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十三皇子 >

第168部分

十三皇子-第168部分

小说: 十三皇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某,可惜由于分属敌对两国,我们无法成为朋友。”于鲜的语气中有些失落。

    “于元帅可不能这么说,虽然在国家利益上,我们必须进行生死搏杀。但是在其他事情上,我们也可以成为朋友,有机会我们还可以一起把酒言欢,除非于元帅不愿交杨某这个朋友。”杨明却想得很开。

    “好,既然这样,吴王殿下,这个朋友于某就交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定了,以后吴王殿下在贵朝中有什么需要于某配合的,只要不涉及到两国利益,于某一定鼎力支持。”听了杨明的话,于鲜顿觉豁然开朗。

    “我就等着于元帅这句话,他日若于元帅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只要杨某能够做到,一定也义不容辞。”杨明专程送于鲜这一趟,就是想等这一句话。

    看着于鲜的背影消失在扶风城城门之内,杨明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有了于鲜这位楚军兵马大元帅的暗中支持,自己的步伐,可以更大一些了。

    协议达成之后,双方各自派出快马,将协议的内容送回朝中,等到双方皇帝确认加印之后,这协议就算正式有效了。

    战争打到这个地步,双方的消耗都很大,如果再持续下去,国内消损得就会更厉害。特别是主动挑起战事的楚国,损失不少兵力不说,还丢的了青州关这样一个重要关口,损失了威胁于月和郑国的屏障。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皇帝都不想再继续这场战事了,所以协议内容传回各自京城之后,楚王赵元让和涪皇杨成奉很快加盖了玉玺,将协议送回前线。

    杨云得到这消息已经是二十多天后的事情了,一直躲藏在山中,虽然不担心楚兵的进攻。但是粮食却是一个大问题,在山中虽然也能打到一些猎物,但是对几万大军而言却如同杯水车薪。

    杨云正考虑着,一旦粮食耗尽,便带着大军冲出去,连冲出包围圈后的撤退路线都设定好了。

    没想到这时候,楚军大营中突然来了一个信使,带来了两军停战的消息。本来杨云还有些不信,但随信使来的一个人,这让杨云放下最后的疑虑。

    随信使前来的居然是赵虎,这赵虎是杨明手下心腹,更关键的他是老都尉铁山的弟子,当然不可能欺骗自己。

    听到两国停战,自己等人很快可以回家的消息,山中这些士兵一个个喜上眉梢。以最快的速度做好准备,不久之后便走出山区,踏上归途。

    为了以防别敌人的埋伏,杨云先派出大量的斥候,于队伍前方十几里路查看情况,定时向后方队伍汇报情况。

    看来楚国人还是很讲信用的,一直等杨云的队伍到达了楚江西岸,都没有遇到楚军任何阻挡。

    顺利的渡过楚江,不久之后杨云便通过了旬阳关,回到大涪境内,这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这一次带兵,冒险翻过阻隔与两国之间的大山,成功的帮助于月和郑国夺取了青州关。在楚国内部搅了个天翻地覆,使得杨云在大涪境内名声鹊起。

    对于百姓们的赞扬,杨云心中十分高兴,但更让他高兴的事,这一次出兵,虽然历经艰险,但是封闭士兵死伤并不太多。这得益于封地的士兵精良的武器,还有郭龙平日里对并是严格的训练。

    这一次和楚国的大战,功劳最显著的是十二皇子杨延和十三皇子杨云,到时候朝廷的封赏显然是少不了的。

    可是相比起杨云,杨延在高兴取得战功的同时,也为一件事情而苦恼。

    这一次杨延为了立功,从封地带出了两万士兵,这两万人,是杨延封地中最精锐的力量,现在带回去的连一半都不到,这次大战对封地带来的损失,不知要多少年才补得回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战事结束之后,各封地的将领带领自己的士兵回到封地,等候朝廷的封赏。可是封赏的圣旨却迟迟没到,众人立即利用自己的渠道,了解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得到的消息让各封地封主震惊了,涪皇病重了。为了确认消息的准确性,各封地的主人施展浑身解数,了解这一事情的准确性。

    杨云也得到宫中小云子,和母妃司马玉传来的准确消息。这次涪皇是真的病了,并且病的还比较严重。

    这一消息,其实杨云心里早有准备,早在几年之前,杨云给涪皇进行了身体检查,按他的身体状况,现在的确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

    对于涪皇病重,杨云心中还是十分伤感,虽然严格意义上说,涪皇不算是自己的亲生父亲。但总体上而言,作为一个日理万机的皇帝,他能做到这个样子也算不错。

    更重要的是,涪皇杨成奉算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皇帝,在他治理大涪的这几十年里,国家发展的很不错,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衣食无忧。

