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最弱女战神 >

第575部分

最弱女战神-第575部分

小说: 最弱女战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信的此番离开引申出了别样的滋味,它严重刺激了悟智、悟净、悟能、悟真这四个前高昌侍卫们,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对方是完成使命幸福安然地回家,而自己则是更远地别家!

    何年何月能回去?

    还有没有命回去?

    这一切都是遥远的未知数,他们四人紧紧抱着御史大人痛哭不已。

    终于分别了……

    终于,欢信的身影消失于频繁的回头顾盼中。

    有了叶护可汗国书的庇护,玄奘一行的行途果然变得容易了许多,经过的数个小国无不是盛情地来款待他们。

    一路无惊无险之下,似乎……悟空在与不在都无关安危。

    那揭罗曷国迎来了远方的客人,因为这里有一座很有名的城市叫醯罗城,又叫佛顶骨城,是一处著名于僧侣们的佛教圣地。

    这座城市之所以被称为佛顶骨城,是因为城中保存着很多佛陀的遗物,尤其是那块独一无二的如来佛顶骨。

    在众多舍利子中,当数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子最为珍贵,被众信徒争相供奉,而其中的佛顶骨无疑是其中最最重要的一件圣物。

    这块珍贵的如来佛顶骨被供奉在醯罗城中的七宝小塔,佛顶骨呈黄白色,周长一尺二寸,发孔七窍分明,盛放在一只镶嵌有宝石的盒子里。

    除了供人膜拜,向佛顶骨取印,拜求吉凶祸福是其主要作用。

    取印就是拿帛练把香的粉末裹成团,轻轻地放在佛顶骨上面,然后佛顶骨就会在香粉上留下不同的印记,然后再根据不同的印记来判断祸福吉凶。

    作为一名虔诚的佛家弟子,佛顶骨在玄奘眼中也是无比神圣灵验的圣物,当然不会放过在此取印的机会。

    他居然取得了一个菩提树的印记!

    菩提树在佛教中象征着吉祥和功德圆满,这个印记无疑是在昭示玄奘的取经之旅将会取得一个十分完满的结果,他大喜万分。

    负责看护佛顶骨,并释印的僧人纷纷弹指散花表示祝贺,尤其感叹玄奘的佛缘之深,堪称首见。

    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唐僧的弟子们岂肯错过?

    他们也依葫芦画瓢,纷纷上前试着取了印记。

    结果……

    他们的印记皆为横竖相连!

    玄奘见罢吃惊不已……

    几人都是横折形状,像极了犀利箭头,相似中又方位各异,好比箭指四方。这佛主的顶骨好灵验,仿佛知道他们是来自同一门派,同一地方的好兄弟。

    一旁的僧人主动过来帮他们四人鉴别,可此印为首见,逐一细细辨看过之后也不得其解。

    释印者只好囫囵道:“佛主的指示千差万别,某些印记深奥无比,一时间非常难定其意,只有缘分到了才能豁然开朗。”

    “啊……怎么会无解?”

    悟真、悟智、悟净、悟能听完师父的翻译转述后大为失望。

    玄奘想必这四名高昌弟子于日后的预兆在眼下是获解无望了,于是他僧手微叹:“佛法无边,佛缘无尽,当下虽不能解疑,日后或许却能轻松而知。”

    就在众人失意而散时,一直纠结于心的玄奘乍然想起什么……

    一个字!

    这个字的意义非比寻常,竟令思悟者自己也不由得一怔,脊背更微微发凉!

    因为……

    四名弟子的箭头符号印记两大两小,合起来便是一个令人伤感的字——回!

第76页【奇缘版】——阴阳界76() 
他突地转身,定身惊道:“等一下!”

    师父的声音很大,震动了每一位弟子。

    悟智小心地问:“师父,怎么了?”

    “你们四人形同一体,这印记只怕是要合起来解释!偿”

    悟能瞪出大眼,“合起来?”

    “也对呀,我们四人情同手足,既出自于同一个地方,又做着同样的事情,前前后后都可视为一体。”

    悟智激声过后却喉音了了,显然是不甚了解。

    悟能自言道:“可……合起来,那会是什么?”

    “回!”

    玄奘脱口而出,“你们四人的印记合起来就是一个‘回’字。”

    “回!”

    悟真、悟智、悟净、悟能顿时因恍然而圆目!

    悟智沮丧道,“莫不成我们要就此结束西行么?”

    唐僧向专司说印的僧人解释了这个“回”字在汉语中的意思,随后把四名弟子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

    释印僧听罢豁然开朗!

    他兴奋道:“原来如此,玄奘法师慧明无比,为佛说的暗语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途径,那就是用求印者故里的文字或者符语来阐明佛主的指示。”

    未等请教,该僧已是说解:“既然是‘回’字,那么法师的四名弟子就理当遵从如来佛主的指示,立刻动身回到高昌国去,不可再向西行。”

    闻者俱惊!

