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130部分

刘备的日常-第130部分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紧紧拥入怀中,二人依偎着走进天梯。

    刘备低头看去,娇妻耳垂仍有血迹。淤血似从脑际排出。虽已六神归位,刘备还是不敢大意。这便唤醒婢女,叫来家中侍医。为公孙氏细细诊治。

    楼上动静,吵醒了楼下的母亲。听闻公孙氏重拾真我,这便登楼察看。

    五官虽同,气质却今非昔比。光华流转,玉色琉璃。浑身上下有一种无法言喻的灵动之气。

    母亲含泪点头,口中念念有词。从生死一线到转危为安。如何能不替她欢喜。

    几位侍医诊脉后,互相低声耳语。跟着齐声说道:“恭喜主公,太夫人。夫人已与常人无异。”

    刘备母子终于安心。

    公孙氏大病初愈,将将安神,自然倦怠无比。不等侍医诊脉完毕,便酣然入睡。呼吸绵长,气息平顺。料想并无大碍。刘备送母亲回房歇息,自己却不敢大意,守在娇妻身旁。可架不住成婚这一日操劳。困意袭来,不觉也沉沉入睡。

    “夫君?夫君?”一夜深眠被无端吵醒。待刘备朦朦胧胧的睁开双眼,公孙氏正满面羞红,语带急切的说道:“快醒醒,要来不及了。”

    一夜醒来,便是成妇礼。成婚后的翌日清晨,新妇早起、沐浴,端着盛有枣、栗和腶修的竹器到公婆寝门外等候。母亲怕是早已在房内等候。日上三竿还不起床,可是大大的失礼。

    公孙氏岂能不又羞又急。

    母亲就在楼下。不急。

    见公孙氏无恙。

    刘备伸了个懒腰,便又歪歪的倒了下去

 1。123 温泉别馆

    妇见舅姑、妇馈舅姑、舅姑醴妇。一整套的礼仪走下来,已近午时。公孙氏不但侍奉母亲,还有两位义母家亦是如此,不曾失礼。

    结义堪比结亲。

    时人重诺。义父母亦是父母。

    公孙氏大病初愈,又受新创。行走颇为吃力。愉不觉得。一觉醒来日上三竿,急羞之下亦未能觉。待礼成,浑身一松,顿觉酸痛难当。强撑着挪到无人处,遂被刘备抱回。公孙氏生怕一路上遇到婢女侍卫。不禁埋首夫君胸前。心中砰砰乱跳,个中滋味,只有她能体会。

    长桌宴连摆三天。刘备宴请大儒宗亲、侯府家臣、州郡宾客、北地公孙。最后与民同乐,不醉不归。

    三日长桌宴,遂成惯例。

    黄门令左丰醺醺而回。带回临乡侯许多回礼不说。自个也得了株一尺来高的珊瑚宝树。此乃邑中蕃商所献。金银常见,奇珍难求。刘备将珊瑚宝树赠与左丰,足见情义深厚。

    黄门令恋恋不舍,依依惜别。

    即是御赐之物,也就没有了逾制一说。除了许多王侯用度,还有采女数十人。充斥伴宫,也多些人气。

    听闻刘备娶妻,陛下忙问,是不是公孙氏?

    恩师答曰,正是。

    陛下甚是欣慰。这便赐下许多宫中之物,还让与刘备交善的黄门令左丰亲自送达。临乡侯起于微末,却不舍糠妻是其一。结亲如结盟。朝廷与蕃邦四夷亦行和亲,皇帝又岂能不知结亲的重要。临乡侯若是与世家豪门结亲,世人亦不出意外。然而,却与孤苦无依的公孙氏结亲。却出人意表。说明,临乡侯并无结党营私、觊觎皇位的野心是其二。

    于公于私,于家于国。陛下岂能不欢喜。

    公孙瓒乃是少时好友,又是同门师兄弟。不算外人。辽东公孙度,此人亦来历非凡。公孙度,字升济,辽东襄平人。少随父迁居玄菟郡,初为玄菟小吏,建宁二年169年,继升尚书郎、冀州刺史,后因谣言免官。今赋闲在家。

    宴请北地公孙时,刘备与之交谈。见多识广,堪称豪雄。又乘机进言,说,有子公孙康,想入学楼桑。

    刘备欣然点头。

    徐荣亦是辽东人氏。两人一叙,竟是同乡。公孙度甚至欣喜,滞留邑中时与徐荣颇多走动。徐荣乃是少君侯麾下宿将。少君侯又是北地第一豪强。有大功于社稷,且又颇得圣恩。甚至结婚,远在洛阳的圣上都特意遣使来贺。足见一斑。

    结好徐荣,便是想结好临乡侯。

    若能有临乡侯为其进言,官复原职亦不是不可能。

    刘备岂能不知公孙度之心。既是豪雄,乱世之中便可保一地百姓平安。正如辽西太守赵苞。公孙度若为辽东太守。天下大乱时,北疆可定。想到这里,刘备又把赶来道贺的田韶,介绍给公孙度相识。

