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十三皇子 >

第201部分

十三皇子-第201部分

小说: 十三皇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你为我考虑的很周到,照这样看,那就没有我的活路了吧!”

    “陛下,臣也不想做那么绝,但如果您还活在这世界上,总有些人还妄想着要把您重新推上皇帝的位置,所以只有委屈皇上您了。”

    “看来,就算朕求你也没有用,也罢,我杨献虽然怕死,但是也不会像你这狼心狗肺之徒摇尾乞怜。”

    知道宇文护不会放过自己了,杨献也豁了出去。

    “老三,你过来,朕有最后一句话要和你说。”杨献抬起头,对离她并不远的誉王杨光说道。

    杨光转过头,看了看身旁的宇文护,见他没有表示什么。便向前走了几步,来到杨献所坐的龙椅前。

    看见杨光靠近,杨献站了起来,走到杨光的身旁,拉住他的手,直接把他拉到龙椅前,按住他坐在上面。

    “老三,走到现在这一步,二哥不怪你,这皇位就交给你了。朕自以为还有些才智,没想到还是被人算计,你给我记住,大涪江山是我杨家的,就算是死也不能让他落入旁姓人之手。”

    杨献看着坐在龙椅上的弟弟,脸上居然还带着笑容,他一边说,一边用手在杨光的手心上,轻轻的写了两个字。由于杨献的身体挡住,后面的宇文护等人并没有看清杨献的动作。

    “送陛下上路吧!”担心夜长梦多,宇文护觉得不能再拖了,他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盒子,从盒中取出一个龙眼大的药丸,递给身旁一个士兵。

    这士兵显然是死忠于杨献的人,接过药丸后,没有任何迟疑,大步向杨献走去。

    “我自己来,朕是大涪皇帝,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岂容尔等玷污。”

    杨献一边说着,一边拿过那名士兵手中的药丸,看了看在场众人,大声说道:“天道昭昭,报应不爽,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尔等作恶之人,你们也不会有好日子过的,等着吧,会有人收拾你们的。”

    杨献说完这话,再没有犹豫,将手中药丸纳入口中,快速咀嚼几下,然后大口吞下。

    这药丸乃是剧毒毒药,乃是知名药师制造,见效很快,杨献服下之后,很快心如刀绞,软软的向地上倒去。

    “父皇,儿子对不起您,没有把您交给儿子的江山守护好。”杨献口中喃喃的说道,几乎没人听见他说的什么,但坐在龙椅上,离他最近的杨光,却听得真真切切。

    说完最后这一句话,杨献便闭上眼睛,这一个平日里并不算勇敢的杨家子弟,临了却选了一个硬气的死法。

    杨献在自己眼前死去,坐在龙椅上的杨光,表情十分平静。但此时此刻,他的心中却有万千念头,在脑海中不停的萦绕。

    “陛下驾崩

    ,先封锁这一消息,待击退叛军之后,再发丧吧!”良久之后,杨光长叹一声,对在场的官员们说道。

    “殿下,不,陛下说得对,臣宇文护遵旨。”听到杨光的话,宇文护立即说道。

    “臣等遵旨!”听到宇文护的话之后,荣华殿中众人才反应过来,立即跪下齐声说道。

    “大家平身吧!本王亲自书信一封,宇文大人你着人送出城去,交给城外的几位王爷吧!”杨光说完,拿起龙案上的纸笔,快笔疾书起来。

    西京城墙之上,战事进行到最激烈之处,城墙几乎被鲜血染红了,城墙下堆满了双方士兵的尸体。此时双方都杀红了眼,只要一对上便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誓死博杀。

    这时候,王爷联军后方中军帐方向,突然想起了一阵鼓声,正在攻城的联军士兵,听到这通鼓声,眼中都露出疑惑神色。

    因为这鼓声,正是鸣金收兵的鼓响,这场战事持续了两天两夜,没想到这时候突然要退兵了。

    军人在战场上,服从命令是他们进入军营第一天就被不断强调的要求。所以这些联军士兵虽然觉得很突然,但是也只得不折不扣的接受命令。

    守在城墙上的士兵,见敌人突然如潮水般的退了下去,他们在疑惑之余,也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这两天来不停不休的战斗,终于告一段落。

    守城的士兵大多疲惫不堪,战斗结束之后,他们才发现,此时他们似乎连移动的力气都没有了。许多士兵干脆地坐下,靠在城墙上喘着粗气。

    此时天色也黑,守城士兵除了留下少量哨兵盯着城下的动静之外,其余的便留在城墙上就地休息。没过多长时间,这些又困又累的士兵,就进入了沉沉的梦乡。

    一夜时间匆匆过去,天亮之后,士兵们睁开眼睛,扒在城头向城下望去,他们惊奇地发现,城下叛军的营帐居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叛军居然撤兵了,守城的士兵经过短暂的疑惑,然后开始高兴起来,欢呼声很快在城墙上响起,经久不息。