    释印僧人凝色道:“如来佛主在明知玄奘法师要去婆罗门国的情况下还要求弟子离开,这当中定有重大的隐情,或许……或许这些弟子出家之前的故里即将有大劫难。”

    高昌王麹文泰对于唐僧来说是何等的重要,几乎等同于西行取经!

    如果兄长有难,叫人如何去忍受?

    玄奘寒意顿起!当即与弟子言别。

    四名弟子大惊失色,“护送师父到婆罗门国取经的任务尚未完成,我等怎可回去?”

    玄奘痛心疾首而话。

    “悟真、悟智、悟净、悟能,我们虽然名为师徒,但实际上形同手足。”

    “你们从高昌一路陪伴贫道,途中更是遭受了诸多的苦难,你们这份博大的恩情玄奘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只能没齿难忘。”

    铮铮汉子全都声泪俱下,“师父,师父您千万别赶我们走……”

    玄奘泪眼哽咽。

    “现如今佛主指示要你们回去,必然是为师的王兄有难,需要你们去化解,去帮扶。”

    “此地距离高昌何其之远,来时既是不易,回去自是也不易,你们路上千万要小心。”

    “师徒缘分起于佛,也终于佛,这是莫大的欣慰,可谓圆满。我们……我们就此别过,回去吧。”

    师命难违!

    悟真、悟智、悟净、悟能最终还是带着深深的不舍走了,带着师父当场写下的,转交给其王兄的阐释缘由之信。

    此后,玄奘继续西行。

    延西仙子的离去本已是难以抹平的巨大伤痛,再别欢信与四名高昌弟子之后则更是空虚,现在又雪上加霜地平添了对王兄的隐隐揪心。

    重重挫折之下,僧人固有的定力已难以支撑三伤,每一步都踏出郁郁寡欢,每一瞬眼神都黯淡无光。

    忧伤与挂念何其之甚!

    僧人心不净如何向佛?

    为了洗涤自己,他走走停停,在各国的寺院中长时间停留,不是以月计就是以年来计。

    贞观三年秋,已归定的玄奘坐船沿恒河顺流而下,准备前往阿耶穆佉国。

    这艘木船的乘客不是一般地多,熙熙攘攘地竟搭载了数十人,好不热闹。

    秋风徐徐、水声潺潺,两岸林木繁盛,河上水鸟成群,水中鱼虾嬉戏,船行一百多里,一直风平浪静。

    然而……

    天有不测风云!

    就在所有人都陶醉在恒河美景中时,河两岸的密林中突然冲出十几条船,挡住了大船的去路。

    这是玄奘自失去“妖精”和其余弟子之后的首次遇险!

    船刚一靠岸,歹人们便把大船上面的所有人都赶到岸上,并命令他们脱掉外衣,他们一边于衣物中搜查随身钱财,一边仔细打量每一个人的身材和面容。

    长途跋涉和丰富的阅历让玄奘有着超乎常人的直觉和观察力。

    他发现这些人不像是普通的强盗,他们的一言一行似乎是在按照一种既定的流程行进,而且在搜得钱财后也没有放人的意思,好像在寻找什么?

    精通各类奇异语言的玄奘于歹人的相互对话中得悉,他们当真并非强盗,而是一伙突伽天神的信徒。

    他记得某位挂单的游僧在闲谈中提过,每到秋天,突伽天神的信徒们就要根据教义寻找一个身体强健、样貌端庄的人来献祭,然后把他杀了,用他的血肉祭祀神灵,祈求女神的保佑和赐福。

    想到这里,修行极为深厚的僧人不禁打了一个寒战。

    这些信徒对人牲的要求很高,并不是随随便便抓一个人就能用来献给女神,所以搜索钱财只是其次,挑选人牲才是关键。

    这个东方面孔的人无疑让他们喜出望外——他姿容伟岸,气度不凡,显然是绝佳的人选!

    玄奘被从人群中拉了出来。

    如何化解?

    唯有口才!

    采用以退为进的辩术!

    明退……

    玄奘用对方的特殊语言对信徒们道:“以贫道这样污秽丑陋的身驱,竟然可以充当天神难近母的祭品,实在是非常意外和荣幸,贫道绝对不会舍不得这副躯体。”

    突伽天神的信徒们不承想这个东方沙门竟然知晓自己的底细,并且会说自己的教派用语,这帮人一时间愣了,哑口相望。

    出其不意的交流初见成效,玄奘心下暗喜。

    暗进……

    他跟着再道:“可是……贫道自东土大唐远道而来,为的就是参拜佛像,求真经,问*,这个心愿尚未达成,心中的怨念尤甚,恐怕会对女神很不吉利!”

