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抗日之战将传奇 >

第463部分

抗日之战将传奇-第463部分

小说: 抗日之战将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廖凡还没有决定谁要留在山西负责稳住新三十三军的后方,毕竟新三十三军现在还没有更大的计划,而且新三十三军已经走上了全国的舞台,在下一步行动之前,他们必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否则新三十三军很可能因为一步之错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新三十三军的这些兄弟很可能就会因为廖凡的一个错误再也没有了退路可走。

    太原不止是在山西,在全中国都是一个比较大的政治经济中心,为了不让这个政治漩涡给吞掉,只有不断的壮大势力,无论在什么年代什么条件下,拳头大才是硬道理。

    陈诚和阎老西到达太原的第二天,廖俊东跟八路军的丁原签订了协议,不久之后,八路军将会派遣部队和工作组进驻太原。当然陈诚和阎老西也答应了给胡国山补齐军饷和各种物资。

    “两位将军如此痛快,我胡国山也向你们保证,重庆有任何命令,我胡国山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胡国山一副已经当家了的神情向陈诚保证。

    “胡军长既然已经答应了接受改变,从现在开始就已经脱离了新三十三军的控制,也就不用再听廖凡的命令了,如此我想跟胡军长谈谈!”

    胡国山终于能够做主了,阎老西当然要开始为自己谋划了,要不然他的钱真就打水漂了。

    “阎长官有事情尽管说,我胡国山以后就是你坚定的盟友!”能够要到钱,胡国山现在除了老爹老娘,阎老西想要什么他都给。

    “胡军长果然是胡军长,众所周知山西是我们晋绥军的老家,太原呢有曾经是我的指挥部,因为日寇侵犯,我们不得已才撤走,现如今山西又回到了国家的怀抱,晋绥军的子弟兵也都想回家看看!”

    听到阎老西说的话,胡国山一个劲叹气:“阎长官,山西的事情我确实是可以做主,让你们晋绥军回来也确实没有问题!”

    阎老西看着胡国山一副欠揍的表情,心里感觉有点不妙:“胡军长莫非担心我们来太原之后,你的军部就没有地方安置了?这个你尽管放心,只要胡军长不调离山西,太原城一人一半!”

    阎老西也尽量让自己大度,毕竟现在实际掌控权在胡国山的手里,他等于是在提条件不是在许诺给胡国山。

    “阎长官,一人一半我是很赞同的,但是有个情况您有所不知,就是在你们来太原之前,新三十三军已经跟八路军达成了协议,已经让出太原城的三分之一去了!”胡国山一脸惋惜的说,而且把自己择出了这件事情,跟他没有任何关系。

    阎老西听到这个消息后,眼睛瞪的溜圆:“你们……他们有什么资格跟八路军达成协议?八路军又有什么资格进驻太原?”

    “阎长官息怒,这件事情毕竟在你们来太原之前,我们还归属于新三十三军指挥,有些命令我也不得不执行,如果你们要是早来一步,我肯定会把太原一半的控制权给交出来!”胡国山说,“不过我还是有个好消息要告诉阎长官,除了在中条山的刘师长之外,我们的部队已经撤出了运城,吕梁和临汾!这三个地方我的部队不会安排任何部队驻扎!如果阎长官现在不抓紧时间,以后谁去管理我可就保不准了!”

    听到胡国山的话,阎老西立刻坐不住了:“陈将军,胡军长告辞,至于军饷的事情,明天一定会给你们送来!”

    说完阎老西就带着自己的人离开了太原,山西大地上注定要有一段时间不会太平了,至少有些地方的争夺可能会比小鬼子在的时候还要激烈,然而新三十三军做的只能是尽快壮大自己。

    两天后,阎老西果然安排人把胡国山所需要的东西都运送到了太原,胡国山可是乐疯了,这些物资不只是可以帮助他们扩充部队,还可以发展民生。

    陈诚见到物资到了之后,也离开了太原去了中条山。刘春刀当然也是开口向陈诚要物资要装备,套路跟胡国山一模一样,只不过陈诚身边少了一个山西土财主,一分钱也没有,根本没办法协商。

    在中条山的待了几日无果之后,陈诚只好回重庆向蒋委员长汇报情况。当然汇报的情况还包括八路军进驻太原的事情。

    蒋委员长的心情看起来不怎么好,首先他没有得到他想要的消息,廖凡是否活着是他最关心的事情,其次他还是要花钱中条山的事情才能够搞定。

    显然蒋委员长并没有打算给钱的意思:“让何应钦向中条山进发,记住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得开一枪!”

