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十三皇子 >

第237部分

十三皇子-第237部分

小说: 十三皇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样一来,就会损失大量的士兵,这种损失,无论是杨云还是拓跋度都是难以承受的。

    双方军队中的谋士们,经过激烈的商讨,最后在杨云的提醒下,终于决定采用挖地道的方式进入泉州城。

    之所以准备采用这样的方式,是因为杨云发现,泉州这地方的土质比较松软,很适合挖掘地道。

    可是要在泉州城下挖一条地道,最大的麻烦就是经过泉州城的河流,一旦地道挖到河流下面,水灌入地道就会前功尽弃。

    所以,大家决定先行将经过泉州的河流上游拦断或改变方向,不让水流经过城墙附近。

    泉州城中的刘远等人,满以为攻城的敌人切断水源是为了让城中没有饮用水,却没有想到他们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此。

    成功的拦截水源之后,杨云和拓跋度就安排擅长挖掘地道的民夫和士兵,秘密的挖掘通向城中的地道。

    为了避免被城中的泉州人发现大家挖地道这件事情,在这二十多天的时间里。杨云和拓跋度故意安排手下士兵,不停地用雨点大雷声小的方式向城池发起攻击。

    对于敌人的攻城方式,城上的刘远和泉州将官们虽然觉得有些疑惑,但是他们却没有搞清楚原因。

    不过既然敌人攻不进城,他们也乐于接受杨云和拓跋度这种攻程方式,反正等到援军到来,就不再惧怕敌人攻城了。

    虽然只有几百米长的地道,但是在工具严重匮乏的这个时代,挖掘起来十分困难。再加上他们的行动只能在白天上面假意攻城,吸引了泉州将士的注意力下才能进行。

    若是晚上也行动的话,大家的行动肯定早已被泉州将士发现的。

    地道距离泉州城越近,被发现的危险就越大,所以在最后这一两天时间里,杨云和拓跋度让手下士兵加大攻城的力度,尽量转移泉州城中军民的注意力。

    特别是最后这一天,地道已经通到泉州城下,这声音很容易就会被听到。所以杨云和拓跋度不得不发起大规模的进攻,总算掩护挖地道的将士,将最后一段地道挖通。

    成功通过地道进入泉州城的士兵一共七百人,云州士兵和流夷将士各占一半,这些人都是能够以一挡十的好手。

    此刻他们正静静地站在一起,等待所有人都从地道出来,列好队形之后,便向敌人发起出其不意的攻击。

    。手机版网址:

 第三百七十一章 城破

    泉州城的西门,日常本来驻扎着千余守门士兵,可是这几日城墙上的战事比较要紧,便又抽调走了五百士兵。此时城外攻城的敌人,正用撞车狠狠的撞着城门,守城的士兵们慌忙拿着各种东西,用力的堵住城门。

    按正常情况来看,外面的敌人虽然用撞车,不断的撞击着城门,但是他们想破开城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泉州城的城门是由老槐木为主材料打造的,除了门后有个需要好几个人才能抬起的巨大门栓之外,还绑缚着十几条,小儿手臂般粗的铁链。

    再加上门后面的士兵用许多木棒堵住城门,所以城外攻城的士兵虽然用撞车轮番撞击着,但是城门却没有被撞破的任何迹象。

    正在用力堵住城门的泉州士兵,听见身后有一大群人正接近城门,他们也不以为意,还以为是城墙上的将官们,不放心他们守卫的城门,派人前来增援。

    可这些士兵没有想到的是,来的却不是他们的援军,而是催命的牛头马面。

    来到城门后方的,正是从地道钻进来的泉州和流夷士兵。

    冲在第一个的正是赤木儿,本来这次任务,是没有计划让他参加的,可这个好战的家伙,硬是缠着杨云,让他参加了这次行动。

    由于地道比较狭窄,它的长锤不方便在里面移动,所以这次他手中的是两把短刀。

    只见这家伙第一个冲向守城的泉州士兵,直接砍翻了两名士兵,觉得手中的短刀太轻,砍的不过瘾。便干脆抓起了一个还没反应过来的泉州士兵,将他的身子挥舞起来,直接朝其他泉州士兵身上砸去。

    防守西门的泉州士兵,还没等反应过来,就被砍倒了好些人。他们这才反应过来,出现在他们身后的居然是攻城的敌人。

    这些守门的泉州士兵,慌忙放下手中堵门的木棒,抄起放在一旁的刀枪,和身后的敌人进行大战。

    可是措不及防之下,又占人数劣势的泉州士兵,根本抵挡不住,这些杨云和拓跋度精心挑选出来的将士的进攻,没要到多长时间,就有一大半的守门士兵被杀。

    这一仗结束的很快,不一会儿的时间守门的泉州士兵,就被杀死了一大半。剩下的人见形势不妙,想要逃离这危险之地,可是他们身后的道路,却被攻城的士兵死死拦住。

    无可奈何之下,一部分泉州士兵干脆丢下兵器,跪地投降。

    结束这里的战斗之后,这些潜入泉州城的士兵没有任何迟疑,他们七手八脚的将挡在门后的木棒移开,又解开绑得结结实实的铁链,抬走巨大的门闩,终于打开了这巨大的城门。

    早已守在门口的攻城士兵,见城门突然打开,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他们大声喊叫着,飞快的向城中冲了进来。