    天亮之后,西京城众官员来到皇宫之前,准备参加早朝的时候,却被告知,陛下突发疾病,病情十分严重,今日早朝取消。

    昨日陛下还十分健康的主持了早朝,怎么突然就病得这么重了,大臣们疑惑万分,但他们多方打听,都没有得到最准确的消息。

    到中午的时候,朝中突然传来两个让人震惊的消息。

    第一个消息,新皇杨献突发心疾,已经驾崩了。

    第二个消息,杨献在临终前,立下遗诏,立誉王杨光为帝。

    这两个消息立即震惊了西京城,陛下正值壮年,居然驾崩了,在此之前,也没有任何征兆啊!

    朝中一些大臣也怀疑这件事情的真相,也曾经展开过一些调查,但是也没有能够查出什么。

    目前朝中司徒宇文护大权在握,他还是即将登帝的杨光的姨夫,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没有人拿他有办法,只得既成事实,幸好这江山还是杨家的江山,大涪上下还能够接受。

    新皇杨献驾崩之后,誉王杨光很快和城外几位王爷达成共识,使得几位王爷将自

    己所帅的士兵都遣回封地。

    与此同时,杨献的葬礼办得十分隆重,杨光尚未继位,便大赦天下,并签署了降低税收的诏令。

    几名作乱的王爷,也得到了很好的安抚,他们并没有和自己带来的士兵一起回到封地,而是留在西京城中,甚至还参加了杨献的葬礼。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显然都是大涪上下希望看到的,朝廷出现了久违的平和迹象。使百姓们看到,大涪出现平稳发展的希望。

    这样一来,还没继位的杨光,给大涪百姓留下了一个好的印象,朝中一些大臣,对于杨献离奇死亡这件事情,也慢慢开始接受。

    西京城中发生的事情,很快传到一直呆在封地的杨云耳中,短短的时间内,居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

    不过对于杨云而言,自己的这些兄弟们,无论谁当皇帝,他都不是特别关注的,只希望杨光在登基之后,能够当一个好皇帝,让大涪百姓过上好一点的日子。

    杨云得到消息后没几天,朝廷便快马传来旨意,让杨云即日赶赴西京城,参加杨光的继位大典。

    郭龙等人已经回到封地,现在封地三县的官员们也很给力,封地诸事也还算顺利。杨云也没有什么担心的,于是简单的做了安排,便以最快速度向西京城赶去。

    西京城的城墙已经历历在望,杨云不由得心潮澎湃,不到两年的时间,大涪的皇帝又一次变了,真希望朝廷的局势能够平稳一些,大涪能够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看着眼前高大的城墙,虽然已经进行了清洗,但是战争的痕迹还是十分明显。

    看着城墙上的一处处因战争留下的破损之处,杨云开始怀念父皇在世的时候,大涪需要向父皇这样有魄力,又能够控制局面的皇帝,才能驾驭着大涪这头巨兽,朝着百姓需要的方向前进。

    对于这位即将坐上皇位的三哥,杨云还是比较了解的,杨光的个性有些软弱,不是当皇帝的最佳人选。所以,杨云对大涪即将出现的局面,隐隐有些担心。

    不过这一心思,杨云在自己最亲近的人跟前都没表露出来,因为这件事情,不是自己能左右的了的。只希望自己的这位三哥,在当上皇帝之后,能够有所改变,成为一位果敢睿智的君主。

    杨云回到西京城的时候,离杨光继位还有五六天的时间。目前杨光虽然没有正式继位,但是也在开始行使皇帝的权利,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许多事情还需要人定夺。

    到西京城的第二天,杨云就让人给杨光送上贺礼,同时也表达了要拜见这位即将登上皇位的哥哥的愿望。

    不过杨云也知道,杨光这段时间应该特别繁忙,抽不出时间来见自己。但此时此刻,他也必须表达出这种态度,至少表示出自己对杨光继位这件事情的积极态度,给这位未来的大涪皇帝留下一个好印象。

    杨云一直认为,杨献在位期间,除了错信了几个大臣,还有对自己的兄弟支持不够友善之外,总体说来,还算一个合格的皇帝。

    现在杨光即位,杨云不愿意他走杨献的老路,所以杨云早早的向杨光表达善意,免得他针对自己这个目前最有实力的大涪王爷。

 第三百二十百 杨光继位

    尚书令池尚文府上,今天热闹非凡,因为尚书令大人的女婿,目前大涪威望最高的王爷,吴王杨云来到尚书令府上。

    晚宴之后,翁婿俩躲在书房讨论当前的局势,只有在这里,两个人才用不着遮遮掩掩,可以畅所欲言。因为府中不知道哪一个仆役丫鬟,就是哪一方势力的人。

    “先皇继位不到两年,就这样去了,这其中定有蹊跷,我也派人去查了查,但是却没任何结果。作为朝中重臣,对朝廷发生了许多事情,我都一无所知,真是太失败了。”池尚文长叹一声,对这浑浊的官场开始厌倦。

    “岳父,您也不要考虑太多,只要堂堂正正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最终会知道,哪些才是真正为民请命的好官?”

