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十三皇子 >

第60部分

十三皇子-第60部分

小说: 十三皇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刚走出县城,梁庆惊异的发现。像他们一样,准备离开吴县以躲避温疫传染的人还挺多。许多家庭都扶老携幼,拖儿带女,顺着山道走上离开吴县的道路。

    终于,这疾病在吴县百姓中造成了恐慌。开始出现了往外地逃难的现象,并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

    梁庆一家人,历尽艰辛,终于来到吴县和邻县的交界处。但是,他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们惊奇的发现,这里却守着好些全副武装的士兵。

    这些士兵手拿刀枪弓箭,不允许吴县百姓越过两县交界之地,若有强闯者,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痛下杀手。在他们前方,此时躺着好几具尸体,这是对众人的最好警告。

    无奈之下,梁庆只好带上一家老小,踏上回家的路。当他们风尘仆仆回到县城的家中的时候,却发现,梁父已经去世了,而一直照顾梁父的梁母,现在也染上了疾病。

    几日里,这疾病已很快速度传播着,已经得病的人,成了大家严防的对象,甚至于还有一些村庄把重病的人关在屋子里活活烧死。

    看见这病情越来越严重,杨云心急如焚,在屋中认真研究好几日,终于写出两张药方。一张药方用于治疗已经患病特别是重病的病人,而另一张预防则是主要起预防作用的。

    杨云迅速把切好的两张药方发到县衙之中,让人去各个药店收集各种草药。并且让刘远安排县成的士兵找来几口大锅,熬制出几大锅的汤药。

    同时杨云深知,这种疾病的传染性特别强,所以他让县衙的宪兵们,把县衙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临时迁走。然后把生病的老百姓,集中到县衙附近这一带,让他们不得和县城老百姓们接触,免得让更多的老百姓染上这种疾病。

    梁庆一家人,听说县衙发文,要把得病的人全部送进县衙附近的空房子里,要把他们和没得病的人分开。本来父亲生病去世了,母亲又染上病,按梁庆的想法,是不想让母亲独自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的。

    但是梁母为了自己的病情不传染家里人,坚持要按照县衙的建议,和 家里人隔开,梁庆拗不过母亲,只好答应了。

    这个时代的老百姓,他们的卫生意识并不强,所以往往也会成为病菌滋生的摇篮。

    所以,杨云让县衙发布公告,让吴县所有的老百姓 、所有的牲畜,不得引用河水湖泊中的生水,只能饮用深井中的井水。

    紧接着,杨云又发布告示。告诉所老百姓们,尽量不食用生生冷食物,因为这些疾病有可能随着食物进入大家的身体。

    此外,杨云还与白莲教主的身份。告诉了百姓几种“仙一一早”。让百姓们每日里用这些“仙草”熬制沸水。带这些沸水冷却之后,用于沐浴。

    吴县的老百姓们长期处于偏僻的山区,好多人根本没有要洗澡的概念。所以杨云以白莲教主的身份,告诉这些百姓,使用这些仙草熬制出来的圣汤沐浴之后,浑身就可能被仙气笼罩,从而避免病邪入体。

    亲眼看到父亲得此病痛苦的离去。母亲也染上了这种难缠的疾病。梁庆一家深知,这种疾病,若不认真对待,会给大家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所以他们一家人,成了最先响应县衙号招的一群人。每天到县衙领取据说可以预防此疾病的汤药,并且按照县衙的建议,每天用仙草熬制鲜汤进行沐浴。

    本章完

 第一百一十章 抗疫

    为了控制这瘟疫的传染范围,杨云让县衙在吴县县城中发布告示。建议吴县百姓,暂停大型嫁娶婚姻、寿宴,不举行大型集会,不到人多的地方去,等一系列措施。

    有了杨云的一系列策略,瘟疫的传播速度慢慢降了下来,新增的得病病人,慢慢减少了。

    但是,现在摆在杨云面前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治疗这些已经患病的病人,杨云用心开出的药方。在县衙让县兵们熬成中药,给这些患病的病百姓服用后,许多人的病情得到明显的好转。

    有一些症状比较轻的老百姓,甚至已经慢慢康复了。但是,对于一些重症病人而言,这药的效果,还不够明显。这几日,来又有好些人,没有人熬得住,被病魔带去了生命。

    这些死去的病人,虽然大多数是一些,抵抗能力较弱的老人,但是这也给杨云很大的挫败感。

    目前这种情况下,杨云只的硬着头皮,继续进行研究。在和县城中一些经验丰富的大夫讨论之后,杨云调整了一些药材,并且加大了用药的剂量,这样一来,效果明显好多了。

    又有一批病情较为轻微的病人被治愈,还有一些,十分严重的病人病情也在慢慢好转。看到这一现象,杨云和一起忙碌的这些大夫们,终于露出了笑脸。

    但是新的麻烦又接踵而至,吴县虽然处于大山之中,各类药材的储备非常丰富。但是面对着数千人大面积的,染上了瘟疫,药材仍然开始吃紧了。

    由于药材供应不足,医馆的大夫们只得减少了,病人的用药剂量。这样一来,药效又差了起来,一些病情已经慢慢好转的百姓,他们的症状又出现了反复。

    杨云找来了钟文睿,刘远以及姚侠等人,和他们商量如何寻找药材这一棘手问题,最后大家集思广益,有了这样几个思路:

    第一,充分发挥吴县百姓的积极性,让他们把自己家里存着的草药都拿出来。

    第二。鼓励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到山中去采药。

    第三,发动吴县本地的商人,以及来往于吴县之间的外地商人。让他们在附近几个州县高价收购,治疗瘟疫的各种草药。

    可以为亲人和县里的乡亲治病,县衙还要支付银子。老百姓们的积极性很快的被调动起来,家里有药材的,纷纷把他拿出来送到县衙。一些身体好身材还算矫健的年轻第一时间,到了山里,四处收集需要的药材。

    所有商人也行动起来,这种既可以挣到银子,又能为自己的亲人和县城的老百姓解除身上的痛苦,这样一举两得的事情,谁不愿意去做呢?在各方的努力下,很快筹集了许多的草药,终于暂时缓解了缺少药材这一 棘手的问题。

    与此同时,由于这疾病具有很大的传染性。许多老百姓听从县衙的建议,待在家里没有出门。可是这样一来,他们就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了经济收入。

    杨云到吴县这两年多时间里,吴县的老百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勉强摆脱了要饿肚子的局面。但是像目前这样待在家里,家里的存粮很快吃完了。待在家里可能不会被病情传染。但是,长久这样下来病倒是没被染上,但又要会面临被饿死这一难题。

    正在老百姓们心中十分纠结的时候,他们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县衙外摆起了十几口大锅。衙门为大家熬了许多粥,实在坚持不下去的百姓,可以 到县衙门口领一碗粥充充饥。

    前去领粥的老百姓,惊奇的发现。在施粥的大棚中,每日都有一个长得十分漂亮的少女,拿着勺子把一勺一勺香喷喷的粥,倒进百姓的碗里。

    看这个少女的穿着打扮和气质,应该是一个出自大家庭的女子。百姓们想到,这应该是哪一个,富户的女儿或者是哪个官员的亲眷,心血来潮来凑凑热闹吧。

    可是让这些百姓们惊奇的是,每天去领粥都能遇到这个少女。从早到晚,她几乎一直待在那里,每天做着同样的动作,似乎一直都不知疲倦,她那漂亮的脸上,总是带着甜甜的微笑,将一勺一勺的粥送进百姓的碗里。

    每日到最后的时候,这个美女的少女总是因为疲劳,满头是汗,头发也有些凌乱。但是,在吴县老百姓的眼中,这一个天使般的善良少女,永远是最美丽的。

    有好奇的百姓,向旁边的士兵们打探这个少女的身份。结果得到消息让他们大吃一惊 ,这个少女竟然是吴王的王妃,他们心目中神一样的白莲教教主杨云的夫人。

    经历了最初的好奇之后,百姓们也就释然了。也只有这个爱民如此的吴王,只有这法力无边,又慈悲济世的白莲教主,才配拥有这美丽而善良天仙般的女子。

    在来吴县之前,池丽还有一些担心,要来到这一个离自己父母千里之外,人生地不熟的偏远县城。但是由于自己的爱人在这里,她终于下决心来到这里。

    可是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池丽很快爱上了这个地方。这里漂亮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蓝天白云,天空中的鸟儿,林中的飞禽走兽无一不是她喜欢的。

    但更让她有兴趣的还是,吴县这里善良的老百姓。这里虽然贫穷,但是百姓们都很淳朴,她每日来的粥棚里给百姓送粥,都能看到大家感激的目光,听到他们感激的话语。

    起初,她纯粹是感到好奇,也想为自己的丈夫做一些事情,让他进一步受到吴县百姓的爱戴。但是看着老百姓们感激的目光,听着他们,发自肺腑的一些话语。池丽感觉,自己这样做十分有意义,他体会到帮助人的快乐。

    从小到大,池丽一直待在西京城里,尚书府里随时有下人陪伴的,这种感觉是她从来没有体会不到的。

    感受到这些之后,池丽像一只快乐的鸟儿,它觉得自己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劳动有了意义。所以,她坚持每一天都来到这里为贫苦老百姓,送来一些,帮助他们维持生命的稀粥。

