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962部分

刘备的日常-第962部分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令,三日后,海市开。”

    “得令。”

    “二令,市中名产,皆可中贩。”

    “得令。”

    “三令,笼(专营)海市名产,商家有三。”

    “得令。”

    作为北岛新主。百艘巨舰,一字排开。远非扶南大舶可比。岛上豪强,胡乱拼凑之各国海船,当真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

    正惶惶不可终日。忽闻海市张榜,约法三章。

    三日后开市。名称皆足量贩卖。可合伙共贩。然若要垄断名产,转售四海船商,只有三家可入选。

    将约法三章,融会贯通。北岛豪强,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

    第一,汉使默许豪强并列。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并从北岛豪强中,择选实力最强三家,为代言人。全权代理蓟国名产贩卖。如此说来,海市必不常驻此岛。

    只需将船上所载名产,悉数转售“中贩”。便可即日启程,满载而归。

    所谓“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只需蓟国海市有来有回,匆匆来去。北岛,仍可玩弄于你我股掌之上。

    此亦符海市往来,一贯作风。

    生存所迫,暴利所驱。三日之期,迫在眉睫。

    首当其冲,谁是三家。

    不等日落。便有岛上豪强,广发英雄帖。召集一众岛豪相商。

    皆是刀头舐血,穷凶极恶之辈。可想而知,必然无果收场。

    艰难熬过一夜。翌日晨,冲突渐起。先前,各有所属,各有门路。井水不犯河水。如今,为争名产专卖,北岛总代。而刀兵相向,以命相搏。

    话说,前汉时,盐铁专营。“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乃至私盐猖獗。各地豪强,因而争斗不休。话说,即便今汉,废盐铁官营。盐商为争夺盐田,以命相搏,亦时有发生。二弟关羽,怒而杀人。起因,便是贩盐之争。

    蓟国海市,声名远扬。先前皆蓟商专营。如今却开中贩之先河。如此暴利,焉能轻弃。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清酒红人脸,钱帛动人心。

    新仇旧恨,涌上心头。血染港津,不死不休。厮杀声,经久未歇。不绝于耳。

    空侯岛,浓烟蔽日。入夜,环岛火光冲天。便有实力稍逊,港津被仇家所破。血洗一空,再毁尸灭迹。杀人放火,轻车熟路。

    大市旗船,爵室。

    三面清钢琉璃,落地舷窗前。

    万震与海市令,临窗而坐。自斟自饮,居高远望。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海市令方才醒悟,何为『以鼠饵狸·二桃三士』。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一团和气,只因事不关己。

    凡牵扯其中,必性命相搏。

    古往今来,无有例外。

    蓟国海市,其利之大,难以估计。且汉人重诺,言出必行。自当深信不疑。

 1。12 宝珠如意

    二日夜,暴雪来袭。

    三日晨,烟火皆熄。

    自旗船爵室,举目四望。北岛青翠欲滴,碧空如洗。除去偶有焦木,随浪浮沉。竟不闻一丝血腥气。

    三日之中,干支海市,亦未得闲。

    清理港湾,草建泊位。放下诸多机关重器。就地取材,修造港津。楯墙先不急立起。机关楼船,海上坞堡。霹雳发石车,远射千步,流星火雨。排设三重箭窗,八百步内,死亡箭雨。即便能冲到船下,亦被刺网弩炮,一网打尽。

    试想,整日与海为伴,一众岛夷。猛见蓟式机关巨舰,心中恐惧可想而知。本被视作大船的扶南大舶,在庞然大物身下,是如此渺小而卑微。

    不可捉摸的未知,固然令人恐惧。而超越认知的真实存在,则令人敬畏。而顶礼膜拜。

    不敢反抗,唯命是从。

    说起来,万震『以鼠饵狸·二桃三士』之计,之所以能成。只因有干支海市,堡垒巨舰为后盾。

    若无海上坞堡,结阵而来。单凭万震一人,轻舟渡海,约法三章。北岛豪强,一笑了之。又岂会在意。

    傅介子曰:“毋敢动,动,灭国矣!”

    只因“汉兵方至”。

    此与万震所为,异曲同工。

    一言蔽之。只因大汉势强。故汉人周游天下,皆礼遇有加。

    天光大亮,旗船擂响市鼓,各家商号,旌旗招展。

    海市令高声唱报:“四海承风,九州升平。海市开——”

    便有岛民,大胆上前。辗转船肆,眼花缭乱,爱不释手。上邦风物,目不暇接,光华流转。金银珠玉,皆可等价兑换。童叟无欺,钱货两讫。

    “其国大在洲上,东西五十由延,南北三十由延。左右小洲乃有百数,其间相去或十里、二十里,或二百里,皆统属大洲。多出珍宝珠玑。有出‘摩尼珠地’,方可十里。王使人守护,若有采者,十分取三。”

    “摩尼珠地”之所在,后世称“拉特纳普勒”。意为“宝石之城”。以出产红、蓝、绿等各类宝石,而举世闻名。位于已程不国,西南山区。地处卡鲁河谷,四周群山环绕,居中盆地。“方可十里”,好似一座天然“聚宝盆”。

    假税,十分取三。还算公平。凡已程不国人,皆可入宝山挖取。

    谁能想到。小小一座鸭梨岛,竟是世界五大宝石矿区。

    正因珍贵。故有岛民,取“摩尼珠”试问,此物可换名产乎?

