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176部分

刘备的日常-第176部分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句话说。随船而来的,还有两百套吞光秘环鼍龙具装铠,一百套吞光秘环绣衣甲!

    此甲,饶是追魂弩亦无法破防。

    所谓秘环,乃是多层细密锁环之敬称。最初的镶环甲,锁环乃是一个个规整的圆环,然后互相串联嵌套,编织成甲。而经将作馆升级改良后的新式锁环,不再是规整的圆,而是扭曲串葫芦造型。类似后世的龙骨绞丝链。每个串葫芦形状的钢环,立体编织后,等于双层镶环。且经细密拉丝后,重量却并未增加多少。

    双层龙骨绞丝锁环,辅以双层微晶搪瓷釉粉髹漆革甲。三百套吞光秘环具装铠,防御力暴增数倍。

    相同的技艺,自然也用到了绣衣甲上。

    专为装备绣衣吏的追魂弩,亦制造完毕。

    贾诩、李儒二位主簿商量后,这便联袂来报。言,想将各自宗族,尽数迁往临乡城。

    这是要将全族老小,一家性命皆绑上刘备的战车啊。刘备大为感动。如何能不答应。这便去信舟行天下的辽东豪商田韶,托他协助两家搬迁事宜。

    话说,刘备比较了楼桑的搪瓷札甲和陛下御赐给两位义弟的鱼鳞甲。

    与刘备印象中神似鱼鳞,坚如龙鳞的鳞甲不同。

    时下的鳞甲,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鱼鳞重甲。只能说是札甲的改良。且和札甲类似,也是用绳将甲片编缀在皮革上,相当于在革甲之上,又覆了层铁片,制作工序并不算复杂。防御力嘛,比吞光神铠差远了。便是吞光秘环甲,亦远胜时下鳞甲。

    真正的鱼鳞重甲,要到盛唐才得以成型。

    还是通体一色的札甲看着霸气。且搪瓷甲片后的复合垫片,亦被将作馆改良。增加了编织层数和细密度。且减轻了重量。

    正如先前所说。刘备只需给出神鬼乱舞的设计图板,将作馆内的匠墨,便能不断完善,固化成一种可以传世的技艺。

    实在是太强大。

    对于头盔,将作馆亦有加强。时下并无一体铸造的铁制头盔。皆是甲片编缀的铁胄。将作馆除了改进甲片的大小和材质,最大的升级便是在内部用钢结构进行加固。增加了铁胄的整体结构强度,不易变形。大大加强了抵御钝器重击的能力。

    整个临乡,都在为刘备西进通路,全力以赴。

    刘备自己也无暇他顾。整日与两位主簿、张猛等人研究西域山川地貌,事态时局。

    这日,黄门令左丰再次登门。

    刘备见他神情颇多异端,这便屏退左右,细细询问。

    左丰悄声言道:君侯可知郁林珊瑚海市?

    刘备这便摇头:未知也。

    原来,郁林郡有一个珊瑚海市。乃是海客买卖珊瑚的地方。市中有数株人形珊瑚,通体碧绿,一株有数十枝丫,枝间长满绿叶。大的高五六尺,最小的也有一尺多。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郁林郡进献了一个“珊瑚妇人”。武帝命人植于南宫却非殿前,宫里戏称为“女珊瑚”。

    这株女珊瑚一直枝叶繁茂,今年去忽然枯萎。宫中早有风传,近日更谣言四起。言,珊瑚妇人乃应两位太后。若珊瑚妇人枯死,则两位太后中必有一位命不久矣。

    刘备听完,久久不语。

    重重疑点,何其多。

    绿色人形珊瑚。珊瑚不应该都是红色么?

    此其一。

    珊瑚树必生海中。如何能在陆地存活?

    此其二。

    元封二年乃是前汉武帝时年号。前汉定都长安。郁林郡进献了一个“珊瑚妇人”为何栽在了洛阳南宫却非殿前?

    此其三。

    刘备先从最大的破绽问起:前汉进贡,为何栽在洛阳?

    黄门令左丰答曰:元封二年,武帝“东幸缑氏,礼登中岳太室。”又亲登缑氏城,看“仙人遗迹”。缑氏城距时为陪都的洛阳很近。武帝便是在洛阳南宫,见的郁林使者。于是便把珊瑚妇人,栽在了却非殿前。

    原来。据史记封禅书上载:“公孙卿候神河南,言见仙人迹缑氏城上,有物如雉,往来城上。天子亲幸缑氏城视迹。”

    和仙人遗迹类似,珊瑚妇人也属祥瑞。故而趁武帝东幸缑氏瞻仰仙人遗迹时进献,正当时宜。

    疑点去其一。

    刘备便又问道:少令此来,是陛下所遣,还是两位太后所遣?

    左丰答道:奴婢乃是受窦太后所遣。

    刘备顿时醒悟。窦太后必是想借机询问与母亲相见事宜。

    知刘备即将西行,归期未定。若不赶在刘备出征前,与母亲相见。窦太后如何能安心。

    思前想后,刘备这便回道:既与仙人相关,便不可寻常待之。我倒是识得一位仙姑,不妨请她入宫一观?

