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首阳宗师 >

第4部分

首阳宗师-第4部分

小说: 首阳宗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一天,一辆马车却无视了村子的幻阵,施施然来到了村口。这辆马车镶金带玉,极尽奢华。拉车的两匹白马,头顶隐约生角,周身尽覆白鳞,显然是两匹纯正的龙马。

    马车刚到村口,薛子川就从中迎出。从马车上下来两个人,是一名华服老者和一个少年。少年最多十岁左右,看起来比李清还要年幼一些,华服老者迎上薛子川,摆出一副笑脸,拱手见礼。

    “薛老大人,别来无恙,今日多有打扰,见谅见谅。”

    而薛子川就没什么好脸色了,拱了拱手。便张口问道:“赵元信,你不在神都纳福,来我首阳山做什么?”

    赵元信耸了耸肩,指着华服少年,说道:“你当我愿意来啊,皇兄大行之日将近,我不得不带他来见祖师。”

    薛子川脸色微微一黯,仔细打量了一下华服少年,却不再说什么了。伸手一引,将马车引进了自己家院子。

    “今晚上你们就先在老夫家住下,先说好,老夫不管饭,明日一早老夫带你们上山面见老祖宗。”

    赵元信笑骂一句小气,带着少年进去安顿去了。

    李清自然也看到那辆华丽无比的马车,晚上吃饭的时候,按捺不住好奇心,向薛子川问道:“薛师,今天来的两个人是什么人啊?”

    “跟你一样,想拜老祖宗为师的。”

    “哦,是那个少年人么?我看他瘦弱的很,风一吹便倒,他如何爬的上山去?”

    薛子川嗤笑一声,不屑道:“他哪里用爬山,赵元信会带他上去的。”

    但凡不是圣人,总要有些攀比之心。李清来到首阳山年余,两次险死还生,还未能踏足首阳剑谷半步,此时听说旁人居然可以一步登天!心中郁气顿时满溢,李清豁然站起,双拳紧握!

    “薛师,为何他可以借由外力!”

    薛子川白了白眼,说道:“为何?还能为何,还不是因为他姓赵,而赵姓是玄霄皇姓。”

    薛子川拍了拍李清的肩膀,示意他坐下来。然后跟眼前这个脸色气的涨红的少年人解释道:“当年赵玄霄走下首阳山,再回首阳山的时候已经是垂垂老矣,他把膝下第三子赵显拜入老祖宗门下,后来赵显老死,便将其子拜入老祖宗门下,世代如此。老祖宗看在与赵玄霄的香火情分上,也每代收下,只不过不管历代赵家人在外面叫什么名字。”

    “在我首阳山,他们统统叫做赵显。”

第六章 未来的天下共主() 
赵显,原名赵光,辰字辈,同辈行十七。皇族宿老一般称呼他叫十七,但外人喊起来,却不得不称呼一声辰光皇子。

    赵光初秋进山,转眼间已经是小半年过去了。

    冬至将至,风雪漫天。

    一觉醒来,薛子川家中的院子内外,已经布满厚厚的一层积雪。薛子川背负双手从卧室走出来,走进了一旁的厢房。薛子川家中东厢房原本是李清住,后来赵元信进山,也带了玄霄王朝当朝陛下的手书,托付薛子川教导赵显。所以薛子川就找人把西厢房改了格局,成了一个教室,平日里上午就在这教李清赵显读书,下午就在院子里督促二人习武。

    薛子川走进西厢,二人早已等候多时。看到薛子川走开,两人赶忙起身。李清恭敬的称了一声“薛师晨安。”而赵显则略带谄媚的陪着笑脸,上前给薛子川倒茶。

    “薛尚书您起了啊,这大冷天还要麻烦您老人家教导我跟清哥儿,真是过意不去。”

    薛子川皱着眉头接过热茶,冷哼一声。

    “小小年纪,嬉皮笑脸,油嘴滑舌,跟你祖父半点也不像。”

    赵显撇了撇嘴道:“那是,皇祖父经天纬地,我哪里比得上。不过皇祖父少年之时,也未必就跟如今一样整天板着个脸。您跟皇祖父相交莫逆,他早年来这首阳山面见老师的时候,难道也是现在这般严肃?”

    赵显这番话说完,薛子川顿时感慨莫名。

    四十多年前,一个跟赵辰光年纪差不多大小的少年,也乘着龙马拉的马车,慢悠悠进了首阳山。少年在首阳山三年,跟当年年纪与他差不多大小薛子川感情甚笃。

    后来龙马拉着的马车又把少年接回了神都,没多久少年便做了皇帝。少年做了皇帝之后,还是对薛子川念念不忘,频频传信,希望薛子川能去神都相见。

    过了几年,薛子川出山进京赶考,取中进士。殿试之时少年皇帝惊喜的发现儿时玩伴赫然在列,惊喜交加。少年皇帝冲下龙椅,抱着薛子川哭道:“念哥儿,我终于又见到你了!”

