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200部分

刘备的日常-第200部分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哥,主公让我等见机行事。”麴英一脸急不可耐:“羌人垂涎长安富庶,由来已久。料想,得此良机,岂能白白错过。必起兵来犯。”

    “英弟言之有理。”麴演这便抱拳道:“不知大哥又作何想?”

    麴义笑道:“大丈夫自当保家卫国,立不世之功。虎牙营远去河西,长安守备,我等兄弟责无旁贷。虎牙营已在库中暗留甲胄千件,弓弩、良刀千具。弩矢十万。便是受主公所指。”

    “哈哈!”年纪最小的麴英,难掩兴奋。

    麴演亦道:“羌人逆乱,雍凉皆谈虎色变。然而之对我等兄弟,不过了了。胜之不难。”

    麴义这便点头:“长安已行宵禁。只进不出。我等且暂居大营,切勿走漏消息。待鸡鸣时分,暗中接管城防。尤其是西北诸门,需严防。谨防城中宵小作乱,里应外合,开门揖盗。”

    “喏!”麴氏兄弟齐声应诺。麴演又问道:“大哥为何只说西北城门?”

    麴义笑道:“长安九市,皆在西北。且诸羌挥鞭南下,亦是从北而来。”

    前汉时,长安城西北横门东西两侧,设“九市”。六市在道西,为“西市”;“三市”在道东,为“东市”。此乃一个巨大的国际商贸交易市场。

    聚天下财货,集南北客商。又临渭河,水陆便利。产于江南的象牙、翡翠、黄金,可经江陵北运长安销售;产于中原的丝绸、漆器、铁器,亦经大河运到市贩卖;产自西域诸国的香料、良马、毛皮、乐器、奇花异果,珍禽异兽,亦经丝路输往长安。

    “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便是长安盛况。

    今汉时,西羌逆乱,鲜卑寇边。三辅、长安屡遭战火。长安城虽侥幸保全,却也曾惨遭抄掠。但自从段太尉平定东羌,已坐享十余年太平。丝路时断时续,亦一直勉强维系。加之西凉、北地时有战乱,当地豪族皆迁往长安。时下,长安城又聚拢起全西北之财货。

    着实令人眼红。

    加之段太尉饮鸩而死,虎威不在。赫赫凶名亦随之烟消云散。羌人见利忘义,叛心又起。

    奈何经段太尉之手,族中青壮皆被屠杀殆尽。不比先前家大业大。如今将有起色,仅有的这点家当,又岂能轻易涉险。虽贪鲜卑所贿金银,却更贪生惜命。

    诸羌皆在观望。

    只等有人扯起大旗。再行见风使舵,就坡下驴。是战是和,且看战局走势如何。若汉军势弱,便裹挟抄掠。若汉军势强,便望风归降。如此可立不败之地也。

    只是,刘备又岂能令诸羌如愿。

    上郡,原龟兹属国旧城。

    便有一绣衣斥候,打马入城。直奔戏掾史驻地。

    “戏掾史,东羌已举兵!”

    随匈奴种鲜卑联盟,沿奢延水迁徙此地。一直无所事事的戏志才,闻言奋然击掌:“妙极!”

 1。125 此事拿手

    “传语鲜卑各部,更换匈奴衣甲,依计行事!”戏志才这便说道。

    “喏!”绣衣吏遂去传话。

    待戏志才出帐,鲜卑各部已更换南匈奴衣甲旗号。废城之内。夜以继日打造出的数千辆丁零高车,连同各部篷车,汇聚成庞大车队,正整装待发。

    “主公能否行驱虎吞狼之计,在此一举。”戴上匈奴皮胄,外裹胡袍的戏志才,这便向鲜卑大营走去。

    “戏掾史。”联盟大人纷纷起身行礼。

    “诸大人安好。”戏志才笑着回礼。

    见他一身匈奴人打扮,却行汉礼。诸大人纷纷掩口。

    戏志才诙谐幽默,成大事而不拘小节。又有勇有谋,刚正不阿。虽相处日短,却受联盟大人深敬。

    “斥候来报。北地郡诸羌已起兵抄掠长安,家中只剩老弱妇孺。此乃天赐良机!君侯已来函交待:不分老幼妇孺,一户值万钱。”戏志才先行出价。

    “咕咚!”诸位部落大人齐吞口水。

    羌人贪财。鲜卑又岂能例外。

    便有一大人上前问道:“先零别种亦值此价?”话说,俺们鲜卑婢女值钱,理所应当。这些外看乌漆麻黑,内看黑漆麻乌的杂胡,亦能卖上高价?

