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我要做明世祖 >

第42部分

我要做明世祖-第42部分

小说: 我要做明世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胡说!

    明明好爸爸只有“操”,“劳”的单纯只是自己!

    朱见济暗中反驳。

    但他之后又生出了无此的可惜。

    因为他真的有扒掉兴安这张老皮的想法。

    一个曹吉祥就给东宫创业提供了不菲的启动资金,那么在宫里耕耘多年,权力更强于他的兴安又会有多富?

    推了他能爆出来多少宝贝啊!

    这人现在主动来给自己送钱,反而让朱见济没有借口再对他下黑手了。

    兴安取出一份“政治献金”的清单,奉给马冲,再由马冲念给太子听。

    当听到兴安将自己在京城里置办的田地全部奉上时,小太子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这老货一退休,必然是要离开京城这个深水区上岸的,那么当所谓的京畿大地主,对兴安来说只会是个累赘。

    京城的土地注定要抛弃或者转卖成现银,还不如送给太子当买命钱。

    之后又是各种各样的宝物,根据兴安所说,是底下人有求于他这个皇帝心腹而送的见面礼。

    对于享受了天底下最高等级待遇的天家来说,这些东西也许不过尔尔,但在民间绝对是能引起无数人觊觎的奇珍,不然也勾不起兴安的贪欲,方便他们达成暗中交易。

    只能说士大夫们真的挺会做人,

    一边看不上缺二两集团,一边需要用他们的时候,又大方的不可思议。

    而兴安也深知某些士大夫的人品,为了防止他们过河拆桥,特意准备个本子记下他是在哪天收了哪个人贿赂的,有事没事就拿出来回味一番。

    朱见济让兴安把礼物的来源说清楚,点明哪些人还在京城里做着中央官吏,再让马冲记下。

    他打算改天弄一场拍卖会,把兴安的这些珍贵礼品放出去,专门请那些交易过的官员过来参加。

    看见过去送给太监的礼物被太子殿下拿出来卖了,请问各位老爷尴尬吗?紧张吗?要脸吗?

    要是觉得这事不好,要洗刷一下曾经的污点,那心胸宽广的小太子就给你们这个机会——

    出高价把东西重新买回去吧!

    就像当初挤着去车马行订购四轮马车一样。

    朱见济作为储君,怎么可能逼着大臣们掏钱呢?

    大家都是你情我愿的交易啊!

    我要做明世祖

 第七十四章 太子对兴安发出了指令

    除此之外,兴安又贡献了一笔金银通宝,只是比起前面的土地宝物,数量就要少很多了。

    “只有这么点吗?”朱见济眨巴着纯洁的双眼问道。

    兴安回他,“殿下,老奴此前已然拿钱去各处买了土地,金银是只有这么点了……”

    “哦,”朱见济打了个哈欠,“孤不信!”

    “你明明借着太后名义私下发放了无数度牒,孤才不信你手上只有这么点银子。”

    “你是多年的秉笔太监了,结果马伴伴收到的银钱还比你的多,这合理吗?”

    马冲没料到火会烧到自己身上,原本还在看兴安这个老前辈的热闹,当即变了脸色给朱见济跪下,“奴婢……”

    “没有说你的意思,你的钱孤都清楚怎么来的,慌什么?”

    朱见济可不爱杀狗。

    自家宠物的生活水平比其他人高,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嘛!

    但兴安却是无法像马冲这样,轻飘飘的被主人放过。

    他在听到太子点出“度牒”一事的时候,就明白,对方早就知道了所有的事情!

    他真的要变成一条流浪街头连垃圾都吃不到的老野狗了!

    兴安叩首在地,汗顺着脸颊落到地上。

    “老奴有罪……”

    “你的确是有罪。”朱见济不咸不淡的回道,“现在是你交赎罪银的机会了。”

    “留下回老家做富家翁的钱,剩下的都吐出来,孤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你还是多年的老太监,皇帝恩赐返乡养老的心腹,指不定还能收养几个孩子,等着死了给你打幡上坟。”

    “私放度牒,你口味也是够大的。”

    度牒可是官方管理宗教的东西,有了它不但代表着和尚道士们可以合法传教,还代表着他们可以不用纳税服役。

    所以大明对于度牒的发放,管理起来是很严格。

    而根据“力有相互性”的原理,获取度牒的正规方式难度加大,那么度牒就跟着变金贵了。

    买卖起来得赚多少钱呐!

