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抗日之战将传奇 >

第377部分

抗日之战将传奇-第377部分

小说: 抗日之战将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翻个三番,现在好多老百姓都聚集在粮行的门口,等着买粮食呢!”

    粮食不管在和平年代还是战乱的年代都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控制了粮食等于控制了这个地区内老百姓的性命。廖凡当然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不过以大同城现在老百姓的购买能力,即便是涨了三倍,老百姓也要卖粮食吃。

    “是康家手底下的粮行吗?”廖凡问。

    “应该不是,康家的粮行主要集中在了城北和城东,城南和城西的粮行应该是别人的!”对于大同城内的情况,宋祖义比廖凡更了解。

    廖凡开始沉思,也就是说其他方向有动静了,康家却没有任何动静。

    “城南和城西的粮行属于何人拥有?”廖凡问。

    “城南和城西的粮行比较小,至少属于四五家人的,其中有一些商人也投资了,背后的情况比较负责,根本查不清楚到底谁在里边有股份!”

    这些粮行都是大家一起凑钱建起来的,这些商人都是无利不起早的人,有钱大家一起赚,谁都别想独吞,当然康家除外。因为在他们有点钱的时候,康家就已经在大同屹立了几十年了,他们再怎么折腾也折腾不过康家。

    而且康家也有康家的打算,这些粮行让给这些商人之后,他又用分红的手段,把每个人的利益都局限起来,以防他们真的起来了,跟他们康家形成竞争。

    “这粮行总要有一个大东家吧?”廖凡可不相信他们能够平分当中的利益,既然做生意,肯定有人拿得多,有人拿得少。

    “应该是一个姓吕的商人是城南粮行的最大老板!”

    这几日调查大同城的情况,孙伯勇也摸清了大同城内的大体情况,对城内那些有点实力的商铺都做了调查,其中一个姓吕的商人在大同城内还是有些实力的。

    “姓吕的?”廖凡喃喃的说道,他似乎对这个姓吕的有些记忆,但是又想不起是谁来。

    “凡哥,在宴会上有个姓吕的商人捐的钱仅次于康海龙!”卢黎明提醒廖凡,那天的宴会廖凡都喝多了,卢黎明可是把在场的所有人都给记下来了。

    经过卢黎明的提醒廖凡突然想起来了,确实有一个姓吕的商人,他也确实捐了不少钱。

    “以你们两个人的意见这件事情该怎么处理?”廖凡问孙伯勇和宋祖义。

    “我认为不应该打草惊蛇,现在城南和城西的粮食涨了,但是康家的粮行没有涨价,我相信只要老百姓得到消息,城南和城西的粮行这几天肯定没有人去买粮食!”孙伯勇说道。

    他们的目标是康家,不是这些商人,对付这些商人只不过是搂草大兔子,对付康家的时候顺便整治这些只想着发财的不法商人。

    “我同意孙部长的意见,只要老百姓去康家的粮行买粮食,姓吕的肯定会坐不住,然后去找康家人商量对策,如果康家人挺姓吕的,我们就好办了!”

    廖凡点点头,同意了两个人的意见。

    在姓吕的决定涨粮食价格的时候,康家早已经知道了。那些商人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为了钱财才聚集在一起的,康家当然要在当中安排一个人,一来可以从那些不归康家管理的粮行中赚一些,二来可以顺便监督一下这些人,看看他们对康家是不是有威胁。

    然而粮食这一涨价,却让康海龙有点坐不住了,别人家的粮食都涨价了,他们家的粮食不涨价,肯定会一起当地老百姓哄抢粮食。

    果不其然,仅仅半天的时间,整个大同的老百姓都得到了消息,涌上了街头,直奔城东和城北的粮行而去。大同可有三十万的老百姓,即便是康家的粮行存储了再多的粮食,也不够这三十万吃的。

    短短一天时间内,康家的粮库就见底了,他们康家又没办法在短时间内从其他地方运来粮食。

    康海龙看着自己家粮行外密密麻麻的人群,心里对姓吕的咬牙切齿。你想涨粮食的价格,他康海龙没有什么意见,但是最起码要跟他商量一下,让康家有个准备。

    这一变化,让康海龙可是措手不及,为了粮仓内那仅有的一点粮食,康海龙不得不让粮行关门歇业。

    可是十几万的老百姓不干了,他们不知道康家的粮库里没有了粮食,还以为康家的粮行也要涨价,老百姓都堵在康家的粮行门口,让康家人开门卖粮食。

    为了保护自己家的粮行,康海龙不得已派出自己家的家丁扛着枪到粮仓的门口站岗。

    康海龙第一件事情要找的就是姓吕的,是他把康家搞的如此被动。

    “姓吕的,你到底要干什么!”康海龙打发雷霆,这十几年来他一直修身养性,今天却大发脾气。

    “吆,原来是康市长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草民罪该万死!”

