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十三皇子 >

第190部分

十三皇子-第190部分

小说: 十三皇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朝廷的这一旨意,使得杨云将长时间无法回到自己的封地。

    想到这一点,杨云暗自庆幸,庆幸自己在离开封地之前,已经考虑到这次来西京城的复杂情况,将封地中好些事情都安顿好了。

    朝廷的两另外两个策略,对于税收的问题,杨云倒是早有心理准备。对他而言,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杨云势力中人,在杨云的指导下,生产出了许多新奇而有用的东西,让封地赚了不少钱。

    现在杨云势力没年终的总收入,可能比某些封地两个倍还多,所以这一点小小的税收,他还是能够接受的。

    但是朝廷委派官员这件事情,就让杨云有些苦恼了。倒不是他不愿意放权,而是担心新来的官员,对于自己的一些思路不理解。白白占了位置,无法为封地做出贡献。

    想了好几天,没有想出有效的应对,杨云干脆不再想了,他写了一封书信。将这里的情况,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封地中的巨远光等人,让他们商量出应对方案。

 第三百零三章 王爷们的反击

    杨献开始出招了,各封地的王爷们不甘心自己的权利和钱粮就这样被剥夺,要开始进行反击了。

    齐王杨勇的一处秘密宅院里,回到西京城中的王爷们,除誉王杨光和吴王杨云之外,全部在这里齐聚一堂。

    这一次秘密聚会,就是有齐王杨勇负责召集的。作为当年杨献的支持者之一,他一直坚定地支持杨献登上皇位。

    可等杨献当上皇帝之后,杨勇这才发现,自己并没得到多少好处,他这王爷当的还不如涪皇在世的时候轻松自在。

    杨勇不想当皇帝只想经营好,自己封地这一块小地盘,现在杨献居然连自己这么小小的一块封地都想染指,这是这是杨勇实在不能忍受的。

    杨勇喜欢读书,他有着读书人的倔强,那就是他不想主动招惹别人,但是有人欺负自己,就是拼了命也要进行反抗。

    杨云从小读了许多兵书,学习了许多谋略,他认为在战乱时期,他可以成为一个运筹帷幄的军师,而在和平时期,他至少有担任一个侍郎或尚书的能力。

    本来按照杨勇的想法,他是不想成为领头人的,他想像当初自己辅佐杨献一样,跟在别人身后行事。

    可是让杨勇失望的事,目前封王王爷中实力最强的誉王杨光和吴王杨云,都不愿意站出来和杨献对抗。

    无奈之下,杨勇在鄙视两个胆小鬼的同时,只得站出来,将早对杨献已经很不满的各王爷联合起来,准备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

    十五王爷燕王杨河,原太子杨越二儿子郑王杨泽,原胜王杨明独子福王杨顺。这几个新封的王爷全都坐在这里,他们早对朝廷的这些政策不满了。

    “我今天把各位叫到这里,相信大家都明白是为了什么?今天我就想听一听大家有什么想法,我们的利益就会一点一点的被盘夺了。”杨勇看着众人缓缓的说道。

    “九王叔,我听你的,我早已对这些政策不满了,这王爷当的太窝囊了。”首先说话的是郑王杨泽。

    这些年来,杨泽的心中一直窝着一团火,之前自己的父亲杨越是大涪的太子,自己作为杨越的长子,从小便骄傲惯了,满以为自己以后会接替父亲的位置,成为大涪的皇帝。

    没想到自己的父亲,却在与他的几个兄弟之间的争斗中失败了,身在皇族,他虽然对这些血腥争斗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从高高在上的皇孙,到人人喊打的罪臣之子,他经历了人生的低潮。

    在涪皇杨成奉离世之前,想起了自己的这位皇孙,为了给他一点自保的力量,将他封为郑王,给了他一块封地。

    杨泽满以为,自己远离西京城这权力中心,就可以逍遥的过他土皇帝一般的生活,可是新皇杨献,他的这位二叔却依然和他过意不去。

    在新仇旧恨之下,杨泽再也无法忍耐,当杨勇发起号召。要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夺取自己的利益的时候,他第一个站出来响应。

