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我要做明世祖 >

第200部分

我要做明世祖-第200部分

小说: 我要做明世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茫然之后,又没把它当回事儿,继续逗儿子,不停的对着面无表情坐在榻上,坦荡露出小雀雀的朱佑栎叫“爹”。

    等到好几次玩拼图都被亲爹打断后,小皇子终于忍无可忍,抬手递了块拼图给朱见济,并且模仿他爹回复内阁奏疏的语气说道,“朕知道了!”

    给你,不要再打扰本殿下玩玩具的雅兴!

    王氏在旁边笑得喘不过气,坐视恼羞成怒的皇帝把儿子横翻过来打屁股。

    朱佑栎被打得哇哇大叫。

    皇宫之内,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而教训儿子的朱见济根本想不到,因为他的“章口就来”,正让远洋队面临着怎样的风险。

    一旦跳大神的结果出来,跟朱见济的话对不上,那场面可就有的玩了。

    好在真是上天庇佑,或者是祭祀先前看了周似摆出来的东西,心中的记忆深刻,在昏暗封闭的环境下,潜意识得到了激发——

    披头散发的女祭司闷在房间里,吃了一些传说中可以帮人沟通先祖,实际上只能令人致幻的草药后,竟然还真在迷迷糊糊中,见到了一只黑色的大鸟从漫无边际的天际飞过,带出一尾赤红色的痕迹。

    画面很快就消失破碎,之后就是一些散乱的幻像,还严重花屏,根本无法让人得知那是什么玩意。

    等到烧兽骨,通过上面的裂纹来寻求先祖启示,更是显示出了大吉之兆。

    难道……

    那些人和自己真的是同一祖先吗?

    托斯卡部落祭祀了这么久,竟然真的将自己的血脉源头,更久远的先祖给遗忘了?

    以至于先祖在天之灵震怒无比,让大明皇帝来解决这个问题?

    祭祀慌乱的想到,对着裂纹深刻的兽骨沉默不语。

    两天时间过去,她结束了跳大神的封建迷信活动,从茅屋里爬了出来。

    祭祀也是年级大了。

    以前向先祖寻求开导,她能把自己闷在屋里,不吃不喝五天之久,还能精神饱满的走出来。

    现在只过了两天,她就只能爬着重出江湖了。

    守候已久的塔坦卡赶紧把部落的精神领袖扶起来,询问她先祖的回应。

    周似也过来搭了一把手,看着祭祀。

    祭祀瞧了瞧这个,又盯了盯那个,语气缓缓的说道,“我在先祖给我缔造的梦里,见到了一只翅膀能够遮住蓝天的黑色大鸟……”

    “也许,这已经是最好的答案了!”

    或者说,在周似问出那句“殷地安否”,而塔坦卡又懵懂的回答了一声后,一切都带上了点命中注定的意味。

    老人分别拉住塔坦卡和周似的手,将之慢慢合在了一起。

    虽然很不能理解“玄鸟”在古语中应该指代的是小巧的燕子,不是什么犹如鲲鹏之大的巨鸟。

    可当托斯卡部落爆发出剧烈欢呼,又开始载歌载舞之际,周似还是淡定的接受了这结果,和塔坦卡牢牢的握住了手。

    也许……神话里的燕子,本来就那么大呢?

 第334章 殷地安否(完)

    失散多年的兄弟相认,双方还都算好人,那放在哪儿都称得上是一件好事。

    酋长托斯卡激动的把所有人召集起来,和祭祀一起宣布了这件事。

    其他人对结果当然也是极为惊讶,可部落里的两位领袖都承认了,他们也没有办法。

    很多人在过完两天缓冲期,接受了这个真相后,跑去跟周似他们深情拥抱。

    虽然双方话都说不通,顶天了就会点简单的字词,短短两个月内,突然就成了亲密的兄弟,有点令人摸不着头脑。

    但周似等人可以千里迢迢渡海而来,自己发展的这么强大了,还愿意遵循祖先指引来寻找自己这个垃圾弟弟,其中诚意已经体现的淋漓尽致了。

    要是再嫌弃多疑,不肯接受,那就是上违背先祖之灵,下辜负兄长之恩了。

    做人,哪怕做个原始部落的人,最基础的感性还是要有的。

    再说了,小部落在很多方面也不会太过纠结。

    一些大点的部落,对于接纳很多外来人一事都是很谨慎排斥的,更别说承认双方都是一个老祖宗了。

    毕竟按照通用的逻辑,既然大家都是一家人,那我岂不是能名正言顺的统治你,吞并你?

    也就托斯卡这个人数合起来不过两百出头,而且生活长期处于无忧状态的部落懒得想太多。

    他们和周似方面一起举办了一次隆重的祭祀,告慰先祖和神灵,感谢两者让血脉可以团聚。

    “如果以后遇到危险,你们可以打出这面旗子,大明一定会帮助你们!”

