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黑铁大唐 >

第94部分

黑铁大唐-第94部分

小说: 黑铁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嫡庑┬槲掮午康恼疾吩ぱ裕也幌胩!

    杨桓喝干面前的清茶,起身朝罗二先生施了一礼:“打扰先生多时,我们哥仨还有要事在身,这就告辞了,不知先生有什么金银珠宝武功秘籍之类的东西想送给我不……”

    杨桓见罗二先生一身武技出神入化,且精通阴阳算理,本想说动罗二先生跟在自己身边做了伙伴帮手。不过同罗二先生一番深谈,却立即打消了这个念头,否则将这个一个神棍带在身边,时刻要听他劝自己争霸天下,夺取李唐江山,岂不是没趣得紧。

    罗二先生深解杨桓之意,也不出言挽留,潇洒一笑,将杨桓三人原路送出山谷:“我之前布下两色先天八卦阵,为的是试探你等身份来历,且勿见怪。如今阵法已经撤去,再无机关蹊跷阻拦尔等上路。江湖上多有凶险,你兄弟三人武功都不弱,应齐心协力,早晚小心,定然不会出现太大的危险。我一向身无长物,并无礼物相赠,只有这一片栖息之地尚属宁静平安,若是你等遭遇险情,无处躲避,不妨回到我这文王谷中盘桓数日,但有恶人追索,我自替你们打发了他去。”

    杨桓大叹倒霉,没想到遇到这样一个神神叨叨的疯子,不仅没有从他身上得到一点好处,反倒被冤枉成心怀不轨的谋反之人。于是无精打采的收拾马车,驶离山谷之前,杨桓突然从马车上跳了下来,自袖中抖出几枚铜钱,扬手撒向半空,落地之时,铜钱便杂乱无章的镶嵌进泥草之中。

    罗二先生本自站在谷口相送,见杨桓此举,大为不解。杨桓指着地上铜钱落成的形状道:“不要以为只有你会算卦,既然我们是同乡,这等小伎俩我也是会的。我这幅卦象,算不出你的前世今生,却能够算出你出生的时辰。若是卦象没错的话,你应该是凌晨一点到三点之间出生的,不知我算得对也不对?”

    杨桓这一下蒙得挺准,把罗二先生都唬住了:“你算得不错……”

    杨桓窜上马车,夺过裴乾坤手中的鞭子,用鞭杆狠狠抽了马儿一记,马儿吃痛,撒开四蹄狂奔起来,杨桓才敢回头大笑道:“因为那个时间段正是丑时,你回去照一照镜子就知道啦!”

221 山寺桃花() 
因为已经将近年关,江南的早春即将来临,不似北方中原一般寒冷肃杀,已经显露出几分桃红柳绿的颜色。

    自打离开文王谷,杨桓三人驱车向北,饥餐渴饮,很快进入扬州境地,距离繁华富庶的扬州城约莫只有两三日的路程。这一日傍晚,三人因为加紧赶路错过宿头,左近又没有村舍野店,不得不寻到一座山寺过夜。

    官道两旁群山连绵,却都不是陡峭的奇峰高崖,而是起伏的丘陵矮山,官道在山势平缓处蜿蜒修筑,可见两侧的梯田、茶园、果园、花圃,东侧一座矮山的半山腰上,栖座着一家规模不大的山寺,黄墙红瓦,钟鼓之声浑厚安详。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佛教大兴盛于南北朝时期,一直传至隋唐。当即女皇武瞾潜龙未曾升腾之时,也曾被送往清苦寺庙中修行,做了一名女尼,对于佛教有着很深的感情。

    女皇登临大宝之时,有一雍州人名叫唐同泰的,主动为武则天献上一块奇石,石上刻着“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大字。根据唐同泰的讲述,这块石头出于洛水,是被九条五爪金龙合力托出洛水,辗转落到唐同泰手中,故而晋献女皇。

    武则天大喜,将这块石头赐名为“宝图”,又封唐同泰为游击将军,并亲自去洛水拜受天命,自诩为“圣母”,并加尊号为“圣母神皇”。

    同年七月,洛阳法华寺僧人法明,联合洛阳城周边大寺大院十位住持高僧,向武则天晋献了一部《大云经》。这部书据说是后凉时期的高僧慧海所译,又名《大云无相经》,其中有两段经文提到女人即将做皇帝的事,而且叙述得十分详细有序。

    其中一段经文写道:“有一天女,舍是天形,即以女身,当王国土,得转轮王……”另一段则写道:“是天女者,为众生故,耳时诸臣奉此女为继王嗣,威服天下,无违拗者,当得做佛……”

    当时这两段话传遍大唐,许多得道僧人争相涌出,合力撰写了一部《大云经疏》,对这两段话进行了歪曲而细致的注释。不外乎解释说武则天乃是佛祖早已预言选定的女皇之类,为武则天的登基铺垫了通明佛光,增添了许多怪力乱神的色彩。

