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205部分

刘备的日常-第205部分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送走鲜卑十四部大人。

    入夜,丽珠夫腹中阵痛。家中侍医诊视后,说即将临盆。

    羊水已破,却直到天明亦未能顺产。

    侯府,风吹草动,临乡,人尽皆知。

    于是整个临乡都在为丽珠夫人祈福。

    十四部大人闻讯,这便身穿鲜卑胡袍貂帽,在北宫门外载歌载舞。

    又割鹿血,烧绳结,燃篝火,戴鹿角面具,击牦牛皮鼓,驱鬼辟邪。

    不久。丽珠夫人顺利诞下千金。母女平安。

    太夫人、夫人已降,如释重负。

    鲜卑十四部大人,送上鲜卑金玉、骨质器物。祈求草原神鹿庇护女公子,福寿康安。

    太夫人请大儒陈寔,取名萌。草木萌发,欣欣向荣也。

    大宴宾客,举国欢庆。

    三日后,百艘明轮大船再次从南港启程。驶往上郡奢延县。君侯许诺鲜卑十四部的一亿钱,换来足足满载百艘明轮大船的临乡名产。作为钱币装船的,只有一千万。若非两位家丞好言劝慰,这压箱底的一千万,亦被鲜卑十四部大人,一不留神花了个底朝天。

    钱还是有用的。立国之后,还需各处打点。

    时下,黄河水丰且清。虽也有泥沙,可比后世清澈多了。

    整个黄河航道。最险处,莫过于“中流砥柱”。乃三门峡附近的一块河心巨石。巨石巍然屹立于大河之中,如怒狮雄踞,刚强无畏。后世有“孤峰浮水面,一柱钉波心。顶住三门险,根连九曲深。柱天形突兀,逐浪素浮沉。”之句。

    若顺流直下,船过三门峡时,便会迎头朝砥柱直冲过去。眼看便要与砥柱相撞,船毁人亡,岂料砥柱前面波涛回水,正好把船推向两侧安全航道。避开明岛暗礁,顺利驶出峡谷。

    你说神奇不神奇。

    大河之所以从汉时开始加快浑浊。归根到底。还是大汉与匈奴,两个农耕与游牧民族,长达六十余年的拉锯战所造成。

    经历六十多年的汉匈战争。虽驱走了匈奴,可如日中天的炎汉亦民生凋敝,经济崩坏。武帝为巩固夺取的大河中上游地区河西走廊和鄂尔多斯高原,大量移民戍边。开垦草原,种植作物,改游牧为农耕。乃致整个大河流域生态日益恶化,下游水旱频发。

    后世的四大沙漠之一,毛乌素沙漠,时下与汉北疆多郡相接。非但没有风沙,整个区域水草丰美,乃胡人最主要的牧区之一。被大汉夺取后,移民垦殖。脆弱的草场很快被破坏殆尽。约从唐代始有积沙,至明清时已是茫茫大漠。

    农耕北上,引草原退化。破坏了大河中上游的生态屏障,乃至下游水患频发。

    刘备让鲜卑十四部广种苜蓿,改游牧为农牧,便在于此。

    在刘备看来。这些草原,无比珍贵。脆弱的生态环境,完全不适合农耕。强行屯田,只会如后世的居延泽一样,变成荒漠。临乡将作馆节水农业没有研究成功前,居延亦不适合农耕。

    所幸。居延时下乃小月氏胡的自治属国。改农牧完全来得及。

    作为牧草之王的苜蓿,遍种在居延、奢延水系。只需用割草机割去,完全不会破坏苜蓿发达的根系。对涵养水源,固土保肥,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有百利而无一害。

    尤其是固土保肥。对脆弱的大河中上游流域自然生态,实在是太重要。

    这是一个相互叠加的正向作用。

    水土保持,河水清澈。水流丰沛,泥沙便不会在流速渐缓的下游淤积,形成地上悬河。水患猛于虎。汉唐以后,华夏明的中心,渐从大河流域,转向长江流域。大河水土的恶化,便是主因。

