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风起兰芳 >

第18部分

风起兰芳-第18部分

小说: 风起兰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也看看。”马士英将奏章丢给了钱谦益,王铎连忙也凑过头去。
“好,这陈洪范居然愿意自请前往北京与清虏联系,也算忠勇之辈。”钱谦益赞到。
“首辅大人,虽然如此,只是陈洪范仍洪承畴女婿,恐怕不可为正使。”王铎道。
马士英笑道:“这有何难,另选一人为正使即可,听说洪承畴在北面很受清虏重视,有这层关系,此事的把握又多了几份。”
王铎点了点头,道:“首辅大人高见,只是以谁为正使为好?”
马士英转向钱谦益道:“这是礼部之事,就请钱大人推荐如何?”
钱谦益想了一下,道:“安庆巡抚左懋第品性纯良,其母在京城死于流贼之手,与流贼有不共戴天之仇,以为正使如何?”
马士英和王铎都听过左懋第的名字,对此人也很满意,一齐点头:“可。”
三人数言即将联虏平贼之策定了下来,将旁边的皇帝当成了空气,此时弘光朝有内阁大臣五人,除此三人外,还有二人分别是礼部左侍郎姜曰广、吏部尚书张慎言,这两人虽然不在,不过,只要马士英点头,这两人纵使反对也是无用。
将联虏平贼之事定下来之后,三人已经开始商量该用多少财物来买通清人,大明丢了北方,不用承担北方的巨额军费,财政应该比以前宽余许多,只是江北四镇仗着定策之功,累累威胁朝庭索要巨额军费,不到一个月,朝庭发给江北四镇的饷银已过半年,加上左良玉的楚军,六万京兵,江督、安抚、芜抚、鸿逵、郑彩、黄斌卿、黄蜚、卜从善八镇十二万兵力,都伸手向弘光朝索要军费,结果仅军费开支一年就七百万两有余,弘光朝财政仅有短暂的宽余,马上又拮据起来。
给多了,朝庭负担不起,给少了,三人又怕不能打动北虏,最终相商出给银十万两,金千两,绸缎万匹,由使团送进北京,献予清人。
王福越听越恼火,这三人视自己无物也就罢了,竟然就在自己身边商量要拿巨额财物给敌人,王福越听越气,再也忍不住重重的啪了一下桌子,吼道:“朕不同意!”
马、钱、王三人听到皇帝几乎是喘着粗气发出的声音,尽都愕然。
第四章 出宫
         “朕不同意!”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听到马士英三人耳中却仿佛石破惊天,一直以来,对于士英的提议,皇帝从来没有否决,虽然皇帝只顾玩乐,实在有些荒唐,但在马士英一干大臣看来,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只要皇帝能放权,国家大事自然有他们这些大臣去操劳。
只是今天的皇帝处处古怪,先是突然心血来潮要批奏章,然后将三位内阁大臣定下的政策毫不客气的推翻,若非三人对皇帝的容貌早已熟悉,恐怕马上就会怀疑是不是有人冒冲皇帝了。
“皇上,借虏平寇,仍是为先皇报仇的最佳方案,不知皇上为何不同意?”马士英最先反应过来。
“放屁……”
“皇上慎言。”王铎与弘光有师徒明份,听到皇帝口出粗言,大吃一惊,连忙阻止。
“放……流寇是害死先皇的仇人,清虏又何尝不是,若没有清虏屡次入侵,与流寇相互呼应,先皇早已平定了流寇,又如何会逼得自缢的地步,尔等要用财物联结清虏,分别是损己肥敌,若先皇地下有知,定会被尔等气得重新吐血而亡。”王福愤愤的道,这时候,他差点忘记自己是皇帝,只想对眼前三个不开窍的大臣恨恨骂上一顿。
三人听得大吃一惊,这还是先前浑浑噩噩的皇帝吗,互相望了一眼,都看到彼此眼中惊疑的目光。
若说马士英等人完全不明白满清的凶残和野心,那当然是假话,只是眼下朝庭虽然有数十万大军,却完全不堪使用,无论是左良玉还是江北四镇,祸害起老百姓来是好手,面对流寇和清兵,都是一触即溃,应天府的六万禁军比江北四镇的军队还不如,又拿什么抵挡流贼的百万大军和数十万满清军队,两害相较取其轻,他们有联虏平寇的想法也不奇怪。
只是他们却不知自己搞错了方向,闯逆已败,满清正如日中天之时,弱者与强者联合,注定没有好下场,不过,君父刚刚在流贼手中死难,谁也没有想过要与流贼联合,何况流贼的威胁就在眼前,满清刚刚进入北京,离江南还远,有错觉也不奇怪。
“王大人,你说皇上是不是好象换了一个人似的。”出了武英殿,马士英不无疑惑的问道,半年前,谁也不会去理会一个福王世子,如今这个福王世子成为皇帝,马士英等人虽然都有拥立之功,只是时间太短,君臣之间熟悉还有限。
