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我要做明世祖 >

第97部分

我要做明世祖-第97部分

小说: 我要做明世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过年这种时候,住在凤阳的庶人们也会走动的频繁一些。

    这次就由朱文圭的孙子朱祖润过来施展召唤术,想把总闷在自家院子的太上皇喊出去玩。

    朱祁镇知道这是景泰帝跟他儿子在故意恶心自己。

    朱见济的确也是如此想的。

    但因为长久的圈禁,已经返祖了老朱家纯朴特质的朱祖润不这么想。

    “来不?”

    “吃猪大肠!”

    朱祁镇气的翻白眼,“朕不去!”

    “不去就不去,凶什么?”朱祖润继续爬墙头,“唉,太上皇!我听说你的皇帝弟弟死了!”

    “什么?”

    朱祁镇一愣。

    他被圈禁久了,接触外面少,看守他的人也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不会跟他多做交流。

    没想到,

    景泰帝死了半年,他才从隔壁连牛马都不认识的文盲嘴里知道。

    朱祁镇狂喜起来,“死的好!死的好!”

    “像朱祁钰那样的,早就该死了!”

    “他儿子呢?是不是也死了?那对父子最好一块滚去见阎王!”

    朱祖润哪里知道那么多,“咱不晓得!”

    “嗦猪大肠不?”他继续问。

    但朱祁镇沉浸在景泰帝去世的消息里,心中的喜悦让他根本没有听进去对方的话。

    虽然他被圈禁在凤阳,可景泰帝不是被埋了嘛!

    是他赢了!

    “奇怪,你皇帝弟弟死了你这么高兴,怎么那个伯颜死了,你伤心的要命?”朱祖润疑惑的歪头。

    住隔壁久了,加上也先他妹身负少数民族的开放风气,每次跟朱祁镇闹矛盾时,总会把旧事翻出来吵,搞的建庶人们都知道了。

    在娱乐活动稀少的禁圈内,隔着墙偷听太上皇跟他老婆吵架已经成习惯了。

    “你知道什么?你什么都不知道!”

    庶人贱种,怎么懂自己的委屈!

    “可你小老婆说,你跟伯**过马!就跟我骑牛一样!”

    靠听墙角的福,很多奇怪的东西,建庶人们已经能理解了。

    他们见过朱祁镇精神消沉的样子,还对他表示过同情。

    “放屁!”朱祁镇气的面容扭曲,那个女人怎么如此的口无遮拦!

    他已经不想在树荫下思考人生了,他要回去把那个女人跟她的孩子活活打死!

    朱祁镇气冲冲的走了。

    只留下朱祖润在墙头上看着他远去的背影,然后骂了一句,“傻吊!”

    大肠多好吃!

    要不是因为太上皇来后带给他们的改变,建庶人们还舍不得拿出来请客吃饭呢!

    好东西不知道珍惜,就知道打老婆!

    这人真是废物……

    朱祖润摇了摇头,顶着他智慧的大脑袋爬下了围墙,抱起梯子回屋了。

    雪花落下,禁圈里面也慢慢恢复了平静。

    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年末的大雪并不代表着他们可以安心过年。

    相反,随着乾圣元年的步步逼近,让很多官员都感受到了压力。

    毕竟他们没有见过一登基就敢清田的狠人。

    老朱家的太祖太宗做过,但仁宣和正统景泰皇帝都没有。

    后面四位是传统的作派,一登基就广施恩德,这里免税那里减赋的,同时还给手下亲信加官进爵。

    朱见济只做了那四位的一半——

    减免赋税,受灾的地方可以,但其他地区照旧。

    亲信加官进爵可以,但也要按照规矩核算功劳,一步步来。

    这并没有让他的手下很不满。

    因为大家都知道新帝年少,时间还有很多,机会也有很多。

    不用着急。

    而且跟朱见济接触过一段时间的,都知道皇帝喜欢务实的人,只要好好干活,总是有大鹏展翅的时候的。

    就连徐有贞,都因为治理黄河得当,被他封为了工部尚书,石璞则是调任刑部,跟俞士悦一块干活。

    在安抚了臣子和百姓后,新帝就让手下去地方杀人了。

    清田的过程里总是会出现一些“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勇敢者,然后全家就被朱见济调过去的西南军给镇压了。

    官田原原本本的回到了朝廷手里,这本应该是一件让人很高兴的事情。

    但出动频繁,常去直隶旁边的省份帮忙干活的团营,回来后身上多出的血腥气,让京官老爷们瑟瑟发抖。

    他们终于是彻底信了,太子曾被太宗托梦这一回事!

