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十三皇子 >

第154部分

十三皇子-第154部分

小说: 十三皇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撤掉了官职。

    而另一件事情则更为直接,隶属于相王势力的一名官员,在西京城查看一些事情的时候,居然不知道被什么人当场刺杀了。

    这一系列的事情,终于触怒了涪皇,交由大理寺详细查找这两件事情的真相,要给做出这些事情的人一个重罚。

    除此之外,依附于胜王和相王的人,也开始撕掉了各自的伪装,针锋相对起来。

    在朝中,这两个势力的的官员,若一方提出观点和建议,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一定会受到另一势力的反对,甚至由这两股势力核心人物都纷纷行动起来

    这两股势力中的一些下人,在街头巷尾遇上,也是没有什么好脸色,甚至还出现一大打出手的情况。

    京城中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很快就使得大家人心惶惶。以至于连一些老百姓,都能够看出,相王和胜王手下的势力,离双方场大战已经不远了。

    眼看事情就要到无法收拾的局面,涪皇终于出面了,将相王和胜王召进宫中,臭骂一通之后,要求双方各自约束自己的属下。

    被涪皇责骂之后,大涪势力最强的这两个皇子手下众官员,终于安分下来。至少是没有了明面上的你争我斗,至于暗地里的动作,肯定是少不了的。

    这几天来,离开和进入西京城的人突然增多,许多人都在猜测,看来双方都在调兵遣将,看来这两个皇子之间的争斗,眼看就要进入到直接开打的地步了。

    这些事情杨云都没有参与,但大家都没想到的是,杨云还可以从这件事情中捞到一些好处。

    西京城的局面已经变得一触即发,雄狮打造出来的兵器,品质比大涪其它铁匠铺打造出来的兵器,意外得到了畅销。让杨云狠狠地赚了一把,使他暗地里笑得合不拢嘴。

    眼看一场大战一触即发,各方势力都在紧急的磋商,如何从这一次的争斗中获得最大的利益,一匹紧急奔向西京城的快马,却使得的局势又发生了变化。

    (本章完)

 第二百五十二章 战事又起

    边关急报,楚国大元帅又一次对大涪发起了攻击,第一波楚兵已经进入云州境内,已经和驻守云州的龙武军开始对恃。

    这一消息让朝野立即震动,上至达官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在议论纷纷。看来涪皇生病的消息已经传到楚国,他们准备趁着大涪混乱之时,对大涪发起攻击。

    正在西京城上下都为此事议论纷纷的时候,又一匹快马来到了西京城,将最准确的消息带了回来。

    这一次楚军入侵,规模是近十年来人数最多的一次,楚国兵马大元帅于鲜,号称五十万兵马,分兵三路,向大涪发起突然攻击。

    与此同时,流夷西汗王库班,突然亲率十万流夷大军,渡过乌尔河,向靠近大涪的东汗王拓跋度统制的区域发动攻击。

    措不及防之下,拓跋度手下军队节节败退,等拓跋度回过神来,调派大军进行反击的时候,已经被库班占领了一大片土地。

    这库班一向与楚国交好,他和楚人一起出兵,这还算正常。可是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靠近东南沿海的韩国,也突然组织起十万大军,向大涪东南的遂州发起攻击。

    韩国本是一个临海小国,向来在楚国和大涪之间左右逢源。平日里谁也不敢得罪,不止这一次楚国给了他们什么承诺,他们居然敢向大涪发起攻击。

    一时之间,兵锋四起,云州、泉州、遂州,均向朝廷送来告急文书,请求朝廷派出大军出兵增援。

    形势的突然变化,一下子转移了大涪上下所有人的注意力,他们不再关心皇子之间的争斗,开始讨论突然出现的战争。

    大年初七晚上,杨云收到消息,说是涪皇将二皇子杨献和五皇子杨明紧急召入宫中,在宫中紧急商讨一两个时辰方才离开。

    初八一大早,已经好几天没有上朝的涪皇开始上朝了。作为还在京城中的封王王爷,杨云也参加了这次早朝。

    站在医生的角度,杨云偷偷观察涪皇杨成奉,觉得他的气色还算不错。不知是这几天,他恢复的很好,还是如吴远昱所说他的病情,其实没有外表看着那么严重。

    这次早朝只有一个议题,就是向云州、泉州还有遂州派兵的问题。经过一番激烈讨论之后,终于统一了意见。

    由胜王杨明率领三十万大军,出兵云州,和云州蒙武统帅的龙武军一起,正面对抗于鲜的四十万大军。

    而入侵遂州的韩国十万大军,则由国舅、怀化大将军李悦,统帅遂州周边的十万大军,与遂州驻军一起迎战。

    也许是为了避免相王在西京城捣乱,又或者想让相王也上上战场捞点军功,涪皇让二皇子杨献为监军,跟随他的舅父李悦一起去遂州。

    而泉州的刘成,本是大涪一员能力颇强的战将,泉州本来还有一些兵马,所以那里的局势并不算危急,不过涪皇还是派了十二子宁王杨延,带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两万驻守城的近卫军,带上一些作战器械赶往泉州。