    周似取出日月金龙旗,双手递交给塔坦卡。

    塔坦卡已经了解过这面旗子的含义,严肃的接过,又是拍了拍胸脯。

    “那接下来,我想继续往东边去,找寻其他的部落兄弟。”

    “我会留一些人下来,帮助托斯卡耕种狩猎,教你们来自大明的智慧。”

    塔坦卡意会之后,也表示,“托斯卡每年都会和周边部落进行集会,我也去过其他部落在的地方。”

    “你是远道而来的兄弟,托斯卡应该帮助你!”

    在集合起来商量一阵后,托斯卡决定派出十几个人,加上周似的十人,合起来组成一支商队,去东方进行探索。

    认祖归宗是大事,总不能只有周似他们独自忙活。

    既然先祖认可了双方的关系,那托斯卡也有必须在这事儿上出一份力。

    周边部落的语言是相通的,有了他们的加入,起码能在沟通上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至于能不能让一些凶狠的部落安心坐下听周似传播祖先的意志……

    朝天开一枪就行了!

    体魄强如塔坦卡,在第一次听到火焰迸发的声音时,也忍不住心惊肉跳,以为神灵依附到了周似身上。

    子弹打完了也没关系,还有刚刀铁剑可以对付顽固分子。

    北美这边的印第安人连金属武器都很少掌握,比起翻出扎甲穿上,手里拿刀枪的周似他们,那血条脆的让人都舍不得用大力。

    唯一可惜的是,周似在附近寻找几天,也没能找到一匹类似于野马的东西。

    没有了畜牲作为原始动力给人类提供帮助,也难怪印第安的文明迟滞多年。

    毕竟文明进步是需要交流的。

    而交流的第一要素,就是交通方便。

    不管是道路通畅还是动力方面,只要能去到远处,总归能开拓一些眼界。

    反之,环境就会迫使很多部落自我封闭,生生死死都没人能知晓。

    对没有牛马拉车这件事,周似还挺苦恼。

    最后也是没办法了,又带着人做了几辆简单粗暴的木制手推车和板车出来,把多余的东西放上去,就苦哈哈的开始了新的旅程。

    在出发之时,周似还满心期待着,能在路上抓到牛马羊这种较为大型的畜牲,用来做劳动力。

    他就不信了,这么大的一片陆地,怎么可能没一头牛羊马?

    ————

    周似已经成功登陆美洲,而且真靠着自己的嘴炮忽悠到了一个部落认他当大哥,甚至还拖着各种包袱更进一步探索时,朱见济对之,一无所知。

    他除了脑子里的东西,说来也就是个凡人,再怎么惦记海对面的那种事也是没用的。

    就像他多次对巩珍等航海家说得话:

    “卿一去海上,朕便无能为力,只能祈祷天意顺你我之心,护佑大明海途昌盛而已。”

    下海这种事,放在后世那也是很挑战人勇气的,搁在古代更容易出问题,哪怕技术有了发展,可远洋航行还是危险重重。

    作为皇帝,朱见济只能保证官方每次派人出海,会安排好他们留在本土的一家老小情况,让其免除后顾之忧。

    其他的,他就管不到了。

    而且国内政务繁杂,朱见济也挪不开眼睛,只能在夜深人静得空之时,想起海外还漂着大明的船队。

    “春官的抓周礼准备的怎么样了?”

    夜里泡脚准备休息之时,朱见济跟王氏聊起了话。

    王氏去了白天戴着的各种饰品,整个人如清水出芙蓉般卧在床上等皇帝宠幸,闻言倒是点头,“都准备的差不多了。”

    乾圣九年一晃而过。

    随着大明在中亚啃下来了一块地盘,白羊王朝在乌宗哈桑深思熟虑后,决定答应朱见济的三大要求,和大明建立起宗藩关系,并且与黑羊为大明的“海西国”共同组成一道防线,给了后者适应发育的时间后,朱见济便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内政上。

    至于海西国如何,则是需要朱见泽他们去准备谋划了。

    大明眼下只留了几百兵力在那边,之后要做的,就是移民过去,等下半年朱见泽过去就藩,正式建国称王。

    乾圣十年的年初,除了继续处理各地大雪带来的一系列灾害,以及官员的年初工作考核外,他在自己的小家上,就要去预备儿子的周岁礼了。

    这可是皇长子,等周岁一过,就得被册封为太子的!

    以皇帝对皇后的重视,还有朱佑栎出生后,朱见济不顾守旧的礼官反对,时常抱着儿子溜达和看奏疏,连被儿子默认成尿盆都不会真生气的表现,足以见得母子俩在天子心里的地位。

    如此,朱佑栎的事情,谁敢不上心?