    攻城士兵人数本来就远远多于敌人,现在他们成功进入城内,泉州士兵哪还能挡得住如狼似虎的他们。

    诺大的泉州城内,很快到处都是打斗的声音,但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云州和流夷联军,围着泉州士兵进行一边倒的战斗。

    守在城头上的泉州士兵,正在和云梯的敌人进行殊死搏杀,却没有想到,敌人突然从他们身后杀了过来,措手不及之下。被两面夹攻的泉州士兵立即溃败,向四面八方逃去。

    甚至还有些士兵情急之下,一时找不到出路,干脆从城墙上向下跳去。

    “刘将军,敌人已经进城了,这泉州守不住了,末将等护着您,拼死杀出一条血路,先撤出去再说。”刘远还在声嘶力竭的指挥身旁的士兵,想要击退攻入城池的敌人,却被身旁的一名将领死死拉住了。

    “撤,我死也不撤,我的家还有我的家人都还在泉州城,我往哪里撤?既然守不住这泉州,我便和这城池共存亡。”刘远挣开拉住他那名将领的手,大声说道。

    “将军,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我们还是先把性命保住,以后再想办法吧!”身旁的几名将领继续劝道。

    “你们撤吧,我意已决!”刘远依然拒绝了众将的建议,在少数死忠于他的护卫的保护下,反而向泉州城内冲去。

    攻城士兵进入泉州城之后,这场战事便没有再持续太久,只用了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城里各处的打斗声便慢慢平息了下来。

    杨云命令手下士兵,对于泉州将士尽量不要赶尽杀绝,除了个别负隅顽抗者,其余想要出城的泉州士兵,尽可能的放任他们离开。

    杨云的这一决定,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泉州士兵,好些对于宇文护夺取大涪江山本来就心怀不满。

    现在的大梁,各方都有战事发生,国力消耗巨大,许多老百姓都开始怀念起老涪皇杨成奉在世时,那四海升平的景象。

    在这种情况下,守城的一些泉州将官知道,这一次丢掉了泉州城,一定会招致大梁朝廷的惩罚。

    以前杨云在泉州来过好几次,还曾经当街救治过一名晕倒在街头的老人,此事已经在泉州城中被传为佳话。

    而杨云放任他们离去的行动,成了打动他们的最后一个砝码,在这种状况下,好些泉州将领,干脆带着手下的士兵,向云州将士投降。

    在攻入城池之前,杨云和邱泽等人便预料到此事可能发生,便告诉负责领兵的司南,让他善待这些投诚的泉州将士。

    投诚的将士受到了云州士兵的厚待,这件事情很快在泉州兵将中传开,使前来投诚的泉州将士越来越多。甚至一些本来已经逃出泉州城的将士,听到这一消息之后,干脆调转头重新回到泉州,找到云州官员主动投诚。

    到最后,陆陆续续前来投诚的,泉州士兵,居然接近了两万人,这几乎是原泉州守兵的一半。

    得到这消息的杨云,笑得几乎合不拢嘴,这一次攻打泉州,损失的士兵也就一万人左右,没想到现在人数还比攻城增多了。心情大好之下,他对妥善处理此事的司权大加表扬。

    “殿下,刘远等人被围在泉州的刺史府中,兄弟们按照您之前的吩咐,我们并没有发起攻击。”杨云接见完一些降兵将领,便开始询问刘远等人的下落,一名云州将士很快打探到了消息。

    “你去叫上邱军师,我们一起去刺史府瞧一瞧。”杨云对这名将士叮嘱道。

    泉州刺史府,杨云一点也不陌生,前几次住在泉州的时候,泉州刺史刘成都是安排他住在这里的。

    这一次前往刺史府,杨云的心情特别复杂。对于刘远,杨云也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个曾经被自己视作兄弟,委以重任的人,却背叛了自己。不仅使自己丢掉了杨县,更主要的是他的背叛导致了自己妻子池丽的离世。

    对于刘远背叛的原因,杨云后来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刘远的父亲刘成,曾经和现在的大梁皇帝宇文护一起上过战场,据说宇文护还在战场上救过刘成的命,刘成能够当上泉州刺史,也少不了宇文护的功劳。

