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十三皇子 >

第254部分

十三皇子-第254部分

小说: 十三皇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局势到了这一步,就连程信的心中也有些没底了,杨云等人现在还没有按计划赶过来,难道出现了什么变故?

    想到这里,程信心中顿觉有些心灰意冷,恢复大涪江山是他最盼望的事情,而这一次是最好的机会。如果这一次不能成功,恐怕自己有生之年也等不到这一天了。

    “司空大人,来了,来了!”身后突然来了一民将官,朝正在看着前方战斗的程信激动地喊道。

    这将官是程信的亲信,这些年来一直跟着他,就算程信已经辞官多年,他还是习惯称程信为司空大人。

    “什么来啦?”看着这将官一副神采飞扬的样子,程信有些疑惑的问道。

    那名将官将嘴靠近程信的耳旁,悄悄和程信说了些什么?但见程信的脸上很快有了兴奋之色。

    不久之后,程信命令手下鸣金,结束今日的攻城行动。

    这么早结束进攻,让进攻的叛军和守关的大梁

    士兵都感到十分意外,要知道前几日,他们都是天一亮就开始进攻,天黑了才回去休息的。

    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是所有将士还是听从了将令,终止了攻城的行动,很快向后方大营的方向撤回。

    众将士回到营帐之后,程信安排所有士兵尽快开饭,早些休息,自己则召集军中高级将领,一起到自己的营帐中议事。

    听到程信趁夜进攻的将令之后,许多将官表示不能理解,他们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但是在程信的坚持下,众将只有表示服从命令。

    程信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当然和杨云带人到来有关。

    杨云带人到达栖凤关之后,将大军藏身于关后的山林中,通过信鸽将他们到达的消息,和进攻的计划传达给程信。

    为了起到突袭的效果,杨云,把进攻的时间定为晚上三更,因为这时候,正式守关将士警惕性最低的时候,靠着夜幕掩护的杨云等人才可以尽量拖延被敌人发现的时间。

    三更天的时候, 关外的叛军率先发起攻击,这一次程信没有再留后备部队,所有将士都一窝疯的朝关前拥去。

    这一次进攻,是程信率领叛军到栖凤关以来,进攻规模最大的一次。

    守关的将领,看到关下敌人密密麻麻的身影,不仅没有感到紧张,反而有些兴奋。

    因为守关将领觉得,这一定是敌人久攻不下,在做撤离的准备。这一次进攻,就是不甘心失败的叛军进行的最后一搏。

    守关将领甚至还在心中策划,等挡住敌人这一轮进攻之后,在他们稍后撤离的过程中,如何才能给他们沉重的打击。

    想到这一点,守卫将领作出决定,不必再节约守城物资,将城中的强弩、巨石还有滚木这些东西都搬出来,铺天盖地的往城下士兵的头上招呼过去。

    既然对方的士兵全都参与到攻城中,守关将领觉得自己也没有必要再藏着掖着了,他也将所有的士兵,甚至身边的卫兵都派出去,参与到防守的行动中。

    这一次大战,双方都倾尽全力,所以大战刚开始没多久,战事就进行到白热化状态,双方都杀红了眼,出现了很大的伤亡。

    当然,叛军作为攻城的一方,他们没有地利的优势,所以他们的伤亡比起守关的大梁士兵要大得多。

    “程元帅,这样下去我们会折损很多兄弟。”一名将官看着叛军将士一个又一个从城墙上掉落下来,十分焦急的说道。

    程信也知道这样伤亡太大,但为了吸引敌人全部精力,也只得让将士们做出一些牺牲。

    “兄弟们,他们快顶不住了,跟我一起杀过去。”程信忽然大声喊道,然后一马当先朝关下冲去。

    程信身边的一些亲信和护关,见他已经快冲到城下,也连忙跟了过去。

    “程帅年龄这么大了,都敢往前冲,我东羌族没有怕死的汉子,儿郎们,跟我一起冲。”东羌王朵兀最佩服英雄好汉,他也大吼一声,带着他的护卫冲了过去。

    两人的行动感染了一大批人,各自叛军的领袖,也纷纷热血沸腾,带着自己最后的护卫向前冲去。

    这一下子,除了后方传令的士兵,几乎所有人都投入到攻关的战斗中。

    栖凤关上的大梁士兵,立即压力大增,伤亡也开始增多

    起来,甚至还有些叛军,成功的踏上了城头。

    在此危急的时刻,负责守卫栖凤关的守将,也亲自加入了战团,在他的带领下,守城的大梁将士,才勉强抵住了气势如潮的攻城叛军。

    到这时候,栖凤关上所有的大梁将士,甚至连后勤人员,都投入到战斗之中,没有人再有精力关注关后的状况。

    听到栖凤关上杀声震天,杨云知道城关上的战斗,已经到白热化状态,现在已经到了,他们进攻的最好时机。

    想到这里,杨云匆匆招呼它所带来的人,带着他们从关后杀将过来。

    由于他所带的人良莠不齐,有些甚至还是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江湖汉子。所以杨云也不用给他们制定什么战术,排出什么阵型,只要求他们尽量杀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杨云所带的人虽然不算多,但是他们来的特别突然,选择的时机又刚刚是双方杀红了眼的时候。