    时下能阻游牧铁蹄南下的大河。汉唐以后,竟细小且屡次断流。

    如何还可称天险。

    以大汉国祚绵延,千百年计。刘备要尽可能的阻止大河恶化。

    居延、奢延,只是开始。

 1。136 包罗万种

    百艘大船沿奢延水一字排开。船吊将一箱箱货物,吊下列队在临时码头上的篷车之内。鲜卑十四部倾巢而出,将临乡货物用马车拉回奢延旧县。数月来,鲜卑族人已将旧县内的废墟清扫完毕。只需随船而来的临乡能工一到,便可开工。

    筑城、铺路、造楼。圈建马邑、牛牢、羊圈。再沿奢延水遍种苜蓿。不出数年,足可安居乐业。

    塔吊、脚手架、防护网等,亦随船运到。这批工匠多是西林胡人。为弥加、阙机和骨进三位归义侯筑造封邑的,便是这批。熟能生巧。对于牧民的各种所需,各项忌讳,心知肚明。且精通胡语,交流起来亦无隔阂。也更易获鲜卑十四部民信任。

    除去鲜卑十四部所购货物,还有百余辆机关兵车,乃由戏志才和白卓统领。

    戏志才随船而来并不意外。为何白卓一定要跟来。想必另有隐情。

    白卓与麾下三百西域佣兵,乃西乌铁骑之主力。曾随刘备北上白檀,出力甚多。归来后与阎柔、阎志,素利、成律归,共掌西林诸事。并与乌莲族人,乌尔达一起统领两千西乌铁骑。

    乃临乡军曲候之一。

    船队临行前,白卓入城求见正安心待产的莲夫人。这便有了与戏志才一同西进之事。

    刘备此次出关,为了解乱入西域的乞伏鲜卑。

    白卓乃龟兹王诸。此来必与龟兹国乱相关。

    凉州刺史曾对刘备说:欲得西域,必先得龟兹。此话出自复通西域的西域长史班勇。班勇乃班定远与疏勒夫人之子,疏勒夫人出身西域疏勒王室。换句话说,班勇身具二分之一西域血统。

    马腾乃其父马平与羌女所生。马超亦是其父马腾与羌女所生。所以,锦马超有四分之三的羌人血统。

    类似混血,在大汉实为常见。时人亦未觉有异。且还把天生异相者,认为是日后必成大器的吉兆。诸如此类。所以,从没有纯血汉人这个种族。我大汉自立国之日起,便兼容并蓄,包罗万种。

    与鲜卑十四部大人依依惜别。戏志才领车队走秦长城外线,穿大漠,走鲜卑故地。直达居延泽。赶去与刘备汇合。途中可供落脚的绿洲,皆在白卓心中。若非白卓随行,戏志才绝不敢如此冒进。

    龟兹,乃西域北道大国。

    龟兹人从汉朝始,分为两支。一支向中原进发,融入汉族。一支留在西域故国,终被异族同化。

    龟兹内迁始于西汉。规模时大时小,人数有多有少。初始时,内迁龟兹人多聚居在西凉一地。后逐渐扩散北境。前汉时,在上郡北境,奢延水下游,设有龟兹属国。便是为内迁龟兹人建立。两汉之交,龟兹属国被北方游牧剿灭。裹挟入北地胡人。今日已成废墟。

    三国时,曹魏统治河西。当地龟兹人被迫为曹魏国民。由于曹魏篡汉立国,龟兹人始终耿耿于怀,对曹魏抱有二心。不久即摆脱曹魏羁束,投归心目中的汉室正统蜀国。

    三国志蜀后主传记载:延熙十年,凉州胡王白虎、治无戴等率众降,卫将军姜维迎逆安抚,居之于繁县。三国志姜维传亦有延熙十年,蜀大将姜维领兵北征,与曹魏大军鏖战于临洮以西,乃至河西与曹魏一时隔断,白虎乘机率众与治无戴所部,共归蜀国的记载。

