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十三皇子 >

第52部分

十三皇子-第52部分

小说: 十三皇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到这一情况,杨云也觉得有些无奈。但是转眼间他又有了新的想法,他把收集起来药材,根据自己的经验, 针对这个时代经常出现的疾病,如风寒、伤寒和瘟疫等。写出了一些药方,让药材商人把这些搭配好的一幅幅中药, 直接销售出去。

    对大涪百姓而言,这是一种他们从没有见过的形式,所以好些人一直处于观望状态。

    见这种方式销售量很差,吴县的这些药材商人,开始犹豫起来,不敢再配置这种成品中药出来销售。

    但县丞钟文睿和铁山等人作为最先跟着杨云的一批人,对他有着一种盲目的崇拜,觉得这位少主是无所不能,所以他想出来的办法一定是有效的。

    在这些人的鼓励下,吴县的药材商人才半信半疑地坚持制作这种成品的中药。久而久之,有一些生病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及看大夫的周边百姓,大家尝试着用杨云搭配好的这些中药治病。时候却发现效果十分明显。

    于是乎,吴县这种特殊的搭配好的中药,在大涪很多州县里面,开始热销起来。

    这一步尝试的初步成功,杨云又来了积极性。根据自己的经验,他将一些山中的药材,以西药的方式制成药丸。这些药丸,比起大福最常见的中药而言,治病的效果特别快。

    有了前一次尝试的成功,这一次制造出来的药丸很快得到大涪百姓的认可。老百姓们的欢迎,使得吴县的药材,在大涪境内知名度很快的起身。许多离吴县很远的药材商人,也不远千里到吴县来收购药材和各种成品药物。

    商人们不断往来于吴县, 很快带动了吴县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很多有眼光的老百姓从中受到益处,挣了不少的银子。

    受这一件事情的启发,杨云又有了新的想法。 首先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开始尝试制作肥皂,经过无数次试验过后,杨云真的制造出了肥皂。

    这一下使杨云开心起来,他找来 一些头脑灵活的百姓,指导他们制作肥皂的技术。 不久之后制造出来的肥皂率先在吴县百姓中开始使用。

    很快,百姓们发现这种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比起以前自己用皂角洗衣服效果好的多, 并且价格又不贵,于是这些东西在吴县变成老百姓非常喜欢的新鲜事物。

    紧接着,让来往的商人把这些东西 销售到大涪的各个州县。很快在大幅境内受到欢迎,许多商人不远千里来到吴县。把这种神奇的东西,带到大涪几乎所有的地方。

    有了这一次成功之后,杨云又尝试做出了玻璃。这一新鲜事物的问世,顿时让大福所有的百姓趋之若鹜,把这种叫玻璃的东西放在自己的窗户之上,可比以前的那些纸糊的窗户结实多了,也亮堂多了。

    同时,有了这些玻璃的保护。 制作出来的油灯,再也不怕风吹了。很多夜行的人,喜欢上了这种不怕风吹的,叫做“马灯”的新鲜事物。

    除此之外,杨云还作出了一些尝试,根据自己的经验,制造出一些这个时代没有但是又非常实用,价格也不贵的一些新型产品。这样一来,使得吴县在整个大涪的知名度迅速提升。

    有了这一些东西,吴县老百姓们的收入明显增加。许多老百姓都积极地加入了这些新型产品的制造行列之中。

    老百姓们的收入增加了,当然,县府得到的税收也就增加了,大家不在为填饱肚子而奔波。有了这一保障,杨云就把目光放在了军队的训练之上。

    经过一番努力,现在有县兵五千人左右, 由于吴县的百姓并不多,所以能够有五千人的规模已经挺不错了。既然无法 增加县兵的人数,那就只有在加强他们的作战能力的方面下功夫了。

    杨云手下的郭龙、威威和刘远等人,都是带兵打仗的一把好手。他们根据战场的需要,把他们分成了各种不同的兵种。

    吴县现在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两千匹从留意购来的骏马,所以郭龙等人从县城县滨河山寨中的土匪中选出了两千骑术特别精湛的人,组建了骑兵队。

    另外,又选出两千射术挺不错的士兵训练成了弓箭兵。还选出两千人单兵作战能力比较强,杨云安排铁山等人为他们精心打造了两千支长枪,把他们训练成了长枪兵。

    为了在战场上应对敌人的弓箭,所以还训练出了一支,一手持盾一手拿刀的刀盾兵。其中土匪中间还有一些翻山越岭,攀岩能力非常强的,还被训练成了特种兵,专门 用来执行一些特殊任务。

