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抗日之战将传奇 >

第454部分

抗日之战将传奇-第454部分

小说: 抗日之战将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乎日军丝毫不在乎这些东西,除了日军军营和指挥部,防守最严密的当属日军在太原城内的军火库,日军将军火库周围的居民都赶走了,然后住进了居民的家里的,在通往军火库的道路上设置了四道关卡,大型卡车不准入内。这就让人纳闷了,大战在即,军火应该敞开了供应,为何还要限制卡车进入呢。

    这反常的一切似乎在掩盖着什么,然而发生的这一切确实那些侦察兵侦察不到的情况,因为在他们进城之前,太原城内就已经下达了这些命令,不漏痕迹,让人感觉不出来有任何问题。

    “你盯着点,我去睡一觉!”

    在城内的侦察兵相互倒班盯着小鬼子的一举一动,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他们除了记录下了一些日军日常的行动之外,没有获得任何对进攻有价值的情况。

    同样负责侦察日军真的的侦察兵也遇到了困难,日军的巡逻队巡逻的很频繁,没有跟他们任何机会潜入侦察,似乎巡逻的要比防守的部队还要多一样。

    在太原城外围除了能够在表面上看到的日军工事之外,侦察兵对于日军的暗堡和火力点也是一无所获。太原的情况汇总到胡国山哪儿之后,胡国山立刻向廖俊东做了汇报。

    经过一番商议之后,他们四个人得出了一致的结论,那就是日军已经知道他们在短时间内进攻太原作出了防备的情况,他们并没有向别的方面多想。

    “日军知道我们的计划也是早晚的事情,毕竟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廖俊东说。

    部队这么大规模的调动肯定瞒不过日军,尤其是在这个年代,小鬼子随便就可以买通一些人在他们防区内做特务,大的情报侦察不到,可是部队方面的调动根本做不到天衣无缝。

    “从现在开始,刘春刀的部队先东进收复那些由日伪军掌控的区域,等田副师长到了以后,直接由胡国山统一指挥!”

    既然两支部队分头行动,刘春到师也不用太多的准备,早一步出发就早一步让地区恢复安定,让百姓尽快安定下来恢复发展才是重要的。

    不过刘春刀回去之前,廖俊东拉住了刘春刀,跟刘春刀特意交代一些事情。

    “日军现在已经占据了中条山,一定要安排士兵盯着日军在中条山的部队,一旦发现什么情况,让部队赶紧撤回来,现在算是点底盘是小事情,关键是保住我们的部队!”

    刘春刀使劲的点点头,丢失土地保存实力并不是置国家利益而不顾,现在山西已经是他们的盘中餐,没有必要为十拿九稳的事情去冒险,万一出了状况,就得不偿失了,现在新三十三军收复山西采取的是最稳妥的办法,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在险中求生。

    新三十三军这两年来打的仗死的人够多了,目前新三十三军最需要的是在稳重求发展,毕竟拿下山西之后,新三十三军面对的不单单再是日军,那些想从山西分走一杯羹的人,必然会从处处为难新三十三军,暗中给新三十三军下绊子,只要有了实力,他们才不用担心这些这人扮小丑。

    而现在的中条山几乎就是一个空壳子,日军在进攻洛阳失败之后,撤回了中条山,然后从中条山返回的太原,然而太原朝不保夕,日军连夜用火车把兵力运送到了太原。

    在整个山西大地上,其实真正还有抵抗能力的就只有太原,其他地方已经成了一个空架子,就像中条山这样重要的战略要地日军也已经放弃了,此时无论是哪一支部队只要进攻中条山保证会重新收复中条山失地。

    然而日军在撤退前进行了周密的部署,为了掩护太原的行动,小鬼子采用了瞒天过海之计完全欺骗了情报员的眼睛,没有人察觉中条山战略要地已经是一座空城。

    新三十三军的行动瞒不住小鬼子,当然也瞒不住重庆方面和八路军,似乎在这片大地上没有秘密然而其实到处都是秘密,只不过就是看谁的眼睛尖,能够看破这层秘密那么他们就在这片土地上先别人一步。

    刘春刀带着部队刚刚行动,在河南洛阳的何应钦,快跑到青海的阎老西,还有八路军总指挥部都得到了消息,原本陕甘宁地区紧张的局势也因为刘春刀师的行动而变得缓和了起来,各方势力都在摩拳擦掌,损失进军山西,从山西分一杯羹。

    陈兵在绥远地区傅宜生的第七集团军也在争论着是不是南下进入山西,此时在所有人的眼里山西就是一块巨大的肥肉,不吃可是白不吃。

    “总司令,新三十三军的密电!”一个通讯官把电报亲自交给了傅宜生。

    傅宜生疑惑的结果电报,新三十三军现在跟他们打的火热的是李为民师,因为他们要合力对付来自东北方向日军的压力,很少接到来自太行山的电报,在山西形势逐渐明朗的情况下,难道新三十三军的密电是为了山西方面的事情。

    他果断的打开了电报,看着电报上的电文笑了笑:“原来你是在诈死,只是你这分析是很有道理,但是收复山西这可是北方战场上的大功一件,你廖大军长可是高看我了,我傅某人可不是圣人呢!”