    后蜀国为曹魏所灭,姜维诈降钟会。钟会叛魏,姜维遂建议以麾下降军,袭杀魏军,割据蜀地。不料事不机密,钟、姜二人反被魏将胡烈剿灭。白虎所率龟兹精壮为蜀军一部,因是钟、姜二人袭魏主力,事后北迁至秦州一带,交由胡烈管束。西晋代曹魏后,置秦州,以胡烈为秦州刺史,龟兹军民即在胡烈的管辖之下。

    晋武帝太始四年268年,西北连年灾荒,百姓饥苦不堪,群起骚乱。龟兹首领白虎再次率众而起,攻杀秦州刺史胡烈。凉州刺史牵弘派部将田璋率精兵讨伐。暴动虽终被镇压,而蜀地仍留有许多龟兹后裔。

    龟兹人内迁,直到唐朝时才渐止息。据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便是龟兹后裔。信奉祆教,很可能还是龟兹王族的一支。其后千年,迁入中原的龟兹人渐被同化,融入汉族。

    类似的民族融合,举不胜数,还有很多。

    故而,我们的明只论化认同,从不论血统。事实上,单从血统上说,无人是所谓的纯血。

    不是么?

    从上古炎黄始,我们就身具两种血统。五千年后的今天,早已包罗万种。

    肩水金关。

    收到临乡六百里加急,得知自己喜得千金的刘备。正矗立在雄关之上,居高远望。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说的便是居延吧。

    “夫君,起风了。”沐浴着落日的余晖,绾儿姐轻轻走到身边,为刘备披上大氅。

    “戏掾史何日能到?”刘备一声轻问。

    “快则三五日,慢则十余日。”主簿李儒答道。

    洛阳朝堂诸事,西征诸将已尽知。驱虎吞狼,成功一多半。世人皆以为,此乃刘备谋划。事实上,乃是主簿贾诩、李儒等人,在太平道张教主的天下棋局上,将计就计,演化得来。

    其中之精彩惊险,惊天地泣鬼神,不足为外人道哉。

    秃发鲜卑除去一千狼骑,还有八千降兵。数月来,刘备麾下,关、张二位义弟,各领兵三千。剩下两千兵马,由徐荣、程普二将统领。连日操练,令行禁止,初有成效。只需兵车内楼桑兵甲运抵,便可出征西域。

    大营中还有数百伤兵。军中虽有良医,不缺人手。可湘儿姐亦时常去帮忙清洗换药,照顾伤患。

    听闻湘儿姐乃拓跋族人,幼时被老人从熊巢内抱出,号称熊女。岂料这段传说,伤兵中竟有人知晓!

    于是乎。因两位头人被杀,而失去主心骨的秃发鲜卑,信任开始向熊女拓跋缃倾斜汇聚。

    如此一来。经由她的联系,自然而然的将信任传递给刘备。

    需经由亲情纽带的联系而抱团取暖。从这点来说,人都是一样的。

 1。137 我有三策

    居延小月氏族人,生活早已恢复正轨。儒生安康暂代居延县令之职,待居延属国都尉率兵返回,再与小月氏族中长老另行定夺。

    肩水金关一关三城,皆交给刘备守备。数月来,已有数千户居民从河西四郡陆续迁入,暂居在东西两座大湾城内。靠近金关的地湾城,则是刘备的粮草大营。

    刘备的兵车营地,便设在三城之间。依关傍水,大片的平整草场,用来练兵、牧马,正当适宜。

    从河西四郡迁来的数千户居民,皆是段太尉平羌旧部。收到府曹段煨的召唤,便陆续赶来相投。除去各有伤残的百战老卒,亦有身强体健的后生精壮。家传武艺颇精,弓马娴熟。正堪大用。待扫平乞伏鲜卑,重开长史府,令其屯守,只需保西域十年无忧,等刘备腾出手来,便可一劳永逸,解决丝绸商道。

    得知副伏罗氏母女平安,刘备难掩喜悦。策马出营,登临雄关。居高远望,直抒胸臆。一时畅快淋漓。

    待刘备下关回营,众将已等候多时。

    “主公大哥!”