    当时的人大多信封佛教,本不喜女子当权者,却也不敢违拗佛祖的意愿,为武则天登基制造了代天巡狩的借口,扫平崎岖不平的道路。武则天大喜,赏赐有功僧人紫袈裟,银鱼袋,封为上师大尚佛,参功立祖,从此更加作兴佛教,导致民间寺庙林立,三步一院,五步一堂,遍地僧尼,处处钟鼓,民众无不诚心信奉,极大推动了佛教的发展。

    杨桓三人将马车停在山门外,见寺院中门紧闭,只留下一扇角门虚掩。山门两侧张榜着金漆大字的对联:善缘恶缘,无缘不至;心念意念,无念不为。门上正中则横着一具硕大的金匾,上书:灵光寺。

    杨桓敲开角门,自有灰衣小沙弥上来稽首问询。杨桓道出错过宿头,想要借宿一晚等语,小沙弥自满面笑容的将三人迎了进去,于禅殿内请坐,便去后面知会住持。

    这所寺庙规模不大,却五脏俱全,药王殿,法堂,正殿,配殿,经疏阁等一应俱全,寺中只有僧人十数,浴头,踏头,罚主,化食等位置却均由住持一人操劳,知客僧亦轮流值守。

    寺院占地不大,草木葱郁,虽有人清扫整理,依旧难掩气象衰败,显然少有香火供奉,全因其坐落之地过于偏僻,虽无热闹大城中的寺院那般繁华,却也露出些许清幽气象,后院数十枝桃花方始含蓄待放,姿态万千,虽无蜂蝶缠绕翻飞,却已是一派生机勃勃,正是修行的好去处。

    住持师傅法号弘宣,是一名积年老僧,白眉低垂,面相和蔼,身体清瘦,自有一番天然慈悲之意。弘宣获悉杨桓等人来意,宣念了一声佛号,命知客僧奉上滚水茶汤,邀三人落座休息,双掌合什道:“天下人走路,哪有背着房屋的道理,既然来到此处,食宿自有老僧安排整顿,三位且不必心忧,只管自在便是。”

    杨桓起身答谢,去包裹中取出些零碎金银,并一吊小钱,作为茶饭之资。老僧倒不在意,将钱财递于小沙弥收起,邀请三人将寺庙前后参观一番,重新落座后,小沙弥上前禀报道:“尊师,夜斋已经安排好了。”

    佛家讲究过午不食,这顿晚饭是专门为杨桓三人安排的。杨桓再三谢过,随老僧去往斋堂,见一溜长桌木凳,十分简陋,餐桌上摆着几只碟碗,都是些清水煮熟的干菜,冬储的大头菜佐以细盐麻油,热面筋,大馒头,并些粉汤攒糕,聊以充饥。

    老僧陪同落座,只是拣选几条菜叶陪伴。饭罢,老僧叮嘱小沙弥为杨桓等人清扫客房,四人居坐于老僧禅房中,啜茗清谈,不过谈说些佛理,讲述些万物道法而已。

    杨桓赶路疲惫,不知好歹的侧卧在蒲团之上,只顾着捶打腰背。古奇哪里肯安稳说话儿,早已不知跑到哪里玩耍,连盖雪银犼一并带了出去。裴乾坤也感困倦,强打精神同老僧谈说,口中早已打起了哈欠。

    正不耐烦时,老僧却没眼色的起了谈兴,兴致浓烈的宣讲起人生苦厄,需做善事修行,方能得脱轮回之苦。杨桓侧卧朦胧,随口敷衍道:“大师,您说人生苦厄,可我并不觉得苦,反倒觉得苦日子过得甘之如饴,是不是已经达到了无欲无求的境界,就不用再修行做善事了?”

    弘宣念佛道:“施主此言差矣,我佛所谓人生八苦,乃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这八苦贯穿人的一生,却是无法避免,想来人活一世,哪里会有真正的无欲无求,若是世人均已觉醒,这大千世界中的嗔怪、争斗、纷扰、杀孽,岂不是悉数尽了?”

222 人生八苦() 
杨桓见老僧不肯苟同自己的说法,登时来了精神:“这位正方辩友,我认为你的观点有许多瑕疵。首先你说人生有八苦,观点都是建立在人性本恶上,因为人有许多的欲念,生老病死之间,才会生出求不得和放不下。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初生的婴儿就如同一张白纸,根本是无欲无求的,试问一个无欲无求的婴儿,又怎么会生出求不得和放不下呢?”

    弘宣目瞪口呆道:“施主刚刚的这一番话……老僧一个字也没听明白。”

    “没听明白就对了。”杨桓使手肘支起身体,盘膝坐在蒲团上:“我本来就是在胡说八道,你跟我说人生八苦,我便偷换概念,将这些苦楚安放在婴儿身上说事儿,试问你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对我提起婴儿二字,我说的也不是成年人,所以就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刚才究竟说了些什么,我只是困了而已,而且不想再跟你说这些乱七八糟没有一点营养的话,请问客房打扫干净了没有,我想睡了。”

    杨桓并非毁僧谤道之人,只是见这老僧有些呆头呆脑,于是打趣一番:“临睡之前,我还想问大师一个问题。”

    弘宣本就跟不上杨桓的思路,又被杨桓一番话扰乱了脑筋,闻言呆呆道:“施主但问无妨。”

    “敢问你这寺院中有僧众几人?”

