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十三皇子 >

第165部分

十三皇子-第165部分

小说: 十三皇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可恶的家伙,他们现在早已来到江对岸,却躲在后方不现身,就等我们过江,再对我们发起攻击。”看着这些即将到达江岸边的楚军,一旁的朱晨安愤愤地说道。

    “是啊!这楚军的领军将领,看来是很有头脑的,我们渡江的行动不可能成功了,快传令,让前面的刘远带着士兵撤回来。”见不断有士兵中箭倒在江中,杨云心急如焚。

 第二百六十七章 吃了败仗

    听到杨云的命令,传令官立即敲起退兵鼓,挥起退兵的指挥旗,让江中的士兵赶快调转船头,撤回楚江西岸。

    可是这时退兵,已经有些太晚了,这时赶过来的步兵已经来到江边。只见这些步兵拨开江边的好些个草堆,露出一些模样奇怪的东西。

    “是投石机,这下有些麻烦了。”眼尖的朱晨安看到这些东西,不由得大叫起来。

    这些步兵动作很麻利,他们熟练的将一块块巨石安放在投石机上。不都时,人头大乃至磨盘大的石块,像冰雹一般向江中的大小船只飞去。

    江中正在往回划的船只可遭了殃,他们手中的木制盾牌只能挡住长箭,根本能挡住这些巨大的石块。

    不多时,这些石块就砸中江中一些士兵,一时间这些士兵们惨不忍睹。有的被砸断手脚,半天爬不起来;有的被石块砸中后背,趴在船上,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最倒霉的是被巨石直接砸中头部,被砸得血肉模糊,显然是活不成了。

    有一些小一点的船只,被巨石直接砸破或者砸翻,船上的士兵悉数落在江中。会水者向一旁的船上游去,而那些不会水的士兵,则在江中不停的挣扎。

    指挥第一批渡江的正是刘远,见不多时,自己就损失了好些士兵,他连忙拼命大声叫喊,命令所有士兵加快划船速度,脱离对方投石机攻击的范围。

    接到命令的众士兵立即努力划动船只,又付出了一些伤亡之后,所有船只终于离开敌人的攻击范围。

    等所有士兵都退回楚江西岸之后,杨云马上让人清点人数。让大家感觉沮丧的是,这一次不仅渡江失败,居然还伤亡了三千多士兵。

    自从出兵楚国以来,杨云所带士兵顺水顺风,消灭了许多楚兵,还占领了好几座城池,众将士的心中多少有些沾沾自喜,觉得楚兵不过如此。

    这一次失败,终于让大家对于这次出兵楚国,会遇上的危险,有了清醒的认识。

    对面至少赶来了五六万的楚军士兵,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成功渡过楚江,从后面进攻于鲜所率的楚兵几乎没有了可能。

    更麻烦的是,不能到达楚江东岸,就无法顺利地回到大涪去。等到楚国调派出兵力,杨云率领的这一支处于楚国内部的孤军,就会遇上危险,甚至全军覆没。

    现在大军的境况很不妙,杨云正准备把大家都召集起来,一起讨论一下,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这时候,负责外出打探消息的姚侠赶回来了,带回了一个让大家十分震惊的消息,使得大军一下子处于更加危险的地步。

    “楚国集结了十万大军,正朝杨云率领的这八万联军奔来,离这里只有五六十里路了。”这一消息在大军中传开之后,立即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原来,负责守卫青州关的楚国将领丢掉青州关之后,立即带着残兵逃回楚国境内。

    青州关是楚国的西北门户,是威慑西北方向郑国和于月的利器。这么多年来,由于有青州关的存在,这两个小国不敢打楚国的主意。

    与此同时,郑国和于月随时担心楚国人会兵出青州关,灭掉这两个小国家。所以这么多年来,他们总是老老实实的送上贡品,以保证他们的安危。

    (本章未完,请翻页)

    青州关对楚国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楚国为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他的防御能力强,就算郑国和于月倾全国之兵,也不可能撼动青州关分毫,可是就是这样一道雄关,居然被这两个小国家占领了。

    现在可好,本来是威慑郑国和于月的利器,现在成却成了这两个小国家,抗衡强大楚国的依仗。

    正常情况下,有个四五万士兵镇守的青州关,即使来个二三十万人进攻,都很难拿下这一座雄关。所以,现在在青州关落在郑国和于月联军的手中,楚国人要夺回它是异常艰难的。

    这个庸才居然连青州关都丢失了,这可把楚王赵元让气坏了,他根本没有给,这守关将领解释的机会,直接就砍了他的头。

    听人说起青州关丢失的过程之后,赵元让怒不可遏,对策划这次夺关的杨云恨之入骨,他愤怒的表示要御驾亲征,将杨云碎尸万段。

    楚国的大臣们,费了很大功夫,终于劝得楚王赵元让,收起了御驾亲征的念头。

    但赵元让心中的怒火依然未消,他选派了一名楚国能征善战的老将,让他在附近征调了六万楚军,再从守卫王城的楚国禁军中抽出四万士兵,组成一支十万人的队伍,要覆灭杨云所率的这支队伍。