    刘备依次点头,解下大氅,命人取来西域地形图,令众将上前观看。

    出关探查敌情多日的两位府曹段煨、张猛,刚刚回营,便洗漱来见。

    “西域诸情如何?”刘备劈头便问。

    段煨手指西域地形图,答曰:“回禀主公。听闻秃发部被灭,游荡于车师后部,准备随时接应的乞伏鲜卑仓皇西遁。今已远至乌孙与龟兹交界。藏于白山天山之中。沿途西域诸国皆龟缩城池,紧闭城门。我等虽报出汉西域长史府名号,却无人回应。眼看粮草将尽,便只能转回。未能探查出乞伏部藏匿之处,有负主公所托。”

    “此乃意料之中。鲜卑未灭,西域诸国皆不敢轻易示好汉庭。”刘备这便让众将各自落座。

    “主簿可有良策?”待众将落座,刘备笑问。

    “儒有上中下三策,主公想听何策?”李儒笑答。

    历史竟如此相像啊

    刘备这便笑答:“先听中策。”

    李儒笑道:“我军出肩水金关,经伊吾,直抵柳中城。据戊己校尉屯戍之地,收复西域长史府。再令居延属国都尉引四千小月氏骑兵出玉门,经鄯善楼兰,据渠犁城。两军南北呼应,上下互为犄角,可攻可守,此乃中策也。”

    刘备点了点头:“据渠犁城,可是要防龟兹驰援,断龟兹与鲜卑通连。”

    “然也。”李儒欣然答道。

    “下策又当如何?”刘备再问。

    “如中策。我军兵分两路:一路取柳中,一路据渠犁。合纵连横,结好西域诸国,徐徐图之。”李儒再答。

    中策稳,下策缓。

    稳扎稳打,合纵连横,皆要花费不菲的时间。少则二三年,多则十余年。眼看黄巾之乱近在咫尺,刘备需速战速决。先了结鲜卑逆乱。至于西域诸国,则待重整河山,再一把收拾不迟!

    刘备这便言道:“再说上策。”

    李儒眼中精光一闪:“上策,需用奇弄险。非我主不可为也!”

    刘备这便笑道:“愿闻其详。”

    李儒伸手往图上一点:“欲得西域,先得龟兹!”

    刘备抬眼一看,这便醒悟:“长驱直入。”

    李儒点头道:“儒若非亲眼得见,主公与关张二将军,一骑当千之英姿。断不敢行此计!龟兹虎踞西域诸国正中,背靠白山,面临荒漠,乃丝路要冲。若降服龟兹,则能震慑周围蕞zuì尔小国,再令其坚壁清野,不与鲜卑往来。如此,只需在几处绿洲埋伏重兵,鲜卑无根之萍,岂能长久。”

    被横栏东西的天山山脉所阻。乞伏部拖家带口,无法西进。且天山背后乃是强国乌孙,必不能容鲜卑乱入。正如李儒所言,只需降服龟兹,震慑西域诸国,恢复大汉煌煌天威,令一盘散沙的西域诸国齐心合力,鲜卑乞伏部无法获粮草接济,必不长久。那时,只需在数个大绿洲、河流周围,广布斥候,乞伏部必定会泄露踪迹。

    这和在走兽引水之地设伏,行守株待兔,是一个道理。

    茫茫大漠,足够拖家带口数万人所需的水源,屈指可数。鲜卑在西域诸国若得不到补给,只能去绿洲放牧引水。那时,再夜袭王帐,斩杀乞伏部头领,对刘备来说,实在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