    一段时间来,杨云开始犯愁了。这么多的百姓得病需要大量的药材,还有贫困老百姓,面临饿死的边缘,县衙有开仓放粥,这么大的开销,纵然是西京城中无影卫源源不断的送来银子和粮食,县衙今年的税收也多了一些。但是,如今也有些入不敷出了。

    池丽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孩儿,当她听到,杨云和他的手下讨论此事的时候,她将自己从京城带来银两全部交给了杨云。还变了一些自己带来的首饰,让杨云换成粮食和药材,帮助吴县老百姓渡过难关。

    对于池丽的善意,杨云首先想到的是拒绝。自己终日在县城中忙碌,没有多少时间来陪着自己的妻子。可是这个善良的女孩子,不仅没有怪自己,反而要他拿出自己的嫁妆来帮助自己。这一切一切,都让杨云十分过意不去。

    但是他最终还是没有拗过,态度很坚决的池丽,于是这些银两和首饰换来了很多粮食和药材。这一消息很快在吴县的百姓中传开,城中的一些富户们听到吴王妃,竟然将自己首饰都变卖了,换取了粮食和药材,拿来帮助吴县的老百姓。

    于是乎,吴县许多富商和地主家里的女眷们,要么本着怜悯之心想帮一帮贫苦老百姓,要么想博得吴王殿下的好感,或者是在百姓中提高自己的声誉,纷纷捐物捐粮。

    还有些人也学着池丽的样子,到粥棚亲自为老百姓,煮粥盛救,帮助贫苦百姓共渡难关。

    这一切一切,让杨云和吴县的众宫员松了一口气。就在县衙觉得捉襟见肘的时候,县城的富户们送来的这些东西,虽然不是很多,但可以让县衙多支撑很长时间。

    有了药材,有了粮食,一却就好办多了。生病百姓的病情慢慢得到了控制。越来越多的轻症病人,恢复了健康,还有许多重症病人,病情也得到了控制。

    县衙通知梁庆去县衙附近接人的时候,梁庆还有些不相信。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父亲因为这疾病离开了这个世界。把母亲送到县指定的位置,单独居住的时候。梁庆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这一次也许是和母亲的永别。

    现在县衙居然来人说自己母亲的病已经好了,可以回家了,当梁庆见到自己母亲的时候,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放了下来。

    母亲看着身体有一些虚弱,但是精神状态总体还是不错的,看得出来。他的病的确已经痊愈了。回家之后只要,稍微吃好一点,多多休息,很快就能恢复元气。

    接回母亲之后,年轻第一次,为自己是吴县人而感到骄傲。这么多年来,官府总是盘剥老百姓,但自从来了这吴王殿下。他确确实实在为大家着想,近几年来,吴县的老百姓生活快乐多了,这些快乐,就是吴县的主人,这个年轻人给他们带来的。

    本章完

 第一百一十一章 难民

    和梁庆想法相同的吴县老百姓还有许多,他们也在心里把这一个年轻人当做了自己的恩人,自己的亲人。照现在的情形看,如果有人做出对吴县不利的事情,也许不需要杨云发话,老百姓们都会主动地团结起来,誓死捍卫这片土地。

    大量的病人病情好转,大大降低了吴县老百姓对这次瘟疫的恐惧。患病的人越来越少,县衙解除了让老百姓们待在家里的禁令。

    大家纷纷走出家门,努力行动起来。因为这一次的瘟疫,好多人家里没有经济收入,家里已经入不敷出了。幸好县衙时不时的还会拿出粮食,搭建粥棚,使得整个吴县没有一个被饿死的百姓。

    这一点让吴县老百姓感觉十分幸运,因为这次瘟疫,已经传播到吴县周边几个县城,这些县城中已经出现了许多病死,还有因为贫穷饿死的百姓。

    现在终于解除禁令可以出门啦!大家纷纷行动起来。开始为生计奔波, 要把前一段时间的损失补回来。

    “唉!老啦,老啦,身体不行呐!没想到病的这么重,我以为这一次 会去见阎王爷了,没想到还能捡回一条命。”病情得到控制的郭龙,见吴王殿下冒着被传染的危险,到医馆来看望自己,心里十分感激,但却没有说出来。

    “呵呵,您可是我们吴县的支柱啊!就算阎王爷亲自来,我们也要和他拼一拼,将你从阎王爷手里夺回来。”杨云笑着说道。

    “郭爷啊!我们县城十分需要您,您老生病这一段时间,可把我给累坏啦!你老要快点康复,钟某也得找个机会偷偷懒啊!”一旁的钟文睿笑着说道。

    在这一次的瘟疫中,杨云十分满意自己势力中最核心的这几个人。在危险面前,这些人中,没有一个人想着要逃离吴县,一直努力团结在杨云身边,帮助吴县的老百姓摆脱病魔的折磨。

    有的跑上跑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