    守关的大梁将士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后方会突然出现一股敌人,等他们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杨云率领的这支混合部队,直接从他们后面发起了进攻。

    腹背受敌的大梁将士,马上出现了巨大的伤亡,他们中许多人不得不将精力放到对付从后面冲到关上的杨云等人。

    而这个时候,云梯上的叛军将士,也趁机跳上了城头,跟着杨云等人一起前后夹击敌人。

    大梁将士的完全溃败,是在高公公率领一帮暗卫打开关门之后。

    大群大群的叛军士兵,从关门冲进栖凤关,将他们多日来带怒火全部发泄在大梁将士身上。

    在这种情况下,成群成群的大梁将士倒在血泊之中,遍地的尸体,终于让这些大梁士兵害怕起来,他们开始了狼狈逃窜,或者干脆跪地投降。

    战场上,杨云和程信各自杀死自己面前一个对手,看着满身是血的对方,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付出这么久的努力,终于完成了,他们计划中最关键的一步。

    战事很快结束了,守关的大梁将士,有七八成人当场被杀,还有一部分选择投降,只有很少一部分见机比较早的人,匆匆逃了出去。

    程信让人清理了伤亡情况,十三万叛军现在只剩下不到十到,加上杨云带来的人,还有投降的大梁士兵,总算凑够一支十万人的大军。

    居然是吴王杨云亲自率人从关后发起进攻,才成功夺下了栖凤关,这些叛军在兴奋的同时,也有些激动。

    现在的杨云,已经成了反对大梁宇护的旗帜,各路叛军的首领纷纷前来拜见杨云,表示愿意听从他的指挥,一起前往西京城。

    在程信等人的强烈建议下,杨云终于答应, 成为这支大军的领导者。

    为了让这支队伍更加有号召力,众人商量决定,将这支队伍更名为“大涪讨贼军”,公开写了檄,列举了篡权夺位的宇护多种罪名,表示要推翻叛贼宇护,恢复大涪江山。

    众人给杨云冠以讨逆大将军之名,成为这支队伍的最高统帅,杨云作为大涪王爷,就更加证实了这支队伍的身份。

    事实证明,大家这一策略十分正确,这一旗号打出之后,陆续又有许多忠于大涪杨氏江山的官员和百姓,加入到这队伍中来,等队伍来到西京城郊外的时候,人数又一次达到十三万人。

 第三百九十六章 兵围西京城

    栖凤关之后,宇文护再组织不起,有效的力量阻击杨云大军,在攻下栖凤关后的第五天,杨云就带着这支大涪讨贼军,来到西京城外。

    杨云带着大军来到西京城下,在西京城中马上造成了恐慌,现在这是怎么啦,短短几年时间,西京城便两次被围。

    西京城作为国都,平常驻军一直有十万左右,但为了进攻云州的杨云和遂州的王琪,便从西京城抽调出去了一些士兵,现在城中还有六万多士兵。

    作为护卫国都的将士,这六万多士兵,都是大梁的精兵,装备也是首屈一指的,再加上特别高大的城墙,无数攻击能力极强的守城设施,要想攻下这城池几乎是不可能的。

    本来按照原来的计划,杨云打算带着士兵从地道钻进去,打守城的大梁士兵一个措手不及。

    可是前不久杨云带了几千人出城,由于人数太多,不可避免的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居然让蓝衣卫查到密道的位置,将这出口给堵住了。

    现在也没有其它的办法,杨云只好带着手下的将士,驻扎在城外,将西京团团围住。

    至于攻城,杨云反而不着急,国都被围,着急的是西京城中的王公贵族,他们的全家老小和家中财产都在城中,要是城破后果不堪设想。

    在这样的心态下,杨云只是组织了一两次进攻,在这两次进攻的过程中,杨云命令手下将士,尽量将声势造得大一些。

    这样一来,西京城中所有的人几乎都能听到,城墙外震天般的喊杀声。

    由于杨云的命令是以佯攻为主,所以虽然声势浩大,但是却没有任何威力,给守城士兵制造的压力很小,双方的伤亡也很少。

    但是这样的攻城方式,却吓坏了城中的达官贵族,他们纷纷向大梁皇帝宇文护呼吁,要让他尽快拿出办法,击退围城的敌兵。

    宇文护其实也是上过战场的人,他知道就凭这十多万临时组合起来大军,几乎不可能攻破防御能力极强的西京城。

    可是总是有这么多人在耳边呱噪,让宇文护烦不胜烦,他虽然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但是还是不愿意同时得罪这么多的达官贵族。