    薛子川本名薛念,字子川。

    后来虽然当年的少年皇帝日渐威严,从“我”变成了“朕”,称呼也从“念哥儿”变成了“子川兄”,但近四十载君臣相扶,从未离心。

    及至前些年,薛子川思乡情重,辞官告老。皇帝勃然大怒,当场就撕了奏折。后来薛子川三次辞官,老皇帝实在拗不过,才准了薛子川告老。临别之时,老皇帝亲自送薛子川出城,已经白发苍苍的老皇帝老泪纵横,称这一别可能是此生最后一次见到念哥儿了。

    薛子川心中思绪稍平,看着眼前故友的孙儿,感慨道:“为人皇者,自然要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神都风云诡谲,没有些城府如何治理偌大的玄霄?你皇祖父如今这个模样,都是数十年人生起伏修炼出来的。”

    赵显却不以为然,嗤笑道:“修炼成了一个面瘫!”

    薛子川笑骂道:“你这小兔崽子,如何敢背后非议你皇祖父?”

    “没事的薛老大人,皇祖父宠我得紧,不会怪我的。”

    薛子川没有理他,起身走到门口,只见漫天飞雪,天地间一片浩然。他望了望南方,心中叹了口气,隐隐有些刺痛。

    “当年你父皇行将就木,便把你送进了首阳山,如今你也送人进山了。”

    本来赵显比李清要晚进山,但赵显显然更讨薛子川喜欢。对此李清心中多少会有些不舒服。好在赵显他生性比较外向,又在神都长大,嘴甜又懂事,十分招人喜欢,对李清也是一口一个清哥儿叫着,两人平日里一起读书练武,闲暇之时李清就带着这个从小在皇城里长大的兄弟,上山捉兔猎狼,两人交情也是一天好过一天。

    上元佳节,大雪封山,整个首阳山触眼尽是一片刺眼的白。而在首阳村口的小福神庙里,两个小少年生了一摊篝火,正在料理两只刚捉到的兔子,火光闪烁,透出一阵阵暖意。

    “清哥儿,清哥儿,这个烤熟了没,我要饿死啦!”

    年纪稍小的赵显嗷嗷大叫,他从小从未进过厨房,而李清小时候经常帮母亲做饭。所以捉到东西,一般都是由李清料理,赵显在一旁打打下手。

    两人正烤的开心,小福神从神像手中的玉如意中飘了出来。李清摇了摇手中的兔子,笑着对小福神招了招手。小福神没有理他,眼神中却透着些许悲伤。

    李清有些奇怪,从地上起身,用手在她眼前晃了晃,问道:“扶雨,扶大神,怎么了,有谁惹你了,我带阿光去帮你出气。”

    旁边的赵显也站了起来,附和道:“是啊,小福神姐姐,谁欺负你,我们去帮你揍他。”

    小福神没有理会他们,自顾自走到庙门口,向外望去,李清顺着小福神的目光看去,顿时明白了小福神的眼神,心中也戚戚不已。

    从村口到庙门口大约还有里许的路程,建庙的时候祖师说不宜太近,不宜太远。太近损伤阳气,太远难享香火。所以选了这么一个不近不远的路程。而这段路现在被尺许深的雪覆盖,村口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互相搀扶,颤颤巍巍的从村子里像小福神庙走来。

    老夫妻正是扶雨的父母,今年已经近七十岁了。扶雨离世以后,两人再没要过孩子,最初神庙刚刚建立的时候,扶雨的娘亲就日夜不分的守在这里,每日虔诚上香祭拜,这才让扶雨十年便能凝成形体,可以黑夜出游。

    李清跟赵显对视一眼,慌忙跑出小福神庙迎上夫妻二人,接过手中二人手中颇为沉重的满满一篮子信香纸钱,这些祭祀用品,大多都是扶大娘亲自做的。

    两人刚进庙里,小福神就迎了上来。埋怨道:“爹,娘,天这么冷,你们还出来干嘛呀?”

    扶老伯被寒风吹的脸色发青,进了庙里烤了烤火,脸色才舒缓过来,他摸了摸头,看着女儿笑呵呵的说道:“今天不是上元节嘛,你娘一大早就念叨着咱们一家三口要聚一聚,这才来看看你。”

    扶大娘却不理小福神,径自越过小福神,从袖子里掏出一块绢布,吃力的爬上神坛,仔仔细细的擦拭小福神的神像。一边擦一边跟身后的女儿抱怨:“你看看你,自己也不会把自己的神像清清干净,脏兮兮的,别人看到了多不好啊。”

    小福神双眼有些泛红。

    “我不是说过吗,我在家里留了诚心纸了,你们想见我就在那个上面写,烧了我就知道了。”

    扶大娘自顾自的上香,祭拜,烧纸钱,然后嘴里唠叨:“那怎么行,祖师他老人家不是说了吗,你白天不可以出神庙的。”

    小福神小脸涨红,大声反驳:“今天下雪,阴天!”

