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铁血大明 >

第76部分

铁血大明-第76部分

小说: 铁血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朴大步走到主位上,摆了摆手,说道:“都坐吧。”
    “谢将军。”
    五人轰然应诺,又刷地坐了下来,王朴和甄有跟着坐了下来,小七和吕六却往王朴身后一站,就像两尊门神侍立左右。
    王朴的目光落在大胡子和刀疤脸身上,问道:“新募的家丁训练得怎么样了?”
    大胡子起身应道:“禀将军,看起来挺像那么回事了,不过这些兔崽子没上过战场,哪天真上了战场免不了要跑肚拉稀。”
    王朴想了想,说道:“已经没有太多地时间了。就让他们在实战中继续训练吧。这样,栲栳山上的两千多老兵立刻拉回雷公山大营,跟两千多新兵混编,每个百人队一半新兵一半老兵,每个老兵带一个新兵,这样战斗力提升比较快。”
    “是!”
    赵信、唐胜等人刷地起身,轰然应诺。
    王朴的那句“在实战中继续训练”让他们激动不已,看来又要打仗了!要知道期盼战争的可不只是他们五个千总,在栲栳山上藏了将近两个月的老兵们早就盼着再上战场了,甚至连雷公山上新募不久地新兵蛋子也盼着早点上战场。
    王朴地重金奖励制度已经开始显现出威力来了。
    这套重金奖励制度有个特点。平时开的饷银很少。基本上跟边军差不多。只有打了胜仗才会下发丰厚地赏银,对于战死地将士,不管是打了胜仗还是打了败仗,都给予同样规格的抚恤金。
    如果是有重大贡献或者特别英勇表现地阵亡将士。抚恤金的金额更是高得足以让人疯狂,比如跟随大胡子战死在辽东的那五十名弟兄,抚恤金高达每人两千银纹银。两千两纹银是个什么概念?按当时的物价足够购买一百多亩地当个小地主了!
    所以,别的军队里地士兵只想得过且过混日子,可王朴手下地兵却一个个全都想着打仗,只有打了胜仗才有丰厚地赏银,才能发财,就算不幸战死了。也还有一笔丰厚的抚恤金。至少能让自己的家人过上一段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王朴摆了摆手,示意众人落座。接着说道:“上回地事情已经过去了,往后大伙再用不着偷偷摸摸了,不过为了不让这些精力过剩的家伙在外面惹是生非,今后每天的训练科目必须再加一样,全副武装二十里长途急行军!”
    “啊?”大胡子吃声道,“每天跑二十里?”
    “怎么?”王朴反问道,“你是不是觉得少了?”
    “没,没有。”大胡子赶紧摇头,“不少,不少了。”
    “那这事就这么说定了。”王朴说完又补充了一句,“你们五个千总不能搞特殊化,你们一样得跑,而且必须起好带头作用。”
    “啊?”
    “这?”
    赵信、唐胜、张和尚、大胡子、刀疤脸五人面面相觑,却没有一个人敢提出异议,既然将军都这么说了,那还有什么好争辩的?跑他娘的便是了,可一想到每天要跑二十里,一个个脸上就全都露出了痛苦不堪的表情。
    米脂,李岩行帐。
    李虎正在帐中向李岩汇报军情,李虎是李岩的族弟,李岩是个瘦弱无力的白面书生,可李虎却人如其名,长得粗犷骠悍,而且从少林寺学了一身功夫,是员难得地悍将,李虎对李岩素来忠心耿耿,李岩也把李虎视为心腹。
    李虎说地是关于马守应他们瓜分壮丁的事情。
    “大哥,老回回他们五个太过分了,所有地壮丁都编入了他们革左五营,却把一些老弱病残扔给我们,这不是明摆着拉山头吗?他们眼里还有没有大哥?当初出兵之前闯王都已经说清楚了,大哥你才是主将,他们五个只是副将,大哥,你不能再手软了。”
    “二弟,你说的情况大哥知道了。”李岩语气沉重地说道,“马守应他们是不应该这么做,可他们毕竟是起义军的老人了,要是就这样把他们杀了,闯王那里不好交待,在义军弟兄们面前也无法交待呀,更重要的是,我们自相残杀只能让大明官军白白捡便宜,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我们绝不能做。”
    “可是大哥……”李虎急道,“你再不好好捋捋他们,他们就会骑到你头上来了。”
    “谅他们还没这个胆。”李岩儒雅的俊脸上忽然掠过一丝淡淡的煞气,低声说道,“二弟,今天这事就到此为止,你回去后千万不要对别人说起,总之这事大哥心里有数了。大哥知道该怎么做。”
    “是。”李虎恭声应道。“那大哥要是没什么吩咐,小弟就先告辞了。”
    “去吧。”李岩说罢,忍不住又叮嘱道,“别忘了约束好弟兄们,千万别和革左五营的人闹起冲突。”
    “哎。”
    李虎应了一声,转身去了。
    李虎刚刚离去没多久,红娘子火辣辣的身影就闪进了行帐,冲着李岩喜孜孜地说道:“相公,你猜奴家今天去哪里了,又遇着谁了?”
