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我要做明世祖 >

第191部分

我要做明世祖-第191部分

小说: 我要做明世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池,向明朝投降。

 第318章 新的内阁首辅

    “那个海峡拿到手了?”

    接到都督府关于海外战争胜利成果汇报时,朱见济正在手闲的搞绘画。

    而画像的主角,正是大明皇帝忠诚的舔猫,肥橘。

    皇帝对占领霍尔木兹的事并不意外,很淡定的画完最后一笔,拿着印章往画上敲了一下,才缓缓说道。

    “到手了就好好管,缺什么记得发消息回来。”

    “如此要塞,总不能被浪费了。”

    “至于那个投降的国王,等会朕就让内阁拟旨,承认他的王号不过他的牵羊礼晚了点,除了这个名头和常规俸禄,朕也懒得给多的。”

    他让传消息的人退下,商辂又来汇报。

    “陛下,天津港处的船队已经出发,远赴东洋了。”

    时至冬日,又到了能顺风南下的大好时节。

    朱见济没放过这机会,把预备了好几年的人手组织起来,要去发现新大陆了。

    从东亚去美洲,太平洋过于宽大,途中也没多少好地方足够停留修整,所以如巩珍这种绕过非洲,跨过地中海的老航海家都感慨其中艰难。

    想想都是心累。

    可美洲又不得不去。

    用朱见济的话说,以后都是没保证的,得趁着自己想干能干,尽力给子孙多留点遗产

    于国内而言,眼下大明的人口和粮食还算充足,可人是会繁衍增多的。

    到时候遇上“人多,但地少粮少”的情况怎么办?

    小冰河期会越来越严重,没点经得住折腾的裹腹口粮压仓底,加上时间流逝,权力难免的腐败黑暗,总会有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喊出一句“等死,死国可乎”?

    只要想办法让百年后的百姓吃上口土豆红薯,那造反的情况就会少一点,老朱家的屁股也不会飞到天上去。

    于国际来说,好不容易把西方稳在了东西方新航道上,怎么能不抓住机会去开拓美洲,把法理名义拿到手呢?

    虽然美洲距离大明遥远,不及欧洲相近,可先行一步总是能弥补这点差距的。

    以后在历史书上,也能记录成“中国人最早发现新大陆”。

    北美平原肥沃无比,美洲的印第安人还跟中华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总得试着去扒拉一点,能吃就吃。

    为了预备这件事,朱见济这两年经常派人尝试着顺东海而下,接触新的岛屿,顺路给沂国送点东西过去,慰问下还在菲律宾开荒开矿的堂兄。

    如今,大明的足迹已经到了后世的马绍尔群岛之上,为横渡太平洋做了很大的铺垫。

    “登陆殷洲的事要办好了,那是注定要名留青史的。”

    朱见济背过去,看着身后悬挂的大幅世界地图。

    商辂顺着皇帝的话应道,“殷洲之人,本是我华夏殷商遗民,其地亦是我华夏海外支脉,陛下顺天应人,派遣使者出海寻回这些遗民,使其认祖归宗,自是好事,足以告慰华夏先民。”

    殷洲,就是大明给美洲定下的称号。

    毕竟朱见济忽悠别人的时候,用的理由就是印第安人乃殷商亡国之后,东渡遗民的子孙。

    就算这地方没能赶上西周那一波“大同天下”,但血脉上是和大明分割不开的。

    太宗皇帝给他托梦的时候,就一直念叨着要后世君主把这自古以来的地方收回来,不能让殷商遗民们继续漂泊在外,受那无边寂寞。

    大臣们听了,其实心里也嘀咕

    乾圣皇帝也就梦见了太宗一次,谁能想到后者还派下来了不少任务,这数量跟质量都还挺有难度!

    幸好自家祖宗没这么多屁事。

    “李贤最近跟朕提出了辞呈,说他身体近来越发不好,希望能告老还乡。”

    朱见济换了个话题,突然跟商辂提出了这事,“朕记得,爱卿今年也有五十四岁了吧?”

    商辂恭敬答道,“谢陛下挂念,臣的确五十有四了。”

    朱见济低头看着自己画的肥猫图墨水慢慢干透,继续说道,“那好”

    “李首辅为朕做了不少事情,朕打算准了他的辞呈。”

    “卿家回去好生休息,等着接他的班吧。”

    乾圣皇帝是个不怎么喜欢打哑迷的人,对自己信得过的手下更是不愿意瞎折腾,以免让君臣沉迷在互相猜忌中消耗精力。

    所以有大事,又逢当事人在前,朱见济常常是直话直说的。

    君王行正道,用阳谋,才是好事。

    治理天下,本来也不该有太多欲望和阴谋诡计。

    商辂也曾去探望过月前患病居家的李贤,被李老头抓着袖子透露自己给皇帝打了报告后,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朱见济今日一说,他也坦然下拜,谢过皇恩。