    把这些士兵按特长进行分类之后,接下来就是对他们进行战术训练。吴县的这些士兵和山中的这些土匪,好多人单打独斗的能力比较强,但是缺乏战术素养。

    所以郭龙等人,首先对他们进行了作战时相互配合的训练。把这些分为三人一组,五人一组,七人的阵型。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站位方法,把这些士兵组合在一起。有的负责防御,有的负责进攻。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这些士兵的战术素养有了明显的提升,接下来又是对这些士兵进行阵法的演练。

    郭龙作为前楚国兵马大元帅,精通各种阵法。在冷兵器时代,不同的阵法适应于不同的战场。在大型作战的时候,许多精妙的阵法,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郭龙带领楚兵和周边各国士兵交战的时候,就是利用这些阵法多次在战场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在逆境之时反而取得胜利。

    但是这种阵法对士兵的要求很高。如果在战斗中士兵不能按照指挥官的命令到达自己准确的位置,不仅自己会有生命危险,还可能使得整个阵法,因为过别人被带乱而导致迅速溃败。

    所以,在进行阵法训练的时候,郭龙以身作则,对这些士兵进行细致讲解。经过了好几个月的训练,他们才能够按照郭龙的指令勉强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阵法。

    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吴县的这些县兵和山中的土匪,终于不再是游兵散勇状态,有了一些正规部队的模样,这一情况让负责训练的郭龙和刘远等人十分开心。

    下一步他们就按照起初制定好的计划进行对战演练。对战演练分为遭遇战,双方士卒人数一样,所拿兵器也一样。在野外相遇,进行捉对厮杀,双方使用木刀木枪。由于规定,输的一方要饿一天肚子,所以大家就像真正上了战场一样卖力的进行拼杀。

    这样接近真实作战的训练,虽然有一些受伤的现象发生,但是负责训练的郭龙和刘远还是比较满意,因为训练就得像真正在战场上一样,要全力以赴,才能取到训练的作用。

    还有一种训练是攻防战,在战场上时常会遇到需要攻城的时候,所以刘远和郭龙把士兵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进行城池防守的训练,一部分进行攻城的训练。

    为此,好杨云还还安排工匠们为负责工程的队伍准备了许多攻城器械。但同时也为负责防守守城的,以防准备了一些守成的工具。

    本章完

 第九十八章 回西京

    一场场接近真实打斗的训练进行下来,这些县兵和土匪们的作战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比起一年前,吴县县兵的战力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些本来是没有多少作战经验的新兵,通过这一年的训练成为了作战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兵。

    看着这些士兵一点点的进步,杨云心中十分高兴。因为现在的大涪,虽然和各国暂时没有战事。但是这仅仅是短暂的平静,从飞鹰部得到的消息来看, 大涪周边各国都有一些异动。

    特别是大涪的宿敌楚国,他们经历了皇位的变迁。新皇赵元让已经慢慢的将反对自己的人一一清除,所有重要部门都安插上了自己的亲信,国家政权完全控制在自己的手上。按照楚国人好战的个性,也许不久之后就会有比较大的战事发生。

    只有让这些有限的士兵,具有较强的作战能力,才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转眼间,杨云来到吴县已经接近两年的时间了,前几天杨云刚刚过了自己的十七岁生日。根据之前涪皇的安排,等他满了十七岁,他就会回到西京,和池丽完婚。

    杨云坐在县衙之中,脑海里浮现出这个温柔似水的女子的倩影,不由陷入了甜蜜之中。估计朝廷的圣旨,已经在来吴县的路上了吧!

    对于完婚这件事,杨云还是非常期待的。特别是前段时间飞鹰部的燕飞飞传来的消息显示, 太子杨越和相王杨献以及胜王杨明,这势力最强的三个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越来越激烈了。

    朝中大多数的官员,都分别依附的在三方势力门下。只有一少部分官员,不愿意参与皇子之间的争斗,自顾自地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

    目前,各方的动作现在是越来越大,几乎是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了,而涪皇对于此事,却采取了不闻不问的态度,更加助涨了这三个皇子的气焰。

    在这种情况下,自己的母妃司马玉,以及未婚妻池丽留在西京是非常危险的。而母妃司马玉还好一些,因为她一直住在皇宫里里,有涪皇杨成奉的庇护。

    但是池丽父亲虽然是吏部尚书,但这人历来清高也不喜结党营私,所以根本没有多少自保的能力。如果是遇上突发事件,池丽将会处于危险之中。

    而如果顺利成婚的话,杨云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将池丽带到吴县,远离西京的风风雨雨。