    “阴天也不行。”老太太倔强的声音传来。

    小福神看着眼前白发苍苍,被寒风肆意摧残的老父母,心中越发凄哀。

    夫妻俩把整理福神庙整理了一番,跟小福神说了会话,又互相搀扶着走了,老太太临走前还特意嘱咐李清跟赵显,走之前把地上的篝火清理干净。

    “我家囡囡啊,现在手脚不方便。你们两个小娃走的时候记得把火灰打扫打扫。”

    四十年前,夫妻俩新丧爱女,痛不欲生。嵩阳祖师告诉他们,可以给他们的女儿塑金身,封神位。从此之后,他们的女儿就会成为神灵,日子久了,就会跟常人一样,而且长生不老。夫妻俩大喜过望,日夜为女儿的神位祷祝。

    最开始首阳村并没有多少人拜小福神,夫妻俩挨家挨户,登门乞求,扶大娘年轻时候那么泼辣的性子,见人就能下跪,只求邻居们逢年过节能给自己的女儿上一柱香。

    夫妻俩哪里知道,小福神之所以能勉强成为夜游神,一半是因为嵩阳祖师的玉如意,另一半则全靠夫妻二人十余年祷祝不断,才给小福神凝聚了形体,其他村民,只是逢年过节想起来才会上一炷香。

    小福神凝聚了形体,偶尔能显一些神通,村里人这才开始拜小福神。

    夫妻俩走后,小福神嚎啕大哭。

    她不敢在父母年前哀哭,怕父母也跟着伤心。

    小福神蹲在神坛上,哭的撕心裂肺。

    却怎么也哭不出眼泪。

    这时候,赵显拳头紧握,走到小福神面前,大声说道:“姐姐你放心,等我做了皇帝,便敕令天下九州统统都拜姐姐你,让你做天地间最厉害的神灵!”

    而李清则则在一旁沉默不语。

    他能做什么呢?

    这个少年人突然想起了薛子川曾经说过的话。

    你天生灵光满溢,首阳山是你的法门,老祖宗是你的仙缘,你若是不想长生,不怕天打雷劈吗?!

    是啊,我要长生。

    哪怕不为了别的,最起码能陪着小福神一起。

    一起孤独。

第七章 首阳剑宗的拐点() 
“薛师,您教我的炼体功夫,我已经练的七七八八了,身体虽说比之前强上不少,可是早说登上首阳山,弟子还是没有信心。”

    薛子川此时正在翻看一本古籍,头也未抬。沉声问道:“李清,你来到首阳山多久了?”

    李清微微躬身,答道:“弟子来首阳山已经两年有余。”

    薛子川好整以暇的合上书本,目光转向门前躬身向自己请教的李清,打量了一番,这才没好气的说道:“自打上次你独自登山失败开始,你便再也未曾提过上山的事,老夫还以为你已经不愿意再尝试了。”

    李清脸色有些发红,自从上次登山坠崖,他心中颇有些阴影。又见到薛子川武功简直神乎其技,心中便想着哪怕不上山,只拜薛子川为师,学会了薛师的武功,也未必不能报仇,首阳山高山仰止,哪里是凡人能登得?直到前日在小福神庙,才重新有了登山的心思。

    李清此时已经来到首阳村两年多,从一个十一岁的孩子长成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而小福神也陪了他两年,平日里李清心中有什么苦楚,不能跟旁人说的,就跑到小福神庙,对小福神倾诉。小福神也安安静静的听着,时不时就丢个苹果给李清。两个小家伙就并排坐在神坛上唉声叹气,大约是一个哀伤着自己死了,而另一个哀伤着自己怎么没有死。

    “薛师,弟子还想尝试第三次机会!”

    薛子川似笑非笑的看着李清。

    “前日你跟赵光两人从小福神庙出来,就都跟变了一个人一样。赵光那厮破天荒的来问我,怎样做皇帝!而你今天又来问我,怎样做仙人。”

    “你二人忽然定了方向,莫不是为了扶雨那丫头?”

    李清面红耳赤,张口反驳道:“薛师,弟子不是。。”

    薛子川摆手打断,不容李清反驳。

    “你二人定性明志,无论怎么说都是好事。为了什么上山,这都无关紧要。我首阳山历代祖师,登山因由不一而足,有一位祖师只为了一顿酒肉,就咬牙爬了上去。为什么登山并不要紧,只有你打定了上山的念头,才有机会见到老祖宗。”

    说到这里,薛子川顿了一下。起身整了整衣服,对着门前的李清肃声问道:“李清,现在我问你,你愿意入首阳剑宗门下吗?”

    “弟子自然愿意,百死不悔!”

    李清身躯微颤,与薛子川相处两年多,他第一次看到薛师如此严肃。

    “很好,你回屋歇息,且静下心来,洗刷洗刷身子,三日之后,我带你上剑谷见老祖宗。”

    李清心中一喜,但是又想起嵩阳祖师的登山之约。

    “薛师,弟子不用登山,就能入剑谷吗?”

    薛子川嗤笑一声,手中古籍不轻不重的敲在了李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