    如果涪皇离世,至少就目前来看,自己的这几位哥哥,无论谁做皇帝,都难以达到涪皇的高度。

    “陛下,您就躺在榻上吧,起来若是吹了风,病情加重可就不好了。”荣华殿中,高公公见涪皇坚持要起来,有些焦急的说道。

    “哼,你这老家伙,朕也是算上个战场的马上皇帝,就这样躺着等死,那比死了还难受。”涪皇并没有听高公公的建议,坚持让太监宫女服侍自己起来。

    见涪皇向案桌的方向行去,深知涪皇习惯的高公公,立即在案桌上摆好纸张,并将早已准备好了墨和纸放在上面。

    涪皇轻轻推开扶着自己的宫女和太监,挺了挺腰肢,缓步来到桌案之前,接过高公公手中的毛笔,缓缓的写了两个字。

    “磐石,陛下这两个字刚劲有力,的确有一种坚如磐石,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感觉。”看着涪皇所写两字,高公公笑着说道。

    “你这老家伙,拍了一辈子马屁,现在你说的再好听,朕也不会给你赏赐,或者给你封官了。你是朕的心腹,这么多年跟着我也得罪了不少人,等朕去了之后,你可得想个办法保住你的项上人头。”这时的涪皇已经没有力气继续站立,他坐在椅子上有些有气无力的说道。

    “陛下,您别说这些丧气话,您年少习武,身子骨硬朗的很,这点小病小灾,对您来说那是小菜一碟。”高公公一边在涪皇的背后替他捶着背,一边轻身说道。

    “你是老家伙,别说宽慰朕的话,朕的身体自己知道,我可不是个怕死的人。你也知道,现在是关键时刻,这是我们两个老兄弟并肩最后一战,一定要把皇位平稳的交给新的皇帝。”涪皇的语气十分平静,但高公公知道他此时一定是心潮起伏。

    “陛下,您已经拟好圣旨,不如现在就将圣旨公布,让新皇立即继位,其他人就是要争也已经晚了。”高公公说道。

    “有些东西,如果不让它爆发出来,对新皇来说随时是一种危险。不如趁着朕还有一口气,让该来的都来吧!朕拚着死几个儿子,也要给新皇一个稳定的江山,不然的话受苦的还是老百姓。”涪皇的语气中充满无奈。

    (本章完)

 第二百七十二章 西京城的乱局

    “朕让你安排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吧!”坐在位置上的涪皇又缓缓说道。

    “陛下的口谕老奴已经全部转达下去了,但是老奴真不希望,有用得上他们的一天。”高公公有些伤感的说道。

    “朕也不希望用到他们,可是皇位的诱惑太大了,我想这些日子来一定会有许多人跳出来的。”涪皇又道。

    “还有一件事情,朕死去之后,你不必将暗卫交给新皇,朕给你留了一笔银子,你让他们隐于暗处。一方面保护你的安危,另一方面也作为一手暗棋,若今后朝中有变,他们就是护卫我大涪江山的最后力量。”涪皇休息一下,后接着说道。

    “奉哥儿,老奴从小就侍奉您,我们共同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如果真有那么一天,这暗卫您就交给其他人,老奴就跟您一起去吧,这么多年来,老奴已经习惯侍奉您了,没有了您老奴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高公公说着说着,开始哽咽起来,最后变成放声大哭。

    “哈哈,奉哥儿这称呼已经几十年没听到了,这时听到特别亲切。你老家伙可不能偷懒,除了你朕可找不到其他人可以做这件事情,要是你没把这件事情做好,下来之后朕可要好好打你一顿板子。”涪皇轻笑着说道,但眼角却含着热泪。

    涪皇现在病重,就将朝中许多事务战时交由相王杨献打理。

    在这种特定时期,涪皇的这一举动,似乎给了朝中王公大臣一个暗示,涪皇要将皇位传给相王杨献。这一举动,使许多中立官员纷纷行动起来,向相王的阵营靠拢。

    对于这一变化,胜王势力中各路官员虽然虽有心阻止,但胜王尚在前线未能回归,他们也无能为力。

    涪皇似乎也发现了这一现象,一份圣旨在朝中宣布,封这次取得大胜的胜王杨明为龙珠亲王。

    这一份圣旨,立即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这龙珠亲王,可不仅仅是在胜王杨明的帽子上加一颗龙珠那么简单。

