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朕滴江山 >

第26部分

朕滴江山-第26部分

小说: 朕滴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联想到某种可能的皇帝陛下觉得自己真的亏大了。

    姚居士,你设计出这样正点的制服,穿给朕一个人看就行了啊!

    正说着,那个叫小罗的年轻人和一个黑膛脸、一字眉、天生带煞气的男子小跑了进来。

    小罗跑到时还有点气喘,黑膛脸男子跑到姚婉儿面前,以一种下属的姿态问候道:“姚居士,您叫我?”

    姚居士先是对皇帝介绍道:“这是学宫教导处主任郑泽世,教导处是专门负责对违纪学子进行教导训诫的。”

    姚居士没介绍旁人,就点了下她的老公,现在微服出巡的轩辕启明同志,道:

    “陛下今日想要到学宫来看看,因为怕影响太大耽误学宫正常教学,所以就微服而来,不过学宫学子你也是知道的,也有惯爱嬉皮笑脸强拉陌生人开玩笑甚至是惹是生非的,我怕他们无礼冲撞,就想请郑教导负责陪同,有你在场,我想是没人再敢胡乱冲撞的了。”

    皇帝陛下无辜的看着姚居士,心道,老婆,你安排得这么面面俱到,朕还怎么装逼。

    本来还想着上演扮猪吃老虎的戏码呢,结果你给安排个教导主任同行,岂不是完全泡汤!

    不过,能见识到老婆的多样性已经是最大的收获了,朕知足了。

    郑泽世教导主任见此人就是当今陛下,却也没有流露出太过明显的表情变化,也不知是不是他天生黑脸掩盖了那一切。

    或许,在他眼中,反而陛下强娶姚居士这事比他身为皇帝本身更值得在意。

    没有收获想象中的“吃惊”“瞪眼”“爹妈死了又活”这类知道他皇帝身份后的夸张变现,一番平平淡淡的见礼让皇帝陛下趣味寡淡的回应着。

    安排完后,姚居士对皇帝道:“你就和曾将军,郑教导随意看看吧,我们这就直接去女院了。”

    说着就带着秀秀和秦可人向外走去。

    “等一下。”轩辕启明喊着,向她们跑去。

    前面三人不禁放慢了脚步,看向跑来的皇帝陛下。

    姚居士也是一脸疑惑的看着不断跑近自己的陛下,皇帝陛下跑近后就张开怀抱给了她一个紧紧的拥抱,还凑在她耳边低语:“婉儿,现在的你简直太漂亮,太迷人,朕忍不住就想要表达这心中的爱意。”

    这出人意料的二连暴击令人猝不及防,姚居士的身子也不由僵了一下。

    可很快,她就在一群人的瞩目下很自然的也反手抱了抱皇帝陛下,她修长笔直的双腿让她的身高与皇帝相差无几,皇帝低首在她耳畔,反而显得矮了一截,被她这么一抱,真像是被她呵护在了温软的怀里。

    她轻轻一笑,轻声道:“玩得开心点,下午我这边下班了再来接你。”

    那笑声,那话语,居然都带着宠溺。

    然后她就飒然转身,一左一右携着两女跟班大步走了。

    皇帝陛下呆了呆,朕本想夺回主动权,可这画风不对啊。

    什么叫“玩得开心点,我下班了再来接你”!

    啊喂,居士,咱们是不是有地方没配合好啊?

    等他再回过神来时,姚居士三人已经远去无踪,现场就三个令人无趣的男人。

    一个装傻的大胖子,一个啥表情也看不出来的黑脸主任,一个路人小跑腿。

    “走吧,咱们去玩吧郑教导,学宫哪里能够玩得开心点啊?”

    说着,一行人也去得远了,留下一个空寂的小院。

    教导主任在学宫果然神憎鬼厌,自带驱逐光环。

    即便对面有学子嘻嘻哈哈追打着走来,远远一看到他,就老实规矩起来,屏息凝神,沿着距他最远的一边低头迅速溜过。

    至于身后,再也没有后来人,人家远远见他背影就直接掉头绕别的路了。

    三人就这么一路走走看看,郑教导信手拈来的低声给皇帝陛下介绍着一切。

第四十四章 大网(第二章,求推荐)() 
学宫特立独行的地位从太宗圣祖分封那一刻,就烙在了学宫的骨髓里。

    它虽在神都之侧,却从不属于神都,甚至不属于天元帝国所有。

    元泮学宫的封地,囊括了书山和远处学海在内的总共两郡之地,也就是两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就在神都一侧,夹在神都和贯通世界的大河元江之间。

    和其他封国由血脉亲属继承不同,元泮学宫每代的山长是由学宫中的所有教职工和在读学子共选产生的,而若是山长在执掌学宫期间表现的名不副实,或者对学宫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其山长之位也是可被联合推翻的。