    “九王叔,侄儿全听你的,刚刚当上皇帝,就迫害自己的兄弟子侄,这样的人真不配当我大涪的皇帝。”这一次说话的是杨明的儿子福王杨顺。

    福王杨顺,还是一个十

    六七岁的少年,自己的父亲为大涪立了那么多的功劳,居然落得了一个被斩首的结局。

    拥有军方,自己父亲以前一些属下的支持,杨顺的腰杆也硬了许多,他和杨泽的目的稍微有些不一样。他一心想把这个夺取了,本应属于自己父亲皇位的新皇帝拉下来。

    在杨顺看来,这大涪谁当皇帝都可以,就不能是杨献这卑鄙的小人。所以,得到杨勇的召唤之后,他也立即响应。

    “对,九哥,十五弟我听您的,我们既然被封为王爷,就应该拥有一块完整的地盘,谁也不应该在我们的地盘上指手画脚。”十五王爷燕王杨河也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十二哥杨延的遭遇,让杨河有一种唇寒齿亡的感觉,十二哥封王已经有好几年了。居然,被自己人偷袭了封地,燕王杨河在愤怒的同时,也感觉到一丝不安。

    九哥杨勇愿意站出来,带着大家一起争取利益,杨河十分高兴,本着法不自重的想法,也参与到这一次行动中。

    “好,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我就放心了。正所谓独木难支,只有我们团结起来,我们才能给朝廷施加压力,保证我们自己的利益,不要像老十二一样,稀里糊涂的就被别人灭了封地。”杨勇看着在坐众人,缓缓地说道。

    在杨勇的组织下,这些王爷们坐在一起。七嘴八舌的将自己手下智囊提出的建议纷纷抛了出来。

    两个时辰之后,众王爷离开了这一座秘密的宅院,至于他们讨论出些什么结果,便没有人知道了。

    十多天后,大涪朝中爆发出了一件大事,这几天本来是科考的日子,许多来自大涪各地的读书人,想要利用这一次考试,实现鲤鱼跳龙门的目的。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app, app  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但考试刚进行完第一天,就有人举报,发现有人携带这一次考试的题目进入考场。

    本次科考由吏部负责,新皇杨献的亲信,吏部侍郎陈远航负责此次科考。他马上派人彻查此事,果然,再好些考生那里搜出了此次科考的答卷。

    由于搜出携带答卷的考生人数较多,此次科考已经没法正常进行了。陈远航无奈,只得向朝中报告了此事。

    这是新皇杨献登基以来的第一次科考,居然出了此等大事,这让杨献异常,马上让刑部和大理寺联合彻查此事。

    对这些舞弊的考生进行一番之后,终于查清了这考卷的来历。

    所有考卷,居然都是由吏部尚书家的管家传流传出来的。这一下让大夫朝廷立即沸腾起来,因为这一次的考卷,全部是吏部尚书所书。

    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经过一番搜索,终于在吏部尚书的一个旧宅子里,找到了这名管家。

    大理寺官员立即对这管家进行了审讯,最初的时候这管家什么也不愿意说。但在大理寺这些省训专家的努力下,他终于开始交代,这一切都是吏部尚书让他去办的。

    这管家交代,是史部尚书亲自把考卷交给自己,让他将考卷卖给应考的学子,然后将得来的银两悄悄送到史部尚书府中。

    大理寺官员得知这一消息之后,立即将这一切,报告了新皇杨献。

    杨献看到这一份

    报告之后,怎么也不愿意相信这事,因为在他的了解中,这吏部尚书根本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在这一情况下,杨献责成大理寺,一定要认真彻查此案,不能冤枉任何一个人。

    可是接下来的事情,让杨献有些坐不住了,因为他们从这力不上诉的一栋旧宅子里,搜出了一份考卷。

    从这考卷的笔记上来看,这正是有吏部尚书亲笔手书。

    对于这一情况,吏部尚书大呼冤枉,他向杨献表示,自己从来没有做过泄露考卷的事情。

    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吏部尚书甚至亲自表示,欢迎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到自己府中前来查看。

    经杨献同意之后,刑部和大理寺,搜索了吏部尚书府,没想到在府中的一口枯井里面,发现了许多银两。

    这一情况,让这吏部尚书彻底傻了眼,他很坚决的说,这些银两脚不是自己的,并信誓旦旦的说,这是有人想要栽赃陷害自己。

    即使到了这一局面,杨献还是相信自己的眼光,自己信任的这力不尚书,绝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可是到了这一步,已经不是洋县能够控制的了,朝中官员纷纷上书,要将吏部尚书治罪。

    这时,朝中又有官员站出来,指责力不上诉贪赃枉法,并出示了许多有利的证据。

    这一下,杨献没有了其它办法,只好宣布给吏部尚书,撤掉了他的职务,并将他关入刑部大牢。

    这刑部大牢,在大涪可是犹如鬼门关一样的存在,许多进入刑部大楼的官员,不管有罪没罪,在新布的一百多种酷刑面前,都只得低头认罪。

    这吏部尚书也算硬气,在狱中挺了好几天,但在连续几日,不准吃喝不准休息的审讯面前,他终于崩溃了。

    对于现在的吏部尚书,现在自己的待遇比死还难受,所以他干脆承担了所有的罪行,目的只有一个,尽快处死自己不用再受这活罪。

    证据确凿面前,杨献也没有了其他办法,在朝中官员雪花般的弹劾面前,杨献不得不下旨,处这吏部尚书死刑。

    就在行刑之后,杨献都有些想不通,这自己一直都信任的吏部尚书,怎么会犯下这愚蠢的错误?