    “还说呢。”李岩撇了撇嘴。没好气道。“一整天都没见着人影。”
    李岩说的虽然是埋怨的话。可红娘子却从他的语气里听出了浓浓地关切之意,芳心里顿时就像灌了蜜一般,甜腻地不行,便一头撞进了李岩怀里。扭着小腰撒娇道:“相公,奴家不是见你劳累,想猎几只山鸡给你炖鸡汤喝么?”
    李岩毕竟是正儿八经的儒生,虽说和红娘子已经是夫妻了,可还是吃不消红娘子这般火辣辣的打情骂俏,便干咳两声扭开头去,一本正经地提醒道:“娘子,这里是义军大营。别让弟兄们瞧见了笑话。”
    “谁爱笑话谁就笑话去。”红娘子不高兴道。“夫妻人伦碍着谁了?”
    红娘子嘴上虽然这样说,可人却还是离开了李岩的怀抱。只不过一张红艳艳的小嘴已经撅得老高,几乎能挂半斤油了。
    “咳。”李岩干咳一声,问道,“娘子你刚才说遇着谁了?”
    红娘子一扭腰肢,不依道:“不说。”
    李岩皱眉道:“娘子,别闹。”
    红娘子委委屈屈地说道:“奴家遇见荆师兄了。”
    “荆师兄?”李岩愕然,“你是说荆茂成?”
    “嗯。”红娘子点了点头,说道,“荆师兄离开河南之后就来九边投军,结果遭人迫害就到了附近的老鸦山落草,两年多时间里网罗了五百多号弟兄,现在奴家已经把他们全都带来了,他们要投奔义军。”
    “真的?”李岩闻言大喜道,“这可真是太好了,荆师兄既然已经在老鸦山当了两年多的山大王,那他一定认识许多道上的朋友,对陕西、山西的情形应该有比较全面地了解,正好可以帮我们想想办法,看看能从哪里搞到义军急需地粮食。”
    李岩虽然是个文弱书生,却从骨子里透着泱泱大气,荆茂成和红娘子地事他全知道,可他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对荆茂成有什么看法,更不会因为是红娘子说服了荆茂成来投军,而对红娘子产生误会。
    “嗯,荆师兄一定知道哪里可以搞到粮食。”
    红娘子欢喜得连连点头,自从两人结为夫妇以来,只要李岩高兴她就高兴,今天看到李岩这么高兴,红娘子更是从脸上一直欢喜到了心坎里。
    “快。”李岩急道,“娘子,快带我去迎接荆师兄。”
    红娘子带着李岩来到辕门外时,荆茂成和手下五百多号土匪正在安静地等待。
    李岩会亲自迎出辕门外,这让荆茂成感到很意外,原本他以为会因为他的到来而让李岩感到不愉快,他甚至已经做好了不受欢迎的心理准备,可结果却正好相反,李岩对他的到来表现出了极大地欢迎。
    这件事让荆茂成对李岩有了全新的认识,看来李岩不仅仅只是长了一张讨女人喜欢的小白脸,这个人应该还是有些本事的,要不然闯王李自成也不会派他到陕西来独挡一面。
    当下两人叙过礼,李岩以师兄尊称荆茂成,把他迎进了大帐,又让李虎妥善安置荆茂成手下的五百多弟兄。
    正文 第一一零章 李岩要打大同
     更新时间:2009…4…13 17:43:51 本章字数:4236
    崇祯十五年四月初,盛京。
    去年八月的那场兵灾给“满洲国”带来了一场浩劫,也让盛京城内的皇宫和主要建筑全部化为灰烬,后来多尔衮和豪格虽然对盛京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和修缮,可要想在恢复到以前的景象已经是不可能了。
    是日午朝,临时修缮的“崇政殿”里,年仅五岁的福临身披满清龙袍,头戴建奴龙冠,战战兢兢地坐在龙椅上,正以恐惧的眼神望着阶下肃立两班的文武大臣,还时不时回头看看身后,福临身后隔着珠帘坐着皇太极的皇后哲哲,不过她现在已经是皇太后了。
    福临能登上帝位完全是建奴内部几大势力互相妥协的结果。
    本来豪格是最有资格继位的,他是皇太极的长子,手里掌握着正黄、镶黄、正蓝三旗的军队,势力十分强大,不过多尔衮的势力也十分强大,他手中同样掌握着正白、镶白两旗的军队,另外正红、镶红两旗的许多贵戚也暗中支持多尔衮。
    可以说,豪格和多尔衮两人的势力是不分伯仲,如果硬来八旗军队势必会有一场血战,搞不好就是两败俱伤的局面,所以豪格和多尔衮都没敢轻举妄动,两人不约而同想争取济尔哈朗和岳托的支持,济尔哈朗是镶蓝旗主,岳托刚刚继承了正红、镶红两旗,谁要是得到了这两个人支持,就会获得压倒性的优势。
    多尔衮试探了一下济尔哈朗和岳托的口气,发现两人坚持要从皇太极的子嗣中选一人继位,这个发现让多尔衮很是泄气,他知道自己当皇帝已经没什么希望了。但如果让豪格当上了皇帝,那他一定不会有好下场。