    与此同时,楚王赵元让还下旨,让庐州府的所有城池和驻军,尽量配合这十万大军,一起围剿进入楚国腹地的杨云部队。

    本次楚王赵元让派出的领军将领,名为赵岳,已经六十多岁了,本是楚国名将,又是皇室宗亲,在楚方威望很高。

    本来有人推荐赵岳为楚军兵马大元帅的,但是楚王赵元让想到赵岳年事已高,便启用了年轻有为的于鲜。

    赵岳这人为人稳重,在接到出兵任务之时,还没把出兵的兵马筹集完整,就提前派出斥候,到前方打探杨云所率这八万士兵的情况。

    所以在没有和杨云的军队遭遇之前,他对杨云军中这诸位领军将领的情况,还有杨云手下士兵的组成情况,都已经了解的清清楚楚。

    这赵岳的确是老谋深算之辈,他率领的十万楚兵,在刚刚离开楚阳不久,离杨云的部队还有很远的距离的时候,他便开始“出招”了。

    赵岳是楚国猛将,手袋士兵皆是楚国精锐,手下十万大军,半数是楚国装备最好的王城禁军,孤军奋战此次一定会全军覆没。

    赵岳先期率领的十万楚军,很快就会和杨云遭遇,所以杨云很快就会大败,到时就算杨云侥信逃脱,楚国各地正在集结二十万余楚兵,即将对杨云围追堵截,杨云一定会死无葬身之地。

    郑国和于月一向是楚国的友好邻居,此次突袭楚国的行动是被杨云和涪国胁迫。此次楚国要灭的只是杨云所率涪国士兵,只要郑国和于月士士兵离开杨云队伍,楚国一定既往不咎,任由大军离开楚国回往郑国和于月。

    不知什么时候,杨云的军中出现了这些传言,到最后甚至有人将这些消息写成告示,贴在鹿栖渡一些醒目的墙壁上。

    此次杨云渡江失败,损失了几千兵马,正是士兵士气最低落的时候。这些消息传到杨云军中,更大程度的降低了杨云所率士兵的士气。

    更严重的是,郑国和于月士兵中已经有人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悄悄相传。楚国最恨的是杨云和他所率的大涪士兵,自己等人用不着为杨云陪葬。

    这一些消息很快传到杨云和手下众将耳中,杨云第一时间来到巨远光帐中,准备和这位智囊一起商量如何应对目前的局面。

    “作战失败,士兵士气下降这是肯定的,我们可以用言语鼓励,或者奖励的方式提升士兵的士气,但是最有效的办法还是用一场大胜激励将士,可是赵岳来势汹汹,我们要想击败他们的确太难了。”这种局面,连巨远光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

    敌人既然出招,不管杨云愿不愿意也只得接招,杨云陆续找到手下的统兵将领,和他们每个人都单独谈了一次话。

    仅仅过了半天时间,大涪士兵便抓出了好几个在军中造谣的楚国探子。杨云让人当着所有士兵的面,将这些楚国探子斩首,扔入了楚江之中。

    紧接着,各统兵大将也将自己营中一些意志不坚定,传播消极言论的士兵,根据他们的情节给予了,严厉的处罚。

    “兄弟们,这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一次失败算不了什么,那些所谓的常胜将军他们的经验都是从失败中总结出来的。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只有懦夫才会被失败打倒,拿出我们的血性,死去的兄弟们在看着我们,我们一定要用敌人的鲜血洗刷我们的耻辱,为阵亡的兄弟复仇。”在全体将士面前,杨云热情洋溢的一番话,终于让这些垂头丧气的士兵有了一丝精神。

    离大涪军队驻扎的鹿栖渡还有二十多里路了,根据斥候传递回来的情报,大涪军队现在在鹿栖渡一筹莫展,现在正是击败他们的机会。

    “大家休息一下,吃点东西,恢复体力,以最好的精神状态迎接马上开始的战斗!”眼看离鹿栖渡越来越近,老谋深算的赵岳可不会给敌人,以逸代劳的机会。

    休息好之后,队伍又往前走了一段,这时候离敌军驻扎的地方已经只有四五里地了。

    按理说,自己的队伍离鹿栖渡已经这么近了,对方军队应该已经列队做好战斗的准备,但是对方却像不知道似的,没有一个士兵走出营寨。

    前方的斥候回来报告,敌人的营帐依然还搭建在那里,里面隐隐约约还能听见声音,可始终没有走出人来。

    照目前这情况来看,一定有什么问题?

