都没吭声。

    士绅们还沉浸在朝廷的武力下无法回神,缩在墙角抽泣着,犹如被折磨了的良家妇女。

    听说现在的皇宫里,那些宫女也少见有缠足者。

    更高兴的是那些纺织商人。

    他们招收的工人大多为女性,而女的一旦缠了足,能够释放出来的价值就小了,还是大脚能干活一点。

    另外,朱见济还针对西域做起了安排。

    海上已经有了动作,那陆上自然也要跟着来。

    他下旨召集一些商队和官方人才,希望能组建起一支队伍,通过大明的关西七卫去西域探探路。

    从唐朝后期开始,中原就逐渐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

    前宋至今,更是“只闻其名不见其形”。

    就连关西七卫,都处在嘉峪关之外,名为卫所,实则独立之国,对于大明的政令都是爱听不听的。

    在这样的隔绝之下,西域这个曾经属于中华千年的古老之地,终究是像它南边的兄弟越南一样,不认亲爸爸了。

    朱见济不能容忍这样的逆子存在!只可惜如今大明还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去解决周边各国的问题,还得等到海贸稳定下来才可以。

    他现在只能先让商队过去。

    而带领商队的人,朱见济也已经有了目标。

    那便是梁白开!

    这位从山东转战关外,又从关外被召唤入京的年轻锦衣卫终于见到了他梦寐以求的陛下。

    梁白开跪在地上,心里感动到流泪。

    他知道,自己又要被安排新任务了。

    为什么总是自己!

    他只是想当一条有点权势地位的咸鱼啊!

    一直为国家奉献自己并不是梁白开的人生目标。

    但皇帝有令,他只能听从。

    “朕已经看过你这几年做的事了,非常不错!”

    根据小道消息,沙不丹的儿子都快跟他发展成菊内人关系了,甚至还因为被梁白开灌输了某些观念,导致父子间爆发过激烈的冲突,差点让他拆散了那个家庭。

    击败孛来和毛里孩等人后,他们下面的附属部落群龙无首满地乱爬,还有几个是通过他的关系跑来向大明投诚的,可见梁白开在蒙古混的有多开。

    如今亲眼看了下人,朱见济觉得梁白开唇红齿白,面如银盘,笑起来更是有种亲切感,的确是有点成本在身的。

    “现在朕要交给你一个有些艰难的任务,你愿意接过这个重任吗?”

    朱见济起身,来到梁白开面前。

    他那只胖橘也跟过来,学着主人的模样,蹲坐在陌生来客前面,威风凛凛舔屁股。

    梁白开心里流泪,感觉自己被针对了。

    他的腰上,可还缠着皮带呢!

    “臣……不胜荣幸!”

    沉默了一下下,梁白开就磕头,对皇帝的任命表示由衷的认同。

    其实这样也好,他能离开草原去西边瞧瞧,开开眼界。

    “对了,脱脱不花的儿子你带来了吗?”朱见济又问道。

    在把梁白开找过来之前,他特意让人给自己带来了个“礼物”。

    那便是脱脱不花的长子,沙不丹的外孙,脱古思猛可——他的汉名为“古思”。

    这人在老爸被外公干掉了后,一直留在兀良哈之内,被他母亲保护了起来。

    沙不丹认清局势后,才主动将这个血统珍贵的外孙送到大明跟前,让他去大宁城内读书。

    朱见济知道,这是沙不丹在表示他的诚意,送了个人来当质子。

    但质子怎么能在关外呢?

    必须得来自己身边,才能呼吸到大明的香甜空气啊!

    不多吸点大明的氧,岂不是浪费了他身上的黄金家族血脉?

    目前鞑靼那边因为毛里孩的中途加入,本就混乱的局势更加不可言喻。

    那个傀儡小孩大汗被他们当皮球一样踢来踢去,加上对方貌似在跟毛里孩逃亡过程中受了惊吓,生了一场大病,估计是活不长了。

    所以接下来谁来当新的大汗?

