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220部分

刘备的日常-第220部分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弩是用机械力射箭的弓。是由弓发展而成的一种远程射杀伤性武器。弩机作为古代工程技术的杰出发明之一,在先秦时就成为我国军事中的重要武器。直至北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才传入欧洲。

    弩的强大,就在于即便没有任何基础的平民,也能很快掌握。并获得相当准度的杀伤。这和需长年训练,才能掌握的弓术,完全是两个概念。

    见王子停顿,老王艰难开口:“接着念。”

    王子振作精神,这便读道:“这种名叫弩的兵器,能轻易射穿盔甲。实在是太可怕。更让我感到畏惧的是,如此强大的兵器,汉朝竟允许贱民持有。我很难想象,当我的贱民皆能持弩,会是一种怎样的状况。我的重甲骑士,那些四处招摇的大臣,只需一支从暗处射来的毒箭,便会送命这个控制着遥远绿洲的东方帝国,令人敬畏。”

    “人皆城居,全民皆兵。”老王艰难开口:“如何与敌?”

 1。168 无法拒绝

    先王亲笔书写的内容,是王子无法想象的另一个世界。

    “他们所有人都居住在城里?”

    “是的。即便是村落,也有高墙守护。他们叫邑。”老王显然知道的更多:“他们有足够的城市,能在战时容纳城外民众。”

    “那种叫弩的武器,为什么我们不仿造?”王子又问。

    老王稍稍恢复些力气,这便言道:“当贱民拥有了弩,我们的国家会怎样?”

    “奴隶和贱民,会用它来射杀鞭笞的士兵,上门收税的官员甚至暗杀所有压迫他们的上等人。”王子理解了。奴隶制国家,完全不配拥有弩。

    “可怕的不是弩本身。”老王目光慈炯:“乃是大汉不禁弓弩。人人可持弩,民间可铸刀剑。我不敢想象,大汉如何能耸立四百年。这个帝国的男丁,长大成人后还要去军中服役两年。人人如此。”

    “每个人?”王子又问。

    汉代的兵役制度亦比世界至少早一千年。大汉明的先进性,随手拎出,都是以千年计。如果组成整个明的每一项,或者大多项皆领先世界千年,是否可说这个明,便领先千年呢?

    “是的。每个人都要以自己的方式,为帝国服务。”老王答道。

    老王又道:“他们有五千万人口。每年从我们的口袋里掏走一千万枚金币。”

    见王子低头不语。

    “遥远绿洲的新领主,一位拥有大汉皇家血脉的高贵英雄,要以每人一个金币的价格,购买十万个奴隶。前提是所有亚马逊。”老王最后说道:“孩子,我无法拒绝。”

    王子明白了。这场交易,不仅事关金钱,还事关强权。

    巴扎市场,斗兽场监牢。

    火把高举,手持弯刀的王国护卫随即涌入,将监牢团团围住。

    “别动。”女王平静的开口。

    女战士们任由牢门打开,戴上沉重的枷锁,又被锁链串成一串。

    “女王?”阿希瓦娅和所有族人一样,目露警惕。

    “我们可能去不了罗马了,阿希瓦娅。”女王轻声道。

    一路走出监牢,又出斗兽场。只见。巴扎市场竟被一辆辆装满奴隶的篷车挤满。女王一眼扫过,疑云顿生。车上竟多是老人和幼童。成年壮奴隶很少。许多甚至是举家贩卖。

    是什么人要买垂垂将死的老人,还有要空养很多年的幼童?

    “我们去哪?”登车前,女王问道。

    “去遥远的东方。”赶车人笑答。

    街道两旁,早已人山人海。许多人都是来为亚马逊送别。

    当车辆行驶时,头顶还有花瓣撒落。

    人们呼唤着女王的名字,目送她远去。

    英雄之所以不朽。因为无人能杀死他们的丰功伟绩,和更加伟大的名声。

    它乾城,长史府。

    屋外山川皆白,滴水成冰。刘备这才明白,班定远为何要筑如此厚的墙。乃为保暖。

    西域的四季温差,实在是太过巨大。

    好在。长史府的水暖,赶在凛冬前便已建好。暖柜送来暖风,屋内温暖如春。秦黛、慕容嫣,还有阎碧、孟黎。皆已先后有孕在身。不可妄动。所幸,除去一直隐藏行踪的乞伏鲜卑,西域南北皆平。来年开春,丝路必然畅通无阻。

    此时,西域使团应已抵达洛阳近郊。只需避开暴雪,便可入京。

    听闻,几位随行的大国国王,已拟订上疏。欲请重开西域都护府。首任都护,自然非刘备莫属。

    刘备归心似箭。岂能长留西域。

    再说,当不当西域都护,对刘备来说别无不同。三千余户定居它乾城的拓跋别部鲜卑,皆以他马首是瞻。三千拓跋新妇,皆对他惟命是从。加上府曹张猛、段煨,还有数万戍边老卒家眷。再等十万域外奴隶,屯驻高昌、柳中、乌垒、渠犁、桢中、它乾。

    作为奴隶主人的刘备,自然是最大的赢家。

    三千拓跋鲜卑,交谁统领?