    这龙珠亲王,是大涪最为尊贵的一种亲王,大涪建国以来,也只有涪皇杨成奉在登基前一年,被先皇杨远封为龙珠亲王。

    涪皇要将皇位交给胜王杨明,而不是相王杨献,这一消息很快在大涪朝中传开。朝中许多王公大臣又开始进入观望状态之中,甚至还有人向胜王的势力暗中示好。

    到这个时候,涪皇还对继承人临摹两可的态度,让朝中一些有想法的心思活动起来。

    身在京城,目前有大权在握的相王杨献开始率先发难了。好几名倾向胜王杨明的官员,莫名其妙的被查出了各种问题,要么是贪腐,要么是违法。

    于是乎,有许多倾向胜王杨明的官员,有的被调整到不是特别关键的位置,有的被降职,甚至还有的干脆被撤职查办。

    这一系列行动,很快在西京城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都在关注着朝廷的动向,想看一看涪皇怎么对待这件事情。

    可是涪皇好像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情似的,任由事情继续发展下去。这一下,搅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双方势力的人马上开始行动起来。

    相王势力官员的动作越来越明显,倾向胜王的官员也开始行动起来。最开始是针锋相对,对相王势力的官员开始进行打击。

    但是由于胜王杨明不在西京城,他所属的势力的反击显得苍白无力。到最后胜王所属势力的官员用了另一种方式表示反抗,许多身处重要职位的官员,居然集体称病,任由相王杨献去折腾。

    这一下,相王杨献反而急了眼,西京城中许多部门几乎瘫痪,城中下至平民百姓,上至达官贵人,为此事怨声载道。相王争权夺利,排除异己的言论,在西京城中广泛流传。

    对于目前的状况,历来十分关注此事的涪皇。依然是一副一无所知的样子,没有采取任何应对手段。

    到最后,巨大的压力使得相王杨献,不得不暂停了打击胜王势力官员的这一手段。

    取得暂时性胜利的胜王势力官员,便也见好就收,纷纷病情“痊愈”,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到目前为止,在朝中的职官职中,许多重要职位,都由倾向于相王杨献的人担任着,胜王杨明在朝中的影响越来越小。

    就在胜王阳明所属势力的官员,快要支持不住的时候,好消息传来了。胜王杨明带着他的二十万大军回到西京城。

    按照大涪的规定,将军出征回京之后之后,要立即将兵符令箭交还朝廷。

    这一次和以往的情况不一样。以往几次,胜王杨明带兵出征,取得胜利回来之后,都会按照朝廷规定将大军解散,所有士兵回到自己一所属的队伍中去。

    而胜王阳明则直接回到京城,将兵符令箭交还涪皇。但这一次,胜王杨明却直接把所有大军都带回了西京城。

    回到西京之后,胜王杨明把大部分士兵驻扎在西京城外。自己则带着一万精锐力量,大摇大摆的走进了西京城。

    胜王杨明的这一举动,立即在西京城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可是让城中众人没有想到,让他们惊奇的事情还在后面。

    引大军进入西京城的胜王杨明,回到西京城中第一件事情,并不是向涪皇交还兵符令箭。而是带兵去了刑部,将前一段时间被相王杨献打击的官员直接从牢中放了出来。

    按照惯例,这些已经被朝廷,定了各种罪责的官员。即使要释放,也得讲究一些程序。

    可是胜王杨明,此时却不在乎这些。直接以极其粗暴的方式,带兵进入刑部,用刀剑威胁着刑部的官员,将这些人全部释放了出来。

    一时间,朝中局势发生了扭转。朝廷许多重要职位,虽然都掌握在相王杨献的手中。但是有这么多士兵撑腰的杨明,却肆无忌惮。

    杨明回到西京城之后,过了两三天才到皇宫,拜见了涪皇。可是此时此刻,杨明依然没有将兵符令箭交还给涪皇。但奇怪的是,涪皇似乎也忘了这件事情,连提都没有提。

    杨明的下一个举动,在西京城中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杨明直接把手插入了兵部。在西京城中,各支军队中都安插上自己的人手。

    到此时为止,大涪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完全军政分离。这许多政务,好多都由相王杨献的人在进行安排,但军方好多官员却只听胜王的调遣。

    这一乱局甚至蔓延的皇宫之中,相王的生母皇后李婉,和胜王的生母淑妃曹莹,近日里已在宫中,大吵了好几回。

    皇宫中绝大多数的太监宫女,甚至连涪皇的嫔妃。也开始了站队,旗帜鲜明地分别站在后宫中这两位,目前权势最盛的女人身后。

    而此时的涪皇,面对身边的这一局面依然视若无睹,使得情况越来越恶劣。

    这样的局面,显然十分不利于朝廷的管理,使得朝中几乎乱成了一锅粥。不仅朝中大员们无所适从。连普通老百姓也苦不堪言。

    由于军政分开,许多朝中的官,根本叫不动朝中的士兵。许多不法分子得到可乘之机,开始干起了违法的勾当。

    一时间,作为大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