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我要做明世祖 >

第163部分

我要做明世祖-第163部分

小说: 我要做明世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王王系是大明朝最早设立的几个亲王,繁衍到现在,可是有不少人口了。

    虽然朱见济已经在削减养猪带来的负担了,可奈何不了猪仔已经生出来了,他又不可能真去杀猪。

    “陕西的百姓很厉害啊!”

    对此,朱见济只能叹息。

    “比以前已经好多了,以前蒙古人不停的扣关劫掠,连关西七卫都不怎么听话,现在朝廷敢用兵还击,打的他们服气了,百姓就少服了些兵役,朝廷。”

    柳承庆打马过来,跟皇帝说道。

    徐永宁大咧咧的附和,“所以说把仗打好了,那是给朝廷省钱的好事!庙堂诸公以前念叨着用兵是劳民伤财,还把轻启边衅当成滔天大罪……简直是被狗啃了脑子!”

    再傻的狗被其他畜牲咬了都知道还击,结果有些家伙愣是觉得“退一步能海阔天空”。

    幸好这种人才,在乾圣朝基本被清退了。

    “陛下放心,亦力把里这个东西,臣觉得给你拿下,抓了他们那个叫啥黑麻的大汗去北京,给你御门献俘!”

    朱见济被他们的自信吓得咧了嘴,“行了行了,想的太美了。”

    “我不搞花里胡哨的排场,把亦力把里的好地方拿下是第一要事,抓王公贵族是次要的……”

    人,随时都有。

    大明一份册封诏书过去,就能扶持起一个新的势力,没必要过于追求一些名义上的东西。

    要知道,西边还有个帖木儿同样在进攻,和大明抢夺战果呢!

    当然了,要真能抓到人家,那朱见济也乐于笑纳。

    又过了几天,皇帝带着从北京出发的几个将军来到了嘉峪关。

    朱见济是轻装简行的,一路过来别说宗室拜见,就连官员都被提前通知了,“一切如常,工作要紧”,要是让他知道某些家伙为了迎接自己,耽误了事情,那还得问罪。

    地方官员和企图借机面圣的士绅都被朱见济这一手给弄懵了。

    哪里有这样的皇帝?

    真就一点面子都不要了?

    对于他们的腹诽,朱见济毫不在意。

    “朕纸上谈兵的功夫可以,但实战经验空空,攻打西域,还是要靠各位将军的。”

    嘉峪关内,朱见济接见了聚拢在此地的文武官员,做战前总动员。

    亦力把里是一个建制完备的国家,虽然很粗糙,但比起部落联盟形态的鞑靼瓦剌还是厉害点的,要不是也不会立国百年之久。

    即便这两年来,其国主笃思忒马黑麻已经发展打到了“弄死我的队友,打劫我爸老臣领地”的地步,可基础还留了点下来。

    大明要想一口气从它身上咬下来一块肉,要付出的精力是很多的。

    从景泰朝到自己的乾圣朝,十年间也算立起来了不少勋贵能将,这次开打,朱见济把他们弄来了一半有余,中央文官也被调来,就近处理军政事务。

    这样的高级配置,比起当年土木帝兵发瓦剌来,也不诚惶多让。

    不过朱见济不是土木帝那种又菜又爱玩的物流大队长,他对自己很有自知之明。

    大明朝出一个朱祁镇已经够祸害的了,没必要再去冒险,重蹈覆辙。

    “这次用兵,朕不插手前线调度,只管后勤!”

    “仗要怎么打,打哪个地方,你们自己做决断,只要你们能打赢,那就是大明的有功之臣,朕重重有赏!”

    “朕就在嘉峪关待着,保证供给,不给你们拖后腿!”

    “前线缺了什么,将士有何需求,跟随军的训导官说一声,直接写信发过来,朕当场看,当场解决!”

    “诸位将军只有一个任务——”

    “那就是把亦力把里,给朕撕了!”

    “此战之后,朕不要在地图上看到这个国家。”

    “朕要看到,属于大明的安西都督府,取而代之!”

 第269章 柳陈城下

    乾圣六年的五月份,

    十万天兵,西出嘉峪关。

    天子率领中央多为官员坐镇后方,发誓要打赢这场开国以来的第一灭国之战。

    亦力把里,或者说东察合台汗国,在蒙古帝国中的地位并不一般。

    其原身察合台,本就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雄据中亚。

    之后分裂,仍旧保留了不少实力,继续鞭笞大陆中部,即便有帖木儿帝国随后崛起,也只能与其打的有来有回,无法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蒙元北遁,退化成部落形态,金帐汗国衰落,伊尔汗国、窝阔台汗国相继灭亡,这让察合台能挺直腰板,自称“蒙古国”,宣称起了自己是帝国正统。