    对这一结果,让这些王爷们彻底高兴起来,他们悄悄的聚在一起,好好的庆贺了一番。

    这一切,都是这几个联盟的王爷一手导演的好戏,这史部尚书府的管家,其实是郑王杨泽的人。

    杨泽给了这管家许多利益,终于让他,以自己生命为代价,陷害着吏部尚书。

    管家在吏部尚书府多年,得到这吏部尚书的信任,悄悄的找到了这一次应试的考卷,他讲考卷偷出来,找了一个模仿笔记的高手,复制一份之后又送了回去。

    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这管家故意将多份考卷卖给应试的学子,然后在考试过程中,这些王爷又安排人举报此事。

    在众王爷安排在吏部刑部和大理寺的内线共同努力下,他们终于成功的陷害了吏部尚书,让杨献不得不亲手斩杀了自己这一亲信,让众王爷取得了反击第一战的胜利。

 第三百零四章 继续出招

    初战告捷,极大提升了众王爷的士气,经过精密的策划之后,他们又开始出招了。

    这一次出手的方向是军方,杨明虽然已经被杀,但是他的军方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现在大涪军方各支部队,都还有对杨明的遭遇十分不满的人。

    杨献当皇帝之后,也努力对各支军队进行清理,想尽可能消除杨明的影子。可是杨明在大涪军方这么多年,有着众多的支持者,要想消除他在军中的影响,那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杨明已经死了,许多对杨明忠心耿耿的人,现在把支持的对象,悄悄的转移到他的儿子,朝廷新封的福王杨顺身上。

    所以这一次众王爷从军方对杨献下手,杨顺背后的军方势力起了极大作用。

    这一次他们针对的对象,就是目前朝中的红人,新皇杨献的亲舅舅,朝廷新封的护国公、司空李悦。

    要说在朝中的大臣中,这些王爷们最痛恨的一个人,当然非这李悦莫属了。

    这一次李悦奉新皇杨献之命,带兵对抗于鲜率领的楚军,造成了大涪许多人对他极度的不满。

    首先,李悦率领四十万大涪精兵,再加上一直驻扎在云州的龙武军,还有云州本地的边关将士,士兵人数远远超过了楚兵。

    在这种情况下,在大涪本土作战,将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优势全部占尽的李悦,却在和于鲜对抗的过程中节节败退,折损了近十万大涪士兵。

    这样的战绩,比起当年的胜王杨明,那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在许多军方将士心目中,这是大涪军人的一种耻辱,而这耻辱的创造者李悦,则成了大涪军方许多将士背后痛骂的对象。

    而对于这些王爷们而言,更是对李悦恨之入骨。

    这个李悦打仗没有多少本事,搞阴谋诡计,进行窝里斗他却十分在行。在这次和于鲜的对抗中,吴王杨云明明已经拖住于鲜的精锐部队,使得他在主战场上的兵力三倍于敌人。

    在这种情况下,李悦为了消耗杨云的兵力,实现削减封王王爷实力的目的,居然甘愿放弃击败楚国人的大好战机。

    而在退兵的过程中,这李悦居然还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偷袭了宁王杨延的封地,杀死了杨延封地上许多士兵,还抓走了杨延封地好些官员。

    在唇寒齿亡的想法下,这些封王王爷对于李悦这一个杨献代言人十分痛恨,现在听说要对付他。大家都来了兴趣,纷纷出谋划策,要好好的给李悦找一点麻烦。

    让杨云没有想到的是,众封王王爷对付李悦的第一件事,就跟自己有关系。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皇宫宴会结束之后,杨云继续了低调的作风。大多数时间待在自己的府里,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和朝中的贵族和官员接触。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朝中的百姓开始疯传杨云封地守卫战的真相,甚至有夸大其词的现象。

    大家疯传的主要内容就是,吴王杨云率领三万多封地士兵,居然将楚国兵马大元帅于鲜,亲自率领的十多万楚国精兵,逼得没有脾气。

    而手握重兵的李悦, 却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瞻前顾后,多次贻误战机,这样的人不配为大涪统兵将领。

    杨云在封云对抗于鲜这事情,大涪的老百姓们知道的并不多,但现在

    在有心人的不断传播和夸张下。杨云高大的形象,和李悦的愚蠢与无知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这些有心人不断的推波助澜之下,杨云的形象变得十分高大。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