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十三皇子 >

第187部分

十三皇子-第187部分

小说: 十三皇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李悦总以时机未到为由,迟迟不愿发兵,因为李悦是此次的前线总指挥,云州城和旬阳关的

    士兵也归他调度,没有他的命令,这两部分士兵也不能行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好机会从眼前溜过。

    好不容易等到李悦同意出兵,在人数占优的情况下,他又瞻前顾后,不管将全部兵力投入到攻击中,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于鲜撤兵回来。

    其实,在于鲜回兵的时候,李悦有一个更好的机会可以挫败楚兵。

    那就是和杨县的杨云联系,让杨云从封地派出士兵,从后面对于鲜所率的楚兵进行攻击,而李悦则抽出一部分兵马,从前面对于鲜进行前后夹击,这样的话,一定会给予于鲜重创的。

    可是众人的建议,却被李悦否决了。李悦知道,自己在前线统帅的职位本来就不服众,如果再让杨云立下大功,云州这些将领更不愿意听自己的指挥了。

    在这些原因下,大涪军队错过了好几次击败楚军的机会,让于鲜从容地回到主战场。

    好多人都以为,于鲜回到主战场之后,会再一次向大涪发起攻击,进一步扩大战果,所以双方都做好了,再一次战斗的准备。

    可是让双方都觉得奇怪的是,于鲜居然撤兵了。楚兵放弃了许多夺来的城池和土地,撤回了两国的边境地带。

    于鲜这一举动,在涪楚两国引起了轩然大波。

    也不知道李悦向新皇杨献说了些什么,不久朝廷旨意下来。说是司空李悦带领大涪士兵,给楚军施加了强大的压力,逼得于鲜不得不选择退兵。

    为了表彰李悦的战功,朝廷还给司空李悦加封为护国公,这国公虽然是一个虚职,但是却确定了李悦朝中第一大臣的地位。

    而在杨县成功阻击于鲜的杨云,却像被朝廷忘记了似的,显然是李悦在向朝廷报告的时候,有意忽略了杨云的功劳。

    不过对于杨云而言,这反而是一件好事。他就是不愿意让朝廷注意到自己,对皇位都不感兴趣的他,又如何在乎这一点点奖赏呢?

    要是因为这一次大战,引起了自己二哥的注意,让这位大涪的新皇帝针对自己的话,自己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回到楚阳城的于鲜,却成了楚国朝中大臣指责对象。本来,楚国朝中许多大臣,对于于鲜年纪轻轻担任楚军兵马大元帅一职,就有诸多不满。

    现在他居然在占领优势的情况下,放弃了继续对大涪人的攻击,终于让楚国朝中众大臣找到指责于鲜的理由。

    在这种情况下,楚国朝廷弹劾于鲜的折子,在楚王赵元让的面前堆得厚厚的。

    楚王赵元让对于鲜一直信任有加,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给众大臣一个交代,他立即让人召见了刚刚从前线返回的于鲜。

    在楚王宫的一间华丽的宫殿中,楚王赵元让见到了,明显还没有从疲惫中恢复回来的于鲜。

    “陛下,你即使不向我询问,我也要来向你汇报,这一次进攻涪国,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恰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于鲜的话,立即引起了楚王赵元让的兴趣。

    接下来,于鲜便把自己进攻杨县的过程,详详细细的向楚王赵元让讲了一番。

    “照你这样一说,涪国的这位吴王,还真是一个非同一般的人物。可是这位吴王,和你撤军有什么关系呢?”楚王赵元让有些疑惑的问道。

 第二百九十九章 于鲜的打算

    “陛下,这关系可大大了。您看,这位吴王显然比那个李悦强多了,他手下也有不少人才,可是有这样优秀的领兵将领。涪国的那位皇帝,却要用一个草包李悦来做前线统帅,正是我们可以利用的。”

    为了给楚王赵元让足够思考的时间,让它消化自己的话,于鲜说完这几句话,暂时停顿下来。

    “你是说,大涪内部有许多矛盾,我们正好可以利用?”楚王赵元让也是聪明人,一下明白了于鲜的意图。

    “是啊!涪国的新皇杨献登位之后,一定会对他的众兄弟有所忌惮的,他们之间一定会有些摩擦,这些摩擦就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于鲜自信的说道。

    “这次和涪国人作战,虽然我们占了一些优势,但是也损失了不少兵马。要想很快击败涪国,可能性并不大,如果涪国人因为形势危急,暂时放下矛盾团结起来,对我们而言,不是一件好事。”

    见楚王赵元让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于鲜又接着说道。

    “那按照爱卿的意思,我们现在可以做些什么呢?”于鲜的话,显然让楚王赵元让来了兴趣。

    “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让涪国朝中我们的人,在里面推波助澜,让他们的矛盾彻底爆发,只有涪国内部大乱,才是我们最好的机会。”