    安排完出战事宜之后,涪皇要求其他皇子即日回到自己的封地。

    下朝之后,杨云往自己的吴王府行去,谁知还没有出宫门便被人叫住了,杨云转身一看,叫住自己的居然是高公公。

    高公公是涪皇安排来的,他给杨云带来了涪皇的口谕,让杨云回封地之后,加紧训练手下的士卒。并做好战事一旦有变,立即率领本部兵马出征的准备。

    就杨云而言,他也不愿意长时间呆在西京城,离开封地已经有些日子了,他也有些牵挂,封闭的亲人和兄弟们。

    所以第二天,杨云便带着赤木儿等人,在戚威合众四位的保护下,踏上了回归封地的旅途。

    不过这一次回去,队伍中又多了不少人,这是无影卫四部,近年来培养出的一些文武方面比较出众的人物。现在的战士一触即发,把他们带到封地去,争取在即将来临的战争中立下一些战功。

    除此之外。同行的还有一些炼铁、酿酒和种植粮食蔬菜水果,以及一些制作各类小商品的好手。封地上这方面的人才已经有不少了,但是杨云到凄国之后,看到戚国在这些方面还很落后,一直想找一些各方面的来的能人帮一帮他们。

    正好这一次回到西京城,这些各方面的人才暂时没有用武之地,杨云便准备把他们带到封地去,然后再想办法悄悄的送到凄江峡谷。

    由于战事处于比较关键的时候,自己的封地就在云州,离两军交锋的总战场距离并不远,担心出现什么变故,所以杨云回程的速度比较快,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回到了封地。

    回到封地之后,看见封地的一切都很正常,杨云总算松了一口气。封地的众人显然已经得到两国大战的消息,就在杨云回到封地的前几天,巨远光才派人将一批新近打造的兵器送到了云州的龙武军军中。

    而郭龙此时也处于忙碌之中,接到杨云的通知之后,他就加强了士兵的训练,从凄国过来的郭龙的老部下,也是憋足了劲。他们对赵元让和他手下的楚兵恨之如骨,恨不得马上到战场之上,报一报当年被出卖的仇恨。

    与此同时,驻扎在山中的颜雄和刘海妮,也在日以继夜的训练手下的“土匪”,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些年来,颜雄和刘海妮自己觉得,对封地没做到太多的贡献,好不容易有派上用场的机会,可不能让杨云和他手下那些人,认为他们是一帮被养着的废人。

    就连乔雨薇也处于忙碌状态之中,她手下的几千女兵,现在已经成了封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群充满青春气息的年轻女子,穿着整齐的甲胄,别有一番风味,让那些男兵们垂涎三尺,没事的时候老在女兵营外转悠。

    乔雨薇的想法可不一样,前些日子不知道哪里来的小道消息,说是封地养了几千女兵,就是起花瓶的作用,若是打起仗来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点作用也没有。

    这一说法传道乔雨薇的耳中,本来就脾气火爆的她,更是气得暴跳如雷,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乔雨薇像发了疯一般训练手下这些女兵。发誓要在以后的战争中,让那些男兵们,对他们刮目相看。

    就连池丽,也不顾微微挺起的肚子,按照杨云平时教自己的方法,不断让手下这些医护女兵。训练如何在战场上救起受伤的士兵,并且及时给简单的救治。

    看到大家都处于忙碌状态之中,杨云十分高兴,封地现在比以前扩大不少,人员也多了许多,其构成也比以前复杂了许多。本来,杨云担心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但就现在看来,不管是原来住在这里的百姓,还是新加入的原楚国百姓,现在都相处的还算不错。

    这段时间以来,杨云将西京城中和封地上,所有人派出的探子都派了出去。战场上的形势转瞬即变,杨云需要第一时间了解战场上的战况,一旦出现什么状况,自己才有充足的时间,安排应对方案。