    赵岳吩咐手下众将官,一定要提防敌人的埋伏。为了预防万一,他派出了一支一万人的队友,让他们一点点往敌人的营寨在推进。

    这一万楚军,他们分成十个方队,每队有一名千夫长率领,缓缓的向对方的营帐行去。

    随着离敌军营帐越来越近,他们隐隐约约听到帐中有人声,还有战鼓敲响的声音。

    看来这帐中一定有埋伏,这十名带队的千户长也是很有经验的人。他们让手下士兵组成战斗阵型,高度警惕,分散得很开,慢慢的离敌军营帐越来越近。

    已经到了敌人的营帐外,仍然没有敌军从里边冲出来,甚至他们已经将拦在营帐外的栅栏全部移开,里面依然没有士兵冲过来。

    但敌军帐篷之中,却清晰的有战鼓声音传来,甚至隐隐约约能够听到人声,所以楚军士兵也不敢轻举妄动。

    (本章完)

 第二百六十八章 游击战

    到最后,走在最前面的一名千户长,再也忍不住了。他指挥自己前面一名百夫长,带着自己手下的一百名士兵,以最快的速度冲向了一个敌军的帐篷。

    冲向敌军帐篷的楚军士兵,他们将手中的兵器握得紧紧的,一边往帐篷中走,一全集中精力的防备着敌人的突然袭击。

    可是让他们奇怪的是,就算他们已经走到帐篷的门口,也依然没有遭到任何攻击。

    走在前面的一个士兵,终于鼓起勇气,一把拉开了帐篷的门帘,伸头往里面看去,没想到却看见当自己啼笑皆非的一幕。

    这哪里像是人住的帐篷,仿佛到了一个各类动物聚集的家。一只羊被绑在帐篷的最中心,她的身子和后脚被绳索牢牢固定着,只剩下前脚搭在一面军鼓上。

    外面一有声响,这只羊便紧张起来,拼命的摆动两只前腿,使他前脚之下的战鼓咚咚直响,让人感觉像是在敲响,出战的鼓声。

    与此同时,在这帐篷里还反复着许多各种各样的动物,鸡、狗鸭、鹅,甚至还有驴子和马这样的大动物。

    见到这一情景之后,这名百夫长率领的百名楚国士兵,连忙想在帐篷之中的所有物件搜索过去。

    结果这些楚军士兵惊奇的发现,这偌大的一个敌方帐篷里,居然没有一个人影。

    不甘心的楚军士兵,又在附近的帐篷中搜索了好半天,没想到依然没有发现一个人影,复一个帐篷里都有一只较大的动物,被绑在那里被迫敲动。

    坚在帐篷里没有人这些楚军士兵的担子显然大了许多。他们相互配合着往一个又一个营帐中搜索而去。

    终于在靠近最中央的几个帐篷里,楚兵们发现了几个人影,他们全部被绳索捆住了手脚,见到有人出现,他们不亭呜呜呜的叫着。

    看被绑住手脚的这些人,这名百夫长不有暗觉好气,这些家伙将这么多的百姓绑在这里,让大家误以为他们俩躲在帐篷里面,还得兄弟们紧张了半天。

    赵岳得到手下众将的报告之后,脸色沉了下来,这杨云带着这么多士兵,要渡过这楚江是不可能的,他们到底跑到哪里去了,难道真的是插翅而飞了?

    安远是楚国庐州府的一个小县,这里并不是什么军事要地,也不算富庶,所以城池的防守等级并不算高。

    楚王赵元让让庐州府所有的城池提高警惕,防备大涪军队的突袭,但是这里的县令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安远县就两万多百姓,粮食也没有多少,这里又没有什么战备物资,城墙也不算高,位置还有一些偏,大涪将领只要脑袋没病,肯定不会攻打这么一座小县的。

    可让这位安远县另没有想到的是,这位涪国的吴王,看来真是脑子有病,居然真带着人来到了安远县。

    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敌兵,安远县令脑袋都麻了,他呆呆的看着城下这些阵型齐整的士兵,仿佛在做

    (本章未完,请翻页)

    梦一般。

    “大人。赶快关闭城门吧,再晚他们就冲进来了!”一旁的县尉大声说道。

    “算了,让他们进来吧,我们就这两三天老弱残兵,怎能抵挡住这些,如狼似虎的敌人,要是把他们惹恼了,城中的百姓可就遭殃了。”县令有些无精打采的说道。

    县令带着手下官员主动出城投降,免去了一场战事。杨云很快带着手下众将来到这安远县中,县城中的粮食和物资并不算多,这是在杨云的预料之中。

    不过杨云一点也不在意,反而对这地方还有些满意。这里的房屋众多,里面的粮食也可以供大家吃上几天,至少士兵们近两天内不用风餐露宿了。

    队伍能够到这安远县,是因为杨云脑袋中的灵光一现。

    眼见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