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十三皇子 >

第269部分

十三皇子-第269部分

小说: 十三皇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不动,看着眼前的厮杀。

    看见地上很快摆了许多梁军的尸体,这些大梁官员和士兵们虽然没有发出什么声音。但是心中还是暗自庆幸,没有参与到这次行动中。

    陈远航以宇文护的人头为代价,准备趁杨云松懈之际袭杀他,只要杨云意外死亡,由各种势力组织起来的杨云大军就会四分五裂,陈远航便很可能会抓住机会实现逆转。

    可是结果却让陈远航十分失望,他精心策划的这一次行动,仍然功亏一篑。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陈远航便没有了,翻盘的任何可能。

    云州将士动作十分迅速,毫不留情的将大多数向杨云和云州将士发起进攻的大梁士兵杀死,只留下陈远航和几名重要官员。

    杨云静静的看着这一场一边倒的杀戮,来到这个世界这么多年,他已经习惯了这种场面,只有用一些血腥的手段,才能换来最终的和平。

    不久之后,陈远航和几名带头组织袭杀杨云等人的官员便被带到杨云面前。看着这些人不屈的眼神,杨云知道,他们在行动之前已经做好了行动失败的准备。

    “老天不公,让我没有成功杀死你。你可以杀了我,但是你别指望我投降,我既然做了大梁的臣子,就做好了,为大梁殉葬的准备。”陈远航的语气居然十分平静。

    杨云知道,这些已经抱定必死决心的人,要想让他们投降,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杨云先让人将陈远航等一众官员押下去,等这件事情过了,再慢慢处理他们。因为杨云目前有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接受这些真心前来投降的大梁官员和士兵。

    目前楚国大败,短时间内没有再次发起战争的力量,宇文护的大梁帝国也已经被灭。杨云和他的自然门已经开始考虑重新整顿,整个国家的问题,而这些有丰富经验的官员们,是恢复整个国力的重要力量。

    在这种想法之下,杨云热情接待了这些前来投降的官员,并且承诺,只要愿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还可以给予重用。

    大梁众多官员率兵出城投降,陈远航,最后孤注一掷的袭击失败,宣告了宇文护大梁帝国的灭亡。

    杨云率领大军,进入了已经围困近一年的西京城,夺回了被宇文护占据多年的这座城池。

    西京城中目前的情况十分糟糕,城中目前几乎没有了一粒粮食,饿死的人比比皆是。一些死了,没有人收敛的尸体,已经开始发出难闻的臭味。

 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势所驱

    杨云知道,此时是收拢民心的最好机会,所以进入西京城之后,杨云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拿出了大量的粮食,先让这些肌肠辘辘的城中百姓填饱肚子。

    对老百姓而言,他们其实并不在乎坐在皇位上的人是谁?他们只是认为,朝廷那个让他们吃饱穿暖,他们便会支持那个坐在皇位上的人。

    紧接着,杨云又派出士兵,维持城中的秩序,惩治了一大批作奸犯科的人。在巨远光和吴远昱等人的努力下,很快将以前城中维持各种秩序的官员组织起来,使得城中的秩序慢慢恢复正常。

    西京城中的百姓,本来就对宇文护建立的大梁朝廷没有认同感,现在杨云重新夺回西京城,他们重新成了大涪百姓,他们很快开始支持杨云,各行各业开始按部就班的重新运行起来。

    杨云深知,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对于这些以前的大梁官员,他给予了充分的信任。重新在朝廷中给予了他们职务,让他们尽快投入到各项事务中去。

    在启用各种官员这件事情上,陈信和高公公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们在朝中多年,对朝臣的情况比较了解,很快给杨云推荐了好些确实有本事的官员。