    姓吕的一直对康海龙撤了他的官职耿耿于怀,即便你康家是大同的地头蛇,他姓吕的也不是吃干饭的,今天的成果不只是在向新三十三军宣战,也是在告诉康家,他姓吕的在大同也是可以呼风唤雨的。

第六百二十一章 康家被算计() 
虽然姓吕的态度放得很低,但是康海龙听出了姓吕的言词之中的傲慢。这姓吕的越来越不把康海龙放在眼里了。

    “看来你真的是想作死!”

    康海龙冷哼一声,很不屑的看着姓吕的样子,本来他还觉得姓吕的可以任用,没想到这么一点事情都忍不住了,康海龙这么大年纪了也算是看错人了。

    “康市长,你们康家家大业大,不缺那口饭吃,我们要是不想办法赚钱,我们就真的饿死了!”

    姓吕的现在可不管现在大同是谁的天下,他没有了财路,只能从老百姓身上搜刮,既然康家不愿意帮他,他之能自己动手了。

    他手里虽然没有康家那么多渠道,但是粮食这一点,他可以联合城内的商人,只要给这些商人一点利益,他们绝对愿意跟他合作的。

    姓吕的赌赢了,至少城南和城西的粮行确实在同一时间的涨价了,而且还把康家的粮食给搞的销售一空,在短时间内根本得补充不到粮食,现在只有他姓吕的手里还掌控着大同的粮源。

    只要控制住了大同的粮食,他姓吕的可就大同呼风唤雨了。

    康海龙看着姓吕的得意的表情,心里冷笑。康家都没有能力跟廖凡掰手腕,就他一个姓吕的还想跟廖凡斗,估计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但是康海龙来找姓吕的不是来为了教训姓吕的,他来要粮食的。在大同城内,除了军粮,只有姓吕的手里还掌控着足够的粮食,军粮谁都不敢打主意,剩下的也就只有姓吕的粮行里还有粮食了。

    “我是来找你借粮食的!”

    平时如果康海龙说出这句话来,大同城内谁不敢卖给康家一个面子,屁颠屁颠的把粮食送到康海龙手里。但是今天姓吕的他想做人上人,不想再看康家的脸色。

    他不是康家的一条狗,说用的时候,给他高官厚禄,说不用的时候,他连饭都吃不起。

    “哟,康家家大业大还像我来借粮食,这真是天下奇闻呢!”姓吕的冷嘲热讽的说道,康家确实家大业大不错,但是他们康家也没有囤积几十万人吃的粮食。

    既然姓吕敢哄抬粮食价格,肯定做了准备,粮仓中定然有不少粮食。

    此时康海龙已经对姓吕的厌恶至极:“现在掌管大同的是新三十三军没错,但是你别忘了我还是大同的市长!”

    康海龙想拿市长的身份来压姓吕的,可是姓吕的商人根本不吃这一套:“你市长没错,但是我卖的是自己的东西,难道市长想要给我家的粮食定个价格吗?”

    “你……”康海龙没想到姓吕的会这么无赖,想当初姓吕向他们康家借钱的时候那种低三下四求人的态度,康海龙从来没想到当时看似那么老实的一个人,今天会变成这样。

    为了自己的粮行,康海龙不得不暂时忍气吞声,今天他是来找姓吕的商量办法的,不是来跟姓吕的吵架的。

    “你想要什么条件,才能够答应借粮食给我们!”

    康海龙只能忍住,只要等他缓过气来,一定要要加倍的奉还给姓吕的,让他在大同城内没有了任何立足之地。

    姓吕要的就是康海龙松口,他这条船虽然已经拉上了大同城内一半有名的商人,但是这条船还够大,因为康家人还没有上来,他要把康家也拉上这条船。

    有市长在他的船上,他就更有底气跟新三十三军斗一斗。

    “我唯一的条件就是粮食到了康家的粮行里,要按照我定的价格来卖!”姓吕的奸笑着说,这样以来,不管康海龙是不是真的在他这条船上,至少在外界人的眼里看来,他跟康家穿的是同一条裤子。

    “这绝对不可能!”

    康海龙当然明白姓吕的打的是什么主意,他已经都到了这个年纪了,怎么可能会跟姓吕的这个小人上一条船。

    “送客!”