    前线的消息不断传来,杨云专门安排人,每天分析从前线传回来的这些信息。

    胜王杨明,在大涪有“战神”之称的皇子,看来一点都没有夸大其词。在战争开始的这几日里,杨明率领的大军取得了好几次大胜,一下子稳住了局面。

    收到这一些消息之后,杨云松了一口气,自己手下的士卒们,看来不需要再上战场了。

    云州战场上传来的消息是这样的,胜王杨明率领手下四十万大军,以急行军的方式很快到达云州境内。

    楚国兵马大元帅于鲜,对战场的把握能力十分强,他们想到大涪军队远道而来,一定会是人困马乏,在这个时候给他们一次袭击,一定会效果十分明显。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于鲜便召集手下将领,商讨埋伏在大涪军队必经之路上,给他们一个突然的打击。

    为了让这一次伏击取得最佳的效果,于鲜让人专门分析了云州的地形,准备找一个合适地方,偷袭杨明和他手下的大涪军队。

    在杨明他们前进的道路上,大多地方是一马平川,很不好设伏,只有一个地方,是埋伏进攻爪好的地势。

    这地方的名字叫落羊坡,一边靠山,一边是波涛汹涌的大江,伏兵要是躲在路旁的山坡上,利用山坡的地形,向路过的敌人发起攻击,凭借地形的优势,一定可以取得很好的战果。

    但让人奇怪的是,于鲜却放弃了这一个十分好设伏的地方,将手下士兵,埋伏在那附近最大的一片平原。

    按照于鲜的意思,既然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设伏的好地方,那座战斗经验十分丰富的杨明肯定也会知道。所以,如果这个时候还在那里设伏的话,杨明一定会早有防备,当然无法取得好的战果。

    而在平原地区设伏,利用庄稼的掩护,进行突然袭击,也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本章完)

 第二百五十三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按照于鲜的命令,数万楚国士兵,埋伏在大涪士兵必经的一片宽阔地带。这里正好种着大片大片的庄稼,这些楚国士兵就埋伏在这里。

    据探子来报,杨明将手下士兵兵分两路,每一路二十万人,而自己准备伏击的这一部,正是由杨明亲自率领的。

    这一消息,让于鲜欣喜若狂,他告诉手下众将,待会儿大涪军队到来的时候,大家听到指令后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出击,但人数外于劣势,绝不可恋战。争取在出击的时候取得最好的战果,若能一举抓住或杀死杨明,那这一仗己方就必然会赢。

    杨明在大涪领军多年,打了不少胜仗,还曾活捉前楚国兵马大元帅隆戈,这件事情在楚方被视为奇耻大辱。

    这一次自己的部队,如果能够通过偷袭,重创杨明的队伍,甚至将杨明生擒活捉,那将是一件扬眉吐气的事情。

    于鲜亲自带着几万士兵,躲藏在这一大片庄稼地里,静静的等待着杨明和他手下士兵的到来。可是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杨明的人怎么还没到来。

    之前探子曾来报,说杨明领着大军离这里已经不远了,按理说到这个时候,杨明的大军早已经该到了。

    于鲜的心中虽然十分着急,但为了避免被杨明的人发现,他又不敢派出太多的探子。只好率领手下大军,继续躲在这片庄稼地钟。

    时间又过了一个时辰,于鲜感觉情况不对,按理说这个时候,就算杨明的大军不来,自己派出的探子也应该传回消息了吧?

    这个时候都没有消息,一定是杨明发现了自己的企图,想到这里,于鲜出了一声冷汗。

    既然杨明已经发现了自己等人,为什么不立即发动攻击?那样的话,早已制定了撤退计划的自己,可以,最快的速度带领手下士兵撤离,这样就会将损失降到最低。

    可是杨明等人并没有发起攻击,那么现在就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杨明正在组织手下士兵四散分开,要将自己所率的这几万士卒全部包围,那样的话,自己手下这几万人将会全军覆。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杨明的士兵改变了行军路线,放弃和自己这几万士兵遭遇,直接突袭自己后方的中军大营。

    这两种可能性,哪一种都是于鲜无法承受的,想通这一关节之后,于鲜再也冷静不下来。得马上撤离,带领手下这几万伏兵,回到中军大营,和后方的大部队汇合,这才有和杨明分庭抗礼的实力。

    于鲜是一个果断,他知道在战场上绝不可以拖泥带水,如果此时行动过于迟缓。等杨明的军队实现了合围,那后果将会十分严重。

    于是于鲜立即下令,队伍立即后队变前队,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中军大营。

    按理说于鲜的这一决定,是十分合理的,既然已经被对方发现自己设伏的企图,当然得第一时间带着手下的士兵撤退。

    但是让于鲜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杨明根本没有发现自己这几万伏兵。

    杨明也是领兵多年的战将,他在领兵作战的时候,有一个好习惯,就是时常组织手下的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