    花了几天的时间,让西京城恢复正常秩序之后,杨云和他手下的智囊们,便把目光放在栖凤关外的齐文远大军上。

    梁军大败,宇文护“自刎”,杨云率领大军攻进西京城……这一系列消息传到齐文远耳中的时候,他望着西京城的方向长叹一声。

    齐文远是最忠与宇文护的一帮人,宇文护登基之后,给了齐文远充分的信任,让他带领大军东征西讨,剿灭了好些不满大梁的势力。

    云州大败六十国楚国大军之后,知道迟早会有这一天,却又期望着奇迹发生。当这一消息真正传到自己耳中的时候,齐文远还是有些不知所措。

    经过短暂时间的慌乱之后,齐文远开始行动,他带着大军,很快辙到附近的一座大城里面,准备依托城池高大的城墙来抵御杨云的进攻。

    齐文远也知道,光凭自己手下这一点人,现在是抵挡不住杨云大军的进攻的。

    齐文远派出好些信使,去联络梁军各地的领兵将领,希望能够和他们结盟,共同对抗杨云的大军。

    杨云大军很快有了行动,在郭龙的亲自带领下,云州大军占据了齐文远所在大城附近的几座小城,对齐文远守在城池呈包夹之势,但并没有发起进攻。

    杨云和他手下的智囊们都明白,虽然现在占领了西京城,大梁皇帝宇文护也死了,但并不等于,他们可以完全接管大梁的地盘和军队。

    杨云很快向大梁各地官员发出檄文,表示他们只要易帜支持杨云,可以对已往的行为既往不咎。

    事实证明,杨云的策略是正确的,檄文发出后不久,便有好多大连官员回复,表示支持杨云,承认自己是大涪臣子。

    “大人,城外有一老者,看气度应该不是普通人,他说是您的故交,想要来拜访您。”

    袁腾坐在府中,心里一点也不平静,他一直是宇文护的忠实支持者,满以为跟着宇文护能博一个大好前程。

    宇文护也对他十分信任,刘成离开泉州之后,袁腾便被任命为泉州刺史,统领原泉州大军,主要任务是对抗流夷的拓跋度。

    正当袁腾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却传来让他绝望的消息,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大梁皇帝宇文护,却兵败自杀了。

    袁腾手上现在还有十多万大军,可是他也知道,凭自己手上的这一点人,是抵挡不住杨云大军的进攻的。

    前几天,他收到了齐文远送来的书信,齐文远希望和他结盟,共同对抗杨云的大军。

    但对于这个盟约,袁腾也没有多少信心,因为自己手下的兵马,就算是和齐文远的大军合在一起,也比抵挡不住杨云大军的进攻。

    袁腾正在万分纠结之时,忽然听到手下卫兵的报告。

    这个时候有人来找自己,袁腾本想不见。但他突然想到,这个时候还愿意来见自己的人,显然非同寻常。

    “你叫他进来吧!”想到这里,袁腾抬头说道。

    不多时,侍卫带着一个头戴斗笠,渔夫打扮的人走了进来。

    看到这个老渔夫,袁腾有些失望,这显然不是自己期望见到的人。

    想到这里,袁腾脸沉了下来,正准备让卫兵将这老渔夫赶出去,却看见这老渔夫取掉了头上的斗笠,露出了一张苍老的脸。

    “恩师,怎么是您?”看清这老人的脸,袁腾连忙站起来,面带笑容向老人走了过去。

    原来,来的这老人不是别人,正是原大涪司空程信,也是近日来帮助杨云击败宇文护的大功臣。

    袁腾称程信的恩师,也是有缘由的,当年袁腾参加武举科考,考中大涪当科武举探花,从此官运亨通,成为大涪军中新官。

    而此次武举科考,主考正是当时任大涪司空的程信,按照贯例,此次武举考试中举之人,均可算着程信的门生。

    这之后,在安排官职的时候,程信也曾帮袁腾说过话。所以,袁腾后来虽然和宇文护走得比较近,但也很感念程信的恩德,逢年过节或生辰也会给程信送来贺礼。

    正因为有这层关系,所以程信便主动请缨,来做袁腾的工作,希望能够兵不血刃的将泉州重新收归大涪的怀抱。

    别人看见程信,心中也十分高兴,因为从程信的到来,袁腾知道杨云对自己的态度是招缆而非剿灭。

    袁腾虽然改念宇文护的知遇之恩,但是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现在想对抗杨云,那无异于自取灭亡。袁腾当然不愿意为了一个忠臣之名,丢掉身家性命。

    但同时袁腾还认为,如果自己轻易投降,会让人认为自己太没有骨气,同时,也没法获得更多利益。

    在这种想法引导下,袁腾虽然对程信十分客气,但却表示要报达宇文护的知遇之恩,不愿投降。

    袁腾的一番表演,若是一般人可能就会被他瞒过。可是在程信这“老江湖”眼中,这一切表演都很拙劣,袁腾的真识想法一眼就被看穿。

    但是,程信也不拆穿他,耐心地和他交谈着,威逼加上利诱,看似苦口婆心,实则利益交换,在经过一番唇枪舌剑之后,双方终于达成了共识,袁腾终于答应向杨云投降。

    双方达成的约定是这样的,投降之后,袁腾继续担任泉州刺史,统领泉州兵马。但是这还有两个前提,袁腾和手下大军要配合杨云大军做好两件事情。

    相对于袁腾,齐文远的日子就更难过了,袁腾的日子虽然难过,但至少他拥有自由。逼急了的话,他可以放弃现有的一切远走高飞,到一个没有人认识他的地方,做一个富家翁。

    可齐文远却不一样,他被杨云手下的士兵围在中间,稍微有一点异动,杨云手下的士兵,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向他发起进攻。