    傅宜生苦笑,如果他带兵南下,收复山西之后,不只是重庆的嘉奖,很有可能让他名垂青史,这么巨大的诱惑怎么可能会被廖凡电报中的三言两语给蛊惑。一生为将,在这个战乱年代求得就是血洒疆场收复失地,如今又这么好的机会他宁愿做一个屠戮敌人的将军,也不愿意做一个在庙堂之上的圣人。

    不过当他看到电报的最后一句的时候,傅宜生心里就像突然收到了打击。

    “第七集团军隶属于阎长官管辖,而傅长官又不是晋绥军阎长官的嫡系,即便太原城是傅兄一人之力收复的又有何用?绥远地区迟早要从倭寇手中收复,傅兄何不早做打算,到时候扬名天下也不算太晚!”

    廖凡明确的告诉傅宜生,第一个踏进太原的必然是新三十三军,而第七集团军即便是随后进驻太原,但是别忘了山西可是晋绥军的底盘,太原更是他阎锡山的老家,你作为他的下属而且还是一个关系并不怎样的下属,他怎么可能会把山西让出一部分来给这个不安分的部下。

    而绥远地区真正的主力正规军只有他们第七集团,将来要收复绥远地区必然离不开第七集团军,他傅宜生又何苦在山西这个大染缸挥勺子,在绥远地区做一个土皇帝可比在山西勾心斗角要强的多。

    最后一句话确实让傅宜生动心了,当然他也看出了心中无不透露着离间他跟阎老西的关系,可是阎老西自从撤离山西之后,哪儿管过他们第七集团军的死活,如果真的到了太原,说不定还真的如廖凡所说处处受到他这位老长官的打压。

    如今廖凡也给他一个机会,那就是在收复绥远地区的时候,只要出一部分力气,他可能就能够脱离晋绥军的编制,成为真正的一方诸侯,到时候要兵有兵要将有将,向东可以危险京津,向北可以进入蒙古然后进入东四省,这格局可要比窝在山西要大的多。

第七百四十一章 黄长生的仇恨() 
即便傅宜生知道这封电报是中有十有八九就是廖凡离间他跟阎老西的关系,但是他觉得廖凡说的很有道理,而且如果真的如廖凡所说的收复绥远省,到时候他可就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比跟在别人屁股后边捡功劳还要看别人的脸色强的要多。

    想通了此种情况的傅宜生立刻打消了带兵南下山西的情况,他要做的是厉兵秣马,争取在绥远地区打出他们第七集团军的威风来,给全中国的百姓,也给重庆看看,他们第七集团军绝不比任何一支部队差。

    阎老西和何应钦想的就不同了,山西是在他老阎的手里丢的,中条山是在他老何的手里丢的,先不说日军有多强大,守土抗战之责他们也尽了,但是根深蒂固的思想还是在他们的意识中,在哪儿跌倒的在哪儿爬起来,他们也想让上头看看,让自己的同僚看看,当初真的只是战略性撤退,我们又重新打回来了,这可收复民心的是好时机。

    虽然他们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却不敢先迈出第一步,跟小鬼子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谁都知道小鬼子真的不是吃干饭的,枪打出头鸟,别到时候没收复失地,反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他们都是老奸巨猾的主,宁可做个第二,也不能让自己的部队冒险。

    也正是因为有这种想法,阎老西和何应钦向新三十三军安排的侦察兵比安排在太原的侦察兵还要多,他们是在等着新三十三军动手,然后他们再动手,抢功劳他们可是精明的很。

    至于廖凡当然不想被这些“牛”人抢了功劳,然而他也没有办法,山西这么大,单靠他们新三十三军还真的独木难支,不过这各方势力也实在是太复杂了一点。

    廖凡特意让付红玉给自己做了四个小旗子,八路军,晋绥军,中央军还有就是他们新三十三军,等山西彻底收复,他们这四家必然齐头涌进山西,阎老西自然不必说,山西是他的老家,他当然不希望他们这些外来人管理他的老家。

    何应钦可是蒋委员长的钦差大臣,掌握着蒋委员长的嫡系精锐部队,在加上这次刺杀廖凡的行动跟重庆有关,廖凡不自觉的就开始提防重庆那些人员,更不用说跟何应钦亲近了,形势逼迫,恐怕到时候他不用联系八路军,八路军也会主动联系他。

    “凡哥,你找我?”李凌飞走进病房。

    “进攻太原的计划定下来了没有?”廖凡问。

    “廖大哥昨天发来了电报,胡国山他们遇到了点麻烦,进攻的计划可能要推迟!”

