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最弱女战神 >

第117部分

最弱女战神-第117部分

小说: 最弱女战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顿了顿,再次道:“鞭刑二十,以作警示。”

    鞭刑二十虽然也不轻,但皮肉之苦毕竟远胜于断手残疾,刑场周围那是一片欢呼。

    飒秣建国王自己也展露出了一丝笑容,这么做既保全了他管束天下的威严,又让人们看到亵渎佛教和僧人的下场,恩威并施,一举两得。

    百姓们心下感慨万千,在国王处理两名主犯的过程中,这位远道而来的东方邪僧没有一味冷眼旁观,他想的不是如何惩戒肇事者,如何安抚两名弟子,而是将大事化小,解除迅速积淀的恩怨,这让原本在飒秣建国受到歧视和排挤的佛教抬起头来大放光彩、重新树立在民众中的形象。

    许多目光大胆地停留在了孟赢溪的身上,不再闪躲,令人畏惧的蒙面僧人突然间变得不那么震慑了,相反还有了一种莫名的,融洽的神秘感。

    次日,唐僧率弟子们离开了这个与佛法水火不容的奇异国度。

    从这以后,飒秣建国举国肃然,除开唐僧一行的影响,国王受戒之事也劲传,谁都不敢再用放火驱赶这种形式来对待僧人。

    飒秣建国王为了应承自己的受戒,竟然真的尝试着向佛,并开始剃度僧人让他们居住在那两座寺庙里。

    上行下仿,于是香火的芬芳逐步蔓延,整个飒秣建国延续多年的风俗因为这次事件而发生改变,佛教不再被视为邪魔外道,开始受到尊重,从此在此处站稳脚跟。

    孟赢溪于路上笑夸唐僧:“师父,想不到出家人也会奉承人啊!你把这飒秣建国的国王弄得都不好意思去剁人家手了,真是高明!呵呵……”

    “哦,原来是师父给国王戴了高帽子,难怪他犹犹豫豫地减了刑罚。”众师弟随笑。

    “唉……倘若诳言可行善,又何必拘泥持戒。”唐僧正色道:“把握机会与是否发自本心并不矛盾,损己利人与刻意作秀都不可取,利人利己才是为善的最高境界。”

    孟赢溪乐道:“嗯,师父,你是这世上最聪明的和尚,懂得随机应变,而不是死磕在戒律上,日后必成大果,载入史册不说,还扬名千年,人人皆晓。”

    “什么?!悟空言过其实了,我万万承受不起。”

    她的此言一出,唐僧略显异样,其他师弟们也不免暗下唏嘘。

    离开飒秣建国后,经过了若干小国,玄奘一行来到了沟通中亚与南亚的一个著名要塞——铁门。

    这里的铁门并非位于天山脚下扼守南北疆咽喉的库尔勒铁门关,而是西突厥控制下的一处要塞。

    穿过陡峭险峻的铁门要塞,前方有一个名叫“活国”的小国(今阿富汗昆都士),更为碰巧的是,活国的国王正是叶护可汗的长子旦度设。(注释:旦度是本名,设是官职,相当于被可汗委派到某地充当的最高军政长官。)

    旦度不但是活国的国王、叶护可汗的长子,还是高昌王麹文泰的妹夫。

    在这个时代,部族间相互结亲是巩固盟友关系避免战争的重要外交手段,旦度的婚姻很明显带有这种性质,所以叶护可汗才会在看到麹文泰的信后对玄奘如此礼遇;而站在麹文泰的角度,讨好一下妹妹的公公也无伤大雅。

    然而事不凑巧,就在玄奘到来之前,旦度的妻子,也就是麹文泰的妹妹贺敦公主刚刚去世,旦度也有病在身。当玄奘把麹文泰的信交给他的时候,旦度悲从中来,痛哭不止,可见政治婚姻也未必都是千篇一律地不幸福。

    哭完妻子之后,旦度躺在病床上对玄奘道:“看到玄奘法师您就觉得眼前一亮,精神好了很多,请您在我这儿稍做休息。等我的身体好一些了,就亲自送您前往婆罗门国。”

    旦度不但是活国国王,还是叶护可汗的儿子,有这双重身份在,而且是亲自护送,对玄奘前往印度无疑大为有利,于是玄奘就决定在活国停下来稍加休整。

    不久,从婆罗门国来了一位梵僧,不知是否为巧合,他为旦度念了几次咒语后,旦度的身体居然慢慢好了起来。

    不过世事难料,这位刚刚康复的国王没有立刻兑现承诺送玄奘前往婆罗门国,而是忙起了自己的终身大事——立刻娶了一位比自己年轻很多的漂亮女子续弦。

    国王娶妻续弦原本无伤大雅,问题是,旦度娶了一个不该娶的女子。

    婚后不久,新王后便串通他的大儿子特勒把旦度给毒死了。这个大儿子不是麹文泰的妹妹贺敦公主所生,而是旦度第一任亡妻的孩子,年纪应该跟新王后差不多。

    事发突然,噩耗既令人震惊又令人匪夷所思,孟赢溪以女性天生的敏感分析道:

    “师父,我看这悲剧里面蕴藏着一场阴谋,这场阴谋的原委便不难推断,这其中不外乎有两种原因:一,旦度的大儿子特勒跟新王后原本就有感情,结果被旦度抢先,不得已出此下策。”

    悟真插言:“大师兄,你恐怕想多了,事实应该没这么龌蹉吧!”