    于鲜缓缓地说着,眼中闪着自信的光芒。

    与此同时,大涪皇宫中的荣华殿,此时也有人正在议事,那就是大涪的新皇帝杨献和司徒宇护。

    这场景跟老皇帝杨成奉在世的时候有些相似,只不过侍奉在杨县身旁的,不再是高公公高德,而是一个年轻的太监。

    “陛下,仗打了这么久,国库中的银两和粮食都消耗了许多。您要求各封地缴纳的战争税,目前只有誉王杨光和吴王杨云交了,其他王爷那里一点动静都没有,微臣觉得。是到应该采取点行动的时候了。”

    司徒宇护恭敬的站在杨献面前,向这位大涪的新皇帝报告道。

    “哦,爱卿这样说,那一定是有什么想法,你且说来听听吧!”杨献喝了一口茶,抬头看着眼前的宇护。

    “杀鸡骇猴!”宇护阴阴笑着说道。

    “这些人,真当朕是摆设了,朕继位后的第一个命令,他们居然迟迟不见行动,那就杀一只鸡给他们看看。”杨献缓缓的说道。

    身在自己封地的杨云,这段时间来根本没有精力关注朝中发生的这些事情,因为还有一大把事情等着他去做。

    这一次守卫杨县,虽然获得了成功,但是对杨云造成的影响很大,也使他的封地处于了危险之中。

    首先是这一次大战,折损了近两万士兵,使得杨云封地的主力部队青龙军,人员折损了一大半,所以目前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补充士兵人数。

    在大战期间,刘远紧急从杨县百姓中招募了一万新军,但这一万新军的训练时间很短暂,其战力远远无法和损失的老兵相比。

    战事一结束,封地各县便发布告示,从百姓青壮中招募士兵。但杨云封地三县总人口现在只有二十多万人,青壮年男子人数并不是特别多,所以能够招募的士兵人数也十分有限。

    再加上,杨云对士兵的要求很高,抱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所以尽管各县百姓十分

    支持自己子弟进入军队,但是招募士兵的人数依然很有限。

    但杨云手下众人也知道,这士兵招募,也不是仓促之间就能完成的。

    在招募新兵的同时,杨云还做了一件事情。他让人将这一次阵亡的将士全部统计起来,在杨县后面的山区,修建了一个英雄墓园。

    在这墓园中,安葬着这一次阵亡的勇士,并将一些英雄的事迹,刻在英雄纪念碑上,供封地的老百姓瞻仰。

    除此之外,杨云还拨出了大量的银粮,发放给阵亡士兵的家属。还有那些此次战役中受了重伤,不能继续作战的士兵,也进行了安抚。

    对于一些贡献特别大的将士,封地还给他们亲属安排一些职位。

    老百姓们的要求其实不算高,封地的现在一系列政策,使得大多数伤兵和阵亡士兵家属的心灵得到慰籍。

    封地的茶社和酒家,还有人专门编成评书和戏曲,歌颂此次战疫中的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各学堂中的先生,也讲一些英雄事迹讲述给孩子们。

    有了这一些策略,使得阵亡百姓家属,将伤去亲人的伤痛降到最低,许多百姓纷纷表示,还要将自己的子弟送入军营中。

    除了在封地内征兵之外,杨云还让人到附近各县府征招封地士兵。杨云封地士兵这次战事中的表现,虽然没得到朝廷的奖赏,但却在周边各县府的百姓中得到诸多赞誉。

    再加上,杨云封地士兵的待遇,明显高于大涪其它地方,所以许多穷苦家庭,也愿意将子弟送到杨云封地去。

    与此同时,杨云还让司权、乔顺和柳飘飘等人,悄悄从凄国招了来一部分士兵。

    在各方一起努力下,封地的士兵终于超过了战争之前。但这些士兵的战力,却还远远不足。

    这种情况下,这次大战中剩下的老兵,就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青龙军的统帅郭龙,将这些老兵分散在各部队中,让他们担任低级将官,负责新兵训练。