    姓吕的一点面子都不给康海龙,直接下了逐客令,他现在根本不在乎康家。现在姓吕的手里掌握着大同城内的粮食,还管什么康家,他自己不怕粮食卖不出去。

    康海龙没想到姓吕的会如此不给他面子,满脸怒气的离开了。

    康海龙虽然从姓吕的那儿离开了,但是买粮的老百姓可是没有从康家的粮行离开,甚至他们开始高声呼喊要求康家卖粮食,要不是门口有家丁扛着枪在守着,这些老百姓早就冲进去了。

    面对当前的情况,康海龙除了恨就是恨,玩了这么多年鹰,到头来竟然被鹰给啄了。

    康海龙看着粮行前迟迟不肯离开的大同市民,心里焦躁,即便他是市长,他手中有个几十条枪,要是这么多老百姓真的向钱冲,没有人能够挡住他们。

    对于大同城内的情况,廖凡从士兵的口里很快就了解清楚了。廖凡可是很乐意看到这样的情况,既然康家犯了众怒,又让康家跟姓吕的狗咬狗一嘴毛,廖凡当然选择看一场好戏。

    “我估计康海龙肯定坐不住了,他要是没有办法解决这件事情,最后肯定还来这儿,找我们帮忙!”

    廖凡断定康海龙不到最后关头肯定不会来找他的,但是为了康家的粮行,这个老爷子可是能屈能伸。

    “凡哥,那我们怎么办?借粮食给他们,我们的军粮可是用来打小鬼子的,要是单纯的供给给大同的老百姓,估计也撑不了几天!”

    大同的军粮只够新三十三军维持一个星期的,大部分军粮都囤积在了后方的应县,一来大同万一出了问题,他们用不着浪费如此多的粮食,二来应县距离大同也不远,而且他们从日军手里缴获了几十辆卡车,现吃现运都来得及。

    “傻呀,我们当然不能够给康家粮食,这样,如果康海龙来了,你就说不在,我去应县视察部队了,这么大的事情只能由我一个人做主!”

    廖俊东的炮兵旅还驻扎在应县,为了下一次进攻,廖凡当然要了解炮兵旅的情况,因为他们下一步就要真正的进入草原了,大炮可是他们的主要火力。

    “凡哥,你真的要去应县?”黄长生问。

    “怎么?大同城内的军事由你和李为民做主,就算是康家那边,孙伯勇和宋祖义也能够做主,趁着主要矛盾没有爆发之前,我得先把部队的情况了解了!”

    新三十三军攻占了这么大的一个地方,需要分兵驻守,虽然部队已经招募了大量的新兵,但是新兵还需要一段时间才够形成战斗力,但是距离第二阶段他们所需要的兵力还差一点。

    他们还需要一段时间来修整,当然这段时间廖凡也需要了解自己部队的情况。

    这次作战除了深入敌后救援战俘的两个营伤亡巨大之外,其他部队的伤亡并没有多少,但是分兵驻扎,却消耗了李为民师部队的战斗力。

    而且在他们继续北上的时候,朔州的日军难免不会伺机而动,趁机从侧后方袭扰他们,所以廖凡需要更多的部队,在他们想进攻的时候,有一支部队可以对朔州形成威胁,这样一来就没有人敢打他们后方的注意了。

    果然如廖凡所料,廖凡还没有出大同的城门,康海龙就带着厚礼来到了军营,但是得知的结果却是廖凡去了应县,什么时候回来都不一定。

    康海龙大失所望,他最后一条可以求助的路被堵上了。

    康家确实家大业大,在大同城内损失了所有的粮行,对康家来说也只是康家产业的一点皮毛。但是粮食这种东西是要命的东西,不仅能够要自己的命,也能够要别人的命。

    一旦康家的粮行在这次斗争中失败了,以后就没有人认他们康家的粮食了,以后他们康家要想再重新做粮食的生意可就难了。尤其康家的粮行可占有着大同一半的粮行,一旦失去了,要想重新占有一半,康海龙至少看不见这一天了。

    现在廖凡去了应县,在大同城内新三十三军已经帮不上康家了,那么康海龙只剩下了两条路可以走。

    第一放弃康家的粮行,第二向姓吕的低头。然而康海龙两条路都不想走,但是如今面临岔路,他必须要走。

    “你们怎么看?”康海龙问自己的子孙,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

    康家的大堂里一片安静,康海龙唯一重视的只要他的孙子康平,其他人都已经享受惯了康家提供的丰富的物质享受,要不然康海龙这么大年纪了还在为康家的事情四处奔波。

    康海龙今天在外边受了一肚子气,今天回家之后,看到这些不肖子孙,心里更是来气:“要是有廷在这儿,肯定不会跟你们似的!”

    然而他的三儿子院子西南方,中间隔着千里敌占区,即便他孙子是国军上将,也管不着大同的事情,大同是新三十三军的。

    “爷爷,您先别生气,容我们先想想办法,毕竟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了,我的几位叔叔伯伯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康平安慰康海龙说道。

    康海龙这时候哪儿还有心情挺这些不着调的话,他现在只需要一个选择,决定他们康家未来的选择。

第六百二十二章 对廖凡动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