    好在兴安到手的钱,等会儿就变成朱见济的了,这让他原本愤怒的内心感觉舒坦多了。

    兴安冷汗不停的流下,对朱见济放他一条狗命的行为感激涕零。

    “另外你还有个事儿做,做完了就赶紧滚吧,年纪大了就不要到处乱跑……”

    “请太子吩咐!”兴安磕头砰砰响,像条急于讨好主人的哈巴狗。

    “你跟孙太后和太上皇的勾当,孤也懒得说了。”

    朱见济手扶腰带,摸了摸自己仍旧圆润的肚腩,语气深沉,“去找他们两个,用吓用骗都好,想办法从南宫弄来一份太上皇的罪己诏!”

    让大伯父反思了这么久,总到了他“幡然悔悟”,深感对不起祖宗从而自我放逐的时候。

    朱见济可不想留着他过年。

    “太上皇在宫里也待久了,让他去凤阳那边透透气吧,起码要对得住朱家血脉。”

    “之后的事,就与你无关了。”

    兴安听懂了其中深意,顿时大汗淋漓,小心的问道,“如果太上皇不肯写……”

    “谁说要他自己动手写的?”

    朱见济嫌弃的看了兴安一眼,“就不会口述下来让人代写吗?只要上面有太上皇的印章就好。”

    于是兴安懂了。

    太上皇本人的意向不重要,

    但能够堵住臣子那张嘴的罪己诏很重要!

    要想办法联络到一个能接触到太上皇随身护着的印章的人。

    兴安心里回荡着朱见济的话,在对方留给自己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后,为了安度晚年,疯狂的发散起了思维。

    兴安知道小太子是个“好人”,

    他听说过,东宫那边的宫人待遇都不错,还能接受会计培训,为太子处理很多事务,而得到报酬比起老资格的内官都高。

    所以兴安不怀疑小太子会骗自己。

    只要他搞定太上皇……

    可惜他为了明保哲身,已经很久没有去南宫活动过了。

    南宫安保换班后,就变成了阮伯山盯着的地方,兴安再去关注,两人的目光绝对会撞上。

    在那种情况之下,这两位体重相当的竞争对手可不会惺惺相惜情不自禁的打个啵儿,只会冷嘲热讽的想压对方一头。

    思索良久,兴安发现自己找不到什么扒手能摸到太上皇身边。

    谁让在被景泰帝真正囚禁后,精神受到刺激的土木帝格外重视自己手中还剩下的零散权力,不但以“不敬忤逆”的理由活活打死了好几个无辜宫人,还天天抱着那个仅存表面意义的章子当个宝?

    于是他打算曲线救自己,去找仁寿宫的孙太后。

    孙太后自打被朱见济一顿吼,也着实吓着了。

    只是她不停的安慰着自己,既然孙家受了难,那她的皇儿肯定就不会有苦头吃了。

    为了确保这件事,连景泰帝后妃日常的问安,她都安分了许多,不再作妖。

    但兴安的到来打破了她新编出来的迷梦。

    “太后……”

    兴安撑着老朽的身体激动的给孙太后磕了一个,再抬起头时就见他未语泪先流。

    如果朱见济在这里,一眼就能看出,这老东西开始演了。

    但孙太后并不是朱见济。

    在她看来,兴安是个和自己有共同爱好,并且心系太上皇的好大伴。

    之前几年,要是没有兴安帮扶,朱祁镇的日子也不会过的那么滋润,景泰帝那边也有兴安安抚,让他狠不下心对她们母子做些什么。

    可惜过去的美好,都随着景泰五年的到来而改变了。

    “大伴快快请起,何故如此作态?”

    孙太后让兴安赶紧起来,神色里面也难掩紧张。

    难道他探听到了景泰帝那边的新动静,又要闹什么幺蛾子?

    孙太后身心憔悴,实在不知道她还能卖大哥哪里?

    兴安也是一脸苦涩,仿佛千斤重担在肩头,万般滋味在心中,承受了无尽痛苦。

    “老奴听闻外界关于太上皇身世的传闻越演越烈,心里着实惶恐,便匆匆来给太后问安。”

    “这都过去了,他们想说就让说吧!”孙太后含恨说道。

    如果没有这事,她大哥还不会被关起来抄家呢!

    她现在得忍耐,但总有机会教训那些乱嚼舌头的!

    可兴安却清楚知道,她等不到这样的时候了。

    趁着自己过来,孙太后为了隐密将身边宫人都驱下去的机会,兴安狂飙演技,哽咽着声音痛哭出声。

    “老奴心念太上皇与太后,故而不能坐视皇家相残之事发生……”

    他用膝盖挪着,将自己挪到孙太后脚下,位置好到眼泪垂落时正巧能让对方看见。

    “太后,你莫要把皇家相争想简单了!”

    孙太后大惊失色,“此话怎样?难道皇帝出尔反尔?”

    不是保证过对镇儿的子嗣封王的吗?

    “非也!”兴安摇摇头道,“诸位皇子必然不会受亏待,可太上皇本人却不一定了!”