    刘备一时无法决断。

    成家立业,留守它乾城的拓跋别部,已从关羽,张飞等人麾下全部抽出,另行组队。仍交由两位义弟操练。

    位于外城的军营,整日杀声震天。城内居民,皆睡的安稳。今年粮草,还需西域各国接济。待明年开春,大肆屯田。不出数年便可自足。再加上位于稾市内的赀库已开张营业,向各国放贷。想必用不了多久,西域诸国便会用足量粮草来充抵国债。

    抄自和得国库的贵霜金币,除去呈给陛下的献礼,刘备皆命人熔成马蹄金饼。收缴来的各种铜钱,亦被熔成铜锭,存以备用。铸钱不敢。若能重开西域都护府,不妨试试能不能讨来铸币权。毕竟西域远隔万里,迫切所需是其一,影响不到关内是其二。

    能不能成,试试再说。

    万一成了呢?对吧。

    大雪封山前,乌孙使节翻越白山孔道,抵达它乾。

    连接乌孙和龟兹的这条孔道,叫作“乌孙古道”。后世叫“夏塔古道”。

    乃是乌孙至龟兹驿道的一部分。是连接白山南北的捷径。以险峻崎岖著名,一直延伸到冰山脚下。沟通白山南北,全长三百余里,是乌孙通往南道诸国的捷径。使者本欲赶往延城,听闻长史已搬去它乾。这便又快马抵达。

    乌孙使节翻山越岭,抄险路至此。目的自然是贸易。

    乌孙国盛产马匹。汉书西域传第六十六:“国多马,富人至四五千匹”。乌孙马品种优良,是仅次大宛马的“西极”。

    西极马。

    如雷贯耳。

    武帝时,西域曾进献乌孙马,武帝见此马神俊挺拨,便赐名“天马”。后西域又进贡大宛汗血马。于是便将乌孙马更名为“西极马”,而称汗血马为“天马”。还有焉耆“胭脂马”,皆是西域名马。西域马,外表清秀:眼大眸明、头颈高昂、耳小灵敏。再加体格魁伟,四肢强壮,步履稳健,且不易生命。

    乃军马上上之选。

    如今马贵。若能建马场,自当一本万利。

    先不着急。且听乌孙使节如何说。

    乌孙乃是“行国”,都赤谷城。

    “随畜牧逐水草而居,无城郭常处,故曰行国。”

    风俗与匈奴相近。

    择吉日,刘备这便在长史府,接见乌孙国使。

    宾主落座,刘备见乌孙国使甚是眼熟。正欲开口,不料国使已抢先呈上一物。

    刘备这便醒悟:“是你。”

 1。169 顶级名产

    乌孙国使呈上的乃是一条崩断的革带。

    难怪见他面熟。此人正是击鞠赛时,那个纵马飞跃曹孟德头顶,又用鞠杖去勾刘备手臂,因而坠马的游击手。

    幸得刘备伸手抓住腰间革带。虽断裂,缓冲之力却也救了他性命。

    “正是下官。”乌孙王使,这便行礼:“多谢长史出手相救。”

    “举手之劳。”刘备微笑回礼:“不知王使痊愈否?”

    “早已无碍。”

    寒暄数句。刘备这便问道:“不知王使此来,所为何事?”

    “乃为通商而来。”乌孙王使这便言道:“听闻长史驱逐胡虏,平定西域,复通商道。这便星夜赶来相见。不知,能否在赤谷城,亦建学馆赀库?”

    “可也。”刘备欣然点头。先表姿态,再谈买卖。乌孙王使好手段。

    “我国亦多奴隶。可否如贵霜一同贩来?”王使又问。

    “贵国亦多奴隶?”刘备反问。

    “然也。”乌孙王使这便将乌孙国的奴隶来源,细细道来。

    奴隶的最大来源,自然是对外战争。

    乌孙崛起的过程中,先后击败了大月氏人、塞种人,及北匈奴。故此三人种,乃是国中最大的奴隶来源。

    奴生子,亦是奴隶。辈辈相传,奴隶数量颇为可观。据说,此时已不下数十万。

    大月氏dà ròu zhī人,属于欧罗巴人种,源起于东欧平原古印欧人大迁徙的一支。

    塞种人简称塞人,属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

    “乌孙于西域诸戎,其形最异,今之胡人青眼赤须状类弥猴者,本其种也”。

    按此说法,乌孙人也应为赤发碧眼青眼赤须、浅色素之欧罗巴人种。

    刘备笑道:“月氏、塞人,尽管贩来。”北匈奴与大汉有血仇,就算了吧。

    乌孙王使大喜:“长使所需多少?”

    “先来一万户。”刘备笑道:“可仿效贵霜,一户十人,每人十二铢金。”

    “多谢长史。”乌孙王使这便伏地行大礼。须知贵霜据此五千里,而乌孙不到两千里。沿途花销,自比贵霜少了一多半。

    “速速请起。”刘备伸手虚扶。

    比起奴隶。刘备更喜乌孙西极马。这便问道:“不知贵国西极马,能否一同贩来?”