    “除了照惯例用的玉陈设、玉扇坠和金银等物件,朕还想给春官放件弓、剑……富贵文华必须要,可武功也是缺不得的!”

    要想当个好的继承人,为大明的未来而奋斗,那在朱见济看来,文武双全可是基本标配。

    乾圣天子虽说没亲自上过战场,可在宫里也时常跑马射箭,收复西域之时更是亲自坐镇后方,也是有着充沛理论知识的。

    国家太平稳定后,善于管理的文官总会膨胀起来,抑制起武将势力,这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

    即便朱见济能帮扶一时,那他还能给武将撑几百年的腰吗?

    所以考虑到这点,他不仅要求以后的官员都要懂点武功,唤醒其骨子里的尚武精神,同时还要统治者以身作则。

    在强权时代,君主的作为是能够影响整个国家风貌的。

    唐太宗不说私德,起码他本人的性格作风就带动了初唐之时的繁盛开放。

    太祖太宗之时也是一样,

    土木帝一来,更是验证了这个道理。

    从朱见济之后,大明皇帝皇子都得习武,一来让他强身,以免入水即化;二来防止大怂那极端的崇文抑武政策重新出现。

 第335章 皇太子的抓周和册封

    “陛下的龙种,自然都得听陛下的。”

    王氏凑过去匐到朱见济背上,笑嘻嘻的勾了丈夫打理精致的小胡子一下。

    朱见济被她素手一摸,顿时淫心大动,让宫人给自己收拾好,上床就抱住了老婆。

    “你这胡子留的虽说不多,摸起来还又软又滑的,可还是扎我。”

    王氏有点嫌弃,“上下两处的胡子,都扎我!”

    “这……那明天咱们就把胡子都剃了,免得扎嘴,弄的不舒服!”

    朱见济已经不是小时候不懂人事的小太子了,他爹景泰帝当年碰到过的情况,也复刻到了儿子身上。

    只能说除了对美人的收集远远比不上亲爹,父子俩在花样上,玩的倒是很相似。

    “春官长得真快,眨眨眼就一岁了。”

    完事之后,王氏也不再去嫌弃丈夫的胡子,一手把玩着朱见济,也进入贤者时间,感慨起岁月如流水。

    “去年这个时候,我还捧着大肚子,隔着肚皮逗他玩呢!”

    “如今不仅春官大了,顺义王妃也有了消息……各自都成各自的家了。”

    朱见济日理万机,去年还发兵去中亚打了一仗,好好的宣扬了一把大明国威,倒是没觉得时间有多快。

    但在床上,老婆说什么都得应声,不然王氏下手重一点,朱见济就得呲牙咧嘴,大意失精州了。

    “咱们年岁不及二十五,有什么感叹的?”

    “就是一时无聊嘛,”王氏继续把玩朱见济,把它玩的大起来后,又是勾上了丈夫的脖子,“我刚刚还想说,春官既然满了一岁,陛下能不能再赏妾身一个龙种……”

    “不然宫里的其他妃子,也该等不及了。”

    一个孩子还是很难保证朱见济“嫡长子继承制”的想法顺利施行,再怎么小心,这时代的幼儿夭折率还是很高的。

    所以朱见济计划的是,先跟王氏生两个,等皇长子满了三岁,能跑会跳了,再让其他妃嫔去给老朱家开枝散叶。

    那几个妃子当然会觉得委屈。

    只是能挺到选皇后的最后一关,可想而知,她们还是很端庄明理的,就是比王氏长得差了点。

    她们憋着不说话,情商在线的王氏却不能假装不知道。

    皇帝的后宫不大,也疼爱自己,所以王氏更要好好替朱见济管好后宫,以免天子为了朝政烦心忙碌的时候,还要去后院灭火。

    自古男主外女主内,要这种事还需要皇帝费心,那就该算她的失职!

    朱见济算算时间,也觉得可以了。

    上次他们造小人,打了几个月的子弹才中一靶。

    现在预备起来,正好赶上三年抱两,二次生产的痛楚也不会太大,加上王氏身边总有不少宫人随身伺候,不需要承担多余的抚育压力,生二胎并非让人苦恼的事。

    “梓潼既然有这样的想法,朕当然无有不可!”

    朱见济抱着王氏坐起来,趁着还没有入深夜,赶紧为大明朝的下一代埋头奋斗起来。

    等到小皇子抓周的那一天,朝廷中深受朱见济信赖的重臣和有名望的勋贵们都入了朝,见证皇子满周岁。

    明朝的抓周,被称之为“期扬”,其含义不言而喻。

    天子对自己长子的疼爱,朝野皆知,如今还大张旗鼓的让人入宫来围观小皇子干这事,足以见得他对子嗣的看重。

    徐、张、柳三家自然也都来了。

    作为乾圣天子的伴读,他们也希望父辈的交情能延续到下一代身上,不止加强皇权对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