    “然也。”戏志才笑答。

    “户又当如何分?”又有部落大人问。

    “也罢。”戏志才早有说辞:“不如十人为一户。”

    “不分男女老幼?”情义归情义,生意归生意。牵扯到利益,定要问清。万一老弱不收,空占车位,不如尽数舍弃,只取妙龄少女。

    “无论男女老幼。但凡是北地羌人,尽可作数。”戏志才窄袖一挥。甚至滑稽。

    “戏掾史,何时启程?”说话之人,两眼血红。能赚多少钱,已算不过来了。

    “先出轻骑,扫清羌人眼线。大军随后开拔。”戏志才微微一笑:“但遇抵抗,尽数杀之。沿途切莫走漏风声。”

    “喏!”诸大人摩拳擦掌,各个眼冒血光。抄掠这种事,游牧民族无师自通啊。再说。鲜卑强盛时,没少随大单于抄掠边郡。轻车熟路,各个皆是行家里手。

    别的不行。这个活,咱拿手啊。

    如今重操旧业,怎就还有点小兴奋呢。

    长安城。

    汉长安城,始建于惠帝元年前194年,为版筑土墙,高三丈余8米,下宽七丈余16米。东墙长十四里余5940米,南墙长十五里6250米,西墙长十里4550米,北墙长十四里余5950米。各宫之间架飞阁覆道相连,宫人彼此往来,外人皆不得见。全城共有城门十二座。每门并开三门洞,又通三条门道,且与城内三条大街相连。

    东面自北而南为宣平门、清明门、霸城门,南面自东而西为覆盎门、安门、西安门,北面自西而东为横门、厨城门、洛城门,西面自北而南为雍门、直城门、章城门。

    河西第一雄城,气势自是恢宏。

    横门内外,便是九市所在。

    “长安市有九,各方二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致九州之人在突门。夹横桥大道,市楼皆重屋。”

    后世考古,长安九市为:东市、西市、南市、北市、柳市、直市、交门市、孝里市、交道亭市。其中,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在长安城内,合称四市;其余五市在市郊,如柳市在城西昆明池南,直市在渭桥北,交门市也在渭桥北,孝里市在雍门之东,交道亭市在便桥东。

    城外诸市不急。

    先破城门,入城抄掠。待返回时,将城外诸市财货尽数掠走,再将市中重楼付之一炬。阻挡追兵,销毁证据。可谓轻车熟路。

    此事拿手啊。

    汉家高楼林立,着实令人眼馋。可惜带不走,便只能付之一炬。反正待下次再来又已造好。烧之不尽,尽皆烧之。但烧无妨!

    横门内。商家早早关门闭户,各自戒备,小心提防。

    虎牙大营西进,恰逢谣言四起。城中人人自危,风声鹤唳。这才记起,威震北疆的临乡侯亦多日未曾露面。风传已与虎牙营军同日西去。足见河西情势危急。这可如何是好。京兆尹又行宵禁,只进不出。家家户户开始积水屯粮。谨守门户,以备万一。

    鸡鸣时分。

    距离横门颇近的一家商肆。便有数百黑衣人,破墙而出。在纵横的街巷间快速穿行。

    若那些被劫掠的苦主,此时还健在的话。定会认出这些皆被市中官吏列为脱籍失踪的商队随从。正是这群太平妖孽的通风报信,才让五百秃发鲜卑劫掠成风。

    待鲜卑离去,便又悄悄返回长安,充作东羌内应。

    已潜伏多时。

    外虏虽可恶,内奸尤可恨。

    数百人皆手持利器劲弩,暗披内甲。借重楼墙垣遮掩,飞快向城门摸去。

    天黑后,横门前后便早早设下拒马鹿角。还有数辆塞门刀车。守卫看似严密,实则稀松。话说,荼毒天下的太平道,为何西凉、幽州、并州,等边疆州郡,信众甚少。乃因诸羌、杂胡、南蛮、百越,各有信仰。不信太平。

    嗖嗖嗖

    劲弩暗袭。刀车拒马后的卫士,皆被一箭贯脑。

    不等卫士悉数倒地。黑衣人这便举刀涌上。搬开钜鹿木牌大盾,推走刀车。直冲门洞而去。

    门洞深且长。城门居于三分之二处。黑暗中又无火烛,只能摸黑前行。

    目光渐能视物。黝黑的门洞渐能看出前方城门的轮廓。城门三道。只需开启一道,事便成矣!

    黑暗中忽现一团刺眼的火苗。

    不等众黑衣人反应,门洞火把高举。一时光如白昼。

    数百兵丁,全身披甲,手持连弩,早已等候多时。

    众黑衣人惊呼后退,齐齐缩成一团。

    麴义暗自点头。看似受到惊吓,其实是快速堆厚人盾。

    见居前数人,身上甲胄并非虎牙制式,密集的黑衣人中圈,便有人厉声呵问:“尔等何人!”

    麴义很认真的在心里默念一遍。这才稳稳开口:“汉,辅汉将军,西域长史,临乡侯麾下军曲候,西平麴义。”

    “射他!”恐怖的劲弦声直接崩碎嘶喊。

    狭长的门洞一时弩发如雨。

    双方皆穿良甲,自当射向面门。

    却见麴义闪电般歪头,竟避过劲矢。

    砰!

    劲弩直入门板,溅起一片火星。

    黑衣人纷纷环视战场,麴氏先登竟毫发无伤。

    本以为抢得先机。不料一通乱射,竟未毙敌一人!如此短的距离,如何还能来及再上弦。

    麴义挥刀扑上:“杀!”