    “这些年辛苦你了,以后替朕管内阁,还请卿家多费心思。”

    商辂三元及第,智商上肯定是不用多虑的。

    但朱见济考虑他入仕之后,多在中央任职,于地方实际经验不足,自己也放出过“宰相起于州部”的话

    所以即使心里早就把他当成了李贤的接班人,也不得不磨砺两年,让人上手些事情。

    起初是去户部担任侍郎,后面又多次外派地方担任巡抚,积累了地方理政经验,以至于商辂本人在中央的存在感低了很多。

    可谁也不会看低商辂。

    现在谁都知道,有地方经验,才能进入中央参与机密政务。

    而商辂也明白皇帝用意,根本不觉得自己一个内阁大臣去地方干活是受了委屈,认真做事,执政一方,于管理调度上,又多了不少心得。

    “臣,誓不辱命!”

    等商辂退下后,朱见济才拿着自己的画作去找老婆炫耀。

    肚子越来越沉重的王氏一点运动的想法都没有,天气一冷直接趴窝,见着皇帝画了肥猫,还挺高兴。

    没办法,怀孕之后宫里好些人都说猫狗活泼,不能过多接触,让王氏大大减少了撸猫撸狗的频率。

    “这猫看上去真机灵,陛下画的真好看!”

    卧榻上的皇后很诚恳的夸赞丈夫,对着肥猫图爱不释手。

    这可是王氏的真心话!

    虽说太祖高皇帝起于布衣,出身为历代开国君主之中的最低等,但人有了点家底之后,可是极为好学的。

    等到后期,太祖也能张口就来念首诗,子孙多了后,还严格规定了字辈排行,很注重后代的化艺术能力培养。

    而朱见济他爷爷宣宗皇帝,更是诗词书画无一不精,大力推动了大明宫廷画的发展。

    可惜因为喜欢斗蛐蛐,让爱听八卦的老百姓选择性忽略了他的艺术水平,送了个“促织天子”的外号给他。

    至于先皇景泰帝,别看其长期沉迷经典学,喜欢收集美女,但也没落下书画研究,亲手绘制的花竹双鸟图也是能让挑剔的士大夫们竖大拇指的。

    朱见济继承了祖宗的艺术细胞,当然不会把这手艺落下。

    只是比起祖宗较为传统的梅兰竹石审美,乾圣天子更喜欢画些猫猫狗狗,还不自觉的用上一些工笔素描的技巧,灵动有神之间又不缺实际形象,算是拥有了独家风格,只等继续沉淀发展,自然又能引领一代潮流。

    王氏也不缺欣赏能力,加上作者还是丈夫,哪里舍得给人挑刺?

    “希望皇儿出生以后,也能像陛下一样聪明神武。”

    她摸摸肚子,让亲爹到来后就显得极为激动,一直在打拳击搞摇滚的毛毛冷静下去。

    “这是肯定的,我肯定手把手教他!”

    朱见济也笑着拍了拍王氏肚子,语气温柔的说道。

 第319章 乾圣八年底的一篇文章

    乾圣八年底,对大明来说,虽然多出来了一块飞地,并且朝廷公布了要重返波斯战场的计划,但并没有激起很大的波澜。

    因为大明的领土已经够大了。

    重设安西都督府以后,加上金洲、吕宋等海外领土,再看一眼被朱见济一笔开疆的地图,大明人士完全可以提着腰带,中气十足的喊一句“远迈汉唐”。

    单说领土面积,是真的不差巨唐多少了。

    而且大明对西南改土归流,广设州县后,实际控制面积也比汉唐广阔。

    再多一个霍尔木兹,根本刺激不到大明人的爽点。

    只有年轻群体间对大明隔这么远出海作战显得极为兴奋,尤其将那副世界地图了然于胸,明白霍尔木兹重要性的太学生。

    “陛下尚武,实乃扭转两宋以来浮夸懦弱之风的大好事!”

    “波斯之地,也就唐朝曾有涉足,如今再入我朝之手,可谓承唐风而开新气象!”

    “如今南洋、西洋,我大明皆有驻地海港,日后泰西夷人过来,都得与我朝控制……大明,定然是天下之主!”