    “有何不可!”乌孙王使喜上眉梢。

    洛阳马价奇高。之所以如此高价,盖因豪右垄断。见价高。乌桓、南匈奴、高车等北方游牧,纷纷存栏惜售。更推高马价。

    西域却不一样。

    “乌孙国,大昆弥治赤谷城,去长安八千九百里。户十二万,口六十三万,胜兵十八万八千八百人。东至都护治所千七百二十一里,西至康居蕃内地五千里。地莽平。多雨,寒。山多松。不田作种树,随畜逐水草,与匈奴同俗。东与匈奴、西北与康居、西与大宛、南与城郭诸国相接。”

    与汉朝和亲后,始有作物种植。赤谷一带种有大麦、小麦和粟等谷物。乌孙国上层贵族渐食五谷。不再只食牛羊肉、奶酪,饮蒲桃、奶酒。

    时下,乌孙广有良马。

    即便马价颇低,以刘备如今的财力,仍无法大肆购买。毕竟是号称天下第二的西极。

    这便言道:“我欲在柳中、渠犁、它乾三城,开马市。如今商道疏通,盗贼绝迹。贵国良马何不在马市售卖?”

    “如此甚妙。”乌孙王使欣然点头。

    除去奴隶、良马。刘备亦准备在高昌筹建葡萄酒庄。产葡萄酒。

    如前所说。相比中原,西域乃是一块未及开发的璞玉。且能与中原深度互补。

    只需待雪化路开,临乡名产便会源源不断运来。尤其是诸如机关马车、火玉华胜、金丝毛毯、极品寝垫、狐嗉大氅、毳裘锦褥、鸡鸣华枕、翠玉琼浆、琉璃香露,这些烧钱的奢侈品,必然会受到西域各国的热烈追捧。

    一瓶琉璃香露,便可换西极马十匹,乃是百匹。远比用五铢钱划算。

    最烧钱的,往往也是最奢侈的。

    在西域使馆居住数日的乌孙王使,对水洗水暖诸器,甚是喜爱。问刘备能否到赤谷城售卖。

    有何不可?

    问题是水洗水暖,不仅是商品,亦是技艺。即便买来全部配件,亦需楼桑能工亲临,才能铺设完毕。

    话说。前汉时,武帝曾命中原工匠,在赤谷城中为和亲公主建造汉式宫殿。乌孙对大汉化亦十分仰慕。刘备福灵心至,便生出个大胆的计划。

    送走乌孙王使,遂唤来从长安一日轻车四百里赶来的临乡良匠,将心中所想细细道来。

    良匠这便领命而去。

    五日后,刘备请乌孙王使赴宴。

    宴中命人抬上一白山巨木高台。揭幕视之,乌孙王使的视线,便如磁石般被牢牢吸住。

    高台上是一座城池的微缩模型。

    刘备按照赤谷城地貌,命麾下匠人精心打造。

    请乌孙王使,近前一观。

    “水洗水暖,不过雕虫小技耳。”刘备指着重楼林立,鳞次栉比,街道纵横如棋盘,宫殿巍巍壮丽的城市模型,试言道:“何不督造一座王城?”

    乌孙王使,痴痴问道:“且不知造一座如此瑰丽的通邑大都,作价几何?”

    刘备欣然一笑:“作价十亿。”

    乌孙王使叹了口气:“如此巨钱,鄙国实难支取。”

    刘备又笑:“以物易物亦可矣。奴隶、良马,皆可以市价折成五铢钱。”

    西极马一匹可卖十万,乃至百万。十亿钱,不过换良马万匹。若再算上奴隶。这笔巨资,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临乡侯善筑城,天下闻名。

    换句话说。

    一座功能完备,远超当下的城市,才是临乡最顶级的名产。

    也是最大的奢侈品。

    “可否将此物,交给下官带回?”乌孙王使指着模具言道。

    “可也。”刘备和煦一笑。

    因为绿洲的关系,西域乃是城邦制。比起行国乌孙的赤谷城。西域各国,才是刘备最大的潜在顾客。

    刘备大肆改造它乾城,又先把西域使馆改造完毕。其中用意,不言而喻。

    时下筑城,材料多数不要钱。最贵的便是人工。以督造规模最大的临乡城计,花费不过亿钱。可想而知,刘备开价十亿修造赤谷新城,有多赚钱。

    最关键,城市若交给刘备督造。一切设施便尽在掌握。在下水管网中,暗藏几条密道,亦是举手之劳。

    用不用得着,两说。

    万一乌孙有变,刘备携大军攻城。能有几条密道,岂非更多胜算。

    且看乌孙王如何着想。

    等乌孙王使来年开春返回赤谷城,一切便自有分晓。

    不急。

    君侯翩翩年少,等得起。

    忽来几场暴雪,岁末将至。

    莎车王遣使来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