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抗日之战将传奇 >

第459部分

抗日之战将传奇-第459部分

小说: 抗日之战将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

    “委座都说,我只听从委座的命令!”何应钦自然明白,他手中的兵权是蒋委员长给的,在中条山大败,堪称抗战史上的耻辱一战,即便是如此蒋委员长也没有撤掉他的职务,顶着压力还让他在洛阳主持大局。他明白这是委座对他的信任,他要做的就是对得起这份信任罢了。

    “您老兄莫说官话可好?在这儿除了你我,没有第三个人,中条山是河南和陕西的门户,如果被新三十三军掌控在手里,洛阳就是他们枕头边上的肥肉,守潼关的部队战斗力又远不如新三十三军,到时候被说我们晋绥军,恐怕中央军以后在黄河以北也再无立足之地!”

    阎老西说的一点都没错,如果廖凡真的想,这一切都会发生,中国再无晋绥军,中央军恐怕也就只有大西南的半壁江山了。

    “百川兄!蒋委员长已经说过了,新三十三军对国家对民族有功,我还能怎么办?莫非百川兄要让我对有功的新三十三军下手?你可是陷我于不仁不义的境地啊!”

    “再者说了,委座已经安排你们去太行山跟新三十三军交涉了,你还担心些什么?”何应钦很想回中条山,他更像把廖凡和他的新三十三军给彻底解决掉,把他在太行山受到的侮辱十倍百倍的还回去。然而他必须要听从蒋委员长的命令,否则他将来连报仇的机会都没有。

    在部队中一路走到现在,何应钦很明白,这是他军事生涯中的最顶峰了,在往上就要跟蒋委员长抢位置了,在没有绝对实力的时候,他不能够暴露自己的任何想法,哪怕是一点不满,现在他能够做的只有服从,绝对服从蒋委员长的命令。

    不管现在阎老西说什么,他都不能够动心,如果将来非要向前再走一步,他手中的这些部队就是他最重要的筹码,没有这些筹码,他可能连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也不如。

    反观阎老西,他并没有生活在重庆这样的政治大染缸中,从北洋政府开始到现在,旧军阀没落,新军阀兴起,终于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川军出川抗日刘湘病死,桂军和滇军也都离开了自己的大本营,只有晋绥军距离老家只有一步之遥,他阎老西没有什么雄图霸业,只要让他在山西守着他的一亩三分地做一个土皇帝就好了。

    可是现在冒出了新三十三军,他的一亩三分地边上多出了一个饿狼,让他怎么能够安心做一个土皇帝呢。阎老西好不容易来一趟重庆,想让蒋委员长帮帮忙想想办法,哪怕是在彻底掌管山西之后,让他把山西的一部分利益让给中央军都行。

    没想到一场会议之后,他还要去太行山找廖凡的商量,如果他能够找廖凡商量,干嘛还要跑来重庆,难道就只为了一个名正言顺?

    “百川兄,车到山前必有路,我不相信单凭新三十三军一个军的兵力就能够控制山西以及整个太行山!”何应钦看到阎老西焦急的样子,只好安慰阎老西让他不要太着急上火。

    “他廖凡哪儿是一个军,他手底下一个师的兵力都要比我一个整编军的兵力都要多了,他廖凡兵力加起来有十万之众!”阎老西的情报可是很准确的,虽然没有他说的那么夸长,但是单论胡国山一个师的兵力,确实能够赶上他们一个军的兵力了。

    而且胡国山在攻下太原之后,手中的物资可是富得流油,他太原及太原周边地区贴出招兵告示之后,当地民众可是踊跃参军,兵员素质虽然参差不齐,可是人数几天之后就是一个恐怖的数字。这还只是胡国山一个师,刘春刀在进驻中条山之后,他可是跟胡国山学的有模有样,当初在石门口没有多少兵力可以招募,现在有机会了,刘春刀可丝毫不放过。

    恐怕等到阎锡山回去之后,只是胡国山和刘春刀他们两个师加起来就要有了七八万人。等他再去太行山走一趟,再回到自己指挥部的时候,恐怕两个师的兵力很可能会到达十万人。

    重庆和阎老西当然意识到新三十三军的爆兵速度,他们只想着怎么去分割山西的地盘,而廖凡他想的是到手的才算自己的。

    “如果真的如百川兄所说,以我们的能力更是帮不上什么忙了,虽然委员长让我带兵去中条山,但是我真的不看好这次行动,如果再中条山的新三十三军那个师长不让我,我也不敢没有接到委座的命令就开枪!”