    “真师弟,你也是在宫中呆过的人,怎么会如此单纯?”

    单刀直入的点醒叫悟真哑了口,孟赢溪责罢继续道:“其二,旦度与贺敦公主感情极好,爱屋及乌非常疼爱贺敦公主所生的幼子。长君爱幼子,老太子受气的例子不只在中原才有,国王可能流露过要把王位传给幼子的想法,所以逼得大儿子只能抢先动手。”

    “一家人自相残杀该是多大的罪孽啊!”唐僧凝眉冷道:“悟空所言或许有些道理,我等小心处事静观其变。”

第二百五十八章 逆血唐朝——《西域记》45() 
果不其然,数日之后,旦度的大儿子便下毒害死了其父旦度。

    杀父篡位后,旦度的大儿子特勒立刻不作声色,很低调地娶了新王后为妻,此事直接印证了孟赢溪的猜测。

    悟智叹道:“大师兄一语中的,着实厉害。此事要怪就怪红颜祸水,幸亏我们中间没有绝色女子,否则指不定这深厚的师徒情谊与兄弟情谊统统都要闹得四分五裂,连血脉相连的父子间都如此,更不用提萍水相逢的缘分。妲”

    “就是就是!”附和之声鹊起窀。

    这话叫唐僧与孟赢溪跟吞了苍蝇似得对望了一眼,两人均很是无奈。

    孟赢溪不想把话题拽道自己的身上,于是她忿忿道:“不愧是异域国度,娶父兄之妻为妻竟然也是一种风俗,好生怪异!”

    宫中的变故令人不寒而栗,心情顿时阴沉,唐僧黑脸不语,师弟们听了纷纷摇头叹息。

    新国王忙着摆平国内各种势力,整个国家处于一片混乱之中,那先王答应过的送玄奘南下的事情自然给耽搁了。

    玄奘当然不能参与到活国的宫廷变乱中去,国王换了,路还是要走,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临走之前他还是硬着头皮去找新任国王请求帮助。

    唐僧不会轻易求人,总是在依靠自己,或是自己人的力量去解决问题、排除困难,眼下去拜见现任新国王,乃是沿途过关所需的关文还没来得及或签,再加上没有可更换的马匹,不得不如此做。

    特勒这位新任的国王没有为难玄奘,不但尽可能的提供帮助,而且还建议他在去婆罗门国前先去附近的国家走走看看,也许会对取经之旅有所帮助。

    就在这时,依附于活国的缚喝国派了几十个僧人前来凭吊旦度,同时庆祝新王登基。葬礼结束后,玄奘便趁机与他们一起离开活国。

    途中,唐僧一行与有它事的缚喝国僧人们分别,改道向南。此后没有向导,没有补给,师徒六人不为重重困难而气馁,不为茫然无助而倦怠,进入了吐火罗地域(现在的阿富汗境内)。

    进入吐火罗境内后,玄奘经过了信奉小乘佛教,堪称小王舍城,圣迹极多的缚喝国,并亲见了长约一寸,宽八-九分,黄白色的佛牙。稍后,师徒六人行过揭职国,再次来到一座大雪山脚下,这座大雪山就是著名的兴都库什山。

    兴都库什山顶部终年被积雪覆盖,佛教在当地盛行,人们在山壁上陆续开凿了6000多个大小土窟,这些土窟成为来往旅客和朝拜者的临时住所。

    “好奇怪的地方,到处都是洞窟。师父,这里有这么多现成的上好住处,我们今日就歇息于此吧。”

    “甚好甚好,为师正有此意。”唐僧明白这些洞窟的来由,他笑道,“终于来到了崇敬佛教的地方!看来……我们离婆罗门国不远了。”

    住在能遮风挡雨的洞窟里,那当然胜过露宿,于是玄奘一行在穿越兴都库什山的时候就在其中短暂停留。

    在这片横亘千里的大雪山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佛教国家,名叫梵衍那国,这个国家的王城就是位于兴都库什山腹地、丝绸之路上最为繁忙的商业和交通枢纽——巴米扬城(今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以西)。

    梵衍那国也是个虔诚的佛教国家,有数千名僧人,信奉小乘佛教的说出世部。当然,梵衍那国给人们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它险要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风俗习惯,而是两尊大佛。

    数日之后,当行至河谷边时,众人于混沌的境界中被惊醒,几名弟子惊愕地看到顶天立地的佛像,自然爆声:“老天!那是什么?师父,佛像……前方有两座无比巨大的佛像!”