    “太后也知道老奴曾在宣庙信重下学过几本书,知道个故事——”

    “那便是汉代以庶代嫡之事!”

    “当年汉惠帝去世,诸侯和功勋倒吕,为了斩草除根,便将带有吕氏血脉的惠帝子嗣统统毒杀,乃至于后面继位的文帝原配及其子嗣,因为也出自吕氏,从而没了音讯啊……”

    孙太后听了心慌慌,可惜文化水平限制了她接话的能力,只能催着兴安继续讲,“这关我家什么事?”

    兴安怒其不争,但还是耐心的告诉孙太后,“太后不知,在倒吕之人对惠帝子嗣下手之时,便已派人传出流言,说其并非太祖血脉!”

    “不然惠帝嫡长,如何能被文帝这个庶出之子取而代之?!”

    “而且我朝也有例子——太宗和建文故事,太后难道就忘的干净了?”

    我要做明世祖

 第七十五章 兴安受了委屈

    这话一说出来,孙太后终于点亮了自己尘封已久的脑回路。

    她年幼之时正好赶上靖难,如何不知道这件事情?

    虽然朱见济和胡滢心知建文帝是成功逃出了南京,但史书上面,只能确凿的写成“建文帝任用佞臣,损害朝纲,最后在好叔叔赶来清君侧之前,不小心把自己烧死在了大火里面。”

    仁宗宣宗信了最后一句话的半句,孙太后这边也是。

    她无比的紧张起来。

    因为兴安已经给她说透了。

    最近流传起来的风言风语、被南宫强化的监控,以及打压朝中为太上皇说话的臣子……

    这不就是在为了塑造一位新的惠帝做准备吗?!

    南宫现在管的那么严格,如果真的起了火……

    孙太后花容失色,不知如何是好的哭了起来。

    兴安听了只是在心里烦躁。

    他又没有物件,怎么就把太后惹哭了呢!

    好在每一个合格的演员都不会因为对方的不配合而出戏。

    兴安继续说道,“太后无需担忧,老奴急匆匆赶出来,就是为了给太上皇出主意的!”

    孙太后催他,“那你倒是快说啊!”

    “陛下如今针对起太上皇,用的名号都是太上皇失德,故而让他幽居南宫反省……”

    “如果太上皇真的反省成功,下了罪己诏,那陛下又拿什么理由来针对太上皇呢?!”

    “难道下个区区诏书就能让我儿免去灾祸?何况我儿十几载天子,哪里有认错的道理?”孙太后轻轻擦拭着眼泪,还有些嘴硬。

    知子莫若母,朱祁镇是真的拉不下脸。

    “太后相差了,此时低头,不代表一世低头。”兴安换了副口气诱惑着孙太后往坑里跳,“先断了陛下的理由,再让心怀前朝的大臣看看太上皇的雄心壮志……一切便皆有可能了。”

    “而且太后此时迟疑,就不怕到了陛下下手的时候,连个挣扎的机会都没有吗?”

    “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太后,南宫那边可都是老房子了!”

    老房子一着火,那会不可收拾的!

    “可诏书下了,会不会更加激怒皇帝?”孙太后还在担心。

    为了宝贝儿子,她可算是调动起了自己不多的智商。

    奈何兴安等得就是她开窍!

    老太监激动的差点让胯下的残余肉条动了起来,可明面上却还是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

    “这个无妨!”

    “可以让太上皇下罪己诏时,自己在其中提出感念祖宗教诲,自请回凤阳守陵……”

    “只要太上皇离开京城,便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

    兴安用坚定的语气说着假话,诱骗着孙太后这个中年妇女。

    “为何不去南京守陵?”孙太后信了他的鬼话,又嫌弃起了凤阳这个偏僻地方。

    哪里能让儿子去那儿受苦?

    再说了在那边,哪有地方让皇儿施展拳脚,重塑正统?

    兴安顺口忽悠道,“南京乃大明二都,地位与京城不相上下,若是太上皇自请去南京,陛下怎么可能答应呢?”

    “只要说服陛下放太上皇出宫,那中途到底去不去凤阳,不就得听太上皇的了?”

    孙太后只当他真心为了自己好,还感动的说道,“还是兴大伴忠心,其他的家伙……唉!”

    “老奴也只是受了佛祖点化,又上了年纪,一心要为太后太上皇做点事罢了。”

    兴安想起小太子那张充满福气的脸庞,的确有几分佛陀的样貌。

    起码都大!

    于是孙太后没有多想,只是拜托兴安继续联络南宫,向太上皇痛陈利弊,努力的让他写一份罪己诏出来。

    兴安接受了孙太后的委托,乘着此时天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