    田韶乃是辽东数一数二的豪商。能得他的支持,公孙度复起为官,必然水到渠成。

    公孙度焉能不知田韶大名!刘备既有心撮合,二人又岂能不心领神会。宾主皆欢,其乐融融。

    赶来道贺的北地公孙,刘备皆奉上厚礼送归。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刘备只一句天下一家,便赶来相贺。所求,又岂是侯府金银。

    天下公孙遂成临乡侯新典故。

    相传。吕不韦问父亲:“耕田的回报有多少?”答曰:“十倍。”又问,“经商又可得几倍利?”答曰:“百倍。”再问:“若立一个国君,可得利几倍?”答曰:“无数倍。”吕不韦感慨道:“我要建国立君,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后结识秦流亡公子赢异人,并资助其回国即位,又将宠妾赵姬送给赢异人,后赵姬为异人生下一男婴,取名嬴政,便是后来的秦始皇。或有人说,其生父其实就是吕不韦。

    商人逐利。若能有无数倍的利润,田韶该当如何?

    辽东乃是边陲重地。南临渤海,北有夫余。东有高句丽,西有鲜卑。大乱将至,非豪雄不可守。攘外必先安内。待刘备扫平黄巾、诸侯之乱,再击外虏,重开西域都护府,大事可定。

    十里长席虽撤,邑中仍酒香漫溢。

    年前稻田大熟,年后又喜事不断。自北伐归来,边疆甚是太平。阎柔、阎志兄弟,年前各为南匈奴和右北平乌桓,广种苜蓿百万顷。年后南匈奴已有消息传来。苜蓿喂食牛马,皆膘肥体壮。堪称精料,远非一般牧草可比。这是自然。不然也不会号称牧草之王。

    南匈奴王又问,临乡可有稻草出售。

    辅以稻草青储,苜蓿久放不坏。且牛马也不能光料,空养肥膘,亦多害少利。匈奴王这才来求购。

    稻草实在是太有了。

    这便命人将囤积在各处的稻草,打包装车,源源不断的送往南匈奴。稻草换苜蓿,又成了一笔新交易。

    趁着稻作开始前的空闲,刘备携娇妻,前往益昌山中温泉馆。美其名曰:度蜜月。

    关于“蜜月”的来历,有两种传说:蜜月起源于英国古代条顿族的“抢婚”习俗。丈夫为了避免新婚妻子被对方抢回去,婚后立即带着妻子到外地去过一段旅行生活。在这段旅行生活中,每日三餐都要喝当时盛产的由蜂蜜酿成的酒,后来人们就把这段日子称为蜜月。

    刘备初尝禁果,有些情难自禁。少时广食豺狼虎豹,蛇胆鹿茸、虎鞭驴钱更不知生啖下去多少。北伐一战,体内强悍基因嗜血而醒。如今,另一种强悍基因,亦嗜血而醒。

    怎叫一个英姿勃发,器宇轩昂了得。

    公孙氏竭尽所能,亦一溃千里。

    中庭楼高,楼桑地窄。夜夜笙歌,怕惊动左邻右里。这便携娇妻前往人迹罕至的深山,在温泉别馆内翻云覆雨。快活似神仙。

    公孙氏大病初愈,将将理清自己的记忆线。虽然一身二主皆是假,与刘备感情却是真。这些深刻的记忆,并未消失抹去。更被融合在一起。成就了如今国色天香的公孙妍。

    刘备甚至有一种感觉。

    曾经的剑绝,只怕又上一阶。剑术已冠绝天下。

    公孙妍重拾往昔记忆。刘备方知因何身逢大难。

    名动京城的剑绝,与王越一战时。两人双剑崩折,王越使出空手入白刃,公孙妍本可反击。却不忍断其手,乃至落败。身受重伤,名落千丈。半生所得,皆化为乌有。从此人格分裂,一身二主。

 1。124 明以照奸

    夏,四月,江夏蛮反。

    春分刚过,临乡上下便备耕、通渠,开始了新一季的稻作。上计掾陈逸已核算过,今季要育足够五百万亩水田所需的秧苗。

    且五百万亩,还是保守估计。

    南部诸城,容城已有旱改水田六十万亩。南关城三十万亩。益昌、平曲,各有约百万亩。合计三百万亩。北部诸城共计一百五十万亩。还有正在督造的南广阳城。南广阳城居于南巨马水岸,支渠四通,可得百万亩水田。

    按照以往经验,连造城加圩田,且又不能误农时,故而,抢在插秧前只能圩田五十万亩。

    如此相加,便是五百万亩秧苗的大致来源。

    陈逸等人自不会是错。

    只是少算了南部诸城,尤其是靠近东西二淀的容城和益昌,刘备已命人围泽造田。前些日,卢节和卢俭遣人来报。或可再得良田各二十余万亩。

    刘备遂告知陈逸,以五百五十万亩秧苗计。

    两位家丞又来上报。言,开春以来流民纷纷北上。又有塞外鲜卑不断南下。临乡人口今年或可破百万。少君侯辖地三百里,人手充足,机械齐备。以备无患,不妨育秧六百万亩。

    刘备欣然点头。定下了六百万亩的总数。

    一亩秧苗廿亩田。

    就是说,秧田一亩能插秧二十亩。今年光是育秧,就需三十万亩良田。临乡北部诸城,户户已能自行育秧。南部今年刚改水田。对稻作一窍不通。刘备便命督亢和郦城农人,代为育秧。二城百姓皆来自稻区。精于稻作。君侯一声令下,农人齐声应诺。