    可想而知。商家两眼放光,喜从天降。

    各式宝石,除去装饰之用,亦是顶尖机关器所必备。尤其红宝石机芯,坚固耐用。切割、研磨、精密轴承,皆无可替代。

    只需随船贩入蓟国。不等达官显贵,豪掷千金。将作寺便会高价贩入。且录入勋劳。积功可升民爵。

    见摩尼珠无往不利,各式珍货,皆可换取。岛民争先恐后登船,海市因而大兴。

    稍后,更有王城“萨薄商人”,自主岛慕名而来。欲贩购蓟国名产。

    “其城中多居士、长者、萨薄商人。屋宇严丽,巷陌平整。四衢道头皆作‘说法堂’,月八曰、十四曰、十五曰,铺施高座,道俗四众皆集听法。”

    萨薄(Saba),即阿拉伯半岛西南沿海居民,以善航海及经商著名。故萨薄,亦有“大商主”、“商队首领”之意。

    眼看海市生意兴隆,日进斗金。

    北岛豪强,终于现身。

    三日血战,港津野市,十去七八。各方势力,十不存一。只剩最大三家。遣使登船,求立“中贩共侍约”。

    话说。万震『以鼠饵狸·二桃三士』之计成。三家豪强,如约而至。此时如何行事,便可见怏怏上邦风貌。

    既已约法三章,断不可出尔反尔。

    海市令,好生接待。令三家使者,如沐春风。席间,旁敲侧击,终于摸清三家底细。

    不出所料,三家岛豪,皆来自南身毒列国。

    三家幕后主谋,正是后世所谓“泰米尔三古国”:朱罗(注辇),哲罗(鸡罗),潘地亚(Pandya)。

    时下,并为南身毒列国之一。与黄支国,往来密集。

    黄支,又作建支。即《太唐西域记》所载,达罗毗荼人都城,建志补罗(Kanchipura),“国大都城号建志补罗”。位于后世金奈(马德拉斯)西南,帕拉尔河北岸,康契普腊姆(jevara)。

    细究起来。三国并非羁縻于黄支。四家,更像是部落联盟。唯一不同,黄支因海商往来,迅速开化。已从部落向城邦蜕变。城中各式人等杂居,利益羁绊,绝非只有达罗毗荼人,一家独大。

    达罗毗荼人,又称德拉维达人。泛指达罗毗荼语系,诸语言各民族之统称。包括泰卢固人、泰米尔人、马拉雅兰人及坎纳拉人等。后世考古亦证明。远至海西大秦,地中海沿岸,阿拉伯半岛,皆有商贾在建志补罗定居。并于城中,开设商肆、作坊,不一而足。

    论文明程度。向海而生的黄支国,当属最高。三列国皆次之。

    话说,孔雀王朝开国之君,月护王旃陀罗笈多,征服北身毒。二任君主瓶头王,南征止于迈索尔(Mysore,卡纳塔克)。并未乘势南下,一统南身毒。

    常闻乃因,南身毒诸国,如朱罗、潘地亚、彻拉(Cera)等,与孔雀王朝关系上佳。且相对独立,并不羁縻于孔雀王朝。

    待将南身毒,列国诸情,详加整理。周遭时局,万震遂窥破端倪。

    黄支国,乃南身毒列国商贸中心,及利益代言人。与其说,是黄支国欲蚕食已程不国。不如说是潘地亚等南身毒列国,垂涎已程不国摩尼珠地。

    身毒人深信,摩尼珠,有消除灾难、疾病,及澄清浊水、改变水色之德。音译为,真陀摩尼、振多摩尼、震多摩尼。意译,如意宝、如意珠,又作如意摩尼、摩尼宝珠、末尼宝、无价宝珠。

    凡意有所求,此珠皆能出之,故又称“如意宝珠”。

    有言,摩尼系由摩竭鱼脑中所取出;或言,为帝释天所持物碎落而来;亦有言,由佛舍利所变者。

    总之,无比珍贵。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1。13 人臣之事

    万震所设奇谋,亦有杀鸡儆猴之威慑。

    见鱼龙混杂,错节盘根。累世顽疾,国之毒瘤。谈笑间,飞灰湮灭。已程不国,各方势力,心中震撼,可想而知。

    又待亲眼得见,百余艘坞堡巨舰,横亘海岸。铜墙铁壁,帆樯如林。更有遍及船身,神鬼机关器。再乘天梯,升旗船甲板。再入三面清钢,琉璃爵室。老王终是安心。

    “贵使此来,孤身无后患矣。”