    杨云的预料没有错,没过几天,涪皇的圣旨就来了,宣吴王杨云近日回京,迎娶吏部尚书池尚文之女池丽为吴王妃。

    这一次自己离开吴县,由于路途比较遥远,再加上已经封王的皇子成亲,各种程序十分繁杂,所以会花很长的时间。那么,杨云就会离开吴县很长一段时所以临走前他必须把吴县所有的事务安排清楚,才能够放心的离开。

    幸好,骚扰百姓多年的土匪已经肃清,杨云可以放心大胆的离开,不用担心他们在路途上袭击自己,或者趁自己走了过后来攻打县城。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同时,吴县的各类事项的发展已经走上了正轨。无论是山中挖矿采药,还是负责挖水渠蓄水库、种植粮食的百姓都按部就班的进行,再加上郭龙和钟文睿等人十分能干,可以在自己不在的时候担起重担。所以对于这一些事情,杨云没有什么担心的。

    其实在杨云的内心深处,他最放不下的,反而是他麾下那几个属于自己核心势力,自己最重视最信任的这一群人。

    现在杨云手下最核心的这一批人,主要来自四个层面:

    一批是大涪朝廷的官员,如戚威和刘远等人。还有一批是自己母妃司马玉留给自己前朝的无影卫中众人,如钟文睿、姚侠和铁山等。还有一部分就是来自于外邦的几人,如郭龙和赤木儿等人。最后一批人当然就是颜雄,刘海妮等吴县原来的土匪。

    这四批人对于杨云都是忠心耿耿的,但是他们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如刘远、戚威等人,一直对大涪朝廷效忠,虽然现在属于杨云麾下,但他们骨子里的忠于涪皇,忠于朝廷的思想还十分严重。

    像钟文睿和姚侠等人的身份,杨云虽然没有对戚威和刘远等人名言过。但是,他们还是隐隐约约的还是知道无影卫的存在,但是出于对杨云的忠心,他们只是装着什么都不知道而已。但是在他们骨子深处,对于钟文睿和姚侠等人还是有一些防备心理的。

    同样对于姚侠和钟文睿这些前朝的官员,他们之所以愿意效忠杨云。是因为杨云是前朝皇帝司马南的外孙,效忠杨云也就相当于以前的大晋王朝。但是,他们对于戚威和刘远等来自大涪的官员心中还是有一些隔阂的。

    同样还有郭龙,他在加盟杨云势力集团的时候就明确表达过,他只辅佐杨云,不愿为大涪朝廷效力的思想。这当然也会和刘远和戚威等人,有一些观念上的冲突。

    还有像颜雄和刘海妮等人,他们 本来就是因为对大涪朝廷的种种不满。所以才愤而离开家到山中为匪的,他们当然也会对忠于大涪朝廷的戚威和刘远等人有一些不满的情绪。

    对自己手下这些核心人物,他们虽然没有明确表明出自己的态度,但从处理一些事情的方法和平时对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他也能够看出端倪。如果自己一直待在吴县,他还是有信心通过自己的个人魅力慢慢的消除他们之间的隔阂。但现在自己要较长时间离开吴县,那么就得考虑如何让他们和睦相处,这件事情。

    思前想后,杨云决定把巨远光留在吴县。因为在他的势力中,真正和大家都没有任何隔阂的,就只有巨远光和赤木儿俩人。巨远光是一个落地学子,属于最先加盟自己的 那一批人,跟所有的人都没有什么利益纠葛。

    同时巨远光这人,思虑缜密,处事能力十分强。虽然杨云没有给他明确的职务,但是众人都知道杨云对巨远光的信任。所以,他隐约成为杨云势力中,仅次于杨云的二号人物。

    本章未完,请翻页

    按照原定计划,杨云是想把巨远光带在身边的, 因为在西京可能会遇上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有巨远光这样的智囊存在,关键时候可以为自己出谋划策,可以帮助自己解决一些麻烦。

    而赤木儿是个武痴,除了找人比武和练武之外,他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所以,他反而和所有人几乎都能处好关系。

    但就目前的情况而看,吴县还需要一个让所有人都信服能的人来带动大家。所以杨云思前想后,最终决定让巨远光留在吴县。

    出于这种种考虑,杨云决定,此次回西京。带上赤木儿、戚威、燕琴、柳月和一帮侍卫。再从县兵中,选出一部分功夫比较好,对自己又比较忠心的人,凑成一支千人左右的队伍。有这样的阵容,在回西京的途中,应该没有谁敢轻易打自己主意了吧?

    来到吴县已经快两年时间了,在这两年里经历了许多事情。杨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块土地,把它视作自己的家园。

    坐在马车中,看着还有些破旧的吴县街道。此时的杨云心中充满不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