    临乡侯从不白用人。

    代为育秧,种子、人工等费用,皆足量支付。

    听闻刘备五楼书房有临乡的全地形模型图。学坛四位祭酒言道,何不在大藏书阁另行仿造一座。

    刘备领悟其深意。这便命苏伯在学坛顶楼藏书阁,依样打造一幅临乡时局模型图。供学子阅览。

    河流走势、山川地貌,城郭模型,沟渠纵横,田埂阡陌,一目了然。

    上计掾陈逸已估算过,临乡一地,足可辟水田一千万亩。以亩产六石计,年可得新谷六千万石。折成督亢粳米,为四千两百万石。可养壮劳力一百九十万余。以一家老小计,足可养民五百万。

    乃是大汉十分之一的人口。

    临乡不过三百里。

    如此大量聚集的人口,预防瘟疫是头等大事。水洗、水暖等卫生设施的引入,还有医馆病舍的不断建造,正为防患于未然。如今何止楼桑户户院中有药圃。郦城亦是如此。就连督亢重楼大平座上的缶景内,亦广种草药。

    万能神药板蓝根,终于被刘备寻到。

    原来。所谓的板蓝根,便是靛蓝根。而靛蓝,是时下最常用的一种蓝色燃料。荀子名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说的便是此染蓝技艺。

    药圃的建造,也被侯府良匠不断改进。本用于防火的喷淋设施,亦移入药圃,用来给药材喷淋浇水。家中锅炉房的暖气亦能通过陶管输送到圃内。一年四季,皆可种植草药。一些常用汤药,临乡已足量储备。再无缺医少药之危。

    时下治病,药剂不过是辅助。减缓病症,从而使病人能正常进食,轮回五谷。凭借自身的免疫力,来消灭病灶。时下人类的基因,不要太强大。小一小的病,何须用药。扛扛便能痊愈。若遇恶疾,便是宿命使然。

    医用酒精可用于外创消毒。体内消炎,几种常用草药也足够。

    楼桑良医虽多,却无人能及华佗。刘备数年前已命贩货大江南北的宗人,四处寻找。不求久居楼桑,只求能广收门徒,传授精湛医术。至今杳无音信。不着急。终归能寻到。

    先前险入不敷出,不敢再暴兵。如今辖地三百里。有南北十余座大小城池。一万余人马,捉襟见肘。刘备便令义父再募刀盾手、长枪手、长弓手,盾弩手,合计三千人。与原有精兵打散后重组,在演武场训练,准备驻防南部数城。

    不用多,每城一千人足以。

    随着南港仓、东港仓、南关仓,数座百万石粮仓督造完毕。刘备这便择吉日,拜大兄刘为城仓令,秩六百石。亦擢升二兄刘武为秩六百石军曲候,兼领城仓尉。管理临乡下辖的各处粮仓。

    三座粮仓,需各级官吏三百。皆来自楼桑学坛。大儒崔寔不禁苦笑,学堂刚刚坐满,又被一网打尽,只剩童子两三只。若再来几座粮仓,学坛便无人可用。

    没办法,论治民理政,崔寔自是第一。故而低级官吏多出自他门下。

    也正因如此,临乡子弟多半投到崔寔门下就学。学成便可出仕。不求高官厚禄,只求能养一家老小。

    便是斗食小吏,一年也有数万薪俸。加上门市、稻作,各项收入,细算下来,甚是丰厚。

    单单五十亩良田,鱼、米两项合计,一年有十万钱的收入。再加上门市租金,为吏薪俸。一年可得二十万钱。除去税赋、庸金等各项开支,非但温饱无忧,亦可称富足。

    天下多灾,州郡皆有齐民流离失所。异地乞食,成为流民。临乡非但风调雨顺,尚有余力容纳流民。且汉、胡、蛮杂居,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皆倚仗君之德。

    “人君之德,莫大於至明,明以照奸,则百邪不能蔽矣。”

    传言临乡侯灵秀天成,乃天家麒麟子。自有诸神庇佑。

    临乡官吏,侯府家臣,有功之民。开春后陆续迁往临乡城。各地空出的宅院,刘备没有收回,皆算做各家的私产。可自行售卖。许多人家是分期购买。出售前付清欠款,亦或是将欠款转给新户,皆可。当初作价十万的良宅,竟卖出数百万高价。且购买者多是北地豪商巨贾。可见临乡之繁华兴盛。

    落户临乡,好处太多。除了生活诸多便利,享受从就学、就医、就业等各种福利。临乡侯兵强马壮,更能护一家老小平安。才是关键。

    如前所说。大乱将至。若不能举家避入豪强,形势危矣。

    北地堪称豪强者,临乡侯自当位居第一。

 1。125 赛马效应

    继太史慈之后,赛马场又来了位强人。连赢数场,连续将月、季冠军收归囊中。长相虽比不上太史慈,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