 1。126 壮士八百

    黑衣人张弓不及,纷纷弃弩抽刀。

    却见麴义猛然撤步。

    正对麴义的黑衣人,还没来及松口气。喉咙一痛,被一箭穿颈。

    “无耻。”

    被麴义貌似凶猛的扑杀,吓得自乱阵脚。很自然的把弩丢掉。结果

    对面乱箭如雨。拥成一团的黑衣人如何闪避的开。

    比起能晃来晃去的脑袋,脖颈却一直是竖起来的哇!

    无处可躲。纷纷喉咙中箭,气绝而亡。

    还是没经验啊。

    下辈子记得射人脖子啊。

    门洞深阔。前后一堵,黑衣人插翅难逃。一轮箭雨射罢,黑衣人折去多半。剩下黑衣人急忙弯腰捡先前丢掉的强弩。却见麴义又挥刀扑来。

    “杀!”

    还来?

    瞪着呼啸加颈的利刃,黑衣人拼了命的张弦。

    噗

    脖子一痛,一腔热血呼啦啦的流出来。

    “你”

    麴义手持雁翎刀,如猛虎入羊群。连斩数人。麴氏先登前后合围。劈砍无用,便换成直刺。百炼钢刀连穿数人反手抽出,再奋力捅入。

    互相拥挤成铁板一块的黑衣人,只能无助的伸手向天。任由身躯被一次次的穿刺,脚底血流成河而亡。

    尸骸层层扑倒。包围圈迅速缩小,越来越多的麴氏先登退出战斗。仗剑守卫。

    麴义挥刀甩尽残血。

    走到一个斜依墙边,捂着汩汩冒血的肚囊,直抽冷气的黑衣人身前。扯下面巾,沉声问道:“如何与城外贼人联络。”

    “举火为号。”黑衣人颤声答道。

    “如何举火?”

    “三明二暗。再绕三圈。”黑衣人再答。

    麴义挥刀割颈,赏他一个痛快。

    “大哥,可要枭首。”血溅满脸的麴演,这便上前。

    “一群杂鱼,不值钱。”麴义看也不看。

    “哦。”大哥说得对。用这些家伙的脑袋来邀功,别说主公身边的骄兵悍将,便是麴氏先登也自觉无脸啊。好在,那些惨死的苦主可以闭眼了。

    率众登上城楼。麴义借满天星光,举目四望。

    只见城外街市一片死寂。起伏的重楼墙垣之后,透着浓浓的杀机。

    羌人的先头部队便藏身在街市之中。而更远的天幕下,则埋伏着大部。

    “举火为号。”麴义言道:“听我号令,徐徐落下吊桥。”

    “喏!”

    须臾,城头出现火光。三明二暗。再绕三圈。

    一片死寂的街市忽起骚动。却又很快被压下。

    但见一匹骏马猛地冲出大半,又徐徐撤入楼后阴影之中。

    恶意扑面。

    麴义看得真切。却不知城外街市内的商家,是否尽数撤回城中。

    “仲延。”

    “大哥。”借堞墙遮掩,麴演伏身上前。

    “待羌贼靠近,火把大张,箭发如雨。而后击鼓高呼。我领五百人下城,绕行背后,再遥相呼喝,以为疑兵。前后夹攻,羌人必退。”

    “大哥可是担心羌人攻城未果,纵火泄愤。”麴演问道。

    “然也。”麴义冲城下绵延起伏的街市努了努嘴:“若市中还有商家,我等又岂能坐视其葬身火海。”

    “大哥且带八百人去。”麴演笑道:“长安城高墙厚,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守此坚城,何须五百。”

    “好。”麴义这便点头。

    麴义遂身背长矟,领八百人从南墙坠下城去。

    “矛长八尺曰矟槊。”

    待八百人就位。麴演这便深吸一口气,低声言道:“落桥。”

    众人合力转动绞盘。厚重的包铁吊桥缓缓落下。

    下落一半,便有羌骑冲出。待吊桥全部落下,羌骑已如潮水般蜂拥而上。

    眼看突前的骑兵,已达桥边。

    麴演猛然扣动弩机。

    噗!

    羌骑溅着血花坠马。

    “杀”

    城头杀声震天。箭发如雨。羌骑猝不及防,纷纷中箭落马。

    吊桥随即加速升起。

    便有羌骑飞身扑上,用力攀住边缘。

    手臂还未撑起。即额头中箭,惨死入水。

    大批羌骑堵在护城河岸。进退无据,被乱箭射杀。

    “杀”埋伏左右的八百先登,举火齐出,连弩并射。羌骑以为中伏,顿时大乱。还有麴氏先登奔走呼号。一眼望去,火把如龙。一时火光冲天,也不知究竟埋伏多少兵马。心中惊惧,羌骑纷纷打马奔逃。

    却见长街尽处,一人堵在路中。

    举弩连射。

    便有突前数骑,应声落马。

    数息间。又有一排麴氏先登列队身后,举弩齐射。如此排排列队,突骑层层毙命。

    四面八方皆有先登死士合围。乱箭攒射,羌骑惨叫坠马。

    “起矟!”麴义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