    何应钦最希望的是新三十三军主动让步,或者说他更希望蒋委员长的离间计能够成功,让这两个师长成功脱离廖凡,然后他们各个击破,他在山西再也无后顾之忧。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可以说是很残忍。这些恐怕只是蒋委员长的一厢情愿,到最后可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在陈诚的府邸,陈诚和卫立煌讨论的就是最现实的东西,他们认为蒋委员长的办法太理想化了,也不知道是谁出的这个馊主意,最后还要他陈诚陪着,如果计划不顺利,最后的结果肯定又要是他陈诚来替蒋委员长背锅了。

    “陈将军,丑话说在前头,我可不认为这是什么好事情,就像今年的新四军,到现在为止双方都没有任何破冰的迹象,反而双方的隔阂和仇恨在加深,我敢肯定那边的人也在跟新三十三军积极的联系,蒋委员长的计划可能没有执行就要破产了!”

    卫立煌说的话虽然很消极,但是谁都知道这是最现实的问题,他们的对手不只是一个新三十三军而已,自从蒋委员长宣布新四军是叛军之后,他们与对方的矛盾在也解不开了,现在八路军肯定会极力想办法拉拢新三十三军。而蒋委员长的办法完全是把新三十三军推到国军对立面上去,在这个时候这种办法很可能是最愚蠢的办法,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

    “委座太焦虑了!”陈诚也感慨,“可是委座能有什么办法?内忧外患,他也没有选择了!”

    “我听说最近他在请求美国人支援?”

    “嗯,好像这件事情已经有眉头了,日军已经开始侵占东南亚,镁国人已经停止了对日本人的物资供应,还想用海军切断日本人海上航线,如果镁国人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来,恐怕就能够看到胜利的曙光了!”陈诚也很希望镁国人参战。

    “好确实好,只不过镁国人的东西就那么好拿吗?外蒙古的事情你又不是不知道!”

    战争还没有开始的时候,他们用矿产资源换取德国人的装备。德国人离开之后,他们用外蒙古换取苏联的人装备,现如今镁国人又来了……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呢,镁国人虽然不跟小鬼子一样,但是我们可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他们的身上!”

    “那能有什么办法呢,我刚刚也说了内忧外患,靠我们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卫立煌无奈的笑了笑,蒋委员长能够容忍下外族人的侵略,却容忍不下别人来跟他们分天下呢,如果蒋委员长真的肯包容,这些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他们也不用为这些事情伤神。

    “俊如兄,陪我走一趟太行山吧?”陈诚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陈将军别开我玩笑了,不是有阎百川陪着你吗?而且如果非要去太行山我也不是最好的人选呢!”卫立煌可不想掺和这些事情了,如果能够再重庆养老,也不算是一件太坏的事情。

    “阎百川跟我们不是一路人,他是在为了山西芝麻大点的事情,而我们是为了整个中国,当然这不是在为我们自己脸上贴金!”陈诚诚恳的说。

    “阎老西也是一方的枭雄,不能小觑,而且我去了太行山什么都不能做!”

    卫立煌去了太行山顶多是给陈诚打打下手罢了,他跟廖凡还不如陈诚跟廖凡熟呢,在太行山打他这一张感情牌没有丝毫的用处。

    两个人都陷入了沉默,陈诚焦头烂额,他实在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你可以找李老将军一起去!”

    “李宗仁?”陈诚问。

    “对,第五战区跟太行山往来密切,据说廖凡对李宗仁可是有点崇拜,带他去比带我去更有用,我还是在家里老老实实的等你们的消息吧!”

    “李宗仁恐怕没有时间搭理我吧?他可是一个战区的最高司令长官,第五战区的事情可不少!”陈诚没有把握请动李宗仁跟他一起去太行山。

    “李将军也喜欢廖凡,能不能请动李宗仁就看你陈将军的能力了,”卫立煌笑着说,“还有,如果你真的想跟廖凡做深入的交流,最好还是不要跟阎老西他们一起当着廖凡的面谈这件事情,分开谈最好,即便是出了问题,相信看在你的面子上,廖凡也不会翻脸的,而老阎他们就不同了!”

第七百四十九章 一封电报() 
接待丁政委的事情全都交给了廖俊东,胡国山在写完了自己的检讨之后就有了时间,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招兵。

    士兵是部队组成不可缺少的一部份,而且他们防区越来越大,在没有正确的社会秩序之前,他们需要大量的部队来维持当地的秩序和发展。当然在这之前胡国山叮嘱赵才柱把回乡的流民安顿好。

    因为发生过流民,再加上庞大的人口基数,许多人为了一口饭吃,就从军了,仅仅第一天的时间,登记参军的人数就有两千多人。

    部队的迅速扩充让胡国山明白,他们的军官需求会越来越大,于是各班排的战斗骨干都得到了提拔,班长成了排长,排长成了连长,仅仅五天的时间,胡国山师底下的要给营竟然有了五千人的兵力。

    胡国山看着下边部队提交上来的报告,心里有点兴奋,但是又感觉不可思议。

    “师长,我们不能再这么做了,这样下去,我们部队原先的战斗力都要被虚削弱了!”