    因为学宫不能有自己的武装,山长要想把位置坐稳靠的要么是可服众人的德行要么是心有山川之险胸有城府之深,无论哪一种,都能够把学宫带向更好,这就足够了。

    在太宗帝的宏图中,圣堂是隐修处,是天资卓越却一心只愿献身天道不留恋世间红尘者的归属地,是秘密的研究机构,是无数杀手锏的尘封地,立足在世界之中,心和眼却在世界之外。

    元泮学宫,就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端、影响贯穿世界整个文明史的综合大学。

    这一大片土地,全由学宫自己捣鼓,帝国不能丝毫插手。

    几千年下来,在无数代山长的带领下已发展成一个奇特的“大学国”,大学城已经不足以形容其巨大了。

    除了之前视线中的几处精华之地,属于学宫封地的两万平方公里之地没有一寸浪费闲置的。早就被学宫精心规划了各种用途。

    最初,此地只是一片荒芜,太宗帝扔给第一任山长就让他们自己玩去了。

    他只给学宫定下了一个无与伦比的招生范围。

    天元界所有国家封国的继承者、所有表现出超卓才智的民间子弟,他都号召各国君主将他们送来元泮学宫进修。

    绝大多数国家都不打折扣的遵从了,也有一些怀疑这里边有些别的企图,从而敷衍行事,派来的要么不是真正的少君要么就不是真正的超卓智士。

    太宗帝看在眼里,却没有理会,大概他心中只会一声呵呵,质子这么low的手段我怎么看得上!

    历史也证明了这点,那些前来元泮学宫进学,有最得太宗圣祖真传的一批大师甚至宗师们做导师,与世界各地最杰出的人一起砥砺切磋。

    在这里,他们能接触到超越时代甚至超越世界的先进思想和学识,他们放眼看到的是全世界,他们结交的也都是世界下一代的掌舵人。

    要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张网,那世间再没有比这更宏大的了。

    他们进修回去后,就像带回去了神圣的火种,指引大道的真经,让世界性的种田伟业更加深耕细作。

    而这,就是太宗帝的目的,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那些搞鬼的国君很快尝到了苦果,他们的国要么很快被身边那些取经回来迅速崛起壮大的国所欺凌吞并,要么就被以前送去学宫做敷衍用的归国之人夺权篡位逼宫,他们唯一被后世谨记的价值,就是违逆圣祖心意会是个什么下场。

    听着郑教导的讲述,走在学宫的石板路上,比之前大宗令对他的泛泛而谈,皇帝陛下更多了许多感悟。

    开阔眼界,砥砺切磋,增长智慧学问,除此之外,学宫还霸道的将世界分成了两个圈子。

    这世界有无数的国,也有无数的圈子,而学宫划出的这个圈子,即便不是最大的,也是最大的之一。

    那些各国的君主们,会很自然的将和自己有着同样学宫经历的他国君主看得更亲近,哪怕以前在学宫互不相识,哪怕曾彼此仇视。

    那些在学宫进修的民间才智之士,凭此打通了一个最大的天花板。在此之前,他们再大的成就也难以跨越国的界限,若是生在小国,满腔抱负也将难以舒张,可在学宫进修以后,那就是拿到了世界级的文凭,任何霸主强国都会把他们视若上宾,他们也可以自由的施展壮志雄心,不用担心任何歧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国士,就是对他们特有的称呼。所有国士,哪怕以后身处敌国,彼此斗智斗勇,但他们却还有个旁人难以体会到的亲近,校友。

    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没能进入学宫的国君们就将是这个圈子默默排斥的对象,不会有明面的打压,只是这世界级的默契就足够让其窒息,国家的统治将变得更难,国力逐渐虚弱,一切都显得那么无可挽回,仿佛就是天意,而且找不到任何突围之道。

    除非,赶紧培养出一位有着学宫履历的新国君,这无形的桎梏才会悄然消失掉。

    就像前次大朝议中那个需要被裁决的强国,他心中有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

    其前任国主意外去世,在此之前还没有明确继承者的人选,自然也没有继承者来学宫求学。然后新登基的年轻君主就在任性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触动太宗铁律,然后帝国做出裁决,上柱国大将军尉迟霸纠集世界联合空军赐予其死亡。

    看起来这就是那新君自己作死,没有黑幕,可是实际呢?

    即便是那年轻的国君并非作死的性格,依然也会有一个合情合理的深坑等着他和他的国家去跳吧?