    “大王过誉。”万震恪守臣节,无有失仪:“下臣尽人臣之事耳。”

    “好个人臣之事。”老王有感而发:“‘凡人臣之事君也,多以主所好事君。君好法,则臣以法事君;君好言,则臣以言事君。君好法,则端直之士在前;君好言,则毁誉之臣在侧(注①)。’故‘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日法,二日信,三日权。’”

    言罢,老王笑问:“且问贵使,蓟王如何治国。”不料老王竟熟知汉家如斯。

    “大王既问,下臣试答。”万震不敢怠慢:“我主治国,乃内圣外王之‘道’也。‘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各为所欲,以自为方。”老王一声慨叹:“果然,‘大道至简,知易行难’。”

    “我主诸事,大王亦知也。”万震越发谦卑。

    “蓟王欲灭身毒乎?”老王必有所问。

    “然也。”万震实无意外。

    “我佛‘孰吉孰凶,何去何从’?”老王又问。

    “我主灭尽佛国,而不灭佛。”万震答曰:“绝地天通,人神不扰。”

    “蓟国果然天生。”老王一声长叹。以己虑人。已程不国,大寺众,与无畏山寺众,佛门之争,日渐激烈。甚至裹挟王位争夺。若佛亦治国,于王何益?

    “如何人神不扰。”老王此问,若被国中高僧听闻,必生祸乱。

    “求仁得仁,求义得义。各为所欲,以自为方。”万震实言相告。

    老王无言以对。

    假神佛之力,固然能使人向善,弥合内部纷争。然长此以往。神佛之力,必凌驾于王权之上。民众潜心向佛,不知有王。信佛门多过王室。王室欲成大事,必借佛门之力。长此以往,王室皆入佛门。举国信佛,遂成佛国。心性被夺,何谈各为所欲,以自为方。

    老王怅然若失,回宫前传语。

    言不日当遣诸王子登船。何子入侍,当由贵使决断。

    万震领命不提。

    送走老王,万震又于旗船正堂,接见三家岛豪,签订中贩共侍约。将海市名产,量贩三家。尤其统一售卖。

    择避风港湾,募集人手,督造港津,辐辏内陆。背靠宝石之国。不出一年半载,当可大兴。

    岛内豪强,与海市利益捆绑。且三足鼎立,断不会轻言背叛。

    老王回宫,遂颁敕令。凡王族适龄子弟,皆登空侯岛,升海市旗船。由汉使择侍子之选。更有甚者,为以示公平。所有王子,皆身穿素服,金粉涂面。不得提前透露出身。

    饶是万震亦不禁慨叹。老王睿智。断不可以蛮夷待之。

    约定时日,车驾出宫。由大将军室利那伽,亲自护送。浩浩荡荡,登陆空侯岛。升海市旗船。

    庞然巨物,敬畏莫名。便有王子,两股战战,当场便溺。

    大将军室利那伽,亦收轻慢之心。亦步亦趋,有礼有节。

    步入大堂,考场已设毕。

    排设席案,列笔墨纸砚。博山炉,烟气氤氲,水绿琉璃屏风,互不扰侵。

    “请诸王子入座。”海市令朗声言道。

    诸王子依次落座。然却再无下文。

    室利那伽遂问:“贵使,因何不问?”

    “大将军稍安。”万震言道:“待炉香燃尽,当见分晓。”

    原来博山炉,亦是考题。

    须臾,便有王子,如坐针毡,汗如雨滴。汉人席地,正襟危坐。如耿雍,尚不能久持。可想而知,已程不国诸王子,虽习汉仪。然能否与汉人无异。一炉薰香,便可知晓。

    又过片刻,凡有摇摇欲坠者。万震皆命人,轻声劝离。

    待一炉香尽。大堂席位,已空去少半。

    “案上残篇,请试读之。”海市令又道。

    少顷,朗朗读书声起。多是巴蜀汉音。蓟王未立江表十港前,商人往来蜀身毒道。汉商皆经此道而来。故多出巴蜀乡音。

    凡有不能诵者,亦被劝离。如此,又空去少半。

    事已至此。室利那伽,如何能不醒悟。

    “案上残篇,请试书之。”海市令又道。

    余下王子,研墨润笔,书汉隶于白绢。不能书汉隶,再被劝离。三轮之后,堂内只剩寥寥数子。

    诸王子,虽涂金粉,不辨相貌。外人无从之知晓,然室利那伽,却心知肚明。环视众人,这便问道:“贵使,还试否?”

    “然也。”万震高士自风流。

    海市令,命人撤去笔墨纸砚。自清晨到日中,三场考罢,辘辘饥鸣。少顷,忽闻饭香扑鼻。便有旗船官婢,捧盘入内。

    “犓(chú)牛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