    打仗,特别是一直打胜仗,这对社会自信心的提高是极为明显的。

    现在走在大街上,要是看到了一些外国蛮夷,大明百姓都忍不住提高点腰带,显示自己的高傲。

    年初之时朱见济赐婚王华一事,更让年轻的激进派拍手叫好。

    几年的复古运动下来,文坛中已然有了反对两宋理教的苗头,甚至还有狂士公然提出,两宋儒者属于三无群体——

    无骨气,

    无眼界,

    无大师。

    两宋长达三百年的国祚,愣是没能成功灭过周边的异族国家,还被越南这个永久的小弟打进来过,让人弄了几场屠杀出来,之后跟有国耻之辱的辽金称兄道弟……可见满座公卿,无有真气节之辈。

    即便有岳飞这等人物,也被宋人自己搞掉了。

    一个《檀渊之盟》,还乐的宋真宗跑去封禅泰山,以至于“封禅”这种顶级帝王才会搞的体面活,愣是没人再干过,生怕自己也沦为宋真宗这类的皇帝。

    无眼界则是看不起两宋国土连秦朝都比不上,还死皮赖脸的声称自己继承了大唐法统,乃中央之国,偏安一隅百年,得意洋洋。

    联金灭辽,联蒙灭金……

    这种狗屎一般的操作,还来两次,纵使大明有个土木帝,也是看不下去的。

    而无大师,却是源于前段日子陪老婆安胎时无聊,朱见济偷偷用马甲在《文政杂谈》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后被人引申而来的说法。

    朱见济的本意,是想从根子上纠正两宋文人那儿传下来的风流之气,同时找个借口抨击下理学。

    反正有马甲在身,他写点过分的也不怕。

    虽然能在报纸上发表如此文章,作者会是何等身份,大家懂得都懂,可只要没正式把朱见济牵扯出来,他是不怕的。

    在文章中,朱见济没有对着两宋儒者开炮,反而是热切的反对起赵宋王朝来。

    宋太祖也算一代雄主,但驾车创造车神神话的宋太宗过于拉胯,直接把宋朝从最根本处给带歪了。

    没能收回燕云,使得国家版图不全,偏偏还得咬死了自己是“中央天朝”,能怎么办?

    别人搞不定,那就只能从自家内部下手!

    朱见济用上辈子写论文的认真态度,分析了一遍赵宋从上到下的管理制度,以及历代皇帝的怂包表现,让人深刻意识到赵家人之腐败堕落和不争气。

    皇帝和士大夫治天下,利益勾结好了后,就组成了一个很完善的官僚体系。

    它不但压制着平民百姓,让朝廷能稳当的吸血,平定层出不穷的起义,还压制着赵宋的文人儒者,让他们只能顺着时代风气说话,敢于喊出“祖宗之法不可守”的王安石,直接被他们钉在了耻辱柱上。

    张载的横渠四句叫的响亮,但实际上没几个跟着走的,其代表的关学也落魄断代。

    就这情况,赵宋还需要文人鼓吹自己。

    普通士大夫拿了好处,自然是真心吹捧赵家人,宋仁宗这等官家,就差不食人间烟火,立地飞升成仙了,赵九妹还有了个高宗庙号,可谓无耻下流。

    而有点良心,能看出朝廷浮华不靠谱的真学者,也被迫捏着鼻子夸赵家。

    他们知道这不对,偏偏无处发声,敢吭一下,下场肯定不会太美好。

    于是扭曲之下,真学者们开始自我分裂,一边附和着赵家人,一边又想尽办法给自己寻找新的法理道统。

    汉唐,他们是不敢碰了。

    碰了那就是违背了两宋政治正确,暗讽朝廷,到时候总会有人找上门查水表,并且发出深切问候:

    “你发这句话有什么目的?谁指使你的?你的动机是什么?你背后是谁,发这些想做什么?你在讽刺谁?想颠覆什么?破坏什么?影射什么?回答不上来?那么跟我走一趟!”

    《新唐书》里面的记载跟《旧唐书》有许多不同之处。

    不少属于两宋文人道听途说来的八卦,都被他们坦然的记录在了其中,当成正史去误导后来人。

    史书之肃重,也被糟蹋了。

    所以他们只能从气节上下手。

    用朱见济的话说,他们根本没有资格摆弄其他的东西,只能挑一些统治者喜欢,大家又都能接受的,还不涉及政治敏感的,去凝聚成“新儒家”。

    而这,就是理学!

    通篇下来,竟然还能看出一点对两宋儒者的同情。

    毕竟一切,都需要为政治服务。

    手握大权的人,是可以不让你发声的。

    类似的,还有原历史上鞑清之时兴起的“考据学派”。

    当然了,由于朱见济的文风一向是朴实直白,缺少华丽辞藻,容易被人看出来,他没直接发表,而是拉了妹夫王华过来润笔,两人凑在宫殿的小房间里面,正式折腾出了这篇文章。

    王华一边帮大舅子重述语言,一边大汗淋漓。

    大冬天的,不用烤火都湿透了衣背。

    他原以为自己“道法并用”的思想已经够挑衅传统的了,谁知道皇帝还想把理学的根子直接掘出来,顺便鞭尸。

    ……算了,谁让他是皇帝呢?

    有权,任性!

    而文章发表之后,波澜肯定是很壮阔的。

    两宋没有真正“为往圣继绝学”的大师,自然也被人点了出来。

    气上心头的卫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