    没有黑幕,因其已经笼罩世界,与夜空自然同色。

    而那些新崛起的强国,必然有一个先期的预兆,其在学宫进修的少君要么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要么与有非凡才能的人结为知交要么吸引了大量国士的投效

    那些在学宫中扮猪的少君们,学成归国之后也再没机会变成老虎了。

    那些崛起的,那些没落甚至陨落的,都能在学宫中提前看到征兆

    就是这样一个无形的圈子,若是不去细品,根本察觉不到它的存在,可若是真窥见其形貌,就知其在这数千年中是如何默默地、却坚定不移的改变着世界。

    世界在它的默默影响下更节能更有序的运转,进行着更合理的新陈代谢,淘汰掉腐朽的,催长朝气蓬勃的

    而这一切,都是在为太宗帝的宏图添砖加瓦,让世界性的种田永不停步,避免一个无序而混乱的世界诞生。

    不时有学子的身影在眼前晃过,他们一个个活泼,朝气却又显得极普通。

    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要么是未来的一国之君要么就是能够主宰某国甚至影响周围数十国未来数十年上百年国运的权臣智士。

    若非事先得知,谁能看出他们和神都民间青年人的不同?

    大概也只有在这里,汇集了整个世界精华的地方,他们才能把自己放在一个普通的求学者的位置上,收敛所有来自出身或者天赋智慧上的贵气傲气,像普通人一样的——生活、学习、交友。

    只有等他们再次回到曾经的环境,才会发现一切已经有了多大的不同。

第四十五章 鱼羹(第三更,求推荐)() 
学宫山长,作为整个元泮学宫的最高管理者,可以开除废黜某些顽劣不堪或者造成极其恶劣影响的学子,可想而知其所拥有的潜在权势是多么的巨大。

    列国君主和各国重臣,无论他们将来拥有了怎样的一片天地,面对他都要恭恭敬敬的尊称一声山长。

    山长也确实拥有某种至高的权力,比如,在某些特殊的时刻代表天下列国与帝国对话。

    这样的对话历史上发生过几次,每一次都改变了历史。

    要么是首相或大将军之类的帝国重臣被废,要么是皇帝直接被换掉,名义上尊奉其为太上皇,直接让其儿子甚至是没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侄子登基。

    这都是帝国在做一个公正的不偏不倚的“仲裁者”、“裁决者”的时候没做到让天下心服,不公正,有私心,天下列国有大意见的时候。

    而最能代表他们发声,也唯一能得到所有国家认同的,唯有元泮学宫的山长。

    当然,这样的权力学宫山长从不敢轻用,因为本质上来说学宫山长只是充当了天下列国的传声筒。

    在太宗圣祖设定的世界体系中,没有至高无上的权柄,当你掌握某项杀手锏时,你的鸟蛋必然被更多人牢牢拽在掌心。

    另外,帝国每次新帝登基前学宫山长也是要出面表态支持的,也算是代表天下列国的表态。只有这样的新君,在天下列国眼中才算是他们所认宗主国的皇帝。

    当然,这就是个流程,哪怕新君在为太子时如何的顽劣狂悖,只要其没有真正做出有损天下的事情来,学宫山长也不可能开口否决,帝国只是需要他一个明确支持的态度,以给新登基的天元帝国皇帝加持更多的光环。

    学宫山长在大多数时候都只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元泮学宫的管理者。把学宫管理好,这才是他的职责。而若是德行有亏行差踏错,也要职位难保。

    三人就这样停停走走,主要是郑教导在说,不知不觉见就已时近正午。

    因为学宫太大,远距离步行太浪费时间,学宫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专门的车马停泊点,曾胖子主动去唤来一辆,对皇帝低声道:

    “陛下,这时近正午,咱们先去吃午饭吧。末将就知道有家的清蒸文鱼细嫩爽滑,很有特色,熬的鱼汤也非常鲜美。”

    “好吧,咱们就先去吃饭。”

    皇帝陛下心中对曾胖子很是满意,或许是学宫中扔块砖就能砸到十个未来国君,身为教导主任更是亲自教导过太多犯了规矩的未来国君们,又或许是因学宫掌握可废帝废相的杀手锏反正他没感觉到郑教导对他这个皇帝有何特别相待的。

    另外,他可不相信自己现身学宫这消息还没在学宫上层传开,老丈人不露面也就罢了,自家人不讲究,可这半天下来愣是没有一个露脸,这就是有点没把朕这个皇帝当干粮啊!

    不过想想学宫这么特殊的地位,也确实可以自矜一下。

    皇帝你既然要微服出巡那就微服去吧,你要光明正大的来我们也就迎接了,你偷偷的来那就偷偷地看吧。

    何况教职人员嘛,要么是不太接触红尘俗气天生就有点呆傻,要么就是觉得自己带出了多少巨牛叉的国主重臣所以对自身的定位有点偏高,也可以理解的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