    “算上老僧在内,一共只有十四人而已。”

    “我看你们这里的生活条件比较清苦,不知道你们平时的吃穿用度都从何而来?”

    “平时有过往客商歇脚,或是方圆附近的人前来问香求验,多少回留下一些香火钱,吃用不够的话,老僧便带着弟子们去往人烟密集处施化,勉强也能够度日。”

    “好,那么问题来了,你为什么出家?难道就是为了吃不饱穿不暖闲来无事到处化斋要饭?”

    “施主此言差矣,老僧一生修行,早已戒免口腹之欲,衣衫寒暖,为的只是侍奉我佛,为苦厄众生求得轮回安宁……”

    “好,那么问题又来了。你们辛苦一世,只知道求神拜佛,表面上说得好听,辛苦锤锻自身,不是为了自己修行得道,而是为了普渡众生,那么你们究竟度化了几个人?”

    弘宣为难道:“这……”

    杨桓得意洋洋道:“怎么,说不出来了吧。我虽然不曾走遍天下,四处游历之时,却也见过不少上了规模了寺院,那些大寺大庙无一不气象恢弘,拥有数不清的田产、房屋,才能将田产租赁给佃户耕种,打粮果腹度日,又可将房屋租赁给经商之人贩卖货物,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工作机会,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能让贫苦大众得到真正的实惠,这一世活得快乐,才叫普渡众生。”

    弘宣张口结舌了半天,好不容易消化了杨桓说的话,连连摇头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施主所言并非妄语,却和我佛家清净之念背道而驰。想那大寺大院田产房屋甚多,如施主所说,或能使民众经营衣饭,却终究只是这一世的善念。似老僧这里深居山中,却哪里来的许多田产,只有为世间万众解罪祈福,略尽微薄之力,祈求的却是万世轮回,永脱苦海。施主刚刚一番话均是经济事务,却不是鼓动老僧出去圈敛田地,违背本心做起了生意不成?”

    杨桓鼓动唇舌道:“你说的又不对了,西游记里有一本回说道,玄奘法师去往西方觐见佛祖,想要求回三藏大乘真经,佛祖却不肯白送,说是坐下有八百罗汉,也需要吃食寻常烟火,若是一味白送的话,岂不是要饿死诸天罗汉佛陀?所以说发展经济才是第一要务,你们这小庙就算没法子改革开放,最起码也要打破常规,解放思想,多背诵几本经书卷册,没事的时候多出去走走,发一发传单,给大户人家做些水陆道场,赚取钱财,修缮寺庙,待得成了气候,周遭民众自然前来参拜礼佛,佛祖有了香火钱买馒头吃,才能有力气度化世人。否则像你这般只是不花钱就想办事,修行到死也不过剩下一颗舍利子而已,什么用处没有,放在寺里还嫌没牛癫皇且坏愎济挥辛粝拢挡欢ɑ够岜环鹱媛裨鼓亍!

    老僧被杨桓的一番歪理邪说彻底惊呆了,半晌一句说说不出来,倒是裴乾坤终于听不下去了,搭讪着将杨桓拉出禅房,很是训斥了一顿:“杨猴子你是不是精神病发作了,好端端欺负一个呆和尚做什么?”

    杨桓摇头晃脑道:“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我只是看这起和尚过得清苦,稍微指点一下经济事务,好让他们以后能生活得好一些而已。你看见古猴子没有,那小子手脚不干净,别把我的犼儿拐了去,我可是哭都没处哭去呢。”

    杨桓适时间转移开话题,裴乾坤只好苦笑着摇了摇头,自将古奇寻了回来,找到打扫客房的小沙弥,谢过后安顿下来休息。

    杨桓跟老和尚逗闷子逗得困乏,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头更鼓刚刚敲过,猛听得外面传来一阵纷乱声,杨桓起身推开窗子一看,正是山门被人从外面敲击得咚咚作响,山门外似乎聚集了许多人拍门,知客僧则连忙披上僧袍,从禅堂中跑了出来,自去住持房中寻个主意。

    这里随算不上渺无人烟,却也是荒郊野岭,就连平时都没有多少人来往,半夜里闹出如此动静,外面那些人定非良善之辈,说不定是打家劫舍的强盗。不过能跑到这样一座穷寺里来打劫的话,那些人怕是已经穷疯了。

    灵光寺只有十四个僧人,年纪轻些的受不得寒贫苦楚,早已去往别的寺庙寻个出身,剩下的尽是些颤巍巍走不动路的老僧,只有两个腿脚灵活的小沙弥,却也不懂得武功。

    老僧弘宣从未遭遇此等事故,一时乱了方寸,在小沙弥的搀扶下走到山门前,隔着门墙喊道:“何方来的施主客人夜半唤门,可也是为了借宿?”

223 凶兽作乱() 
这老僧也真够实诚,开口便说“也是来借宿”,摆明了之前已经有外人住宿在这里。裴乾坤早已醒来多时,见山门外一片喧嚷,兼之火光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