    肯定会是脱脱不花的另一个儿子啊!

    朱见济大笔一挥,命梁白开携人入京。

    我要做明世祖

 第183章 关西七卫

    “带来了,目前安置在臣租住的房子里……”

    “你在京城还没有房子?”

    朱见济一听,当即大方表示,“你为大明奔波许久,朕不能亏待你!”

    “给你发个北京城的三进院子,以后娶妻生子,都可以算是京城人士了!”

    这倒是很符合梁白开的追求。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房价差距,虽然没有后世那么恐怖,让人连想都不敢想,大明一般的人努力拼搏个两三年差不多就能起个宅子,但想入住京城,也是困难。

    白居易的典故,不就是因为“居京城,大不易”吗?

    随着国家承平日久,人口也慢慢朝着城市汇聚,自然使得京城房价抬升了不少。

    低阶的京官靠着目前的公务员待遇,也要一年左右才能盘下个小院子。

    现在皇帝直接给自己送了一套,绝对是个好领导了!

    梁白开不傻,立马谢恩,“臣谢陛下隆恩!”

    “去把古思安排好,他以后是有用处的!”

    朱见济又将卢忠叫过来,让他去办这件事,“为他请几位学究师傅,教他读书明理,做个汉人。”

    脱古思猛可如今的年纪比朱见济小了两岁,要说手段,还是正常的小孩水平。

    也许从小的经历让人早熟了点,但也不可能太妖孽。

    除非他跟大明皇帝一样,是穿越过来的,并且有无上皇权加成,令他人不敢多说什么。

    朱见济计划着把人教成个铁杆精明分子,等鞑靼那边把自家的大汗折腾死了,就将之送回去。

    有达巴拉干这个着名的例子在前,让鞑靼变成瓦剌的形状也不是问题。

    这两个草原势力,本就是一根藤蔓上的两个枝丫罢了。

    沦落到同一下场,那叫殊途同归!

    “你去关西,还需要小心一些。”

    朱见济让卢忠领命下去,又对梁白开赐座,吩咐起来。

    后者眨眨眼,颇为不解。

    什么情况,值得皇帝亲自叮嘱?

    难不成关西比草原还可怕?!

    朱见济躺在榻上,怀抱胖橘,也是颇为苦恼。

    “关西七卫桀骜不驯,自太祖之时,便引得朝廷频频呵斥,宣德正统年间,甚至还公然抢劫过官府的车队,是个大难题啊!”

    所以陛下这是在提醒我注意安全?

    梁白开顿觉明白,然后提了提自己的裤腰带。

    关西七卫也是蒙古佬组建的,初始情况跟兀良哈三卫差不多,他得防着点别再来个沙不丹之子。

    老梁家的八代单传表示不想跟人击剑。

    “你过去之后,照着在草原上的方式做事,为朕收集情报!”

    “陛下是担心关西七卫谋反?!”梁白开打起了精神。

    朱见济却是冷笑,“他们敢!”

    “瓦剌朕都给打成了狗,区区七个边关卫所又算什么?”

    “关西七卫也是聪明人居多,此前的桀骜僭越之举,大多发生在嘉峪关之外,也未曾敢学兀良哈那般,在瓦剌、吐鲁番等势力间摇摆不定,还带着敌人扣击我大明。”

    “所以你去了那里,不用太过担心他们有反意。”

    当然,被这群人打劫是很有可能的。

    当初对朝廷使者的劫掠,连人带马都给抢了,只剩下使者裸奔着回到嘉峪关门下,可见关西七卫对于发财的渴望。

    谋反,他们是没有胆子的。

    但抢劫的胆子很大!