王铎皱了皱眉,对于这个学生,王铎当然远比马士英等人熟悉,他才会更觉古怪,只是王铎几经沉浮,深知自己能在南京站住脚,与他曾是皇帝的老师不无关系,他当然不愿破坏皇帝的形象,勉强道:“首辅大人,皇上在做福王世子时颇为英武,有此言并不奇怪。”
马士英哦了一声,不再追问,他虽然对王铎的话还有所怀疑,只是无论马士英权力多大,对于皇帝还是不得不尊重,否则只要皇帝不支持他,东林党人马上就会把他拉下首辅的宝座。
“首辅大人,那这联虏平寇之策是否还要执行?”钱谦益问道。
“当然要执行,皇上之言虽然有理,只是皇上初掌大权,不明白眼下情形的险恶,大明绝对不能再承受流寇与清虏的共同夹击。”
三人都一阵沉默,是啊,先皇在世时宵衣旰食,历经图治,最终却落得一个煤山自缢的下场,就是因为有流贼和满清的前后夹击,眼下大明只有半壁江山,无论如何也不能同时与清虏和流寇作战。
“可是皇上的意见颇为坚决,此事恐怕不好处理。”王铎迟疑的道。
“那就发动清议,只要满朝文武都同意联虏平寇,皇上也不能视而不见。”
清议是大明的传统,纵使崇祯皇帝在世时,大臣们一旦群起反对,皇帝也不得不妥协,当初明明是皇帝授意兵部尚书陈新甲与满清议和,消息泄露之后,陈新甲也不得不做了替罪羊,被斩弃市,又何况是刚刚继位不久的弘光帝。
王铎却有点不同意,道:“首辅大人,这样不好吧?”
一旦挑起清议,等于造成君臣对立,虽然可以达到目的,只是后果孰难预料。马士英当然也不愿走到这一步,道:“当然,能不挑起清议最好,王大人这几天最好多入宫劝劝皇上,让皇上明白我等的难处。”
“好吧,我试试。”王铎叹道。
国事艰难,进宫前的那点喜悦已经冲淡,三人一时都失去说话的兴趣,出宫后,各自拱手告辞。
“绝不能借虏平寇。”王福在武英殿激动的走来走去,他虽然打定主意要在清兵南下之前出逃,只是他既然来了一场,若眼看着手下大臣这种资敌的行为不管的话,即使逃了出去,王福也难予心安。
王福虽然不知道三人出了武英殿时的商量,但也看到三人刚才对自己强烈的反应不以为然,三人嘴里唯唯诺诺,心下却可能另有主意。
可是以什么方法来阻止这个荒唐的政策,以皇权直接下压无疑是下下之策,王福想了一会儿不得要领,心中一动,向外面喊道:“来人,来人。”
听到皇帝的喊声,田成连忙匆匆走了进来:“皇上有何吩咐?”
“准备一下,朕要出宫走一走。”
“是,皇上稍等,奴婢马上准备。”田成行了一个礼,马上下去。
看到田成出去的背影,王福愣了半响,他还以为自己要出宫,田成肯定会拦阻几句,说不定还会苦苦哀求,他已准备好了几套说词来对付田成,没想到田成根本问也不问,马上就下去安排,仿佛把皇帝出宫之事当成了理所当然。
“皇上,衣服准备好了,请皇上更衣。”不一会儿,田成已经手捧一套衣服过来,这套衣物全是上好绸段所制,只是完全没有皇宫内的标记,王福换上衣服后,眨眼间就变成了一个团团面面的富家翁。
出了武英殿大门,田成带着王福左拐右拐来到一个后院,数十名身穿便衣的护卫已经等在一旁,见到王福出来,连忙行礼:“皇上。”
“记住,出门之后你们全部要叫王老爷,若是谁敢泄露皇上的身份,咱家诛他九族。”田成尖着嗓子吩咐道。
第五章 秣陵教坊(上)
         换便服,带侍卫,出门交代,这些田成做的最为自然不过,显然不是第一次,看来原先的弘光皇帝并不是一个乖乖坐在宫里的皇帝。
这也难怪,弘光藩王出身,大明自靖难以来,对藩王管理最严,虽然极为优待,只是丝毫没有人身自由,连城也不能出,简直是把藩王当成猪养,如今弘光好不容易做了皇帝,自然更不愿限制在比城还小的皇宫。
出了皇宫,一路上碰到了不少侍卫检查,都是田成用腰牌应付过去,又连走了一段路,再没有侍卫后,热闹顿时扑面而来,街上全是来往的行人,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
应天府本来是陪都,自然繁华,如今升为正都,北面不是流寇就是清虏,各式各样的人都往应天府挤来,比起以前自然更加繁华了许多,商铺,酒楼里都人潮涌动,让各个开店的老板笑得合不笼嘴。
古色古香的木制阁楼,衣袂飘飘的行人,第一次看到数百前的六朝古都,王福大感兴趣,两只眼睛不停的东张西望,若不是王福一身富商打扮,身后还跟着一群保镖护院模样之人,恐怕过往的行人都会把他当成一个刚进城的土包子。