    “南无阿弥陀,这是为师见过的最大佛像。”唐僧牛眼激动道,“快快快,我们快过去。”

    佛雕凿在巴米扬河谷边山崖面南断崖上的“巴米扬大佛”骇然入目,令人惊叹万分,他们急急过去朝拜,并向当地的几位跪拜者们询问求教其来历。

    这两尊巨佛,甚为高大的的一尊为石佛,身披红色袈裟,名叫塞尔萨尔;另一尊稍矮的为铜佛,身披蓝色袈裟,名叫沙玛玛。

    悟空道:“神来的奇迹!佛教好伟大,竟然叫虔诚者历经千辛万苦为它打造出令人不可思议的凡身。”

    面对如此宏伟的人工杰作,孟赢溪十分兴奋,她对铜佛最感兴趣,敬仰之后又飞身仔细去观察,把那几位当地的朝拜者惊得不知该拜谁。

    悟空回到顶礼膜拜完的玄奘身边概叹道:“这铜佛既高大又沉重,工匠们真是巧夺天工,梵那衍人聪明地采用了高超的分身合铸技术,将佛像身体的各个部位分开来铸造,然后再将其拼装组合成完整的铜佛。它虽然是拼接出来的,但也极其不易,叫人叹为观止。”

    玄奘听罢按耐不住亢奋的心情,于是取笔墨书写记载道:“王城东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宝饰焕烂。东有伽蓝,此国王先王之所见也。伽蓝东有俞石释迦佛立像,高百余尺,分身别铸,总合而成。”

    依依不舍地离开“巴米扬大佛”之后,唐僧一行到达了梵衍那国,并在此停留半个月,随后继续上路。途中,师徒六人不幸遇雪迷路,幸好走至一小沙岭时,悟空发现有山里住有土人,问清了路才顺利度过黑山到北背雪山的迦毕试国土,并来到了象征着当时中亚和婆罗门国的分界线的黑岭。

    现实中的地理分界线不会像地图上那么清楚简单,任何文明之间都会有一片缓冲地带,生活在缓冲地带的人们身上往往带有两种文明的印记,而玄奘来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处在两种文明交汇处的国家——迦毕试国。

    迦毕试国是地处婆罗门国西北的一个古老国家,汉代称之为高附国,其辖境大致相当于现在阿富汗的喀布尔谷地,背靠兴都库什山脉,周围被黑岭环抱,是中亚通向北印度的要冲之地。

    古老的迦毕试国能够在中亚游牧民族与印度之间立足,除了地势险要,更重要的是有着一位杰出的国王,这位国王不但治国有方,而且信奉佛教,整座王城拥有百余所寺庙,六千多名僧人,而且大多数僧人都信奉大乘佛教。

    玄奘到来后,他与弟子们受到了国王和僧人们的热情欢迎,这种情形好似在高昌国,真是久违了,师徒们禁不住相视而笑。

    可是,热情过度也会生出火药味。

    不长时间之后,居然发生了各所寺院“争夺”玄奘的盛况——能够邀请一位大唐高僧前往自己的庙里居住驻锡应供,对当地任何一所寺院来说都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

    唐僧与弟子们万万没想到自己会如此受欢迎,脸上洒满了阳光。

    孟赢溪于炸耳朵的吵吵嚷嚷声中用孟斐斯语对唐僧暗道:“玄奘,你离西天越来越近了,也越来越受待见了,盛情之下连我这个妖精的情绪都不免被感染,突然间有种好幸福的感觉!”

    唐僧听了很高兴,但他没有说什么,只是以笑代答。

    正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相持不下时,一位僧人突然大声喊道:“我们这所寺庙原本就是汉朝皇帝的儿子所修建,现在法师从大唐而来,理应先住在我们这里!”

    该僧人的此言一出,众皆哗然,同时也引来了客人们的注意——迦毕试国离中原万里之遥,居然会有一位汉人天子的儿子在这里修建寺庙!

    这个龙子为何会来到迦毕试国,又为何要建造这座庙,当中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顿时勾起了玄奘一行强烈的好奇心,孟赢溪不免心下感慨,古代的中国不愧是世界最强的巍巍帝国,势力竟然波及到这里来。

    玄奘赶紧询问缘由。

    原来,这个喊话僧人所在的寺庙名叫质子伽蓝。质子,顾名思义,就是人质;伽蓝,就是庙,即一座用来居住人质的庙。在当地语言中,这座庙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沙落迦,翻译成汉语正是洛阳,所以这座庙又叫洛阳寺。

    正所谓他乡遇故人,洛阳正是玄奘从小生活、学习、成长的地方,可以说是半个故乡,每个人对幼年生活过的地方都会格外有感情,能够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看到一座以故乡城市命名的寺庙,玄奘心中自然是激动万分,他当即决定在洛阳寺落脚。

第二百五十九章 逆血唐朝——《西域记》46() 
孟赢溪对此事甚是好奇,于是就在赶往寺院的路上询问唐僧,“师父,你说……建造这寺院的皇子究竟是谁?”

    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