    杨云的语气铿锵,他十分敬重自己这位丈人,现在的朝廷这样的官员越来越少了。

    池尚文虽然不知道“群众”两字是什么意思?但是还是能够理解女婿话中所表达的意思,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两人从朝中大事,谈到封地的建设,最后谈到家事,一直谈到很晚才结束。

    看着杨云离开的身影,池尚文的目光久久没有收回,这女婿年纪不大,但说话做事十分老成,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池尚文已经不再把他当作晚辈,而是有一种忘年交的感觉。

    近年来,池尚文越来越觉得,自己最英明的事情,就是选了这样优秀一个女婿。有时夜深人静的时候,池尚文还在心中问自己,如果是杨云当上了大涪的皇帝,会不会更好一些?

    回到吴王府的杨云,此时心中也不平静,在和池尚文的交谈中,杨云发现了许多奇怪的现象。

    比如说,杨光虽然尚未登基,但已经开始主持朝中大局。可奇怪是,这几日来官员们并未上朝,许多事情都是朝廷决定了,再通知朝中大臣执行。

    已经过了这么多天,作为朝廷二品大员的池尚文,也只是在杨献的葬礼上见到过杨光。

    针对此事,池尚文也曾询问过几个比较要好的官员,他们也说,好久没有见到过杨光了。朝廷的许多命令,都是由司徒宇文护,或吏部侍郎陈远航但少数官员传达的。

    从柳飘飘那里得来的线索,说是这杨光,近日来几乎一直呆在皇宫里,除了宇文护和陈远航等少数官员外,基本上不接见其他官员。

    作为即将继位的皇帝,杨光是目前大涪实际的掌权人,朝中这么多事情,他居然不愿意和大臣见面,这让杨云感觉十分奇怪,心中也隐隐有些不安。

    回京的这几天里,杨云也通知过柳飘飘,让他了解皇宫里目前的状况。可得到的结果是,皇中目前把手十分严密,宫中的侍卫和宫女好多都被替换了,根本打探不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杨云坐在房间之中,看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忽然,一道白色的身影从远处飞掠而来,他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洁白的鸽子。

    门外的侍女对此事已经见怪不惊了,她慢慢的走过去,抓住停在栏杆上的白鸽,熟练的从鸽子的脚上取下一个小竹筒。

    做完这件事之后,侍女将白鸽往空中一扔,这可爱的小家伙便展翅消失在夜空中。

    不久之

    后,这侍女出现在杨云的房间中,将这一小竹筒双手递在杨云的手中。

    杨云轻轻地拔开小竹桶上的一个塞子,从里边抽出一个小纸卷。

    打开纸卷,见纸上没有写字,只有一幅图,图上画了一栋二层楼的小屋,这小屋的窗户十分的形状别致,就像一个人们常见的茶壶。

    看了这幅图,杨云笑了笑,他将这张小纸片放至烛火之上,很快烧成灰烬。

    一夜的时间很快过去,习惯早起的杨云在王府的院子里练了一会儿剑,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就带着赤木儿一起出了门。

    半个时辰之后,杨云出现在一座茶楼之上,在二楼的雅座中找了一个位置坐下,让赤木儿守在门口。

    不多时,一个头戴斗笠的人走了进来,这人进屋之后,便取下了头上的斗笠,在杨云的对面坐下,对杨云笑了笑,便自顾自的端起茶壶倒了一杯茶,大大的喝了几口。

    进来的这人正是吴远昱,他的身份十分特殊,没有正当理由,他不能直接去见杨云,所以只好以信鸽传书的方式约杨云见面。

    “殿下,实在对不住,为了避免被人发现,我的马车只能停在离这很远的地方。我换了衣服后,一路疾走赶过来,着实有些口渴了。”吴远昱一口气将杯中的茶水喝完,这才抬起头对杨云说道。

    “呵呵,这太阳有些毒,吴先生辛苦了,你这么急叫我来,肯定有重要事情吧!”杨云笑着说道。

    “殿下,在下这一次约殿下出来,就是想和你谈一谈朝中的一些事情。”吴远昱正色说道。

    “唉!吴大哥,近日来朝中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好些事情都让人感觉到匪夷所思,我也曾让人调查过,但却没有发现什么蛛丝马迹,我也正想找你了解一下情况。”杨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