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1317部分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1317部分

小说: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份信件的内容比较多,足足有七八页纸的样子,写满了涵盖英国政治、经济、商业和科学技术的方方面面,尤其着重刻画了英王查理二世的弟弟约克公爵与国会议员们之间的紧张关系。那些大资本家们已经在半公开场合与毫不掩饰自己天主教倾向的约克公爵发生过好几次冲突了,因为查理二世无嗣,按理来说他一旦去世的话,王位应该是兄终弟及,但现在控制着英格兰绝大部分实力的资本家和开明贵族们非常不愿意让这个家伙上位,故现在英格兰王国稳定繁荣的表象下面其实还掩藏着深刻的危机,一着不慎就有可能爆发武装冲突。

    作为华夏东岸共和国驻欧全权特使,高文刚多年来一直密切关注英格兰的局势,对于这个国家的高速发展十分惊叹,因此一直在想方设法要给它制造点麻烦。如今看来,一场所谓的王位继承危机似乎是最好的切入点,虽然不大可能颠覆英国政局,硬送约克公爵上位,但给英格兰人找点“乐子”,让他们不要发展得那么迅速,却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这个国家,已经到了必须要限制一下的地步了!而限制完了,这个国家才有可能听话,才有可能跟着东岸的指挥棒起舞,成为东岸干涉欧陆局势的重要武器当然这一切还很遥远,“调教”英格兰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失败的可能性相当不低。

    而在有关英格兰政局的描述之外,便是大段的有关英格兰工业技术的情报分析了。蔡振国这里写得比较详细,列了个小提纲,将涵盖金属提炼与加工、枪炮制造与销售、布匹的织造与印染以及最为重要的蒸汽机的逐步推广之类的信息详细描述了一遍,让人看起来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高文刚看完后,沉吟了片刻,然后才提起笔在信件上做着记录。他的看法其实与蔡振国颇为类似,那就是英格兰的工业实力已经非常不错了,这两年借助英、荷关系的蜜月期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因此,他同样觉得不能让荷兰商业资本与英格兰的工业资本结合,否则两者一旦发生化学反应,怕是要“出事”!那么这样一来,这件事又与前面他思考过的干涉英格兰王位继承产生了关联,也许这两件事可以一并归档处理。

    过了这段之后,蔡振国的信件后面就全是有关几个陆地国家如奥地利、波兰、俄罗斯、土耳其等的情报大汇总了,而其中有关奥斯曼的部分自然占据了最大的篇幅。高文刚对这一段也一样非常重视,作为东岸共和国在欧洲最大的支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从来都不是什么可以舍弃的利益。相反,多年来东岸人的贸易、外交甚至所谓的影响力,都是以这个老大帝国的存在且强盛为根基的。奥斯曼帝国强盛,东岸人不但贸易不受影响,甚至还可以间接影响其他许多地区,从而获取利益。而如果这个国家衰弱了,那么在周围群狼环伺的情况下,势必无法再保有原本的势力范围,必然会出现一个收缩的现象,这同样会让东岸人多年的投资大打折扣。

    所以,奥斯曼最好的选择,就是维持一个高大却虚胖的体格,对逐渐长大的奥地利、俄罗斯保持一定的威慑力。毕竟,上百年时间东征西讨建立起来的心理优势还是比较管用的,无形之中的威慑力很大。可一旦你不小心吃了个打败仗,戳破了那层虚胖的牛皮纸,那么后果可就比较严重了,以后那些被你欺负过的国家,保准会一拥而上,有仇报仇、有怨报怨,不揪着奥斯曼穷追猛打就有鬼了!而你奥斯曼再强,浑身是铁,在面对波兰、奥地利、俄罗斯甚至波斯等世仇的情况下,又能打几颗钉呢?

    “穆斯塔法真是远不如他的养父和兄长啊,这威望确实不够。堂堂科普鲁卢家族出身的人,掌握着如此优秀的资源和人脉关系,居然还被一帮军头和领主半胁迫半引诱,在准备极端不充分的情况下,前往奥地利腹地进行军事冒险,这该怎么说呢?”高文刚一看到这里也是头疼。

    曾经担任过驻伊斯坦布尔大使的他,对这个国家的上心程度可谓比任何人都要来得多。他之前已经派过一次使者前往奥斯曼了,那是进攻奥地利的想法刚刚露出苗头的时候,无奈劝说他们见好就收的行为没有收到什么成效,被人家轻巧地回绝了,这令高文刚感到有些郁闷,这咋不听劝呢!