    还有一点,作为大梁的皇帝,连国都都被人围了,着实是一件丢面子的事情。

    宇文护西京城中所有三品以上的官员,全部召集到皇宫大殿中,让他们想尽快想出办法,退了城外的敌兵。

    众官员到场之后,议论纷纷好半天,却没有拿出有效的办法。看着这一帮长得肥头大耳的官员,宇文护顿时心头火起。

    “平日里你们不是都能说会道,总是一副不得了的样子,现在怎么都斗都哑了?今日要是想不出有效的办法,你们就站在朝堂之上,不用下朝了。”

    愤怒之下的宇文护,从自己的龙椅上站了起来,指着下方的官员大声怒斥道。

    “启禀陛下,我已经自己只有死守城池,等待各地官员组织兵马前来勤王。”见皇帝陛下发了火,众官员惶恐不安,终于有人站出来发了言。

    “臣认为李大人的主意有些不妥,现在各地兵马几乎都被抽到云州和遂州前线,要等他们组织起一支大军,需耗费很长时日。不如将云州或遂州大军调回,方可解燃眉之急。”

    “云州和遂州的大军正在向敌人发起猛攻,眼看就要取得胜利,这个时候将人抽调回来太可惜了。”

    “难道为了进攻云州和遂州,我们就置西京城,置陛下的安危,而不顾吗?”

    官员们分组两派,在调不调攻打云州和遂州兵马上发生了争执?坐在龙椅上的宇文护也皱着眉头,一时间也做不了决定。

    “陛下,微臣认为,现在抽调前线的士兵一是路程太远,二是丢掉眼看到手的胜利实在可惜。对于西京之危,我认为我们可以派出一名钦差,带着陛下的兵符,杀出重围在各地调兵,这样便可以很快的组织起一支大军,在和西京城中的卫兵里应外合,就可以很快击退城外判军。”

    正在宇文护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声音突然在朝堂上响起,引起了宇文护的注意。

    宇文护抬头一看,见发话的是中书令吴远昱,细细品味吴远昱话中的意思,宇文护微微的点了点头,觉得这是目前来说最好的办法。

    “吴爱卿这主意不错,哪位爱卿愿意当这个钦差,朕会派出最精锐的将士送他出城!”宇文护把头转向一干武将。

    连续对云州和遂州用兵,宇文护将能征善战的武将几乎都派出去了,剩下的大多是借着家族的地位混上来的武将。

    而仅剩下几个有能力的武将,又需担负起守卫西京城的重任,这人确实是不好选择。

    这一次出城危险的确太大,就算是出去了,要快速招到兵马,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一旦任务失败,宇文护的怒火可是大家承受不了的。

    想到这里,这些武将都低着头,不敢有丝毫动作,生怕被宇文护注意到自己。

    看着这些低头战力的武将,宇文护的眼中差点冒出了火,他暗自下定决心,此事过去之后,一定要清理出一大批整天混日子的官员。

    可是这任务总要派人去执行,宇文护轻轻叹了一口气,准备在这些武将中挑选一个还算过得去的人来执行此次任务。

    “陛下,微臣不才,愿担任此次钦差,必定为陛下招来援兵,解除西京城的危机。”

    宇文护正沉思之间,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声音却是从文官那边传过来的,宇文护转头望去,说话的正是给出此建议的吴远昱。

    按照宇文护的想法,此行关系重大,最好派一名武将来执行此任务。所以听到吴远昱的话之后,宇文护虽然有些高兴,但还是有些犹豫。

    “吴大人是这个建议的提出者,肯定是认真思考过这件事情的,由他去完成此次任务,我觉得是合适的。”

    “吴大人虽然是一介文官,但上一次对战东羌族战事所表现出来的智慧,的确是完成此次任务的合适人选。”

    有人主动站出来,要接这次任务,朝中的官员们松了一口气。他们纷纷帮着吴远昱说话,生怕这烫手山芋落在自己手中。

    还有一部分支持杨云的官员,明白吴远昱争取这领兵权的意义,所以也在帮着他争取

    “那好,朕就加封吴爱卿镇军大将军,持朕的兵符,在附近州府召集一支大军,早日解除我国都之危。”

    众官员的话,打动了宇文护,他终于做出了决定。

    “吴爱卿,我西京城中还有六万多勇士,城中的守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