    明朝建立起来以后,认为西域地乏人贫,不适宜经营获利,加上北方的残元势力持续不断的骚扰,使得帝国没有足够的力量向西发展。

    加上该汗国对明朝采取了礼貌性的称臣进贡,给了老朱家一个面子,便更让大明失去了收复西域的想法——

    太祖之时已经对嘉峪关以西羁縻不管了,太宗继位后,虽然扶持了哈密二王,并且建立起来了西部情报系统,但也未能实际性的领略西域。

    也许太宗想过把这个任务交给后人完成,但实在是经不住有个一口气赔掉大明几十年老本的正统皇帝在。

    现在,由朱见济担起了收复西域这个责任。

    大明的国力从他爹景泰帝时期恢复,等朱见济参政了,鼓励发明,并且凭借深受父皇宠爱的太子身份,改变了内卷的国策,要求朝廷主动出兵。

    以后发优势,结合大明朝锦衣卫的情报能力,利用蒙古衰落的趋势,抓住时机就干趴了国家北边的老对手,并且让他们堕入金钱的大坑里,顺服于大明的统治。

    及至眼下,朝廷的外来军事压力越来越小,完全可以把目光投向西域。

    用朱见济的话来说,这是大明朝转向盛世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大明终究还是一个陆权国家,不在大陆上面灭掉一个强有力的对手,完全显示不出它的厉害。

    实现盛世的主要条件,不就是灭国吞地,先在武力上占据高位吗?

    再说了,大明本就是靠打蒙古起家的,不搞它,搞谁?

    “出了哈密,就是土鲁番了!”

    大军开动后,纵马驰行,没用多久功夫便走到了目前大明统治的最西端。

    凭借一身武功,得以在这次行动也占据一个领兵席位的王越扬鞭一指,越过荒漠,遥望西域。

    “亦力把里虽称大国,但立足之地,多为荒芜,故而人口稀少,且集中于绿洲之中。”

    “土鲁番这几年和我朝来往密切,放松了警惕,哈密通向柳陈的路上,并不设多少防备。”

    而这,便意味着大明的将士可以很大程度的在亦力把里内部灵活行动。

    徐永宁对此非常满意。

    他就是喜欢莽一点的打法,要是束手束脚的,还不得自在。

    “把龙旗打起来!”

    他目光灼灼的盯着王越刚指的方向,“告诉这儿的人,他汉人爷爷又回来了!”

    阔别数百年,华夏中原王朝的军队再次出现在了西域地带。

    “好儿郎,当建功立业,于他国之上,奋武扬威!”

    “走!”

    日月金龙并举,铁甲振出杀伐之气,已经蓄上一脸胡子的徐永宁对着身后士卒大声呵道。

    随后,他猛踢了一脚马肚,带着龙旗浩浩荡荡的冲出哈密,踏上征途。

    他没有带上大炮,手下士兵,大多也是蒙古人出身——

    蒙古到底是个马上民族,在过去还曾经征服过亚欧大陆,骑射的本领还是很强大的,适合在这种地广人稀的地方驰骋作战。

    在明朝发家过程中,也有不少蒙古士兵出力。

    等朱见济用经济手段收服了北边势力,更让明朝军队中,蒙古人的数量增加不少。

    这次征兵,多有蒙古部落参与,尤其是关西保留下的赤斤卫和安定卫。

    作为对大明最为忠心的两个西部卫所,这两卫堪称全员出动。

    不过徐永宁觉得人数过多会拉下自己的速度,没有完全接纳,只是留了部分人手,带两千多人就够了。

    他连大炮都不要,嫌弃这玩意笨重难动。

    搁在人口稀稀拉拉的西域,拖着大炮……这是在给自己找难受啊!

    这跟以前打瓦剌也不一样。

    对面还有个帖木儿在抢地盘呢,哪里有时间让他们慢吞吞的推着大炮走?

    所以徐永宁决心,要仿效冠军侯的方法,打闪电战。

    他带的队伍中,只让人准备了罐头、腊肉和囊馍等轻便的食物,在马背上装了一些火器,还有一把朱见济一拍脑袋,让军器监新制造的兵工铲。

    如此配置,让他的军队在具有极强的机动性。

    能抛的都抛了,带着的粮食也足够吃好几天,完全可以支撑他打到一座西域城池之下。

    根据梁白开这个重建西部情报网络的消息贩子通知,西域的城池受限于地形和人口,除却几个大城,防守力量是很薄弱的。

    作为前锋的几支部队,完全能够“以战养战”,打他娘,吃他娘!