    在这种传帮带的作用下,新兵的成长速度很快,使得封地过官员安心不少。

    杨云之所以着急招募这么多新兵,一是担心楚国再一次进犯,同时也担心大涪内部,有人会针对自己。

    在这一次与于鲜的大战中,封地士兵表现出了极强的战力,虽然李悦为了避免杨云获得功劳,在上报的奏折中抹杀了杨云的功绩,但这些事情很快会在大涪传开。

    在此次战役的最后时刻,杨云不得不让,颜雄和刘海妮率领白虎军加入了战斗。这一下,就有更多人知道白虎军的存在。

    这种情况下,杨云封地的实力,迟早会被杨献注意到,他很快很可能会采取对封地不利的措施。所以现在提升自己的实力,增强自保能力,成了杨云迫不及待要做的事情。

    这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情,证明了杨云等人的担心并不是杞人忧天。

    这次两国大战结束之后,不知什么原因,李悦并没有立即带兵返回西京城,而他所带领的大涪士兵,有一半返回了自己的原驻地,还有一半继续跟着李悦留在云州境内。

    直到战争结束后的一个多月时间,李悦才带着手下士兵离开云州。

    大家都以为,李悦所带士兵会直接回西京城。谁知又过了几天,一个让大涪百姓震惊的消息,突然传开

    。

    李悦在返回西京城的途中,居然突然偷袭了宁王杨延的封地,将杨延封地中的士兵全部消灭,封地中许多重要官员都被抓住。

    而这块封地的主人,宁王杨延在手下的保护下逃出了封地,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

    紧接着,朝廷发出了旨意,说是宁王杨延企图谋反,已被取缔了封地。各地官员如果发现杨延的踪迹,立即协助捉拿,如有反抗可以当场格杀。

    这一消息,立即在大涪境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没想到新皇杨献在继位之后,久久没有什么行动。一来就是这么大一个动作。

    说起这杨延也够倒霉的,在上一次涪楚两国的大战中,他为了立下大功,使得自己封地士兵折损十分严重。

    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背叛了和杨献的联盟,率先倒向了得势的老五胜王杨明,没想到杨明最后被杀,杨献居然登上了帝位,使得他很快受到了众皇族的排挤。

    这一次朝廷要各封地缴钱缴粮,这些东西对于杨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广个告,我最近在用的看书app, app  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正当杨延准备勒紧裤腰带,咬牙把这些东西交上去的时候。其他封地有人过来串联,希望一起对抗朝廷的命令。

    出于“法不治众”的想法,杨延和其他好几个封地一起,对朝廷的旨意采取不理不的态度。

    一个多月时间过去,见朝廷好像忘记了这件事情一样,没有任何催促或责备的旨意。杨延心中开始暗喜,这一次节约下来的钱粮,可以让他多招募几千封地士兵了。

    李悦突如其来的行动,是杨延做梦都没有想到的。这种情况下,他的封地城池很快被击破,他只好趁乱逃走了。

    李悦的这一行动,就是宇拓给杨献的杀鸡骇猴的计划,宇拓选择了最先背叛自己的杨延做了这只被杀的“鸡”,而杨云和众封地的封主则成了被骇的“猴”。

    各封地中都有聪明人,他们很快明白朝廷针对杨延的目的,各封地的智囊们,纷纷开始讨论,如何应对这个政策?

    最终,各封地纷纷行动起来,他们纷纷开始按照朝廷的要求,将应该缴纳的银两和粮食准备好,送往西京城。

    收到这一消息的杨云,暗自庆幸自己提前缴纳这税收,使自己不会成为新皇杨献率先针对的对象。

    但是这件事的发生,也让杨云和封地众人意识到,杨献已经开始向各封地伸手。

    杨云知道,自己的这为二哥,现在虽然已经是大涪的皇帝,但他对大涪的统治力,比起老皇帝差得还远。所以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他针对各封地的动作,很可能还会继续。

    针对目前这一局面,杨云在和巨远光等人商量之后,决定暂时采取外松内紧的策略。对于杨延封地这件事,尽量采取不讨论不关注的策略。

    而在封地内部,则需要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囤积作战物资,提升防御等级,增强封地应对变故的能力。

    在这期间,又发生了一件事情,杨云的九哥,齐王杨勇居然给,他送来了一封书信。

    刚收到书信的时候,杨云十分疑惑,自己和这位九哥,私交并不算好,甚至可以说还有一些小矛盾,他现在为什么会主动联系自己?

    打开这封书信,仔细看了里面的内容之后,杨云陷入沉思之中。

 第三百章 封地的危机

    杨勇这封信内容并不多,信中只透露出一个意思,杨勇希望和杨云联盟,共同应对朝廷有可能针对各位封地的行动。

    在信中,杨勇甚至还隐隐表示,他已经同好几个封地的封主,达成了同盟,在这件事情上做到共同进退。

    在信中,杨勇甚至还表示,只要杨云愿意加入这个同盟,他便可以成为这个同盟的领导者。

    这封信,让杨云陷入了沉思之中,这不是一件小事情。思虑很久之后,他将巨远光、郭龙等自己最信任的一些手下召集在一起,共同商讨如何给杨勇答复?

    众人激烈讨论许久之后,终于达成了共识。

    首先对于杨勇这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