    齐文远曾经率兵进攻过杨云的封地,甚至还占领了杨县,杨云封地好些将士死在齐文远手中,连吴王妃池丽都差点死在齐文远手下的梓州兵手中。

    所以,在杨云的封地士兵心中,最憎恨的大梁官员,齐文远起码要排前三名。

    齐文远心中也知道,自己杀了那么多杨云的手下,杨云是怎么也不会放过自己的。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齐文远都没想到过投降。他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派出的信使身上,希望这些信使能够找到一些以前大梁的官员和领兵将领,和他一起结盟,共同对抗杨云的大军。

    在大梁目前剩下的势力中,泉州的袁腾手下的兵力仅次于齐文远,是齐文远最希望结盟的一个对象。

    信使已经派出了大半个月,齐文远却没有收到任何回信,甚至不断有消息传回来,好些以前大梁的官员,都投降了杨云。

    好消息一个都没有传回,甚至还有不少的坏消息不断传来。这让齐文远十分焦急,他诅咒着这些投降的官员,心中绝望的感觉越来越严重。

    这一天,齐文远正在城头指挥手下的士兵,做好城池防御工作。却见城下走来一群人,这一群人来到城下,在弓弩射程外停了下来。

    杨云手下士兵围住城池的这些日子,他们从来没向城池发起进攻,也没有和守城的齐文远交涉过什么?

    齐文远也曾经派出小股部队,尝试着想冲出包围圈,可是派出的士兵要么被杀,要么狼狈的逃回来,没有一支队伍能够冲出包围圈。

    现在城外居然来了一群人,引起了,齐文远和手下将官的注意,他们纷纷来到城头。想看看来的究竟是什么人,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齐文远站在城楼上,远远的看着城下这一群人。最初的时候齐文远的表情倒十分正常,可是当他认清人群中一个人的时候,脸色一下子变得如同死灰,不由自主的瘫坐在地上。

    “齐帅,齐帅!”一旁的将官看见齐文远这样子,连忙跑过去,七手八脚的将齐文远扶了起来,又是捶背又是抚胸,终于让齐文远恢复了过来。

    “居然是他,完了,这次彻底完了。”齐文远有气无力的说道,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第四百一十六章 杨云称帝

    城下这个让齐文远惊慌失措的人,正是本来应该在泉州城的泉州刺史袁腾。

    袁腾能够出现在这里,只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是他兵败被抓,另一种则是袁腾干脆率兵投降了杨云。

    无论哪种情况,都是齐文远无法接受的,袁腾手下的泉州兵,是齐文远最大的希望。现在,这希望的泡沫被吹裂了,找不到援兵的齐文远终于绝望了。

    “城上的兄弟们,我是泉州刺史袁腾,我已经成了吴王殿下麾下。大梁已经不存在了,我们已经没有了尽忠的对象。为了家里的父母儿女考虑,大家快出城投降吧,不要再做无谓的牺牲了。”

    袁腾的声音很洪亮,虽然相隔好几百米,但城上的众人依然听得清清楚楚。

    “袁腾,你这狗东西,休得胡说八道。”城墙上的齐文远气得发抖,从旁边的士兵手中拿起弓箭,朝着城下的袁腾一箭射去。

    齐文远的臂力很足,射出的箭距离很远,准心也很不错。射出的长箭朝着袁腾面门而来,但却在距离袁腾还有二三十米的地方,无力的落在地上。

    “城上的士兵给俺听好了,俺来的时候,吴王殿下已经说了,只要齐文远和那几个沾满杨县兄弟鲜血罪魁祸首的命,其余的可以既往不咎。”

    这一声大喊是赤木儿发出的,这家伙力气大,嗓门也特别大。隔得这么远,城上的将士都有一种耳朵被震疼的感觉。

    赤木儿的悍勇,城上的梓州兵大多是知道的,城上一些军官能够猜到,杨云派这个战力强大的家伙前来,就是想告诉城中的将士,若不投降的话,马上将会受到猛烈的攻击。

    “我们誓死跟着将军,决不投降!”

    “老子不怕死,要战你们就来吧,别说那些没有用的。”

    这时候,城墙上陆陆续续发出喊声。但这声音却是稀稀拉拉,始终没有形成齐声呼喊的局面。

    听到这些声音,齐文远感觉有些无力,显然对方的目的已经达到,他手下的这些将士们已经失去了斗志。

    齐文远也是领兵多年的人,对各种情况有十分敏锐的判断,他知道现在自己手下的将士已经有些坚持不住了,再拖下去会对自己更加不利。

    “不要理睬他们的叫喊,若他们接近城池,就发起猛烈的进攻。各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