    “委员长,如果他们开枪怎么办?”陈诚不知道为何蒋委员长突然下这样的命令,如果刘春刀下令开枪,双方可就没有人任何挽回的余地了,只有在中条山拼出一个胜负来。

    “他们也不会开枪的,让一个师的兵力不断向刘春刀的阵地靠近,我要看看他们的底线什么!”为了中条山的利益,蒋委员长可以牺牲一个师的兵力。

    陈诚知道蒋委员长已经下了决心,他没有办法改变蒋委员长的命令,只好给在洛阳的何应钦发电报。

    此时的山西已经打起来了,打的最凶的是晋绥军和八路军,双方虽然没有大规模的投入兵力,但是今天搞点摩擦,明天动点枪炮,已经过去四五天了双方都没有消停过。

    在这四五天的时间里,晋绥军和八路军都已经安排了部队进驻太原。在太原城内,双方剑拔弩张,随时会打一架的气势,然而胡国山出面,对双方说谁也不准在太原城内打,要打出去打,否则他也会插手,到时候太原城内可就不会有双方的位置了。

    太原城的味十分浓厚,分别在两侧的百姓都不敢去城的另一边。而胡国山在看双方没有动手的意思之后,只是静静的热闹。

    而在中条山更是出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情况,中央军和刘春刀的部队在一个阵地上吃饭睡觉,但是双方让之间没有人说话。

    正如蒋委员长预料的,刘春刀并没有开枪,但是也没有阻拦。于是中央军一个师的兵力就这么光明正大的走上了刘春刀他们的阵地。

    双方士兵四目相对,但是没有任何一句话,刘春刀下令不得与对方发生任何冲突,该忙什么就忙什么。

    于是双方的战士在阵地上出现了奇怪的画面,明明相互之间的距离只有一步之遥,却是老死不相往来,互相之间没有任何交流。

    ps:明天断更,两个原因:第一身体出了点问题,因为写书经常性的熬夜,所以想休息一段时间,大约一个月左右吧。第二这本书涉及了政治问题,为了响应国家和相关部门的号召,作者本人也需要避避风头,万一进去了就不好了。谢谢各位书友一直以来的支持!

第七百五十五章 疯狂扩军() 
中条山阵地上,来自全中国的士兵操着各地的方言,本应该是世界人民一家亲,但是在这种场合下,却又着浓浓的味。

    没有士兵能够确定这种情况会维持多久,也没有人能够确定接下来的事情会往哪个方向发展,也许随着一声令下,这群跟他们朝夕相处又身处不同阵营的士兵会跟他们兵戈相向,亦或者双方的指挥官已经在相互沟通,事情会像春天的冰川一点点消融。

    刘春刀虽然没有阻拦国军的一个师的士兵进入他们的阵地,但是刘春刀也没有任何的放松,阵地上的巡逻比平时多了两倍,只要阵地上有异动,他必须要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把这一个师给牢牢地掌控住,否则他们师将要滚出中条山。

    在洛阳的何应钦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一个师能够进驻到中条山阵地而感到高兴。当天一个师进入中条山并没有受到刘春刀部的阻拦,何应钦是最高兴的一个人,因为在他们撤离中条山这么久之后,他们再次踏入中条山,背负在他身上的屈辱终于可以洗刷了。

    然而进入中条山的部队却传来的一个让他不安的消息,何应钦进入中条山的一个师只有七千人的兵力,而刘春刀一个师的兵力竟然保守估计在三万人左右,比他手底下的一个军的兵力都要多。

    当然刘春刀师的兵力何止在三万人,自从收复中条山得到了日军大量遗弃的物资装备之后,他就开始了疯狂的扩军,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从来不缺少人,而且刘春刀他们之前一直驻扎在石门口一带,能够招募的兵力有限,这次好不容易有了这么大的防区,刘春刀怎么可能放过机会。

    何应钦在得知了刘春刀的实力之后,他感觉自己的一个师进入中条山简直就是羊入虎口,随时可能成为刘春刀的部队,而且蒋委员长给他发电报,明令禁止没有他的命令,不对不能够跟在刘春刀部发生冲突,毕竟现在他们要分离新三十三军,说不定刘春刀将来会成为他们国军的中流砥柱,现在动手那真的就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了。

    他也想过把更多的不对送进中条山内的阵地,但是何应钦考虑到自己不对的战斗力,要对付刘春刀部他最起码要安排三倍以上的兵力。何应钦手中是有二十万的兵力,但是这些兵力还需要维持各地方的治安,被分散在防区各处和防区的重要交通路口,不可能把兵力都压到中条山去。

    在参谋长的建议下,何应钦也想明白了,即便是他们把所有的兵力都送到中条山去,他们暂时也不能把刘春刀给怎么样,有一个师的兵力就足够了,既然不会发生冲突,这一个师负责监视他们就好了。

    既然相通了,何印钦应该不至于不高兴,可是今天中条山传来情报,刘春刀师的兵力突然增加到了四万多人,这可把老何给吓坏了。

    上次传来消息是五天之前,也就是说仅仅五天的时间,他们扩充了一万人的兵力。如果这样下去,用不了几天,他们就真的拿刘春刀没有任何办法了。

    “他们从哪儿招募来这么多人?还有就是他们去哪儿弄这么多武器装备?”