    于是,多尔衮便抓住豪格不是皇太极嫡子这一点大做文章,提出“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继位顺序,这一提议得到了济尔哈朗和岳托地鼎力支持,正黄、镶黄两旗中原本坚决支持豪格继位的大臣也没了话说。只要继位的是皇太极的子嗣,对他们来说谁当皇帝都一样,并不是非豪格不可。
    这一来。豪格大势已去,从皇太极诸多子嗣中选嫡子继位已经成了大势所趋。
    所谓嫡子。首推皇后之子,然后是四大贵妃所生子嗣,再然后才轮到庶妃所生的儿子,比如豪格,就是皇太极庶妃乌拉氏所生。
    皇太极有一后四妃。排名从高到低依次是皇后哲哲,关雎宫贵妃海兰珠,麟趾宫贵妃娜木钟,衍庆宫贵妃巴特玛,永福宫贵妃布木布泰,其中皇后哲哲和衍庆贵妃巴特玛膝下无子。关雎宫贵妃虽然最受皇太极宠爱也曾产下一子并且皇太极册封为储君,可惜的是不到两岁就夭折了,所以,够得上皇太极嫡子的其实只有两位,一个是永福宫贵妃布木布泰所生地福临,当时刚刚四岁,另一个就是麟趾宫贵妃娜木钟的儿子博穆博果儿。当时刚刚出生。
    就身份而言。麟趾宫地位高于永福宫,因此博穆博果儿的地位也就比福临要高。更重要地是福临的生母布木布泰已经成了明军地俘虏,这对福临来说是很不利的,不过布木布泰的娘家势力也就是蒙古科尔沁部在这场权力角逐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福临最终挤掉了博穆博果尔顺利登上帝位。
    皇太后哲哲垂帘听政,济尔哈朗、多尔衮、岳托成了摄政王,权重一时,原本最有希望继位的豪格则受到了几乎所有人地排挤和打压,正黄、镶黄、正蓝三旗先后被福临、博穆博果尔、济尔哈郎所夺,成为建奴中最失意的人。
    今日朝会,建奴大臣齐聚崇政殿是为了商义一件大事,那就是是否起兵伐明?又从哪里破关而入?
    在是否起兵伐明这件事上,建奴内部几乎没有任何不同的声音,盛京被毁,数万女真人被杀戮,宸妃、庄妃被掳,先帝皇太极和礼亲王代善在北京菜市口被凌迟处死,这些血海深仇,不能不报。
    可从哪个方向发起进攻却有两种不同的声音。
    首席摄政王济尔哈朗坚持要从大同破关而入,因为王朴就在大同!皇太后哲哲也支持济尔哈朗,原因很简单,因为王朴在崇祯十五年正月对蒙古用兵,不但扫平了土默特部,还袭破了科尔沁部的三不剌川汗廷,科尔沁部损失惨重,哲哲的长兄乌克善也死于非命!
    但次席摄政王多尔衮和岳托却认为八旗大军应该从密云方向破关而入,直接进攻大明京师,两人认为大清国地真正仇人应该是大明朝,应该是崇祯帝,八旗铁骑应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雷霆万钧之势攻破北京,把大明的崇祯帝掳往盛京凌迟处死,只有这样才能洗刷王朴加诸大清身上的奇耻大辱。
    最终,首席摄政王济尔哈朗和皇太后哲哲的意见占了上风,八旗大军选择了从大同破关而入,先扫平大同活捉王朴,然后挥师猛扑京师,再活捉崇祯帝,最后将崇祯帝和王朴一同押赴盛京凌迟处死。
    朝会议定由首席摄政王济尔哈朗率镶蓝旗留守盛京,由次席摄政王多尔衮、岳托率正黄、镶黄、正红、镶红、正蓝、正白、镶白七旗近六万大军出征,李永芳、佟养性、石廷柱率三万汉军八旗,满朱习礼等率领八万蒙古骑兵随同出征。
    八旗大军将于四月初八祭旗出征,然后在三不剌川与蒙古八旗汇合,然后由奄遏海方向毁边进关,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大同。就在建奴大军紧锣密鼓地准备南下进攻大同和大明的同时,李岩所率的起义军却对大同府首先发起了进攻。
    荆茂成的到来不但壮大了义军地实力,还给李岩带来了极为重要地情报!
    甄有才和王榉曾经在北通州买下十万石粮食,并分批押运回大同,这批粮食的运输需要一支庞大地车队。这么大的运输车队显然不可能瞒过沿途响马和土匪的眼线,许多股土匪和响马盗试图打劫,结果都被随行押送的王家家丁部队所击队。
    曾经有山西的土匪因为势孤力单邀请荆茂成联合打劫王家地运输车队,虽然最后还是没能成功,却让荆茂成知道了许多事情。
    荆茂成告诉李岩,王家不但从北通州买回了十几万石粮食,还从边军手中买下了一百多万头牛羊骆驼还有十几万匹战马。并把其中的牛羊骆驼全部做成了腊肉,至少有两千多万斤!还有王家的银库里,至少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