    现在事情又过去了几个月,形势愈发错综复杂,听说奥地利人对奥斯曼大军在匈牙利境内迟迟不退感到不对,已经开始从西线慢慢抽调精锐主力回援。而很显然法国人在这事情上没能很好地兑现之间的承诺,他们只牵制住了一部分奥军,另外一部大约两万余人已经陆续开始往本土撤退了,为的就是防范奥斯曼人得寸进尺。

    “算了,过几天我亲自去一下伊斯坦布尔,想办法和大维齐联络一下吧,最后一次劝说他们退兵。”高文刚轻抚额头,无奈地想着:“另外也要做好奥斯曼帝国失败的准备,十余万仓促转向的军队,久战疲惫、补给不足,奥地利人一旦执行诱敌深入、关门打狗的战略,失败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当然万一他们胜利了,甚至侥幸攻下了维也纳好吧,算了,攻下了也守不住,白费劲,这个就不考虑了。”

第一百三十六章 转折点?() 
    1683年12月15日,乘坐一艘快速联络船抵达了奥斯曼帝国重镇萨洛尼卡。

    在这个因为战争而迅速忙碌起来的城市之中,高文刚没找到传闻中曾经在此驻跸的苏丹穆罕默德四世,据悉他已经率领部分加尼沙里军团的人马北上去了索菲亚,在那里为前线军队筹集粮草、经费。这个消息令高文刚大吃一惊,心中怀疑奥斯曼人是不是得了失心疯了,打算来一场倾国之战。

    当天晚上,他找来了萨洛尼卡商站站长,向他仔细询问了最近一段时间的情况,重点是有关奥、土战争的情报东岸人将这次战争称为“第四次奥土战争”。

    商站站长是一位水手出身的干部,之前曾任已经撤并的地拉那商站站长多年,兼之讨了一个信仰东正教的塞尔维亚老婆,因此在巴尔干地区有一些人脉,消息较为灵通。

    “高特使,前方传来的消息比较混乱,各种都有。我找人分析了一下,然后与从一些帝国官员朋友那里打探到的较为靠谱的消息互相印证,目前基本可以确定,奥斯曼帝国的主力大军已经抵达维也纳城下了,且双方已经爆发了一阵子的攻防战,但尚不清楚谁占优。”商站站长先是沉吟了一下,然后说道:“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次仓促的军事行动准备肯定是不充分的。根据萨洛尼卡城及周边的情况看来,奥斯曼帝国方面临时要求提供大量军事物资,其中既有食品、牲畜,同时也有弹药、帐篷、药品等东西。前来筹集物资的帝国官员非常急迫,恨不得当场就将东西全部弄齐。而城市方面呢,准备也完全不充分,或者说事前根本就没有接到过要大量囤积战争物资的命令,因此陷入了混乱之中。这种混乱与矛盾,大概也是整个帝国上层思路混乱的直接体现吧。在我看来,奥斯曼帝国之前压根就没有打算进攻奥地利腹地,这次的行动,不过是苏丹穆罕默德四世拍脑袋的行为罢了。”

    高文刚一听这话就苦笑了。这位站长当真不愧是直爽汉子,说起来话一点也不转弯。不过他的话里还带了一些新情况,那就是从匈牙利进军奥地利,也许并不是因为大维齐卡拉·穆斯塔法被部下军官们裹挟,而是他们真的接到了来自伊斯坦布尔的最高指令,因此本已陆续撤退的军队来了个急转弯,一面在匈牙利境内搜集粮食、役畜,一面开始谋划进军奥地利的路线。而这个时候,数量高达五万余人的各地领主军队其实已经撤走了,但穆斯塔法大维齐并没有召集他们,取而代之的大量来自匈牙利的仆从军队。

    “奥地利人的应对怎么样?”高文刚问出了自己最为关心的问题,他想从奥地利人的应对中判断出更多不同的意味。

    “他们的应对是收缩兵力,以拖待变,这大概是因为其精锐主力尚在西线,没来得及赶回来的缘故。”商站站长回答道:“奥地利人的军队分布较广,集结需要时间,而且土耳其人也分兵劫掠各处,一是为了取得给养,二也为了牵制各处的奥地利驻军,使其无法快速向首都维也纳靠近。”

    “还分兵?”高文刚的眉毛扬了起来。

    “是的,不过多是仆从军,由特兰西瓦尼亚大公率领的本部兵马及大量临时征召的匈牙利士兵,但坊间传闻他们在两个月前就惨遭失败了。可怜的大公只带了千余骑兵逃走,目前在后方收容溃兵,但应该是没胆子去挑衅布拉迪斯拉发等地的奥地利军队了。”站长说道。

    “这消息证实了吗?”高文刚听了后有些坐不住了,即便这会已经是冬日,他的额头上仍然不由自觉地渗出了一些细密的汗珠,这可是一路偏师失败了啊,极大打击士气的行为,奥斯曼人在搞毛呢?

    一个匈牙利大公就带着三万多人马西进,将不是名将,兵不是精兵,被数千名奥地利士兵轻易击溃,这到底在搞毛啊!高文刚觉得如果自己没记错的话,当年就是这个特兰西瓦尼亚大公,入侵波兰占便宜,结果被击败,然后在撤退途中,三万人马遭到克里米亚鞑靼骑兵突袭(彼时此君尚未投靠奥斯曼苏丹,在奥地利与土耳其之间摇摆),这厮只带了四百骑兵逃回了国。而既然有此失败的劣迹,为何穆斯塔法大维齐仍然放心地把这么多人交到他手上,而不是派一个老辣的军官前去统率?要知道,即便是这些看起来很垃圾的罗马尼亚人、匈牙利人士兵,好好操作也是能发挥不小的作用的,结果现在一战而没,解放了奥地利人的一个侧翼,不但让斯洛伐克的奥地利驻军可以高枕无忧,还方便德意志诸侯的援军进来,简直岂有此理!