    何应钦和他的一众指挥官怎么都想不明白,一天就招募两千人,就是把部队上所有的人派出去抓壮丁也抓不了来这么多人,而且这么多人需要武器粮食,刘春刀从哪儿弄,单靠小鬼子留下的武器装备根本就不够用的。

    “长官,根据情报显示,刘春刀师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在各地宣传他们的招兵条件,其中他们师的一些战士都跑到我们防区内来宣传了!”一个中校向何应钦报告。

    “那也不可能一天有一个团的人去当兵!”何应钦不相信,即便是把他们防区让给刘春刀,也不可能一天两千人去参军,难道他们是组团去的?

    “长官,这是新三十三军招兵开出的条件,您先看看吧!”中校把手中的新三十三军的招兵广告递送给了何应钦。

    何应钦疑惑的接过新三十三军的招兵广告,等他看完之后,有点不敢相信,因为新三十三军开出的条件,几乎是国军正规军的两倍。

    “长官,去参军的有很大一部分是原先驻扎在山西的伪军,山西被收复之后,原本在山西的伪军和民团都被新三十三军给解散了,他们回去之后无所事事,没有收入来源,在看到新三十三军的招兵宣传之后,就……”

    中校没有把话说全部说完,想必何应钦已经明白了,山西可是当初日军跟中国军队交战的前沿,日军为了减少自己部队伤亡,往山西掉了大批的伪军,而且山西矿产资源丰富,有大量的战俘在山西从事开采工作,现如今这些人都已经自由了,这么多人自由了,但是他们也没有了收入来源,没有饭吃,正好碰到新三十三军开出这么优厚的条件,他们当然乐意前往。

    虽然在一个国家中,为了能够有口饭吃才入伍当兵是这个国家的悲哀,但是在当下的国情里,这也是最现实的一部分,新三十三军也正是抓住了当下山西的这个情况,所以每天报名参军的人数在疯狂的增长。

    面对新三十三军招兵的高福利没有多少人能够抵挡住这样的诱惑,甚至在国军中有些普通的士兵都在议论这些事情,想必他们的上司是不是的克扣一些军饷,新三十三军实在是对士兵太好了。

    看了新三十三军的招兵宣传之后,何应钦意识到他们肯定不能够跟新三十三军采取同样的军饷福利,因为整个中国国军就有五百多万人,就是把蒋委员长卖给日本人他们也换不出来这么多军饷。但是他也知道这样的后果,等新三十三军的招兵彻底宣传开之后,他们在这个地方将无兵可招。

    “何长官,我担心在中条山阵地上的那一个师!”何应钦身边的一个参谋小心的提醒道。

    在中条山阵地上,他们的士兵跟新三十三军的士兵朝夕相处,恐怕早已经知道了新三十三军开出的优厚条件,战士们上战场除了保家卫国,不就是为了那点钱财吗。

    “告诉钱师长,部队里发现逃兵施行连坐,一个排有一个人逃走,班长排长当场枪毙,有三个人逃走,连长就地枪决!”

    为了应对战士们逃跑然后去新三十三军,何应钦必须要采取对策。然而事实是大部分上过战场的老兵油子根本不会在乎何应钦的连坐。因为他们知道跟小鬼子一场仗打下来,比说一个连,就是一个团剩下几个人,大家都还互相不认识,他们相互之间也就没有了情分,既然没有了情分,何必又要在乎连坐。

    当然新兵是最好忽悠的,不用说连坐,只要跟他们说当逃兵是要被枪毙的,很多新兵就会吓得瑟瑟发抖。而从战场上活下来的老兵油子,无论什么规则对他们都没有用,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他们只有两个要求活着有钱花。而新三十三军的招兵政策也确实让他们很心动。

    然而刘春刀丝毫没有在乎自己的招兵宣传给前线的国字打头的部队来一个釜底抽薪,此时他正在犯愁把他们师的人数上限定在多少人合适。

    一天增加一个团的兵力,事情也变得越来越麻烦,衣食住行,刘春刀变成了一个保姆,而且这些事情只能算是部队当中的九牛一毛。

    “师长,今天我们十个招兵处都已经超过上线了,我们还要招兵吗?”刘春刀师的一个招兵负责人等候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