    “麻烦?什么麻烦?”廖凡心想这个关键时候谁在掉链子。

    “是流民,山西发生了流民潮,根据情报显示应该至少有五十万流民向我们防区涌来,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胡师长他们已经安顿百姓了,可是流民的数量太大,胡师长不得不出动部队来稳定秩序!”

    “流民潮?怎么会突然爆发流民潮?”

    廖凡想不明白,没有大仗,也没有发生饥荒,怎么会出现大规模的流民潮呢。

    “这个就不得而知了,对了还有就是廖大哥发回电报来,说他们还缺七千兵力,要不然进攻太原实在是有点兵力紧张!所以在安顿流民的时候,也在考虑兵力的问题!”

    “告诉胡国山,让他先制定至少三份作战计划,告诉他五天之后我就要看到具体的方案!”

    廖凡先不考虑流民潮的问题,再胡国山回去之前,他就已经跟胡国山商讨过进攻太原的事情了,可是到现在胡国山既然没有提交一份进攻计划,这可是打大仗,不是小规模的战斗,需要几份作战计划来应对战场上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变情况,只有在战前想到了可能出现的问题,才能够减少部队的伤亡。

    而且一份作战计划制定出来,需要多少兵力就一清二楚了,差多少补多少,还用得着这么费劲!廖凡对胡国山的办事效率很不满意,显然没有考虑到胡国山在回去之后就爆发了流民潮,他哪儿有时间和精力去规划作战的事情,阳泉附近好不容易安稳一些,廖俊东和刘春刀就到了。

    在接到廖凡的命令之后,胡国山一脸的委屈,然后求助的看着廖俊东:“廖大哥你可以要在凡哥面前替我证明,我真的没有偷懒,你看看你看看,我这腰都瘦了一大圈了!”

    说完胡国山就掀起自己的衣服要给廖俊东看看他是不是真的瘦了。

    “老胡,这是在部队中呢,注意影响,你可是师长不是大街上的地痞流氓!凡子只不过是没有搞清楚具体的情况罢了,他如果明白你是在安顿百姓,肯定不会责怪你的!”廖俊东自然知晓胡国山并没有偷懒,除了百姓的事情,部队招兵训练,哪一样都够胡国山忙活的。

    “哎……凡哥的几个字的电报,就要让我熬几天夜的了,得!谁让我老胡命苦呢,赵副师长,这几天部队上的事情你跟廖大哥盯着,警卫员给我收拾出一间干净的房子来,本师长要闭关修炼,等啥时候能够瘦的仙风道骨了,再出关!”

    尽管胡国山在抱怨,但是他丝毫没有耽搁,他也明白大战在即,没有一份详细的计划,单靠打到哪儿指挥到哪儿,完全是视战士们的性命于不顾,这可不是一个合格的指挥官。

    就这样胡国山把部队上的事情交给了赵才柱和廖俊东,自己一个人卷着作战地图闭关了。五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然而也就是这五天的时间,太行山再次迎来了秋风,树叶打着卷儿飘落在地上。

    一场小雨过后,廖凡感受着太行山清新的空气。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这一句话形容现在的太行山美景实在是太合适不过了,廖凡也不用人照顾了,他的伤已经完全好了,现在躺在病房里的卢黎明完全是由廖凡在照顾,有时候没事情,他也会给卢黎明读书聊天,付红玉说这样有利于他醒过来。

    廖凡当然也希望卢黎明尽快醒过来,他身体上的伤是好多了,然而就是不醒,成了一个活死人。廖凡也不是华佗扁鹊,根本不知道具体原因,反正他闲着也是闲着,跟卢黎明说说话也好,偶尔帮卢黎明换换药还能够恢复自己的体力,廖凡躺在病床上的这些日子,付红玉把他照顾的不错,养的是白白胖胖的。

    “老卢啊,您老弟不地道啊,咱们兄弟两个人都同居了这么长时间,你也不起来跟我打个招呼,就这样呼呼的谁,你说你是不是属猪的!”

    廖凡一个人在病房里瞎叨叨,他刚给卢黎明换完药,把自己累得气喘吁吁,看来这几日付红玉为了照顾他们两个,肯定吃了不少苦。

    在廖凡康复的这些日子,新婚之后的黄长生也回到了特战旅,在得知了特战旅的具体伤亡数字之后,胡国山再也没有了新婚时的高兴,除了晚上回家,只要再特战旅的驻地他就把自己关在指挥部内,没有人知道他在做什么。特战旅的指挥系统跟普通部队不同,再加上特战旅一如既往的神秘,根本就没有人去关心黄长生在做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