    奥斯曼人愚蠢至极!无论是苏丹还是大维齐,都愚蠢至极!高文刚心里已经在破口大骂。

    “差不多已经可以证实了,我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渠道获得的消息。”商站站长看着高文刚,用一种确定的语气说道:“他们进兵早于大维齐亲率的十五万主力,可能是直接接受了穆罕默德四世苏丹的遥控指挥,大维齐一开始并不知情。”

    听到这里,高文刚已经不知道怎么说好了,心中对这一仗的结局不怎么看好。

    “还有什么消息没?”高文刚又问道。

    “有。有一道可以证实的消息,那就是奥斯曼帝**队在进攻维也纳南部屏障佩希托尔茨多夫的时候,进行了屠城。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城池是在投降后被屠的,所有降兵和城市居民全被屠杀。这个消息在短时间内传遍了整个奥地利,然后开始向波兰、德意志、意大利等地蔓延,从此以后,奥斯曼人进军的路上,再也没人投降,全部死战到底,这令他们蒙受了严重的损失。”商站站长用一种无奈的语气说道:“可以说,佩希托尔茨多夫的屠城是一次毫无意义的屠城。在投降后还搞虐杀,这除了能激起奥地利人殊死抵抗的意志及基督世界的反感外,还能有什么作用?奥斯曼人不知道怎么搞的,一路上全是昏招,我都没法说了。”

    “愚蠢!愚蠢至极啊!”高文刚猛地一拍桌子,怒声道。说完,他抓起桌上一杯温热的清茶,仰脖一饮而尽,这才长长吐了口气,稍稍纾解了一些心情。

    “而且,现在是冬天吧?”高文刚似是突然想到了什么,猛然问道。

    “是冬天,这怎么了?特使?”商站站长有些迟钝地问道。常年在城市生活的他,一时间并未想到什么,因此有些傻乎乎地问道。

    “冬天怎么了?”高文刚瞪着眼睛,说道:“这里是萨洛尼卡、是希腊,冬天当然没什么!可德意志的冬天还是非常寒冷的,在冬天围攻维也纳这么一座经营了上百年的坚城,奥斯曼人这是嫌自己的麻烦还不够大吗?他们之前在匈牙利的时候可是很温暖的,且原本也没打算深入奥地利腹地,但现在计划临时变更了,搞什么呢?御寒物资充足吗?没有足够御寒物资的冬季围城战,本身就是一场灾难。”

    “更何况!冬天许多河流封冻,无法行船,但这冻又不足以厚道可以在冰上用雪橇运输物资的程度,所以奥斯曼人的后勤线注定将变得极为艰难。如果我的情报没错的话,之前进攻匈牙利的时候,奥斯曼人就因为道路不行而没带多少火炮,现在临时决定进攻维也纳,这火炮数量怕是还要更加之少吧?诸多不利因素都聚集在这里了,奥斯曼人搞什么呢?”高文刚现在简直有仰天长叹的感觉了,奥斯曼人这一年来的操作实在是太糟糕了,偏偏还自以为是,听不得别人的意见,高文刚及东岸驻伊斯坦布尔大使马拉提几次提意见,都被人家无视了,也是让人无语。

    若说高文刚之前还对奥斯曼进攻维也纳之战抱有一丝侥幸的话,现在听了萨洛尼卡商站站长的汇报,连最后一丝侥幸之心也去掉了。在他看来,奥斯曼人此战有三不利,一是仓促出兵,准备不足;二是无故屠城,激起对手死战之心;三是天气不利,交通运输困难。有此三不利,即便他们兵力占优,但面对坐拥坚城,拥有地利之势的奥地利人,怕是胜算也不会很高,这样就很麻烦了!

    “穆罕默德苏丹去索菲亚干嘛?这是他们这条战备公路的尽头了吧?”高文刚突然又想到了这条,一时间冷笑不止:“当初咱们国家派技术工程师指导他们修建从伊斯坦布尔到阿德里安堡的公路,然后一路经普罗夫迪夫延伸到索菲亚。结果呢?差点连工程款都没拿回来,拖欠了好几年才打了个折到手!后来我父亲询问他们是否继续修建从索菲亚到贝尔格莱德的战备公路,结果那帮蠢货居然还嫌贵,死活不愿意修。现在一个个都傻了吧?如果有一条从发伊斯坦布尔直通布达佩斯的高等级战备公路,奥斯曼人的这场战争将会变得容易许多。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卖,奥斯曼人自己放弃了这个机会,酿成的苦果也只能自己吞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