队伍在一幢青砖瓦房的院子前停了下来,田成弯腰轻轻的道:“老爷,到了。”
“到了?”王福疑惑的看了看田成一眼,他出来只是想听听民间对满清击败李自成的大军持什么样的看法,连自己都不知道要到哪里去,田成却好象未卜先知一样,将他径直带到这幢小院,王福不由抬头向上面的牌匾上看去。
“秣陵教坊,这是干什么的?”王福脑中闪过一丝疑问。
“哟,几位官人,你们来了,里面请,里面请。”一名三十岁上下,风姿绰约的少妇扭着腰肢走了过来,她一眼就看出王福是这群人当中的领头人,直接挽住王福的手臂,丰满的胸部甚至贴在王福的手臂上,马上让王福明白了这个秣陵教坊到底是什么。
没想到田成带自己来的是妓院,王福心中哑然失笑,他此时哪有猎艳的心思,真要女人,皇宫内的女人总比妓院里的女人要好吧,只是到了门口总不能这么退走,何况自己的手还被那名女子抱在怀里,只得挥了挥手,带着一群人走了进去。
进到里面,王福才发现外面看来不大的院子别有洞天,整个院落占地不下十数亩,院落中间有一个小湖,湖面水波荡漾,一片片荷叶伸出水面,被风一吹,顿时发出沙沙的声音,中间一座木制的回廊从湖面穿过,湖面左边是一座假山,几丛修竹将假山环绕,湖面四周修建了不少亭台楼阁,此时这些亭台楼阁中间大多数空荡荡的,偶有一两座亭中传来男女的嬉笑声。
从湖面的回廊穿过就是一座三层的木楼,木楼面积极大,里面大厅至少可以同时容纳数百人,或许还是白天的缘故,此时大厅中人数并不多,加上陪酒的姑娘也不到百人,显得有些空荡,王福一行人一进来,马上让空荡的大厅填满了不少,一时人人侧目,向王福的方向看来,心中暗暗猜测王福等人的身份。
“这位老爷可有相熟的姑娘?”刚才挽着王福的丽人在进厅之前就松开了手,此时正站在旁边含笑问道。
“把你们这里最好的姑娘叫出来就是。”没等王福开口,田成尖细的嗓音已响起来。
听到田成的声音,大厅中正在饮酒作乐的众人都是一惊,当今皇帝能登基,若说靠的是江北四镇的武力,可是若没有南京镇守太监卢九德的穿针引线,江北四镇也不会和当今皇帝发生什么联系,可以说卢九德才是弘光能登基的关键人物,由于有此功劳,新朝内相的权力也大涨,连带着太监的身份在南京也抖落起来,虽然大家背后没有少骂阉人祸国,可当真面对一名太监,心下却忍不住有点忐忑不安。
“是,老爷,姑娘马上到,只是大厅人多眼杂,老爷要不要开一个雅间。”少妇是八面玲珑的角色,只是对于王福这伙人还是觉得头痛,这伙人中很有可能有一人是太监,另外数十人腰间鼓起,明显带着兵器,若是在大厅与人冲突起来,秣陵教坊的打手根本弹压不住,而妓院又是一个争风吃醋的场所,若让这群人在大厅,她还真不放心。
田成正要回答,王福摆了摆手:“算了,还是就在大厅吧。”
“这……”少妇不由迟疑了一下。
“这什么,没有听见王老爷的话吗,把你们最好的姑娘叫过来,好酒好菜也尽管上来。”
“死太监。”少妇心里大骂,脸上却依然挂着甜甜的笑意:“老爷稍待,酒菜和姑娘马上就到。”
看到少妇下去,田成才低声笑道:“老爷,奴婢听说这家秣陵教坊菜色不错,尤其是姑娘更是美貌非凡,听说她们的头牌李香君更是绝色,老爷等下见到就知道了。”
“李香君?”没想到自己刚来就可以见到明末大名鼎鼎的秦淮八艳之一,一时之间,本无沾花惹草心思的王福变得颇为期待起来。
楼上,一群打扮的花技招展的莺莺燕燕对着王福等人也指指点点,谁家上妓院还带着几十名保镖,王福等人想不引起人注意也难。
“好大的排场,肯定是一个大富豪,好象是第一次来我们秣陵教访,姐妹们,咱们谁下去?”
“太胖了,简直象个肥猪。”
“肥猪又怎么样,人家有钱,说不定随便赏赐一下,就够我们吃一年。”
“就我们这般姿色,下去又能怎样,人家看得上才怪。”
这话一落,一大半莺莺燕燕便不作声,越是有钱人越挑,愿意下楼的自认自己姿色不够,没得凭白让别人羞辱一番,几名自持姿色的女子又厌恶王福的体态,不愿委曲自己,一时明知下面的客人可能大有油水竟然也没有人主动下去。
第六章 秣陵教坊下
         “妈妈,下面那个人是什么来头?”
“是啊,他是高官显贵还是富商巨贾?”
……
见到少妇上楼,刚才那群叽叽喳喳的女子马上将少妇围成一团,七嘴八舌的询问起来。
少妇这才懊恼的拍了拍自己高耸胸脯,以前无论是什么人第一次来到秣陵教坊她都能巧妙的用言语摸清来人真正身份,只是刚才被那名太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