    左丰大喜:如此甚妙。

    稳妥起见,刘备又言道:白马寺的高僧,不妨也请去一观。

    左丰欣然点头:奴婢这便去办。

    送走左丰,刘备不禁长出一口气。

    真天助我也。

 1。74 唐突佳人

    此事看似玄妙,然确有记录。

    述异记:“郁林郡有珊瑚。海客珊瑚处也。珊瑚碧色,一株株数十枝,枝间无叶。大者高五六尺。尤小者尺馀。蛟人云,海上有珊瑚宫。汉元封二年,郁林郡献珊瑚妇人,帝命植于殿前,谓之女珊瑚。忽柯{枝叶甚茂,至灵帝时树死。咸以为汉室将衰之征也。”

    然而。刘备曾赠送过一株一尺来高的珊瑚树,给左丰。左丰自当知晓珊瑚树的长相。

    酉阳杂俎物异:“汉{上林苑积翠池中珊瑚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上有四百六十二条,是南越王赵佗所献,号为烽火树,夜有光影,常似欲燃。”

    至少前汉时,时人便见过珊瑚。

    至于郁林郡进献的一株通体翠绿的“珊瑚妇人”,或称“女珊瑚”,究竟是什么。史上并无记载。

    于是,整个故事听上去,玄而又玄。

    如前所说。时人深信天人感应。并深深融入生活。于是这株长相奇特的女珊瑚,真就成了祥瑞之物。枯荣与否,被赋予了神化的意义,视作某种征兆,或是上苍的示警。

    今忽枯萎,谣言四起。于是珊瑚妇人便隐隐指向了两位居深宫中的贵妇人太后。又因这株珊瑚树,栽在南宫却非殿前。指向更加明确。乃是被禁锢在南宫云台的窦太后。

    屏退左右,室内只有七位小姐姐。刘备这便让绾儿姐打开密室。拜见女道和诸母。

    密室靠预留的孔径通风透气。透光亦可,水洗齐备。只是与寝室隔离。刘备的日常起居,密室内并不知晓。

    刘备这便将珊瑚妇人之事,娓娓道来。

    诸母曾徒往比景。对郁林郡珊瑚海,略有耳闻。可佐证确有陆上绿色珊瑚树。

    这倒是奇了。

    女道言道:“你可是想瞒天过海,引我入宫?”

    “然也。”刘备这便点头道:“且不知宫中可有人见过姐姐真面目?”

    女道轻轻摇头:“无人见过。我自幼深居简出,修行道法,这才躲过灭门之灾。如今物是人非,除了身边至亲之人,已无人知晓。”

    “如此”刘备一声叹息。窦大将军满门伏诛,字字血泪。甚好二字,又如何能说出口。

    “弟弟且带我入宫。”女道却早已看开:“或许了结了浊世牵绊,方能羽化升仙吧。只是弟弟要想清楚,一旦让我露面,又该如何安排后事才好。”

    听闻要与女儿相见,诸母不禁泪流满面。

    事不宜迟。刘备这便去安排。

    想了想。便又经后院覆道入马市胡姬酒肆。出门后,径直前往马市客舍。

    楼上甯姐姐独居的精舍前,刘备轻轻叩门。

    “何人?”人在。

    “甯姐姐,是我。”刘备隔门答道。

    “稍等。”

    须臾,便有侍女打开房门。刘备脱鞋入室,甯姐姐正在抚琴,案前却端坐着一位贵公子。

    见刘备入堂,女主人和贵公子纷纷起身相迎。

    “参见君侯。”贵公子声音轻柔如絮,贵气十足。

    “阁下是?”刘备这便回礼。

    “鄙人扶风侯殷,字元广。”贵公子笑答。

    似乎没有印象。刘备这便笑道:“不知侯公子亦在,刘备唐突了。”

    “无妨。”女主人笑道:“有道是择日不如撞日。二位既来,且共听我抚琴一曲。”

    两人这便就坐,聆听琴音。

    一曲终了,贵公子这便告辞离去。

    待房内只剩二人,见刘备迟迟未曾开口。女主人这便说道:“侯公子此来”

    刘备笑着打断:“无妨。甯姐姐如何行事,自有道理。你我之间,又何须解释。”

    “也罢。”女主人轻轻点头:“且说,小弟此来,又是为何?”

    刘备这便将前后诸情捡紧要的,细细道来。然后问道:“一旦女道姐姐现身,便无法隐居我府中。甯姐姐可有合适的地方,另行安置?”

    女主人并未回答,而是问道:“南宫珊瑚妇人枯败将死,此事我亦早知。不瞒小弟,多日前便有宫人来问。只因不知如何救治,故一直未应。小弟要带她入宫,可有把握?”

    是了。甯姐姐乃是太平道中人。太平道今已遍布大江南北,便是洛阳禁中也颇多信徒。

    诸如这些玄而又玄的奇人奇事。必然比刘备先知。

    甯姐姐言下之意。窦氏女道乃是打着救治珊瑚妇人的幌子入宫。事若不成,必受牵连。

    刘备这便问道:“甯姐姐可知,这珊瑚妇人究竟是何物?”