    我要做明世祖

 第165章 乾圣元年第一次内阁会议

    乾圣元年的正月。

    朱见济在内阁举行了新年的第一次会议。

    同样有阁臣和六部大臣参与,甚至还多加了一位中军都督府的掌事朱仪——

    在去西南历练出本事后,朱仪便被调任成了都督府的管理人员,并且名列皇帝心腹。

    这让朱仪总算可以昂首挺胸,为他老爹朱勇犯下的罪过洗白了。

    定国公府也逐渐恢复了过去的光荣。

    依照过去的例子,这次会议需要提前对一对账本,将去年的总收支情况和今年预备的花销摆出来,让大家心里有个底。

    毕竟做什么都要钱。

    钱不够,那问题就大发了。

    “近来江北之地织造业大兴,税收也足额,只是较之朝廷花费,仍然有些不足。”

    “臣提议,可以将商行的三十税一,调为二十税一,以便充盈国库。”

    “此外,钞关税行之日久,收入宝钞为主,臣亦是请照门摊课税之例,将之折银征收。”

    “还有去年下半年的清田之事,以及西南改土归流……咳咳!”

    “臣近来偶感风寒,还请陛下见谅。”

    张凤将早就写好的报表拿出来,一边咳嗽着一边说话,脸色不是很好。

    朱见济见状免了他的礼,让他继续说下去。

    张凤这个干的不错的户部尚书……也是上年纪了。

    等会就派人去他家送点药吧。

    张凤不知道皇帝对自己的照顾,继续念报表。

    自打朱见济鼓励匠户搞发明创造后,飞梭和黄氏机的确为纺织业带来了大变化。

    从景泰朝到现在,已经有三四年了,也足够推广到各地。

    谁让人都喜欢逐利呢。

    只要有足够的利益推动,那人类能在一天内让世界变三变,效率高的让人心惊。

    于是在这几年中,北方的纺织行业迅猛发展,加上农会在成立的过程中,不仅会整合分散的田亩,还会拉出来不少被隐匿的人口,这就为纺织厂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农会,是吃不下所有人的。

    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安心种田。

    在吃饱饭之后,老百姓总会想着要增加收入。

    好在随着新式农具不断的被研究小院弄出来,和蒙古的贸易往来中,对方也为大明输送了不少耕牛,方便了劳动,让一个人能负责更多的土地。

    于是在纺织厂和土地抢人的过程中,正常的耕作活动并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

    所以还是那句老话说的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看着这些行业发展的欣欣向荣,张凤这个负责国家财政的就心动了。

    “张卿家的意思,朕同意了,着内阁之后议定出个合理的方案,随后再呈交司礼监。”