    剩下一堆烂摊子,直接丢给后面到来的主力军解决。

    眼见徐永宁带着人跑得远了,王越也随之而动。

    一天之内,大明军队就来到了柳陈城下。

    对于柳陈的统治者来说,突然到来的明军让他非常惊讶,急匆匆的组织军队予以防备。

    没等他派出使者前去质问原本相安无事的两国为何忽然兵戎相见,徐永宁就让人扬手一箭射入城中,给他送去了一份信。

    信上面罗列的,自然是大明出兵的理由。

    除了传统的“吊民伐罪”外,朱见济还细数了亦力把里对于大明的种种侵犯行为,以及土鲁番也密力虎自称汗王,来明朝骗贡的事情。

    天朝上国,哪里容得下这样的侮辱?

    必然是要出兵给他一点教训的!

    对方看完了书信,愤怒的将之当场撕毁,“无耻!”

    要打就打,凭什么还要占据道德高点?

    “可是我们没有足够的兵力啊!”手下慌张的告诉长官。

    虽然土鲁番实际上是被也密力虎割据占有的,亦力把里上层间的混乱对它的影响不是很大,但也架不住也密力虎本身不是个可靠的家伙。

    在佛教根深蒂固的土鲁番强行推广回回教,驱逐不肯皈依的佛教徒和原有贵族,对负隅顽抗者发动圣战,征服了柳陈、哈剌火州二城后,又对其盘剥不已,以供自己享乐……

    基本上,也让土鲁番情况恶化了起来。

    在大明积极的推动中外贸易后,柳陈作为西域通向明朝的东大门,其实是有被吸收走部分人口的。

    毕竟上层统治者给予的福报过于沉重,人总得想办法活下去。

    大明来的商人也经常当众夸赞自己国家的富贵繁华,鼓动当地人去哈密经商做工。

    他们来的时候带着一车队货物,走的时候带着一车队打工人。

    柳陈长官被商人们塞了钱,在金钱诱惑之下,并没有阻止这种事情。

    甚至在某些商人的钞能力下,他还偷偷的经营起了人口买卖,用各种手段强迫人去哈密。

    在他看来,大领导把国内民众都当奴隶使唤,抓去土鲁番城给其修宫殿,本地的水土也撑不起太多人口,不如放他们去哈密谋生,顺便让自己赚点外汇。

    反正两座城急得并不远,都属于国家边疆。

    他这是在做好人好事!

    死了见真神,是能够得到经书里的各种福利的!

    谁成想,这么一件小事,让柳陈在几年内失去了大量精壮劳动力!

    西域的人口普遍不多,柳陈经过各种糟蹋,现在的防守力量,竟然连轻装简行而来的徐永宁都比不上。

    柳陈长官这才后知后觉,大明早就盯上了自家这回事。

    “降者不杀!”

    “如果让天兵攻进去,就要重责论处!”

    “抗拒的人死定了!”

    派了个会说当地话的原土鲁番人上前拿着大喇叭喊话,气得柳陈长官站在城墙上,对着他放了一箭。

    喊话的人紧张的在地上打了个滚躲过去,跑回了队伍之中。

    “哼,不知死活!”

    “他不肯开城门,咱们就自己开!”

    “我就不信,这么个土墙,能挡得住老子!”

    徐永宁眼睛一眯,决定在攻入柳陈后,把城墙上穿的最多姿多彩的那人拿来,当第一个祭天的战利品。

 第270章 柳陈中的锦衣卫在行动

    在中国对外战争史上,曾经创造出一个“一汉当五胡”的故事,并且以这个方式,打的匈奴人哇哇直叫,使其后面果断走向了分裂。

    愿意低头的,直接把汉朝认作了爸爸,还特别有感情,谁说它跟汉朝没关系,归顺的南匈奴人就得跟谁过不去。

    不愿意低头的北匈奴,则是开始了迁移,越过大陆,来到了另一端,给统治地中海的罗马帝国带去了无比的惊喜——

    以西方古代的绘图技术,地图上的比例是失衡严重的,除了罗马自己,北部地区被描绘成了狭隘可怜的模样。而且受限于眼界,长期认为全世界就只有地中海这么一块地方,到了中欧部分,差不多就到了世界的尽头。

    结果正是从那么个在罗马人看来极为落后蛮荒的小道中,莫名其妙的涌现出了源源不断的奇怪势力,跟地狱之门似的,给欧洲带来了巨大改变。

    匈奴、突厥……

    以上都是在双方不知情之下,中国送给西方的大礼包。

    被中国人打败的蛮夷带着残余力量,跑过去又把欧洲欺负的要死。

    足以见得古人有多能打架。

    而缔造“一汉当五胡”这个神话,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原王朝对北方蛮夷的巨大技术优势。

    马鞍马镫让本来不熟练骑马的汉人迅速的组建出了自己的骑兵,还能和匈奴人在草原上追逐,把客场转变为主场。

    厚实的甲胄和利刃,让自己不会轻易受伤,还能一刀砍死对手。

    文明之间的差距让汉军看起来跟开了高达差不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