    “我亦未曾亲见,如何能知?”

    明白了。正因无绝对把握,所以当宫中信徒来求太平道时。甯姐姐并未回应。

    道理都懂。

    不去施法,和施法无效。完全是两码事。

    一旦出手,却没救活。太平道苦心经营得来的神仙气,立刻散去大半。同样的忧患,对刘备也适用。

    刘备号称麒麟子。若冒然出手亦未能救活这株女珊瑚树。人望必将受损。

    刘备先前却没有想到这些。经甯姐姐一提醒,这才明白事关重大。

    “如此,待我先入宫一观。”刘备想了想道。

    “此乃上上之选。若无必胜把握。反倒不宜将她引入宫中。”甯姐姐最后说道。

    又说了些闲话,刘备这便告辞离开。

    起身时,素纱遮面的女主人,似欲言又止。可直到刘备出门,亦未曾出口。许久,悠悠的琴音便又从指间响起。

    刘备在门外微微顿了顿,这便转身离开。

    只身返回胡姬酒肆。下意识的扫过大堂,却见曹操正在自斟自饮。

    刘备一愣,此时不应该上早朝的么。曹操除了那晚宿醉未醒,从未缺席过朝会。

    “孟德何故在此独酌?”刘备这便近前一问。

    曹操闻声抬头,这便笑道:“直令人昏昏欲睡的朝会,缺几日也无妨。玄德既来,且与我小酌数杯。”

    刘备这便坐到他对面。

    曹操替刘备斟满耳杯,洒然一笑:“击鞠赛后,已不去菟园习练。菟园一众游侠亦被玄德收归入府。这几日,听闻陛下要拜何大匠为河南尹。袁绍亦忙于前后,不见人影。操,无事可做,甚觉孤单。便在这自斟自饮。”

    刘备笑着举杯,与他对饮:“既如此,孟德何不同去?”

    曹操笑着摇头:“我之出身,玄德岂能不知?何大匠如何能用?”

    确实。宦官和外戚,彼此嫌忌,由来已久。

    但刘备总觉得,曹孟德心中有事。

    并非只为不被重用。

    只是他不说,刘备也不好多问。

    陪他饮了数杯,这便告辞离开。

 1。75 真相大白

    从胡姬酒肆返回府邸。刘备便让史涣遣人去宫门外,捎话黄门令左丰。

    让黄门令找个时间,带他去亲眼见一见那株传说中的女珊瑚,究竟是何方神圣。

    话说。从主簿贾诩处得知此次西行的全部战略后,主簿李儒亦渐渐忙碌起来。三楼书房。他与贾诩互为对手,连日推演。假设各种西域诸情,联手寻找破敌良机。两个智多近妖的人,一门心思的绑在一起。称天作之合亦不过分。收获自然不菲。

    谣言四起,刻不容缓。

    翌日,早朝刚过。左丰便遣亲随小黄门赶来府中。领刘备前往南宫却非殿。

    却非殿在却非门内。东汉立朝之初便是南宫正殿。明帝永平年间,造崇德殿取代却非殿为正殿,直至汉末。

    南宫前汉时便已督造。汉朝实行两京制,或叫陪都制。西汉时长安为首都,洛阳为陪都。今汉以洛阳为都。又以故都长安为西京。再把光武帝故乡南阳立为南都。三国时曹魏有五都。分别是首都洛阳,以及谯、长安、邺城、许昌四个陪都,洛阳称中都,其余以各自方位定京号。

    有都,必有宫。

    故而这株通体碧绿的女珊瑚,才得以种在洛阳南宫却非殿前。

    进宫门,穿宫殿。刘备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女珊瑚。

    和许多奇花异草,沿御道一字排开。安置在殿前广场,一座鎏金青铜缶内的,大型缶景。

    “临乡侯可近前一观。”就在刘备愣神时,黄门令左丰的声音忽从身后响起。

    回头却见刚刚散朝的陛下。这便跪地行礼:“臣,刘备,叩见陛下。”

    “起来吧。”陛下微微一笑:“临乡侯灵秀天成,与这些同为灵秀的奇花异草一样,集天地之灵,食日月之精。方成一时人杰。”

    “臣,亦是阿母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与常人无异。”刘备躬身答道。

    “终归不同。”陛下笑道:“且近前一观。”

    “喏。”刘备躬身后退,转身向缶景走去。

    待刘备见到所谓的“珊瑚妇人”时,不禁会心一笑。细细察看后,又伸手从枝杈下取出盐粒大小的一块凝冰。心中已有计较。

    不过如此。

    后世只闻其名,不知所以然。若非今日亲眼所见,刘备又岂能知晓,被口口相传,神乎其神的女珊瑚,不过是后世寻常之物。

    “临乡侯可有所获?”陛下笑问。

    “陛下。臣或有线索。然慎重起见,最好让白马寺的高僧,及那位仙姑也来一观。”刘备朗声答道。

    “好。”陛下便冲黄门令言道:“速去把高僧和仙姑请来。”

    “喏。”黄门令左丰,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