    刘远本来就是刘成有意安插在自己势力中的,但是刘远跟随杨云许久,他也将自己融入了这个群体,几乎忘了他加入杨云势力的目的。

    一名从泉州投降过来的将领告诉杨云,上一次刘成夫妇以性命相逼,才让刘远不得不选择了背叛这一条路。

    刘远背叛杨云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情绪都十分低落。每一次回到家里,他总是躲在自己的小院里,很少和朋友亲人见面。就连见到他的父母,这个曾经十分孝顺的青年,也开始对他们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

    杨云一边走,一边想象着见面后的情景,他觉得他还算是一个大度的人,刘远背叛自己,哪怕丢失了杨县,他都可以谅解当时别无选择的刘远。

    可是因为刘远的背叛,自己失去了最心爱的人,每当想起这件事情,杨云就觉得心里特别的疼痛。所以对于造成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刘远,他永远无法释怀。

    杨云带着邱泽,在一些军中将士的陪同下,来到了位于泉州城中心的刺史府。

    此时此刻,以前在泉州城中地位特别高的刺史府,现在却被云州和流夷士兵团团围住。不过这些将士都得到上方的命令,只是将这里团团围住,并没有发起主动进攻。

    围住刺史府的士兵们,看见杨云等人来到,立即将包围圈打开一个口子,让杨云等人走入其中。

    杨明进入的方向,正对着泉州刺史府的大门。此时大门前,正站着一队手持兵器的泉州士兵,他们狠狠地盯住杨云等人。眼神中表达出来的意思很明显,只要杨云发出进攻的信号,他们就算战死也要守卫这个地方。

    在这一群士兵中,杨云甚至发现几个熟人,那几个人正是以前自己封地的士兵,只不过在刘远和自己之间,他们选择了跟随刘远。

    这几名士兵看向杨云的眼神有些闪烁,杨云知道他们心中也有一些惭愧。不过杨云还是能够理解这些将士,毕竟他们都是刘远手下的兵,做出这样的选择,有时候也是身不由己的。

    “你们进去告诉刘远,说我杨云来了,看他愿不愿意尽地主之宜,请我进去喝一杯茶。”杨云走到距离大门不远处,对守在府门口的士兵说道。

    听到杨云的话,守在刺史府外的泉州士兵没有立即回答,他们经过短暂交流之后。派出一名士兵,匆匆的向府中奔去。

    不到一袋烟的功夫,那名跑进刺史的泉州士兵就出来了,他来到刺史府门前,直接走到杨云面前。

    “刘大人说,府中最好的茶已经准备好,就摆在殿下最喜欢的竹苑中。”那名士兵恭敬的行了一个礼,对杨云说道。

    “那好,我就进去看看,刺史府中的茶叶还是不是像以前那样醇香?”杨云笑着说完,便迈开步伐准备向府门内行去。

    。手机版网址:

 第三百七十二章 刘远的选择

    “殿下,我们现在已经胜券在握,没有必要再亲身涉险了吧?”邱泽在一旁轻声说道。

    “没事,我相信自己的判断。”杨云看了看邱泽,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但不难从他的眼神中,看出隐藏在其中的一丝忧伤。

    杨云拒绝了,要和他一起进去的几名将士,轻轻迈步向刺史府中走去。

    在刺史府管家的带领下,杨云顺着熟悉的道路,向刺史府中的竹苑行去。一路上看到的景象,各处的摆设,都是那么熟悉,甚至府中的丫鬟仆役,好多杨云也感觉面熟。

    一切景象跟当年杨云在泉州的时候差不多,但是只是他的心境,却有了巨大的变化。这依旧熟悉的景象,似乎也有些陌生起来。

    竹苑,是刺史府中景色最漂亮的地方,这里有假山、水池、凉亭,让人感觉最舒服就是这一片小竹林。

    杨云当年来这刺史府的时候,便最喜欢坐在这里的凉亭中,喝喝茶,看看书,或者与朋友下下棋,感觉十分惬意。

    穿过林间小径,杨云走进这竹苑之中,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位于那小水池之上的凉亭。

    凉亭之上,一个一袭白衣三十左右的年轻人正坐在那里,见杨云走进来,这年轻人轻轻地站起来,朝杨云所在的方向迎来。

    这年轻人正是刘远,自从在杨县叛乱之后,刘远一直害怕见到杨云,因为他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个视他如兄长的人。

    但此时此刻,终于见到杨云,刘远没有想到自己居然如此平静。他甚至可以带着淡淡的微笑,轻轻地走向那个俊逸的年轻人。

    “殿下来了,茶早为你准备好了,此时温度也正合适。”刘远轻笑着说道。

    “看来你早就知道我要来?”杨云轻轻地说道。

    “按照父亲的要求,我自从见到您,就在不断的了解您,甚至到最后,我觉得我比了解自己更了解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