    部队迅速扩充,士兵训练不充分,战斗力底下,打起仗来可不是靠的人数,而是靠优秀有经验的老兵,如果部队中的老兵比例迅速下降,最后的结果就是整个部队战斗力在下降。

    胡国山也知道这样下去,他们师的战斗力因为士兵的参差不齐,可能连二流的部队都不如了,到时候发生紧急的事情,打一仗这样的部队就散架子。

    “通知各团,每个团在补充完兵力之后,把所有人都统一起来,有军部负责训练新兵,到时候对新兵进行统一整编!”

    结果可想而知,太原城内根本撑不下新兵训练队场地,无奈之下,胡国山只好把新兵训练的场地转移到了太原城外,然后从各部队中挑选老兵对这些新兵进行训练。

    每日响亮的口号在太原城外响起的时候,整个太原的老百姓心里也都觉得安稳,总比小鬼子在身边瞎嚷嚷来的好,也正是因为太原不再成为最前线,当地老百姓也开始安稳的求发展。

    就在胡国山紧张的招兵训练的时候,廖凡从太行山驻地给他发来了一封电报。

    “凡哥,到底是咋想的,我们牺牲了好多战士才有了这么好的局面,还要让出去,这让战士们心里怎么想?”胡国山的脾气一点都没有改变。

    “我好像听到有人在发牢骚呢!”廖俊东走进来说道。

    “廖大哥你怎么回来了?那边的事情搞定了?”胡国山问。

    “哪儿那么容易搞定?还不如杀小鬼子痛快呢,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政治这件事情红心进去黑心出来呢!”廖俊东无奈的笑了笑。

    胡国山凑上来:“廖大哥是不是遇到什么问题了?八路军难道不想跟我谈?”

    “哎~胖子不是一口吃成的,事情也得需要一步一步的来办,对了,刚刚你发什么牢骚呢?”廖俊东并没有跟他们讲这次交流的事情,如果胡国山知道了这件事情的缘由,依照他的脾气说不定带着部队把丁原给礼送出太原。

    “还能有什么事情,凡哥打算让出半个太原城!”

    “就这点事情还值得你发脾气?看来你老胡真的不适合做政治!”

    “这还算小事儿?半个太原城呢!这可都是我们的战士流血牺牲得来的,这一路走下来,我们有多少好战士倒下了,如果我们的战士知道了,他们会怎么想?”胡国山说。

    廖俊东看着胡国山:“老胡,你是师长,不是士兵!我们要考虑的是大局!什么是大局,不要为一时的利益冲动,现在我们的部队太扎眼了!是该收敛收敛了!”

    “可是……”

    “没那么多可是个,告诉弟兄们是有意见让他来找我,想不通就给我使劲的想,关键时候谁要是掉链子,别怪我翻脸不认人!”廖俊东知道很多事情并不是单靠想就能够想明白的,有些事情不去接触永远不知道这里边有着错综复杂的利益。

    当他们动了别人的蛋糕的时候,别人心里肯定不会高兴,他们会想法设法从这块蛋糕中切走最大的一块。这个时候主动退让就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对了,凡子的电报中还说什么了?”

    “凡哥说了,让我们把太原城内所有有军用价值的工厂都转移到东城!”胡国山说。

    “嗯,太原兵工厂可有不少好东西,据说能够造*,我给你加一个任务就是把太原的供电站也都转移到城东,到时候无论谁进入太原城内,都要用我们的供电站!”廖俊东笑着说。

    胡国山突然听到这个计划心里感觉有点舒服了:“是啊!我们要是把供电站给控制起来,只要他们用电我们就要钱,不交钱就给他们断电!”

    虽然要把地盘给让出去但是能够收点钱回来,胡国山心里也稍稍平衡了一下。尽管他不明白接下来的大局是什么,能够有钱挣总比白白让出去要好的多。

    “老胡,太原城以及周边县市区的事情就麻烦你了,这个时候一定不能够出事儿,尤其是老百姓的事情,老百姓的事情就是天大的事情,否则我们在这儿可待不安稳!”廖俊东叮嘱胡国山说。

    “廖大哥,您放心吧,当初在平定县城的时候我已经领教过了,同样的错误我不会犯第二次!”胡国山对廖俊东保证道,“对了,廖大哥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情!”

    “遇到什么问题了?”

    “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就是最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