    信徒们听罢稍起犹豫,但是质状端美的祭品可遇不可求,越是宝贵的东西,用来充当祭品就越有效。

    信徒首领狂笑,“难近母本就是降魔女神,小沙门,你心中的妖魔怨念岂能得逞?”

    一声“献祭!”。

    玄奘被押到祭台前!

    在信徒首领长长的念咒声中,祭祀仪式开始了,站在僧人身边的大汉开始修正手中钢刀的方位。

    千钧一发之际……

    起风了!

    顷刻间,漫天黑风四起!

    恒河边沙尘暴起,和着被刮断的树枝卷向半空,平静的河面顿时涌起滔天大浪!大小船只俱都被打翻!

    这阵风来的蹊跷!

    而且……

    它是那么的熟悉!

    是她……她来了?

    即将被斩的活祭物大喜!

    他向着妖风竭力大声疾呼:“悟空……悟空……”

    悟空?

    悟空!

    弟子?

    无比怪异的狂风让此位信徒首领闻声而联想,顿惊!

    因为……

    死里逃生兄长的那番完全让人难以置信的告诫之言。

    该信徒首领有位堪称身手不凡,是为卡拉里武者之师的兄长,身为古鲁卡尔的兄长曾离家出走数年之久,并远行它国当过匪首,在银山碛!

    当时那阵携带妖风而来,名为悟空的法师蒙面弟子连续祭出的天打雷劈并未伤及此人,因为他正在一个小矿洞中避风行大解而躲过此劫。

    如果……

    没有如果!

    凶飙的狂风如恶煞,不容片刻的迟缓!

    为免误判,更为决断,信徒首领当即凑过去问:“小沙门,你的法名叫什么?”

    唐僧暂停了呼唤,不解地看了看他,道:“贫道法名玄奘。”

    应了!

    兄长所言的东方法师便是玄奘!

    问者盛骇然!

    他犹不敢相信地再问:“你刚才在叫唤什么?”

    “贫道那曾经自行离去的大弟子!”

    “大弟子……可是蒙面人?”

    “正是!”

    “他叫什么?”

    “悟空!”

    无一有异,彻底应了!

    兄长所颤言的,杀人不留全尸的妖风杀神便是玄奘法师的大弟子……蒙面人,悟空!

    “啊……请玄奘法师赎罪!”

    信徒首领“扑通”一声跪下。

    奇怪的是……

    妖风就此骤然离去!

    玄奘万万没想到:延西仙子一直没有出现,但她依然在冥冥之中拯救了自己!

    武赢天更不会料到:自己的余威竟能借助自然界的龙卷风挽救了一段坚韧历史!

    历经千辛万苦,由大唐而来的高僧最终到达了其心中的梦境圣地——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的住持,一百零六岁的戒贤法师亲自为这位来自东方的弟子授课,授课的内容正是佛学巨著——《瑜伽师地论》!

    贞观十八年,出行十几年的玄奘回到于阗,再次踏上了西域的土地,离故国大唐也只有一步之遥。

    在于阗,玄奘本打算取道高昌回国,履行当年与高昌王麹文泰的约定。

    然而……

    他得到的却是大唐军队于数年前攻占了高昌,王兄麹文泰身死的噩耗。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殿中侍御史欢信,以及悟真、悟智、悟净、悟能这四位身为王宫侍卫的弟子,他们五人已然毫无周全可言……

    玄奘强忍住悲痛和对故人的追思,静下心来,用极为诚恳的语气给朝廷写了一封信,然后郑重的把这封信交给即将前往长安做生意的马玄志,拜托他务必把信呈交给朝廷。

    春去秋来,这一等就是七八个月。

    大唐的使节终于来了,而且还带来了唐太宗的信笔信。

    信中道:“闻师访道殊域,今得归还,欢喜无量,可即速来与朕相见。”

    归国后,玄奘得到了唐太宗最高规格的礼遇。

    唐高宗麟德元年二月,法门领袖玄奘法师于坐禅中幻见了那烂陀寺,幻见了从天空笑颜飘来的延西仙子。

    “延西……延西……”

    念叨着,念叨着,一代高僧就此坐化辞世,圆寂于玉华宫。

    众弟子们不明白,师父他在弥留之际最后牵挂的“延西”究竟是什么?是事物,是地点,是经文,还是……

    近百年之后,一本源自前高昌国的奇异书籍几经辗转来到了中原。

    这本书封面残缺不全,仅仅遗留了作者名,在翻印传播之下作者名竟干脆被误作书名,它就是——《欢信》。

    内容为记录形式的《欢信》一书或许就曾经在《西游记》作者的案头上认真摆放过,盛用作参考。

    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