    旁边跟着的成敬立马应是。

    在景泰帝去世后,朱见济顾念他过去的身份和功劳,仍然把人留在身边。

    不过成敬也知趣,除了帮新帝处理一些普通政务外,很多都是交给了早就进了朱见济狗笼的阮伯山来做。

    两个新老权宦间并没有爆发太大的矛盾。

    而朱见济,则是在心里想着加征商税的事。

    大明的工商业税还是较低的。

    当初他提出三十抽一,那是为了让商人养成为国纳税的好习惯,现在生产发展了,提一提也是可以的。

    总不能让朝廷空着肚子。

    钞关税也是一样的理由。

    作为大明财政的来源之一,钞关税是很重要的。

    只是宣德年间为了挽救大明宝钞的流通,强令人在很多方面都使用宝钞纳税,到现在却是让国库多出来了不少废纸。

    如今折算成银两收取,也是应当。

    等以后有机会,朱见济还要把大明朝此前定下来的各种杂七杂八的赋税整合一遍,除了米麦这等吃饭的重要品,其他的玩意儿统一换成银两来征收,那才叫舒坦。

    没办法,

    老朱同志定下来的赋税制度太混乱了。

    作为一名考虑了很多,以至于让朱见济怀疑老祖宗是不是也玩穿越的开国大帝,朱太祖方方面面都制订了详细的规矩。

    而规矩一多,就不免混乱。

    这是朱见济在长时间处理国家政务后的亲身体会。

    财政的效率需要提高。

    因为国家要做大事,处处都要钱。

    所以改革势在必行。

    幸好,西南方面在清缴地方土司,将土地收归朝廷后,设立起了新的州府,并且将没必要的卫所改为官田,鼓励百姓开辟出了新的田地……

    根据王越递过来的报告,光是贵州一省新增田亩的面积,就比得上其他两三个省的。

    当然,后者的土地肯定存在瞒报情况,不然不会有这么大的对比。

    不过能有如此收获,可见贵州的开发潜力还是很高的。

    再等一两年,朝廷投入贵州的资金就能回本,并且成为大明赋税的新财源。

    毕竟,在改土归流之前,大明是不对贵州、云南等地征税的。

    然后朱仪报奏,说明了近来各地卫所的情况。

    随着均田赋的展开,地方上面,原本逃离卫所的军户也慢慢回归,重新种地。

    因为之前欺压他们的军官被抓了,被夺走的田地又回到了他们名下。

    最重要的是,“不平等”被改变了。

    之前一直在说,老朱同志是个对老百姓很关心的统治者。

    这一点体现在他订制的大明正税上面。

    所谓正税,笼统一点,指的就是封建王朝史上最常见的田赋、徭役等,其他的税收,则是归于杂税。

    大明朝的正税大部分是征收粮食,基本上三十亩地只收取一石的份额。

    而根据后世宋应星《天工开物》所记载,哪怕最贫瘠的土地,一亩地也能有一石多的收成。

    这样低的税率,在前朝是极为少见的。

    不过如此的优待,只存在于平民百姓身上。

    卫所的收税是另一种额度,相比起普通人,卫所屯田的税额要多出好几倍。

    而且由于卫所大多设置在边疆以供防卫,所以那边的土地普遍比不上中原、江南等地,还得卫所的士兵自己去开垦,还他妈的一代人给卫所种地,代代人都给卫所种地!

    种着肥力不是很好的田,交着比普通人很多的税,还得受到卫所长官的欺压……

    也难怪从洪武朝开始,就出现了卫所军户逃亡的现象。

    但现在,一切都随着新皇帝的登基而改变。

    均田赋,可是不限户籍的!

    而且朱见济在发现卫所中普遍存在军官将手下的军户当做农奴使唤的情况后,便额外设立了一个“督卫官”的职务,地位同于千户,向都察院负责,管的就是监督类似事件,一旦有所发现,就上报朝廷。

    有了监管者,这就让军户们安心许多了。

    “裁汰卫所和迁移人口,也已经上了流程。”朱仪又道。

    随着国内承平日久,过去很多的卫所其实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趁着这次机会,朱见济干脆将一部分裁掉,田地分给原来的军户,让他们由军转民,多出来的人,则是迁移到关外重建的诸多卫所重新当兵,分取田地。

    这是去年下半年一直在做的事。

    “这些事情,要花两三年的时间完成,各位卿家还请多多努力!”

    清田之事范围太大,不可能一下子搞完。

    以朱太祖时期一声令下就能发动全国的号召力,在登记黄册上也用了好几年。

    朱见济也怕事情做的太急,逼出什么祸事来。

    他有的是时间,不必着急把自己一口气吃成大胖子。

    小皇帝心里想着,忍不住摸了下自己最新长出来的肉。

    软的,

    可真好捏。

    “不过还有问题。”

    于谦和朱仪对视一眼,随后报奏,“阿剌知院死后,其势力遭到内外围剿,近来小王子所部的动作频繁,达巴拉干和沙不丹等人都发来了书信,请求大明出兵相助。”

    “陛下,要不要重新对草原出兵?”

    我要做明世祖

 第166章 大明需要对蒙古开战

    正如朱见济所感觉的,老派臣子经历过大明的鼎盛期,心气是很足的。

    特别是像于谦这种,本身就对蒙古态度较为强硬。

    这几年以来,因为景泰朝六年春天那次对瓦剌的打击引发的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让东蒙古高原上的各方势力一直没稳下来过。

    内斗、分裂,加上大明故意的引导,让蒙古人的战斗力变得越来越垃圾。

    要认真算起来,在朱太祖以南统北,太宗北逐漠北的时候,蒙古已经衰落了。

    也先一代枭雄,算是蒙古人的中兴之主,但就国力而言,大明与之的差距还是巨大。

    能俘虏一次太上皇,那是土木帝真的太能送导致的。

    所以当大明重新返回关外的广大土地,并且重设卫所城堡,抓蒙古奴隶区修长城的时候,蒙古人不敢对此多放屁。

    兀良哈的一些部落主更是沉浸在卖羊毛和奴隶后的充足收获感中,恨不得大明继续深入他们的地盘,把自己变成大明的形状。

    这也让于谦他们更有胆气提出,主动发起对蒙古的战争。

    于谦……

    已经六十三岁了。

    常年的积劳让他身体到处都有问题,已经退休的高谷说话都比他掷地有声,前些年便经常患病,严重的必须卧床休养。

    正如当初的金濂,他在新年新朝的正月会议,同样是强撑着病体参加的。

    于谦这辈子印象最深就是十一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