    “但你要给朕注意,关西七卫和西边那几个国家的往来。”

    朱见济撸猫完毕起身走了两步,让梁白开上前,指着桌子上的地图对他说道,“跟关西七卫接壤的势力,北有瓦剌,西有吐鲁番和亦力把里……”

    “不要以为瓦剌受了我大明的册封便没有危险性了,达巴拉干这个大汗庸懦无能,到现在还没能将自己手下的反对派彻底压服,以至于其边缘上的部落,与关西七卫联系密切,还对我大明跟有不满。”

    “至于吐鲁番,小国而已,前些年还被亦力把里摁着打,也曾多次遣使朝拜,暂时不用多提。”

    麻烦的是亦力把里。

    所谓亦力把里,便是东察合台汗国。

    蒙古铁骑当年纵横欧亚大陆,在四处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

    除了作为蒙古共主的蒙元帝国,还有着名的四大汗国和帖木儿帝国。

    察合台汗国因为内乱分崩离析后,其后裔又组建了东察合台汗国,关系和东西汉差不多。

    东察合台汗国的前任统治者歪思汗去世之后,汗国由此分裂为东、西两大部分,由其长子羽奴思、次子也先不花分治而立。

    不久也先不花夺得汗位,羽奴思率部众西奔中亚,投靠了帖木儿帝国。

    也先不花在任之时,吐鲁番势力扩大,随即其酋也密力虎称王建国,在一定程度上,稍微扼制了一下亦力把里在东方的扩张。

    但一旦要西出,必然会跟这个中亚强国碰上,所以提前做准备是很有必要的!

    不过……

    也许来不及了。

    因为在此前,为了了解西域目前的情况,朱见济特意找来鸿胪寺的人才问话——

    毕竟他历史不好。

    随着时间线的轨迹被他弄得越来越偏,朱见济的后发优势也随之削弱,现在只能努力的脚踏实地,仰望星辰大海了。

    好在大明处在上升阶段,各种资源都还足够,他背靠帝国,自有底气。

    然后,他就被鸿胪寺的人引荐了几位从吐鲁番来的,定居在京城的番僧。

    朱见济起先还好奇为何这群奇装异服的和尚不好生待在老家,来大明干嘛,结果却被和尚们哭诉了一顿——

    原来在中原对西域失去控制之后,那个千里富饶之地便被其他势力盯上了。

    在这几百年间,曾经的千里佛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统治宗教,成了从大食国传来的***教。

    西部的蒙古诸汗大多皈依了这个喜欢“圣战”的宗教,然后响应真主的号召,对着异教徒和敌对势力进行疯狂扫荡。

    这几个番僧便是在“不信我就死”的压迫下,失去了生存土壤,只能背井离乡的来到大明讨生活。

    到现在,这个宗教应该差不多成了西部众多势力的国教。

    甘肃那边也有锦衣卫汇报,近些年关西七卫中的哈密卫范围内,多有回回教的教堂建成,并且排挤当地生活的汉民和其他教徒。

    这就违背了华夏民族“海纳百川”的特性,引起了当地人的不满。

    朱见济也忧心忡忡。

    他是知道这个宗教厉害的。

    “反正去了关西,先去甘肃联系当地的总兵宋诚,他会帮你!”

    “是!”

    梁白开被朱见济普及了一把中亚地带的爱恨情仇后,已经出了一头的冷汗。

    但他此前大声接了任务,再反悔就是欺君之罪了,只能硬着头皮应下。

    好在皇帝给他的第一阶段目标,只是在关西七卫转悠,遇到点事还能掉头跑回嘉峪关,而不是公费出国旅游。

    他真的怕自己一出国就回不来了!

    在梁白开出发之前,朱见济找来了那几个因为传播信仰的手段不给力,从而被排挤出西域市场的番僧,让他们跟着一块过去。

    朱见济给这几个和尚许诺,只要他们乖乖听领队指挥,事成之后论功行赏,不论大小如何,哈密的信仰市场会分给他们。

    那些洋葱头的建筑,会变成他们的佛寺!

    番僧们感动的不停念经,称赞大明天子是佛祖转世,然后登上了马车,远行向西边。

    我要做明世祖

 第184章 平户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